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铉,字台硕,博陵人。擢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会昌二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德裕不叶,罢为陕虢观察使。宣宗初,以御史大夫召,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寻出为淮南节度使,帝饯于太液亭,赐诗宠之。咸通初,徙山南东道、荆南二镇,封魏国公。诗二首。
崔铉-古诗文选集相关文献
唐朝宰相崔铉
唐朝宰相崔铉,崔铉,生卒年不详,字台硕,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唐朝宰相,义成军节度使崔元略之子
高适五言古诗--效古赠崔二
高适五言古诗--效古赠崔二,此诗作于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冬第一次出塞蓟北而归之后。【名称】《效古赠崔
山东省-聊城崔铉
崔铉(?~869)唐代大臣,曾任宰相。字台硕。博州(今山东聊城市)人。户部侍郎崔元略之子。擢进士第,迁中书舍人、学士承旨。唐会昌三年(84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与李德裕不和,罢为陕虢观察使。宣宗初,擢河东节度使。大中三年(849),以御史大夫召,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博陵郡公。大中九年(855),出为淮南节度使。咸通初,徙山南东道、荆南二镇,封魏国公。卒于江陵。他是柳公权书《神策军碑》的撰写者。唐德宗时,苏冕编纂《会要》40卷,创立了典志类史书的会要体,记载从高祖到德宗九朝的典章制度,尔后崔铉据此写成《续会要》四十卷,续编德宗到宣宗的史事。
崔铉
生平崔元略之子。进士及第,荆南节度使李石镇守江陵时,召募崔铉为宾佐。后入拜司勋员外郎,累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唐武宗会昌二年(843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崔铉同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关系很好,共同参与时政。京兆府参军卢甚与谏官崔瑄有旧怨,由于崔铉是崔瑄的门生,便上奏诬陷卢甚。最后卢甚被赐死,自尽。后崔铉与李德裕不合,罢为陕虢观察使。宣宗初年,召以御史大夫。咸通初年,徙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二镇,封魏国公。五子:崔沆、崔汀、崔潭(字德鉴)、崔沂(字德润)、崔济(字德泽)。女婿李谱。参考书目《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九十九杂录七
崔铉
唐朝中书侍郎、宰相崔铉简介,崔铉的主要作品有哪些?崔铉(生卒年不详),字台硕,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唐朝宰相,义成军节度使崔元略之子。
崔铉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历任荆南掌书记、左拾遗、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等职。
会昌三年(843年),崔铉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因与李德裕不睦,被罢为陕虢观察使。大中三年(849年),再次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