词条 腊八节

腊八节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腊八节简介资料
腊八祭、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
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农历十二月初八
泡腊八蒜、煮腊八粥、施腊八粥
中国北方
宗教祭祀、佛陀成道、寺院施佛粥
腊八粥、腊八面、腊八蒜
腊八节相关文献
腊八节与腊八粥
腊八节与腊八粥,冷门知识   饮食文化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的起源和饮食风俗
查看全文
腊八节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中国腊八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也叫八宝粥,相传腊八
查看全文
腊八节
起源与历史在古代中国,“腊”是重要的祭祀活动。汉朝的蔡邕在《独断》中说:“腊者,岁终大祭。”秦汉腊用戌日。《说文‧肉部》:“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周家台秦简《秦二世元年视日》木牍:“以十二月戊戌嘉平,月不尽四日。”在古代经典《礼记》中,有“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意思就是:腊月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举行盛大的庆典是为了向祖先回报一年的收获;因为腊祭在十二月(丑月)举行,这样沿袭下来就把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之际的农历十二月称“腊月”。周礼中的蜡祭的对象有八:先啬、司啬、农、邮表、虎(猫)、坊、水庸、昆虫。前三者,一般认为是农神或者发展了农业而有功的先民;邮表、坊‘水庸代表农业基础设施;老虎捕食野猪,猫捕食老鼠,昆虫是希望他们不要成灾。由多种杂粮混合熬制的腊八粥,就是这种农业祭的传承。水庸祭祀演变为各地的城隍文化。祭祀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避邪逐疫,而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
查看全文
腊八节喝腊八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普通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更为讲究的人家,还...
查看全文
腊八节|过了腊八就是年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来了,春节还会远吗?腊八节大家都知道要喝腊八粥,您只知道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吗?一、腊八粥腊八要喝腊八粥,这个习俗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蜡祭。蜡祭就是古人用收获的各种谷类祭祀各路神仙,向神仙报丰收,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腊八粥集合各类谷物,具有蜡祭合聚万物的精神。腊八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要祭祀神灵和祖先,感恩天地山川的恩赐和祖先的保佑,祈求来年平安顺遂。腊八粥从宋代就开始流行,清代更为盛行。腊八节,还是佛教释迦牟尼得道之日,因此这天寺院会用大锅熬起腊八粥,敬给佛祖,同时施粥给僧众以及其他需要的人。二、腊八面在陕西一些不产米的地区人们就不吃腊八粥,吃腊八面。陕西的面食一向出名,腊八面就是劲道的面条浇上提前做好的臊子,也是人间美味。三、腊八蒜腊八节这一天不仅要吃腊八粥,人们还会腌制腊八蒜。过年取出,吃饺子的时候就着腊八蒜,再好吃不过了。在腊八节这一天,大家在品尝美味的腊...
查看全文
腊八节相关标签
中国传统节日
琉球传统节日
佛教节日
家族谱大览
金门杨氏始祖亮节公裔派简谱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0
1.毕节路氏长房族谱
始祖 : 于明朝洪武初自江南宜兴迁贵州毕节县名讳不详 六世始祖 : 路瀛洲字海山(清) 散居地 : 贵州省毕节县等地
浏览:100
毕节路氏长房族谱
始祖 : 于明朝洪武初自江南宜兴迁贵州毕节县名讳不详 六世始祖 : 路瀛洲字海山(清) 散居地 : 贵州省毕节县等地
浏览:0
1.唐御史张中丞公完节录
原书: 稿本, 明代[16-?]. 2册. 注 : 唐御史事迹庙碑在江苏无锡县. 张巡, 蒲州河东人. 唐朝御史中丞. 安禄山事变时, 坚守孤城而殉节.
浏览:100
1.东安王氏宗谱, 1, 卷首: 目录 前言 历代辈派 派语 系图 统宗统计 墓图 世传 1世友直公起 节孝事实 序 捐款, 19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1993年十修. 存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 及卷5. 罗田始祖(1世) : (宋) 王友直. 原籍江南龙兴府丰城县白兔玉版冲(今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白土湖茫村),徙湖北黄州府罗田县王家湾. 派祖(7世) : (明) 王宗成. 友直公6世孙. 生二子 : 王仲贤 ; 王仲建. 仲贤公生五子 : (明) 王永瓒 ; 王永春 ; 王永煜 ; 王永昌(四房) ; 王永泗. 四房永昌公生二子(10世) : (明) 王澄 ; 王淑. 澄公生二子(11世) : (明) 王德纯,字一之,号竹泉 ; 王德盛,字庭参. 德盛公下派祖(13世) : 王邦源,字重云. 邦源公下支祖(19世) : (清) 王大福,字五全 ; 王大禄,字万钟 ; 王大寿,字比南. 皆为鋐公(字汝连)之子. 派行(24世起) : 家学世守 运际其昌 扬廷锡庆 绍序贻芳 承先启后 宏观新展 博达敦敏 建树盛显.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王氏统宗谱. 卷端题 : 东安王氏癸酉宗谱 目录题 : 东安王氏宗谱癸酉节孝房支
浏览:100
星山裵氏贞节公派族谱
国立中央图书馆, 1250-1983 忠清南道大田广域市,1983年发行 始祖裵位俊,贞节公派裵克廉的子孙录
浏览:0
腊八节导读知识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腊八节,即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起源于先秦时期,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丰收吉祥的。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一、来自驱逐恶鬼的传说,据说上古时代有专门吓唬孩子的恶鬼,大人们害怕小孩中风得病,认为孩子生病是恶鬼作祟的缘故,因此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二、与佛教相关。腊八节也叫佛成道节,据说佛祖释迦摩尼便是于这一天成佛的。佛祖在深山修行时静坐六年,饥饿难耐正欲放弃之时遇到一个牧羊女,给了他食物,于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悟道成佛。 三、腊八节是为了纪念岳飞。当年岳飞抗金于朱仙镇,正是寒冬腊月之际,军队缺衣少食,百姓纷纷送粥救济,岳家军饱餐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此日正是腊月初八。人们为了纪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就以杂粮豆果煮粥,最终成为了民俗。
浏览量:1620次
腊八节吃什么
腊八节吃什么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习俗也不相同。每到腊八这天,北方地区的人们会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而南方会吃腊八粥、腊八豆、腊八豆腐等等。腊八粥是腊八节最常见的传统美食,古代每年腊月初八都要用干物进行腊祭,敬献神灵。人们会将蔬果干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农神。这一天喝腊八粥,有庆丰收之意。腊八面也是腊八节的节令食品,主要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陕西省渭北一带的地区,腊八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面。在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泡腊八蒜是一个重要习俗,腊八蒜酸辣适中,还带着点甜味,通常用来沾饺子吃。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汉族民间传统小吃,家家户户都会用草绳在通风处悬挂腊八豆腐,这种食物可以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吃的时候摘取即可,可以单独吃,也可以和肉类一起炖炒。
浏览量:1552次
腊八粥里面有什么材料
腊八粥里面有什么材料
腊八粥,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在白米等精细食材的基础上,适当搭配一些糙米类、杂粮类等谷物,这样粗细搭配不仅吃起来更有质感,而且可以摄取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腊八粥中的豆类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赖氨酸含量也很丰富,与大米等谷物搭配起来可形成有效的营养互补。同时,适当添加坚果类和干制果蔬类食材,不仅可以丰富营养,还可以调节口味。 【腊八粥食材营养价值】 稻米: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一天能量的主要来源。小米,富含磷元素和镁元素,可以修复骨骼,调节神经和心肌功能,口感软糯香甜,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稻米和小米搭配吃,可以实现蛋白质互补,让氨基酸构成更加均衡。 红豆、绿豆:富B族含维生素,还含有优质的植物蛋白。从中医角度讲,两者可补充体内电解质。最重要的是豆类的皮富含膳食纤维,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排毒解毒。 花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善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莲子:具有益肾涩清,养心安神的作用,莲子心具有祛火的功效,尤其适合工作压力大的人食用。 大枣、桂圆:大枣具有补充气血的作用,同时在做腊八粥时大枣中含的糖可以为腊八粥改善口感,喝起来甜甜糯糯的。桂圆也是一样的道理,可以改善八宝粥的口感,另外桂圆还含有维生素K,具有抗凝血的作用。
浏览量:1595次
腊八节的风俗
腊八节的风俗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与朱元璋有关。在朱元璋平定天下,登基为帝后,为了纪念这个艰苦又特殊的日子,于是将它定为“腊八节”。腊八节风俗有祭祀、喝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吃冰、腊八豆腐、腊八面、麦仁饭等。 【祭祀】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也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喝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自从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人们。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由此在我国北方地区逐渐形成了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醋、腊八蒜】 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面】 腊八面,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浏览量:1537次
腊八节的来历
腊八节的来历
腊八节的来历上有很多中说法,不少会和佛教有关,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据佛教文献的记载和释迦摩尼成道之前的苦行修道及成道有关。我们再从历史上来探索,腊八节的起源上还和先秦时期的腊祭的习俗有关系,往往节日的时间在腊月,而当时具体的时间并不固定,而古代的腊祭习俗也被后人称为“腊八节”的来源之一,在西汉时期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腊祭是“岁十二月,而在前秦时期前后,当时古代的人们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是一种常见的习俗,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祈求来年丰收和吉祥的意思,可以说汉代之前的“腊祭”时间上并不固定。 在现代,腊八节这一天主要的习俗往往都离不开吃“腊八粥”,在腊八节不少寺院还会派粥的活动,而除了腊八粥之外在全国各地还有不同的愤俗,如在一些地方还有泡制“腊八醋”的习俗,据说往往要泡到大年初一呢。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腊八节的来历上主要还是来自古代宗教以及古代“腊祭”习俗。
浏览量:167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