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是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的革新派画家总称,即“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之说始见于清末汪鋆《扬州画苑录》,但只提及李葂和李鱓二人。其具体人数亦不止八人,综合《扬州画苑录》、《天隐堂集》、《瓯钵罗室书画目过考》、《爱日吟庐书画补录》、《古画微》、《中国绘画史》等各家说法,计有十五人。今多采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目过考》的说法,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人。其他被称为“扬州八怪”尚包括华嵒、高凤翰、边寿民、陈撰、闵贞、李葂、杨法等。

金农为扬州八怪之首,晚年曾被举荐博学鸿词科。他们只有五人是扬州籍,其他则来自全国各地,也没有终生在扬州活动。扬州八怪的共同特点是,他们愤世嫉俗,不向权贵献媚,了解民间疾苦。重视思想、人品、学问、才情对绘画创作的影响。他们的文学及书法修养都很高。画题以花卉为主,也画山水、人物,在于继承宋、元以来,等写意的传统,摆脱了...

扬州八怪相关文献
扬州八怪
另见扬州八怪纪念馆扬州八怪(电视剧)清四王清四画僧外部链接
查看全文
扬州八怪
1.八怪之首郑燮[郑板桥] 郑板桥和他的《竹石图》 清康熙年间的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秋风昨夜窗前过”,他看见清风在竹叶间穿行,看见竹子摇曳的样子。板桥画竹有“胸无成竹”的理论,他画竹并无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直接取法自然。针对苏东坡“胸有成竹”的说法,板桥强调的是胸中“莫知其然而然”的竹,要“胸中无竹”。这两个理论看
查看全文
“扬州八怪”之罗聘简介
罗聘画像罗聘是清朝的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也是扬州八怪中最年轻的一个。(1733~1799),字遯夫,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衣运道人、蓼州渔父,祖籍安徽歙县
查看全文
“扬州八怪”之李鱓简介
李鱓是清朝时期的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江苏省扬州府兴化县(今兴化市)人。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中年始画风变化,转入粗笔写意,大胆泼辣,挥洒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气势。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作为《李鱓花鸟册》、《李鱓花卉册》。李鱓康熙五十年中举,于康熙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被排挤但遭忌离职。于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为政清简,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后居扬州,以画为生。李鱓工诗文书画。曾随蒋廷锡、高其佩学画。后又受石涛影响,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始转入粗笔写意,大胆泼辣,挥洒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气势。李鱓诗才书法成就也堪称卓然。李鱓书法古朴,具颜、柳筋骨。作画时喜欢在画幅上长题满跋,有时甚至于把参差错落的题字,写满画面,于质实中见空灵,使整幅画面气韵更加淋漓酣畅。为此秦祖...
查看全文
扬州八怪是指哪八怪?而又“怪”在哪些地方?
所谓“扬州八怪”,其实是指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在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比较相近的书画家,并且他们的画风与当时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画风不同,在美术史上称他们为“扬州画派”,那么扬州八怪是指哪八怪?而又“怪”在哪些地方?下面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扬州八怪”这一词其实由来已久,最开始我们并没有在乾隆、嘉庆、道光这三个时期的文献中发现“扬州八怪”这一词,直到清末,在《扬州画苑录》中才出现“怪以八名”这样的话,后来又出现了《扬州八怪歌》,载在《天隐堂集》。不过这两者对于怪这个词是有不同意义的,前者多是批判,后者更多的是歌颂,而这样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这样才把“扬州八怪”的“怪”从贬词变为褒词。扬州八怪到底是指哪几位画家?这个说法是有所出入的,在李玉棻的《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是指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又叫郑板桥)、高翔和王士慎,除此之外,另外一些名书中,所列的“八...
查看全文
扬州八怪相关标签
中国画流派
清朝人物并称
中国八大
扬州文化史
清朝画家
清朝艺术流派
文学称号
家族谱大览
清河傅氏八修大成谱 [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同治9 [1870] 年八修. 8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商) 傅说. 傅氏受姓发祥自说筑傅岩始. 始祖: (唐) 傅显通,字万金. 居豫章抚州府金谿县. 本宗祖(1世): (后梁) 傅璇,字维昌. 黄双始迁祖(3世): (宋) 傅少一. 原居豫章金谿县,后抵闽,由闽抵汀州,见山水之秀丽故迁居于宁邑之双州清河. 今福建省长汀县. 少一公下支祖(4世): (宋) 傅六七 ; 傅六八. 六七公下房祖(5世): (宋) 傅一(徙居安家磜) ; 傅二(徙居板岭,后迁居长汀县) ; 傅三(迁居墈头) ; 傅四(徙居南岸即今上傅下傅坊). 六八公下房祖(5世): (宋) 傅五(徙居泉洲府南安县,今福建省晋江县) ; 傅六(迁居至白沙岭) ; 傅七(迁居儒地) ; 傅八(徙居建宁㘬头双坑). 老派辈份字(6世起): 维景宗风起 岩阿世系加 昌荣端子志 德盛大明家. 新派辈份字(32世起): 贵显高先瑞 英贤锡重华 联登才名美 忠良义远遐 政治勋功久 思光上国嘉 朝廷崇圣道 万代庆簮花. 注: 此谱多处破损严重, 难以阅读. 散居地: 福建省长汀县, 及晋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傅氏八修族谱.
浏览:0
山西省绛县河南省上蔡县盖氏族谱 : 盖姓小八公衍派大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盖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1991年编, 1993年印制(台湾云林县 : 宏宇印刷). 全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堂号 : 晋豫堂. 注 : "盖" 姓之正确读音为"葛", 为破音字. 受姓源流 : 齐国大夫,因封食于盖邑(今山东沂水县西北),子孙遂以邑为姓. 始祖 : (明) 盖小八. 原籍直隶(今河北北京). 因避祸迁山西绛县南乔野. 小八公下派祖(5世) : 盖良(东房,至11世止) ; 盖满(西房). 西房派下房祖(8世) : 盖大湖(长门) ; 盖大海(二门,止) ; 盖大渊(三门) ; 盖大卿(四门). 皆为仲仁公之子. 河南上蔡祖(14世) : (清) 盖迪威,字端型. 宁公长子,过继于叔,宏公,字大侯,为嗣. 迪威公下派祖(15世) : 盖廷钊(东房) ; 盖廷钢(西房). 廷钊派下房祖(16世) : 盖成金,行一(东院) ; 盖成玉,行二(西院). 东院房下支祖 : 盖天相(长门) ; 盖天福(二门). 西院房下支祖 : 盖天培(长门) ; 盖天榜(二门). 廷钢派下房祖 : 盖成己,行一(南院) ; 盖成志,行二(北院). 南院房下支祖 : 盖极中(长门) ; 盖致中(二门) ; 盖时中(三门,后止) ; 盖守中(四门) ; 盖履中(五门). 北院房下支祖 : 盖立中(长门) ; 盖建中(二门) ; 盖卫中(三门). 昭穆 : 迪廷成中(天)名 宝(国)运发(会)健华 万昌克可茂 百世永流芳 光宗耀祖业 广学安家邦 文武齐大全 立志荣惠良 晋豫礼智信 心正理自强 相传教道德 汝先孝作纲. 昭穆(续) : 勤俭兴科技 耕育皆尚时 顺利登高峰 吾族树英豪 训子立廉治 明达千秋扬 恩德启佑深 宽厚裕长春. 散居地 : 山西省绛县; 及河南省上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清河傅氏八修大成谱 [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同治9 [1870] 年八修. 8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商) 傅说. 傅氏受姓发祥自说筑傅岩始. 始祖: (唐) 傅显通,字万金. 居豫章抚州府金谿县. 本宗祖(1世): (后梁) 傅璇,字维昌. 黄双始迁祖(3世): (宋) 傅少一. 原居豫章金谿县,后抵闽,由闽抵汀州,见山水之秀丽故迁居于宁邑之双州清河. 今福建省长汀县. 少一公下支祖(4世): (宋) 傅六七 ; 傅六八. 六七公下房祖(5世): (宋) 傅一(徙居安家磜) ; 傅二(徙居板岭,后迁居长汀县) ; 傅三(迁居墈头) ; 傅四(徙居南岸即今上傅下傅坊). 六八公下房祖(5世): (宋) 傅五(徙居泉洲府南安县,今福建省晋江县) ; 傅六(迁居至白沙岭) ; 傅七(迁居儒地) ; 傅八(徙居建宁㘬头双坑). 老派辈份字(6世起): 维景宗风起 岩阿世系加 昌荣端子志 德盛大明家. 新派辈份字(32世起): 贵显高先瑞 英贤锡重华 联登才名美 忠良义远遐 政治勋功久 思光上国嘉 朝廷崇圣道 万代庆簮花. 注: 此谱多处破损严重, 难以阅读. 散居地: 福建省长汀县, 及晋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傅氏八修族谱.
浏览:0
清河傅氏八修大成谱 [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同治9 [1870] 年八修. 8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商) 傅说. 傅氏受姓发祥自说筑傅岩始. 始祖: (唐) 傅显通,字万金. 居豫章抚州府金谿县. 本宗祖(1世): (后梁) 傅璇,字维昌. 黄双始迁祖(3世): (宋) 傅少一. 原居豫章金谿县,后抵闽,由闽抵汀州,见山水之秀丽故迁居于宁邑之双州清河. 今福建省长汀县. 少一公下支祖(4世): (宋) 傅六七 ; 傅六八. 六七公下房祖(5世): (宋) 傅一(徙居安家磜) ; 傅二(徙居板岭,后迁居长汀县) ; 傅三(迁居墈头) ; 傅四(徙居南岸即今上傅下傅坊). 六八公下房祖(5世): (宋) 傅五(徙居泉洲府南安县,今福建省晋江县) ; 傅六(迁居至白沙岭) ; 傅七(迁居儒地) ; 傅八(徙居建宁㘬头双坑). 老派辈份字(6世起): 维景宗风起 岩阿世系加 昌荣端子志 德盛大明家. 新派辈份字(32世起): 贵显高先瑞 英贤锡重华 联登才名美 忠良义远遐 政治勋功久 思光上国嘉 朝廷崇圣道 万代庆簮花. 注: 此谱多处破损严重, 难以阅读. 散居地: 福建省长汀县, 及晋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傅氏八修族谱.
浏览:0
山阴州山吴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19[1839]. 2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受姓始祖 : 仲雍. 太王之子,封于吴,因以国为氏. 始祖 : (元) 吴润八. 山阴州山一世祖 : (元末明初) 吴均礼,字慎直. 散居地 : 浙江省绍兴县等地.
浏览:0
山阴州山吴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19[1839]. 2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受姓始祖 : 仲雍. 太王之子,封于吴,因以国为氏. 始祖 : (元) 吴润八. 山阴州山一世祖 : (元末明初) 吴均礼,字慎直. 散居地 : 浙江省绍兴县等地.
浏览:0
扬州八怪导读知识
扬州八怪是哪八怪
扬州八怪是哪八怪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金农】——怪在才 金农是扬州八怪之首,一生喜欢游历四方,并且非常好学,画作造型非常奇特,比较善于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其善于画梅。 【郑燮】——怪在传奇 郑燮就是郑板桥,是清代时期的书画家、文学家,一生只画兰、竹、石,并且笔下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 【黄慎】——怪在悟性 黄慎幼年丧父,家中清贫,后来学习画画,比较擅长画人物、山水和花鸟。黄慎的人物画题材十分广泛,比较喜欢从民间取材。 【李鱓】——怪在命 李鱓是清代著名画家,于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但因为不愿意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离职。比较擅长画花卉、竹石和松柏。 【李方膺】——怪在倔 李方膺是中国清代时期的诗画家,出身自官宦家庭,比较擅长画松竹兰菊,尤其擅长画梅花,笔法苍劲老厚,简洁而生动。 【汪士慎】——怪在人 汪士慎是清代时期著名的画家,笔下的水仙和梅花非常的绝妙。汪士慎一生卖画为生。 【罗聘】——怪在使命 罗聘也是扬州八怪之一,画作题材十分广泛,不管是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都有涉及,笔调比较的奇特,有着自己的风格。 【高翔】——怪在淡泊 高翔比较擅长画山水花卉,也会画佛像人物,在晚年时右手残废,坚持左手作画,画作笔法简练,墨色淡雅。
浏览量:1508次
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
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
扬州八怪指的是清朝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美术史上也把这批书画家称为“扬州画派”。关于扬州八怪究竟指哪八个人,说法不一,比较公认的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这八个人。他们因画风接近,而被并入。扬州八怪的说法由来已久,清朝画家李玉棻在《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称“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其他书籍中列名八怪的还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列名扬州八怪的书画家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是他们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而这些人书画风格异于常人,不被当时所谓的正统画派所认同,他们追求的是自然、真实,不落俗套,有时会将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出来,是画坛上不入流的“丑八怪”,因此得名。
浏览量:1802次
扬州八怪中哪一位擅长画竹
扬州八怪中哪一位擅长画竹
扬州八怪中擅长画竹的是郑板桥。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郑板桥二十岁左右便考取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来辞官,以卖画为生。郑板桥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他画兰竹有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等等。
浏览量:1623次
扬州八怪简介
扬州八怪简介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的八个书画家,一般主要指的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个人,在历史中也有其他的版本,在历史中“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在一些古代文字著作中往往还提到了如阮元、陈撰、边寿民、杨法、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等古代名人,但他们大多画风相近,多出生贫寒,生活清苦,以书画作品来抒发内心感想和心胸志向,此外,“扬州八怪”的“八”字,这边在古代时期可看作数词,也可看做约数,而“八怪”这个词,并非是完全含有贬义的意思,更多主要还是在于他们书画风格异于常人,且不拘一格不落俗套的意思。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关于扬州八怪每个人的主要简介。"扬州八怪"是哪八怪:1、金农  金农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他天姿聪颖,早年读书于学者何焯家,与“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比邻,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金农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菩萨妙相图》《琼姿俟赏图》等。著有《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2、郑燮  郑燮也叫做郑板桥,郑燮是他的原名,又号板桥所以后世有称呼他为郑板桥,他是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燮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3、黄慎  黄慎是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黄慎擅长画人物以及山水、花鸟。他不仅画神仙佛道和历史名人,也擅长从民间生活中取材,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氓、渔民等下层人民的形象,这在古代的画家当中是十分难得的。  黄慎的主要作品有《漱石捧砚图》《商山四皓图》等4、李鱓  李鱓诞生于1686年,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他是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康熙五十年中举,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  李鱓的画在南京博物院藏《土墙蝶花图》轴,在故宫博物院藏《松藤图》轴等,主要的作品有《李鱓花鸟册》及《李鱓花卉册》等。5、李方膺  李方膺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他是中国清代诗画家、官员,能诗,擅画松竹兰菊,尤长写梅,在后世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此外他的文学诗作也是一绝。  李方膺的作品主要还有《题画梅》等。6、汪士慎  汪士慎为清代时期的书法家和画家,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他在晚年时期有一只眼睛失明,著有有《巢林集》汪士慎工诗及八分书,画水仙、梅花清妙独绝。金农谓其画梅之妙,与高西唐(翔)异曲同工。  汪士慎的主要作品有《苍松偃蹇图》,《潇湘灵芳图》,《绿萼梅开图》等。7、罗聘  罗聘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衣云、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师莲老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为金农入室弟子,布衣,好游历。现在在江苏省还有罗聘的故居,地址在江苏省扬州市弥陀巷46号。  罗聘的画在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是为“扬州八怪”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出生地在安徽歙县呈坎,代表作品有《鬼趣图》等。8、高翔  高翔号西唐,又号犀堂、西堂、樨堂等,别号山林外臣,他主要擅长画山水花卉,间作佛像人物。而在篆刻与汪士慎、丁敬齐名,他在晚年时右手残废,所以常常用左手作画,和当时的石涛、金农、汪士慎是好友,金农曾说过高翔笔下的梅花“其瘦处如鹭立寒汀,不欲为人作近玩也”  高翔的主要作品有《西唐诗钞》等。  
浏览量:28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