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玉壁之战

玉壁之战

玉壁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壁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进攻玉壁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546年11月,在五十日的苦战之后,东魏军撤退。隔年,高欢病死。

玉壁之战简介资料
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
战后,双方陷入数年对峙
546 年
决定性
韦孝宽、高欢
东魏军未能攻陷玉璧,最终撤军,西魏获胜
玉壁之战相关文献
柏壁之战
柏壁之战,唐武德二年(619)十一月至三年四月,李世民军对刘武周军在柏壁(今山西新绛西
查看全文
柏壁之战
晋阳沦陷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率三万余人,南下侵犯并州(今太原西南)。四月,引突厥之众驻军于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来势汹汹。唐朝并州总管李元吉让车骑将军张达用兵挑战,张达以兵力少为由拒绝,李元吉强逼,结果全军覆没,宋金刚军攻陷榆次。五月,攻陷平遥。六月,攻陷介州(今山西介休),唐命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行军总管李仲文迎击,宋金刚以诱敌之计引唐军致伏兵处,唐军大败。高祖命右仆射裴寂领兵出战,唐军抵达介休,宋金刚据城抵抗,并且切断唐军水源。裴寂迁移阵地,宋金刚挥军来攻,唐军溃散,裴寂逃回晋州,晋州以北城池失陷,姜宝谊再次被俘,并且被宋金刚杀害。九月,李元吉弃晋阳(今山西太原)逃回长安,太原陷落。刘武周乘胜追击,相继攻克晋州、绛州(今山西绛县),进逼龙门。十月,宋金刚攻下浍州(山西翼城),夏县人吕崇茂,蒲坂(今山西永济北)的王行本,相继响应,至此山西除
查看全文
玉壁之战
背景邙山之战后,宇文泰率领西魏军残部逃回潼关。随后,东魏军控制洛州和北豫州一带。由于邙山之战的惨败,西魏军损失惨重;所以宇文泰在西魏构建府兵制,扩充兵员。由此,在战略上,宇文泰采取守势,下令守住东西魏之间的战略要地,以便西魏建成府兵制,从组军队。在邙山之战前,王思政率军前往险要的今山西运城的险要地区玉璧(今山西稷山附近)筑城。玉璧城地势险要,又在东西魏的交界,成为当时的军事要地。王思政曾在玉璧击败高欢率领的东魏大军。邙山之战结束不久,为了防备东魏军继续进攻西魏,西魏骠骑大将军王思政率军从玉璧前往弘农(当时叫做恒农,今河南灵宝)设防。不久,东魏将领刘丰率军来到弘农城下,见弘农已有王思政率军防备,率军撤退。之后,王思政遂命人修筑城池、建造楼橹、经营农田、屯积粮草。由此,弘农城有了完备的防御体系。因为需要建立弘农城防,王思政率军长期防守弘农。王思政离开后,军事要地玉璧城需要有良将把守。西魏宇文泰...
查看全文
柴壁之战
背景后秦皇帝姚兴在394年即位后不久即消灭前秦残余势力,又在399年攻下东晋所领的洛阳,次年又击败乞伏干归,更逼令其归降后秦。401年,后秦围攻后凉,凉王吕隆被逼请降,而其时西凉李暠、南凉秃发利鹿孤及北凉沮渠蒙逊都向后秦朝贡,后秦国力大盛,威服关中及秦陇。北魏于395年在参合陂之战中大败后燕,次年后燕帝慕容垂去世后更加主动侵燕,直至398年已全占后燕河北土地,后燕只得退守辽东,北魏遂入主中原。两国于是在北方鼎立。北魏曾经派北部大人贺狄干带着一千匹马向后秦请婚,不过姚兴以魏帝拓跋珪已经立了慕容皇后为由拒绝,并留下贺狄干。北魏材官将军和突就于402年攻黜弗、素古延两个臣属于后秦的部落,加深了两个之间的嫌隙。另后秦高平公没弈干于392年收留与北魏敌对的铁弗部首领刘卫辰子刘勃勃。402年,北魏常山王拓跋遵进攻没弈干所在的高平,没弈干被逼带着刘勃勃出奔秦州,而在高平留下的牲口、积縠及人口都遭北魏劫夺...
查看全文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主要讨论五个问题。1.关于赤壁之战的总体规模主要有三种不同看法。[不是一次大战,而是小规模的战役说]尹韵公持此说。尹韵公认为:赤壁之战不是一场大决战,而是小规模的遭遇战,理由如下:首先,从时间上看,“曹军五千轻骑在长坂击败刘备后,继续南下,直趋江陵,缴获了大量作战物资。于是乘船东下,不期在赤壁突然同数量上占优势的孙刘联军相遇了,发生了赤壁之战。由此可见,这次战争是在紧迫的时间内发生的,古代交通运输困难,曹操纵有天大的军事才能,也无力完成一次大规模的军事结集。这就从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大战的可能性”。再从军事角度看,“曹操征荆州之时,正值南方暑热季节,强行军的劳累使部队染上了可怕的疾疫”。“作为三国时代杰出的军事家曹操难道会在明显的事实面前主观行事,把一群群疾病之夫驱往赤壁,同孙、刘联军进行一场大决战吗”?此外,“再从赤壁之战以后的情况看,也可以说明它不是一场大战”。“历史上著名的大...
查看全文
玉壁之战相关标签
稷山县
东魏战役
山西历次战争与战役
运城军事史
546年
西魏战役
全战争Allwar
家族谱大览
许氏家谱
许氏家谱
我祖玉所公,于安徽合肥近郊迁至定远县已历12代。假想我祖应是成年迁来,古往今来,人口迁徙无外乎几个因素,战争、瘟疫、水旱和蝗灾等。依据比较成熟的人口繁衍估算规律,每历一代平均是26.6年,12代正好是320年。倒推320年是1702年,是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据查询资料得知,1702年,亳县、蒙城、合肥、含山、铜陵等地大水成灾。1702年的前后自然灾害都不多,尤其是前面很多年安徽都无灾。猜想我祖应是在大水成灾之年后,四处逃难讨生活,估计也应是家中老大,至少是已经成年,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自然多有照拂,不至令其自生自灭,当然父母之选择也多有无奈。另外从一世祖的夫人姓氏亦可得知,氏这个姓非常稀少,推测也大概是逃难之人。 简单推测,我祖迁至定远县的大致年代应是清朝康熙年间的1702年。
浏览:0
刘氏族谱
刘氏族谱
受姓始祖 累 启汉始祖 邦 来楚始祖 玉盛 太始祖 世龙 世迥 来武始祖 荣伯 荣才 荣然子通才,义仕遵承应,允迪佐先德,思襄定大兴,孙谋期自立
浏览:31552
起源江西吉安何姓
起源江西吉安何姓
我祖起源于江西吉安泰和县18村,落点贵州普定县沙家马场,后由于多种原因,于开字辈到关岭县北口光阳寨。“约启开学 大成之礼”为原有家谱,大字辈为光阳组始发老人(即何大伦)以下有四房,即何成举,何少青,何成章,何少荣。另有一房为五福之外,住关岭县高坡田寨(家谱被不小心火烧,找不到之后的家谱)
浏览:0
贺氏国泰公长房清玉公上罗塘派系
贺氏国泰公长房清玉公上罗塘派系
浏览:0
洪州.忠州石氏世谱 卷之二 : 参议公派外
洪州.忠州石氏世谱赞助委员会,1983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1170-1983 始祖:石隣,坡祖:石成玉外 石隣的子孙录
浏览:0
洪州.忠州石氏世谱 卷之三 :兵使公派外
洪州.忠州石氏世谱赞助委员会,1983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1170-1983 始祖:石隣,坡祖:石成玉外 石隣的子孙录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