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宓道生

宓道生

宓道生,(James Joseph Meadows,1835年9月1日-1914年12月12日),基督教中国内地会传教士,1862年1月8日,他和妻子Martha乘坐挑战者号(Challenger)快速帆船启程,同年5月24日到达上海。他们是最早加入戴德生的“宁波差会”的传教士,和John Jones、Edward Clemens Lord一起在浙江宁波的桥街进行传教工作,等待来自英国其他传教士的增援。1863年妻子Martha在宁波去世。

3年以后,戴德生创立了中国内地会,宓道生也就成了最早来华的内地会传教士之一。1866年9月30日,Martha的朋友Elizabeth Rose作为内地会成立后第一批来华的传教士(Lammermuir号船传教团)到达上海。同年10月,宓道生和Elizabeth在宁波结婚。(Elizabeth在1890年11月3日去世)

1867年,宓道生和Josiah Jackson前往浙江台州建立传教站。1869年,宓道生又和James Williamson到达安徽省会安庆建立新的传教站,成为最早在安徽省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从1871年到1874年、1895年5月...

宓道生简介资料
1835年09月01日
1914年12月12日
相关人物
宓道生相关文献
秦宓
参考资料《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查看全文
李宓
生平自天宝十年(751年)始,唐朝与南诏爆发第一次战争。首次战事中,鲜于仲通战败于诏南、吐蕃联军。天宝十二年(752年),宰相杨国忠派李宓进率师7至10万,征讨南诏国。由于交通困难,补给不继,不少士兵在路上感染疫病死去。大军渡泸水到大和城下,不战而败,李宓在战事中身亡。相关文学作品高适曾作《李宓南征蛮诗》纪念李宓。高适在诗序中表示,与李宓为旧相识,因有感而作诗。
查看全文
吴宓
生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农历七月二十(阳历8月20日),吴宓出生于陕西省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村。生父为吴建寅,四岁时生母李氏病逝,祖母将吴宓过继给叔父吴建常。自幼聪慧好学。宣统三年(1911年),吴宓入清华学堂(1912年改名清华学校)中等科,1916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高等科。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攻读新闻学,1918年改读西洋文学,毕业于维珍尼亚大学英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留美五年间,吴宓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诗人作品的研究下过相当的功夫,有过不少论著。1921年,吴宓回国,即受聘在南京高师与国立东南大学(后更名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任教授,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并且常以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学整理和中国儒家学说这四大传统作比较印证。吴宓在东南大学与梅光迪、柳诒徵共同主编于1922年创办之《学衡》杂志,11...
查看全文
道生
人物简介佛性他主张佛性人人“本有”,认为法显所译六卷《泥洹经》(佛般泥洹经)经义不够圆满,提出一阐提迦(佛教用来称呼不具信心,断了成佛善根的人)也可成佛,此说受到“旧学僧党”的攻击,被逐出建康。后来大本《涅槃经》在凉州译出,其说得到证实,于是在庐山宣讲此经。他的顿悟成佛之说,在南北朝初期曾风行一时。竺道生是涅槃思想的追随者和积极倡导者,他融汇毗昙学、般若学和涅槃学三者来发挥其涅槃佛性思想,时人称其为“涅槃圣”。教法分类此外,道生把佛陀一代的教法分为善净法轮、方便法轮、真实法轮、无余法轮,世称“生公四轮”。道生的四种法轮,与慧观的“二教五时”,同为后世判教的渊源,贡献颇大。生平事迹竺道生,八岁出家后,专心道业,研究经句和妙义,能自得胜解。年方十五,便登讲座,宣扬佛法。他析理分明,议论合宜,虽是当代的宿学名士,也不能抗敌。至受具足戒时(二十岁),学养及善说佛法的声誉,早已名闻遐迩了。竺道生认为...
查看全文
宓(fú)姓
始祖为伏羲。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宓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江苏、山西等地。 宓(fú)姓
查看全文
宓道生相关标签
英国基督教传教士
1914年逝世
内地会传教士
在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 (清朝)
1835年出生
家族谱大览
庆尙右道 山阴 任县 都生里(帐籍)
万历 34年(1606年), 山阴县 发行, 1606 庆尙右道 山阴 任县 都生里(帐籍), 户 故 幼学 梁汉俊, 妻 李氏, 籍 镇海. 首尔大学奎章阁图书馆
浏览:0
11.毕氏宗谱, 11,卷11, 成道 11世生财公起, 194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民国32[1943]年创修. 存15册: 插图, 世系表.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受姓祖: (周)毕高,为周文王第15子,以国为氏. 麻城始迁祖: 毕达,由黄冈迁入麻城白果. 始祖(1世): 毕存义,迁毕家河. 存义公下房祖(2世): 毕彰 ; 毕彩 ; 毕正 ; 毕彬. 彰公下支祖(8世): 毕成贤 ; 毕成全 ; 毕成名 ; 毕成达 ; 毕成道...等. 彩公下支祖(8世): 毕成义 ; 毕成志 ; 毕成礼. 正公派下支祖(8世): 毕成林. 彬公派下支祖(8世): 毕成宁 ; 毕成玺 ; 毕成堡. 派行(8世): 成之端生永 思金寿德长 庆云光敏景 皓月世荣昌. 注: 此谱不全. 缺卷6, 7(成全公世系). 注: 派行下18世后部分分支改为 敬宗明孝友 淑世正纲长. 注: 作者毕汉滨,字寿海 ; 毕尚宾,字德春.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浏览:100
63.江氏宗谱, 63, 卷59: 涛族 山嘴头三房 道生一柱16世永倚公起世传,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笔花堂藏板, 民国35[1946]续修. 7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谱人员 : 江祖岷,字山民 ; 江一祯,字伯澜 ; 江启源,字慎之 ; 江家学,字继恒 ; 江熟星,字德华. 麻城西分始祖 : 江千四,字巨川,号上亭. 原籍江西钱州乐平县. 元末同弟千五公由豫章迁湖北麻城, 居邑西宋埠. 千四公生四子: 长子江允敬 ; 次, 三, 四子因明季兵燹, 一支至5世失传, 一支至6世失传, 一支至7世失传. 子孙析置江家川,新河磡,稻场湾,红石嘴,班竹园,大松树等地. 麻城北分始祖 : (元明之际) 江千五,字柏舟,号无底. 由江右迁麻城太平乡,居骑路铺. 四传分清,澍,洼,洋,涛,渊,源,浩八族. 清族祖 : 江清,字淇远,亦字淇源. 生六子,分六房. 子孙析置大湾,陶家塝,后头垇,三合湾,李家垅,油榨湾等地. 清族下六房祖 : 江子陈,字波臣,号吉堂 ; 江子阶,字理臣,号晋堂 ; 江子昂,字玉臣,号贵堂 ; 江子陟,字润臣,号净堂 ; 江子邮,字金臣,号智堂 ; 江子阳,字辅臣,号清堂. 澍族祖 : 江澍,字淮远,亦字淇浒. 生五子 : 江廷玑 ; 江廷玺 ; 江廷理 ; 江廷(王序 ) ; 江廷瑄(无传). 存四房. 子孙析置澍湾,围棋畈,石陂,上屋等地. 洋族祖 : 江洋,字泉远. 生六子 : 江子聪 ; 江子敬 ; 江子干 ; 江子玥 ; 江子良(居江家冲,江家坳) ; 江子玄(过继洼公). 分五大房. 洼族祖 : 江洼,字具远. 抚洋公季子江子玄(字聘臣)为子. 洼族东分祖 : 江孟麟,字仁卿. 居大河之东. 子玄公长子. 子孙析置江家冲,李华楼,江家口,屋基洽,杨家畈等地. 洼族西分祖 : 江孟兰,字香陔. 居大河之西. 子玄公长子. 子孙析置后湾,后街,唐家垇等地. 涛族祖 : 江涛,字源远. 由骑路铺迁东张店. 生三子 : 江子升,字遂之 ; 江子元,字舜廷 ; 江子玉,字代清. 子孙析置山嘴头,商城千箩畈等地. 渊族祖 : 江渊,字亨远. 生二子 : 江以仁,字循义 ; 江以闻,字循道. 子孙析置下湾,雨潭洽等地. 源族祖 : 江源,字宏远. 生二子 : 江以礼,字循正 ; 江以成,字循规. 浩族祖 : 江浩,字明远. 生三子 : 江以德,字循距 ; 江以仙,字循淮 ; 江以作,字循良. 子孙析置浩湾,老屋,新屋等地. 派语(21世起) : 济乐熟培炼 法梁炳在钦 治森营坦锡 添极焕增铭.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6.沈氏宗谱, 卷6, 铨分 仲道 之英 15世生金公起 世传, 194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民国33[1944]. 12册: 插图, 世系表. 始迁祖(1世): (宋元之际) 沈千十,字理政. 同二兄沈千八,字天宁(后裔迁居川陕) ; 沈千九,字理才(4世后子孙迁居江南英山县)自江右迁居麻邑. 千十公派下派祖(5世): 沈铨 ; 沈钺 ; 沈𨱔. 此谱多为铨公后裔世系. 铨公派下房祖(7世): 沈仲道 ; 沈仲材. 仲道公派下房祖(13世): 沈之英,字公俊 ; 沈之圣,字公彦 ; 沈之美,字公习 ; 沈之楫,字公济 ; 沈之柏,字云勋...等. 仲材公下房祖(13世): 沈之杰,字公伟 ; 沈之彰,字公焕 ; 沈之进 ; 沈之仕,字公大 ; 沈之𨱔,字公正...等 包家畈支祖(13世): 沈之芳. 立煌板厰支祖(13世): 沈英臣,字国柱,号梁甫. 为江西河公支下原求公长子. 桥口支祖(16世): 沈世禄. 为千八公后裔. 辈派(18世起): 宣哲恹洪庆 祥光启世荣 传家元树德 继序永维明 祖基能大绍 长祚作方成 道广开新纪 仁安振远声. 注: 编修沈哲虑,字斗山 ; 沈哲然,字春珊. 注: 此谱书衣的卷数与版心不同, 以书衣为主.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5.郭氏宗谱, 15, 卷15: 道华 茂才 6世天生公起, 192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汾阳堂, 民国9[1920](冈邑 : 李级山刊).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郭朝珠,字进亭,号珍山. 远祖 : 䝞叔. 王季之子,文王之弟. 裔孙序封于阳曲. 汾阳祖 : 郭壬. 公丙之子. 世祖 : 郭尽善. 生二子 : 郭文熙 ; 郭文亮(由东平藉迁居兴邑瑞里大泽园潮田). 江西祖 : 郭敏珩. 复卿公之子. 文熙公之孙. 居江西饶州府余千县. 世祖 : 郭华七,号万四. 生二子 : 郭文一(转江右) ; 郭文二(黄冈). 麻城祖(1世) : (明) 郭达卿. 崇元公长子. 文一公之孙. 自江西饶州余干县迁麻,居郭家岗. 达卿公下二子(2世) : 郭道文 ; 郭道华. 道文公下八派祖(4世) : 郭珑,字纯武 ; 郭琥 ; 郭瓖 ; 郭琪 ; 郭(王正) ; 郭(王石) ; 郭琬 ; 郭珍. 皆为志崇公之子. 此谱大部分为珑, 琥, 琪, 珍四公派后世系资料. 珑公下支祖(5世) : 郭正方. 居郭家大塆. 琥公下支祖(5世) : 郭舜方(迁杨树垱郭家冈,分上,中,下三分) ; 郭坤方 ; 郭成方 ; 郭义方(红石堰). 琪公下支祖(5世) : 郭廷方 ; 郭干方 ; 郭仁方(迁沈家庄区郭家湾). 珍公下支祖(5世) : 郭子安. 居樊顾区郭家畈. 道华公下支祖(5世) : 郭茂方,字茂才(居鹰山关) ; 郭圣方(失考) ; 郭正方(失考). 皆为时太公之子. 正方公下支祖(10世) : 郭敇臣 ; 郭纯臣 ; 郭玉臣 ; 郭明臣 ; 郭谏臣. 舜方公下支祖(10世) : 郭良臣 ; 郭良岱 ; 郭良翰 ; 郭良垣(居下分) ; 郭良桢(居上中分) ; 郭义臣(居韩朋土幻?) ; 郭承先 ; 郭承鸿 ; 郭承祖(居马𥕢区) ; 郭谏臣 ; 郭朝臣 ; 郭英臣(居玉皇阁) ; 郭雄臣(居鲁家区郭家冲) ; 郭侍臣 ; 郭贤臣(居杨家塆). 辈派 : 更玉锺师廷 文步履朝章 万芳明显道 志士振家邦. 续辈派 : 洪满书诗众增兴 林松旺盛在京城 权重定汝千秋代 铁铸江山帅常春.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郭氏续修宗谱 部分卷端题 : 汾阳宗谱.
浏览:100
13.郭氏宗谱, 13, 卷13: 道文 琥 舜方 雄臣 11世生华公起, 192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汾阳堂, 民国9[1920](冈邑 : 李级山刊).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郭朝珠,字进亭,号珍山. 远祖 : 䝞叔. 王季之子,文王之弟. 裔孙序封于阳曲. 汾阳祖 : 郭壬. 公丙之子. 世祖 : 郭尽善. 生二子 : 郭文熙 ; 郭文亮(由东平藉迁居兴邑瑞里大泽园潮田). 江西祖 : 郭敏珩. 复卿公之子. 文熙公之孙. 居江西饶州府余千县. 世祖 : 郭华七,号万四. 生二子 : 郭文一(转江右) ; 郭文二(黄冈). 麻城祖(1世) : (明) 郭达卿. 崇元公长子. 文一公之孙. 自江西饶州余干县迁麻,居郭家岗. 达卿公下二子(2世) : 郭道文 ; 郭道华. 道文公下八派祖(4世) : 郭珑,字纯武 ; 郭琥 ; 郭瓖 ; 郭琪 ; 郭(王正) ; 郭(王石) ; 郭琬 ; 郭珍. 皆为志崇公之子. 此谱大部分为珑, 琥, 琪, 珍四公派后世系资料. 珑公下支祖(5世) : 郭正方. 居郭家大塆. 琥公下支祖(5世) : 郭舜方(迁杨树垱郭家冈,分上,中,下三分) ; 郭坤方 ; 郭成方 ; 郭义方(红石堰). 琪公下支祖(5世) : 郭廷方 ; 郭干方 ; 郭仁方(迁沈家庄区郭家湾). 珍公下支祖(5世) : 郭子安. 居樊顾区郭家畈. 道华公下支祖(5世) : 郭茂方,字茂才(居鹰山关) ; 郭圣方(失考) ; 郭正方(失考). 皆为时太公之子. 正方公下支祖(10世) : 郭敇臣 ; 郭纯臣 ; 郭玉臣 ; 郭明臣 ; 郭谏臣. 舜方公下支祖(10世) : 郭良臣 ; 郭良岱 ; 郭良翰 ; 郭良垣(居下分) ; 郭良桢(居上中分) ; 郭义臣(居韩朋土幻?) ; 郭承先 ; 郭承鸿 ; 郭承祖(居马𥕢区) ; 郭谏臣 ; 郭朝臣 ; 郭英臣(居玉皇阁) ; 郭雄臣(居鲁家区郭家冲) ; 郭侍臣 ; 郭贤臣(居杨家塆). 辈派 : 更玉锺师廷 文步履朝章 万芳明显道 志士振家邦. 续辈派 : 洪满书诗众增兴 林松旺盛在京城 权重定汝千秋代 铁铸江山帅常春.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郭氏续修宗谱 部分卷端题 : 汾阳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