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维也纳之围

维也纳之围

(1529)

1529年的维也纳之围与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不同,是苏丹苏莱曼一世所率领的奥斯曼帝国穆斯林,第一次尝试夺取维也纳,但是失败告终。这一战是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侵略中欧,此战之后的150年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互相争夺中欧,直至维也纳之战为止。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苏莱曼一世这次进攻中欧的主要目的是要重新确立奥斯曼帝国在匈牙利的统治,而这次进攻维也纳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维也纳之围简介资料
奥地利:威廉·冯·洛加多夫、力卡拿斯·加拉夫·萨利姆、奥斯曼:苏莱曼一世、大维齐尔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
奥地利:约1.7万人、奥斯曼:约12万人
奥地利大公国、奥斯曼帝国
现代
奥地利胜利,保卫了维也纳
1529年10月14日
48°12′30″N 16°22′23″E
1529年9月27日
维也纳之围相关文献
垓下之围
垓下之围,发生时间:公元前202年所属年代:秦代发生地点:垓下
查看全文
尼西亚之围
1097年5月,布永的戈德弗鲁瓦率领的十字军和拜占延帝国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率领的拜占庭军队包围了位于阿斯卡尼乌斯湖畔的尼西亚城。由于该城穆斯林守军控制阿斯卡尼乌斯湖,阻挡了十字军向耶路撒冷前进的道路,因此十字军决定攻克此城,打通行军的道路。尼西亚位于一个盆地。它的北侧和东侧相对平坦。在离南部不远的地方,一座800米高的山峰从地面升起,俯瞰着城市。在西边,它是一个巨大的湖泊。这个湖已延伸数十公里。因此围攻者只能将兵力布置在北部和东部。尼西亚的城墙拥有超过一百座塔楼,城墙高达10米以上,易守难攻。为了攻克该城,十字军动用大量人力,把许多船只从马尔马拉海通过陆路运到城西的湖中,对尼西亚实施水陆封锁,索利曼苏丹曾两次试图为该城解围,但均被击退。6月12日,尼西亚守军向拜占延帝国投降。
查看全文
维也纳之围
土耳其在摩哈赤大捷后撤出匈牙利,为排除哈布斯堡王朝的干扰,1529年进军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普雷斯堡、维也纳新城、莱塔河畔的布鲁克都挡住了来犯者攻势,但无法阻止土耳其人向维也纳挺进。奥地利调来了1.8万人的卫戍部队,这支部队有捷克和西班牙人参加,并配备炮兵,由经验丰富的将领尼克拉斯·萨尔姆伯爵担任防务领导。9月底,土耳其兵临城下,对克恩滕城门一带进行地雷爆破和袭击,但无法突破防线。10月14日,最后一次袭击失败。气候日益寒冷,加之给养不足,土耳其人只得撤退。1532年夏天,土耳其苏丹试图再次进逼维也纳,依然没有得逞。
查看全文
白登之围
战争背景匈奴是位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夏代称为荤粥,商代称为鬼方,周代称为猃狁,秦代称为匈奴,其生活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前214年命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屯兵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谊在《过秦论》)。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杀死其父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并且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统一了匈奴各部,逐渐强盛起来。楚汉相争时,由于无暇北顾,冒顿单于利用兵强马壮的优势,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市南鱼河堡附近)等郡县,直接威胁到汉王朝在中国北部的统治。韩王信是战国时期韩襄王之庶孙,曾响应刘邦起义,因带兵攻打韩地有功,获封国于颍川一带,定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公元前201年春,...
查看全文
垓下之围
【成语】垓下之围 【成语】垓下之围 【读音】ɡāixiàzhīwéi 【解释】记叙的是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最后生涯,主要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风采。 【译文】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
查看全文
维也纳之围相关标签
奥地利战争
奥斯曼帝国战争
维也纳历史
全战争Allwar
家族谱大览
39.江氏宗谱, 39, 卷35: 澍族 围棋畈东分 廷玺 彻清 11世之耀公起世传,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笔花堂藏板, 民国35[1946]续修. 7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谱人员 : 江祖岷,字山民 ; 江一祯,字伯澜 ; 江启源,字慎之 ; 江家学,字继恒 ; 江熟星,字德华. 麻城西分始祖 : 江千四,字巨川,号上亭. 原籍江西钱州乐平县. 元末同弟千五公由豫章迁湖北麻城, 居邑西宋埠. 千四公生四子: 长子江允敬 ; 次, 三, 四子因明季兵燹, 一支至5世失传, 一支至6世失传, 一支至7世失传. 子孙析置江家川,新河磡,稻场湾,红石嘴,班竹园,大松树等地. 麻城北分始祖 : (元明之际) 江千五,字柏舟,号无底. 由江右迁麻城太平乡,居骑路铺. 四传分清,澍,洼,洋,涛,渊,源,浩八族. 清族祖 : 江清,字淇远,亦字淇源. 生六子,分六房. 子孙析置大湾,陶家塝,后头垇,三合湾,李家垅,油榨湾等地. 清族下六房祖 : 江子陈,字波臣,号吉堂 ; 江子阶,字理臣,号晋堂 ; 江子昂,字玉臣,号贵堂 ; 江子陟,字润臣,号净堂 ; 江子邮,字金臣,号智堂 ; 江子阳,字辅臣,号清堂. 澍族祖 : 江澍,字淮远,亦字淇浒. 生五子 : 江廷玑 ; 江廷玺 ; 江廷理 ; 江廷(王序 ) ; 江廷瑄(无传). 存四房. 子孙析置澍湾,围棋畈,石陂,上屋等地. 洋族祖 : 江洋,字泉远. 生六子 : 江子聪 ; 江子敬 ; 江子干 ; 江子玥 ; 江子良(居江家冲,江家坳) ; 江子玄(过继洼公). 分五大房. 洼族祖 : 江洼,字具远. 抚洋公季子江子玄(字聘臣)为子. 洼族东分祖 : 江孟麟,字仁卿. 居大河之东. 子玄公长子. 子孙析置江家冲,李华楼,江家口,屋基洽,杨家畈等地. 洼族西分祖 : 江孟兰,字香陔. 居大河之西. 子玄公长子. 子孙析置后湾,后街,唐家垇等地. 涛族祖 : 江涛,字源远. 由骑路铺迁东张店. 生三子 : 江子升,字遂之 ; 江子元,字舜廷 ; 江子玉,字代清. 子孙析置山嘴头,商城千箩畈等地. 渊族祖 : 江渊,字亨远. 生二子 : 江以仁,字循义 ; 江以闻,字循道. 子孙析置下湾,雨潭洽等地. 源族祖 : 江源,字宏远. 生二子 : 江以礼,字循正 ; 江以成,字循规. 浩族祖 : 江浩,字明远. 生三子 : 江以德,字循距 ; 江以仙,字循淮 ; 江以作,字循良. 子孙析置浩湾,老屋,新屋等地. 派语(21世起) : 济乐熟培炼 法梁炳在钦 治森营坦锡 添极焕增铭.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麻城程氏宗谱 [20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继箴堂藏板, 民国6[1917]年续修.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程金殿,字瑶阶 ; 程玉堂,字少衢 ; 程金朗,字白瑜 ; 程金测,字静斋 ; 程玉鉴,字斌卿. 受姓祖 : 伯符. 仕周. 封广平程国伯,因以国为姓. 始祖(1世) : 程承祀,字应宗. 始居麻城龟头河. 承祀公下房祖(5世) : 程鸾 ; 程伦 ; 程金 ; 程银(徙居独石区,未载) ; 程谷 ; 程珪 ; 程凤 ; 程袭(徙居独石区,未载). 六大房祖(6世) : 程九渊(谷公之子,大房) ; 程九成,凤公之子(二房) ; 程九仪(鸾公之子,三房) ; 程九畴(珪公之子,四房) ; 程九山(金公之子,五房,迁襄阳) ; 程九舜(伦公之子,六房). 顺序按入祠告禀击磬凭祖宗拈得. 九渊公下支祖(10世) : 程之贤 ; 程之用 ; 程之伟 ; 程之瑞 ; 程之杰. 子孙析置下易家河,南冲庙,阎家河等地. 九成公下支祖(10世) : 程之机 ; 程之荣,字连生 ; 程之福 ; 程之荣 ; 程好德 ; 程好贤…[等]. 九仪公下支祖(10世) : 程之秀,字尔之 ; 程士锦,字秉渊 ; 程之辉 ; 程之胜,字尔正 ; 程如鼎,字尔定…[等]. 九畴公下支祖(10世) : 程之炳 ; 程之亮,字君明 ; 程之燿,字君荣 ; 程之炜 ; 程之彦,字君圣. 九山公下支祖(10世) : 程之焕 ; 程之遗 ; 程蓬祥,字尔但 ; 程蓬恩 ; 程仕吉. 九舜公下支祖(10世) : 程均恒 ; 程之胜 ; 程之祥 ; 程之鼎 ; 程之朋 ; 程之刚 ; 程之见. 子孙析置古儿墩等地. 排行(17世起) : 金玉兴隆瑞 荣华家国光 立训传忠后 开宗景运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 程氏宗谱
浏览:0
椒石邵氏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余庆堂, 民国19[1930]修, 增补记事至1963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部分破损缺页, 难以阅读. 源流 : 邵氏,出召康公之后. 召者,雍州岐山地名. 文王分岐地为召公奭采邑,因食禄于召,以召为姓. 邵氏远祖 : (东汉) 邵驯,字伯春. 召康公58世孙,加邑为邵. 宗祖 : 邵有闻,字达可. 有闻公下二子 : 邵祖义,行百一府君(永思堂始祖) ; 邵祖常,行百八府君(余庆堂始祖). 同由金华迁兰江椒石. 此谱为余庆堂派之谱系. 大分祖(13世) : 邵谧.字圣传.行富一. 华一公长子. 二分祖(13世) : (明) 邵天雨,字受之,号荆山,行富七十一 ; 邵天之,字盛之,号茂华,行富七十六 ; 邵天恩,字惠之,号望华,行富八十七. 皆为华七三公之子. 三分祖(13世) : 邵元绍,行富四十二(华五一公长子) ; 邵天俸,字廷臣,行富九三(华七一公长子) ; 邵天叙,字廷贤,行富七一(华六五公长子) ; 邵天惠,字宗宅,号金峰,行富八三(华六五公三子) ; 邵天宜,行富八一(华七四公之子). 夏洪溪支祖(13世) : 邵诵,字鸣经,行富八. 华十公长子. 行派(4-25世) : 瑞桢 胜元浩长义 荣华富贵贤 谦敦顺嘉庆 有宪惟积善. 散居地 : 浙江省兰谿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兰江椒石邵氏宗谱.
浏览:0
深溪义门王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2[1943]续修. 存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无目录, 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文集卷2-8, 世系图卷3上, 行第卷1, 3-10上. 远祖 : (唐) 王仲霸,字定先,赠永国公. 官至礼部尚书. 因避禄山之扰,而居会稽. 乌伤凤林祖 : (宋) 王彦超,字子升,封邠国公. 浦江峻岭祖 : (宋) 王起,字作为,行百二 ; 率子王约之,字仲博,行千一 ; 王望之,字仲传,行千二. 约之公下二子 : (宋) 王万,字处一,行万三(居常熟) ; 王芳,字处茂,行万四,号沙溪处士(迁诸暨沙溪). 望之公下二子 : (宋) 王茇,字处棠,行万十,号凤林处士(迁深溪) ; 王荛,字处周,行万十一(留居峻岭). 此谱主要为茇公之后系资料. 前店象山郎中共祖(5世) : (宋元之际) 王铸,字诚夫,行仲五,号怀诚处士. 相连宅石柱山共祖(5世) : 王殷,字实夫,行仲十三,号东野处士. 下有二子 : 王示,字宗法,行宗一(相连宅派) ; 王志,字宗元,行宗五(石柱山派). 溪前周村祖(5世) : 王吾,字诚夫,行仲十四,号愚古处士. 上水阁派祖(5世) : 王辛,字坚夫,行仲十六,号仙一处士. 王先生派祖(5世) : 王邢,字则夫,号次一翁,行仲十七. 下有二子 : 王皙,字宗曾,行馥一(王先生派) ; 王厂,字宗宏,行馥二. 下水阁派祖(5世) : 王绍,字定夫,号古朴,行仲二 ; 王经,字心夫,号古峰,行仲七 ; 王纯,字质夫,号古拙,行仲十一(东畈,积顺堂,寺口共祖). 皆为广公之子. 茇公孙. 纯公下二子(6世) : 王中,字宗时,行仍十四(东畈,后坑塘共祖) ; 王甸,字宗京,行仍十五(积顺堂,寺口共祖). 铸公下郎中派祖(7世) : (宋元之际) 王澄,字德辉,号善渊,行仁一. 仍七公长子. 铸公下8世分派祖 : (元) 王锡,字宠之,行儒三(华山,前店共祖) ; 王音,字重之,行儒五(象山祖). 皆为倪公之子. 辛公下8世分派祖 : 王鉴,字明之,行儒四(上水阁派) ; 王印,字佩之,行儒七(上后宅派) ; 王舍,字得之,行儒九. 皆为溥公之子. 讳辈 : 祖志有可思 兴逢正在兹 朝廷登硕士 明盛肇一时. 字辈 : 学成其用汝 辉光绍尔躬 心法从天定 道济万邦中. 行辈 : 启后昆弟良 孝友名愈彰 鸿声标国史 锡庆序伦常. 散居地 : 浙江省浦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深溪义门王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2[1943]续修. 存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无目录, 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文集卷2-8, 世系图卷3上, 行第卷1, 3-10上. 远祖 : (唐) 王仲霸,字定先,赠永国公. 官至礼部尚书. 因避禄山之扰,而居会稽. 乌伤凤林祖 : (宋) 王彦超,字子升,封邠国公. 浦江峻岭祖 : (宋) 王起,字作为,行百二 ; 率子王约之,字仲博,行千一 ; 王望之,字仲传,行千二. 约之公下二子 : (宋) 王万,字处一,行万三(居常熟) ; 王芳,字处茂,行万四,号沙溪处士(迁诸暨沙溪). 望之公下二子 : (宋) 王茇,字处棠,行万十,号凤林处士(迁深溪) ; 王荛,字处周,行万十一(留居峻岭). 此谱主要为茇公之后系资料. 前店象山郎中共祖(5世) : (宋元之际) 王铸,字诚夫,行仲五,号怀诚处士. 相连宅石柱山共祖(5世) : 王殷,字实夫,行仲十三,号东野处士. 下有二子 : 王示,字宗法,行宗一(相连宅派) ; 王志,字宗元,行宗五(石柱山派). 溪前周村祖(5世) : 王吾,字诚夫,行仲十四,号愚古处士. 上水阁派祖(5世) : 王辛,字坚夫,行仲十六,号仙一处士. 王先生派祖(5世) : 王邢,字则夫,号次一翁,行仲十七. 下有二子 : 王皙,字宗曾,行馥一(王先生派) ; 王厂,字宗宏,行馥二. 下水阁派祖(5世) : 王绍,字定夫,号古朴,行仲二 ; 王经,字心夫,号古峰,行仲七 ; 王纯,字质夫,号古拙,行仲十一(东畈,积顺堂,寺口共祖). 皆为广公之子. 茇公孙. 纯公下二子(6世) : 王中,字宗时,行仍十四(东畈,后坑塘共祖) ; 王甸,字宗京,行仍十五(积顺堂,寺口共祖). 铸公下郎中派祖(7世) : (宋元之际) 王澄,字德辉,号善渊,行仁一. 仍七公长子. 铸公下8世分派祖 : (元) 王锡,字宠之,行儒三(华山,前店共祖) ; 王音,字重之,行儒五(象山祖). 皆为倪公之子. 辛公下8世分派祖 : 王鉴,字明之,行儒四(上水阁派) ; 王印,字佩之,行儒七(上后宅派) ; 王舍,字得之,行儒九. 皆为溥公之子. 讳辈 : 祖志有可思 兴逢正在兹 朝廷登硕士 明盛肇一时. 字辈 : 学成其用汝 辉光绍尔躬 心法从天定 道济万邦中. 行辈 : 启后昆弟良 孝友名愈彰 鸿声标国史 锡庆序伦常. 散居地 : 浙江省浦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先祖-张采-元,先祖-张柬之-唐,始迁祖-张龙-元,始祖-张孟-五代 地区: 江苏无锡市 年代: 1935年 数量: 十六册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