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柏壁之战

柏壁之战

柏壁之战,是秦王李世民平定北方割据军阀刘武周、宋金刚的关键战役。

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攻陷李唐的龙兴之地太原,并派大将宋金刚继续南进,李唐举朝震惊。十一月,李世民率关中精兵,在龙门渡过黄河,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军相持。宋金刚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于次年4月,率军撤退。李世民引兵追击,大败宋金刚军,俘杀数万人。刘武周、宋金刚在此战之后,相继逃亡突厥,李唐得以收复并州。

柏壁之战简介资料
唐统一之战
中国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
唐朝平定北方军阀刘武周,收复山西
619年11 月 - 620年4 月
非决定性
李世民、尉迟恭
柏壁之战相关文献
柏壁之战
柏壁之战,唐武德二年(619)十一月至三年四月,李世民军对刘武周军在柏壁(今山西新绛西
查看全文
唐武德柏壁之战
唐武德柏壁之战,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次年四月,在唐统一战争中,秦王李世民于柏壁(今山
查看全文
柏壁之战
晋阳沦陷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率三万余人,南下侵犯并州(今太原西南)。四月,引突厥之众驻军于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来势汹汹。唐朝并州总管李元吉让车骑将军张达用兵挑战,张达以兵力少为由拒绝,李元吉强逼,结果全军覆没,宋金刚军攻陷榆次。五月,攻陷平遥。六月,攻陷介州(今山西介休),唐命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行军总管李仲文迎击,宋金刚以诱敌之计引唐军致伏兵处,唐军大败。高祖命右仆射裴寂领兵出战,唐军抵达介休,宋金刚据城抵抗,并且切断唐军水源。裴寂迁移阵地,宋金刚挥军来攻,唐军溃散,裴寂逃回晋州,晋州以北城池失陷,姜宝谊再次被俘,并且被宋金刚杀害。九月,李元吉弃晋阳(今山西太原)逃回长安,太原陷落。刘武周乘胜追击,相继攻克晋州、绛州(今山西绛县),进逼龙门。十月,宋金刚攻下浍州(山西翼城),夏县人吕崇茂,蒲坂(今山西永济北)的王行本,相继响应,至此山西除
查看全文
柏举之战
战前概论在柏举之战前,吴国也已经开始与楚国爆发抗衡,其中在60年间,吴楚爆发十场大战,其中吴胜六场、楚胜一场和互有胜负三场,经历多场战争后,吴国开始转弱为强。当时吴王阖闾贤明,他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并且起用外来的杰出人材如伍子胥、孙武等,吴国遂开始强大起来。而同时楚国就因为与晋国长期作战,加上国内政治腐败,民穷财尽,虽然楚国表面强大,但已经外强中干、风摇欲坠,楚国已在战前处于战略被动位置了。前512年,阖闾提出攻楚的计划,但孙武认为“民劳未可,待之”(人民疲劳,等待时机)为由反对,阖闾听从其言。同时,伍子胥(即伍员)提出“疲楚误楚”的战略方针,此项方针长达六年。伍子胥建议将吴军分成三支,轮流袭击楚国,吴军先后攻夷、潜、六等地,令楚军疲于奔命,使得楚军以为吴军只是骚扰,吴军又攻灭了楚盟国徐国和锺吾国,为伐楚扫清阻碍。楚国,令尹囊瓦十分残暴,对各小国都苛索无厌,更将蔡、唐两国国君扣押好几年,强...
查看全文
李世民传奇——柏壁之战
? (13) 公元619年11月,李世民率领关中军,沿黄河,向龙门方向行进。一路上,他都在问杜如晦和房玄龄,问他们此次和刘武周、宋金刚之役要注意些什么。 这是李世民的谦逊,也是他作战胜多败少的原因之一。他虽然心中有数,却也要听取旁人的意见。长孙无忌曾就此事问过他,问他身为李唐秦王,为何很多事情都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李世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他擅长弓射谁
查看全文
柏壁之战相关标签
唐朝战役
619年
山西历次战争与战役
620年代中国战役
运城军事史
610年代中国战役
620年
全战争Allwar
家族谱大览
新编镇江柏氏家谱[不分卷]
始祖: 柏兼善 地区: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三茅街道 编修:柏兴吾
浏览:0
柏氏族谱: 四卷,首一卷:[四川岳池]
柏氏族谱: 四卷,首一卷:[四川岳池]
一世祖楚望,北宋明道元年自湖南衡州府铁炉门迁永州府延塘。第十二代荣福,元至正四年自延塘转迁永州府祁阳县富阳。清康熙年间,第二十一代又新(号君臣)自祁阳县文明铺迁来岳池县双碑桥,恒新(号君瑞)也自文明铺迁来岳池县西门外科甲桥,即今遇仙桥,基林自祁阳县普乐乡上椿塘迁来岳池县西门外科甲沟。第二十三代维扬(号旭元)自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迁来岳池县北门外奶山坡。卷首载新序一篇、旧序一篇。双碑桥支、遇仙桥支、科甲桥支、奶山坡支世系表各一卷。
浏览:0
六盘水柏氏家族
六盘水柏氏家族
浏览:0
贺氏柏公派下万福房续修家乘
原书 : [湖南耒阳] : 儒宗堂, 2003年(万福房续修委员会). 2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东汉) 庆纯. 为避安帝之父讳(刘庆),改赐姓贺. 永新祖 : (唐) 贺凭. 出任江西吉安府永新令,遂留居. 耒阳开基祖(51世) : (宋元之际) 贺柏,字元伟,二十五郎. 派祖(52世) : (元) 贺万福,字寿林,十九郎. 柏公之子. 房祖(55世) : (明) 贺付三,字昌后 ; 贺付五. 付三公下三支 : (明) 贺受五,字嵩龄 ; 贺受八,字嵩山,号钟秀 ; 贺受十,字嵩竹. 付五公下五子 : (明) 贺成一,字仁福 ; 贺成二(止) ; 贺成三,字仁华 ; 贺成四,字仁富 ; 贺成五,字仁贵. 散居地 : 湖南省耒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贺氏万福房续修.
浏览:100
鲁西尹氏族谱 : 平阴柏祥公世系 [上下册]
原书: [山东平阴] : 金水堂, 2009年. 2册(共2554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始祖 : 般. 少昊次子,封于尹城,子孙遂以为氏. 始祖(一世) : (明) 尹柏祥. 于洪武初年与叔父尹纲,由山西洪洞苏蒲庄,迁居山东肥城县,再迁平阴县. 房祖(5世) : 尹惟德 ; 尹惟能,字宗干,号吴溪 ; 尹惟廉 ; 尹惟忠...等. 惟能, 惟廉, 惟忠三公为彝公之子. 惟德房下支祖(10世) : 尹长春 ; 尹东春,谱碑名凤春 ; 尹洪春. 皆为简公之子. 惟能房下支祖(10世) : 尹起兆 ; 尹梦征 ; 尹道广 ; 尹仲己 ; 尹梦吉 ; 尹梦旃,字质素 ; 尹申,字明还 ; 尹详,字次还 ; 尹华. 惟廉房下支祖(10世) : 尹翀 ; 尹勋. 惟忠房下支祖(10世) : 尹宗起 ; 尹德浩 ; 尹瑞来 ; 尹呈翔 ; 尹呈云,字霞光. 字辈(鲁西13世起) : 文鸿肇式序 祚承燕逊贻 懋履源宸拱 嘉孚迪景祺 毓兴法祖(绍)光 志学基恒昌 道明声丕振 嗣令庆增祥(长). 散居地 : 山东省平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书脊题编目. 版心题 : 尹氏族谱 : 鲁西平阴支系.
浏览:0
鲁西尹氏族谱 : 平阴柏祥公世系 [上下册]
原书: [山东平阴] : 金水堂, 2009年. 2册(共2554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始祖 : 般. 少昊次子,封于尹城,子孙遂以为氏. 始祖(一世) : (明) 尹柏祥. 于洪武初年与叔父尹纲,由山西洪洞苏蒲庄,迁居山东肥城县,再迁平阴县. 房祖(5世) : 尹惟德 ; 尹惟能,字宗干,号吴溪 ; 尹惟廉 ; 尹惟忠...等. 惟能, 惟廉, 惟忠三公为彝公之子. 惟德房下支祖(10世) : 尹长春 ; 尹东春,谱碑名凤春 ; 尹洪春. 皆为简公之子. 惟能房下支祖(10世) : 尹起兆 ; 尹梦征 ; 尹道广 ; 尹仲己 ; 尹梦吉 ; 尹梦旃,字质素 ; 尹申,字明还 ; 尹详,字次还 ; 尹华. 惟廉房下支祖(10世) : 尹翀 ; 尹勋. 惟忠房下支祖(10世) : 尹宗起 ; 尹德浩 ; 尹瑞来 ; 尹呈翔 ; 尹呈云,字霞光. 字辈(鲁西13世起) : 文鸿肇式序 祚承燕逊贻 懋履源宸拱 嘉孚迪景祺 毓兴法祖(绍)光 志学基恒昌 道明声丕振 嗣令庆增祥(长). 散居地 : 山东省平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书脊题编目. 版心题 : 尹氏族谱 : 鲁西平阴支系.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