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姬姓

姬姓

姬姓是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周朝的国姓,同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取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后稷承继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姬姓国有53个。

姬姓相关文献
闵姓源自姬姓
闵姓源自姬姓,闵姓源自周朝姬姓,系黄帝后裔:闵:闵、愍、闵、锉,读音作mǐn(ㄇㄧㄣˇ)上古三
查看全文
皮姓起源姬姓樊姓
皮姓起源姬姓樊姓,皮姓起源姬姓樊姓周人物目录[隐藏]1西周2春秋3战国4周先祖4.1回人物西周周文
查看全文
皮姓起源姬姓樊姓
皮姓起源姬姓樊姓,皮姓起源姬姓樊姓周人物目录[隐藏]1西周2春秋3战国4周先祖4.1回人物西周周文
查看全文
羊姓源于姬姓
羊姓源于姬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清朝四川三台羊
查看全文
姬姓
姓氏文化郡望堂号郡望姬姓的望郡在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堂号寿丘堂:因为黄帝是姬姓的始祖,而黄帝又是生于寿丘,所以有这个堂号。赤舄堂:歌颂周公旦的诗叫《赤舄》,所以姬姓又叫做“赤舄堂”。宗祠对联四言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源自黄帝,望出南阳——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姬姓的源流和郡望。红衣国士,赤舄元公——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正统年间监生姬序。英宗曾在梦中见异人,被告知:监生中穿红衣服的是忠臣。待监生们朝贺时,只有姬序穿红衣褐袄,于是被提拔任用。下联典指西周初政治家姬旦,即周公。邠封衍庆,狼乳流祥——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姬亶父事典。六言周公庙祭祀周公庙祭祀明代西安知府,汉时信义将军——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西安知府姬敏,字好学,孟津人。德行纯备,节操过人。下联典指后魏信义将军姬澹,字世雅。事桓、穆二帝,征战有功,封楼烦侯...
查看全文
姬姓相关标签
姬姓
汉字姓氏
地名姓氏
家族谱大览
姬氏志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重镌.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为姬姓在山东省汶上县各支派之谱系. 源流 : 姬氏出自黄帝. 黄帝为少典国君之子. 国于有熊,号有熊氏. 又因长于姬水,而姓姬. 始祖(1世) : (周) 姬旦,谥文汉,追封文宪王. 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 姬家路口祖(55世) : (唐) 姬容. 姬家沟祖(60世) : (唐) 姬全. 徙汶邑西郭外桃子源里. 生一子 : 姬芝. 王岩石口祖(68世) : 姬性. 生二子 : 姬义 ; 姬智. 分派祖(70世) : 姬成. 生三子 : 姬聚(塘子街) ; 姬顺(东阿县城西姬家庄) ; 姬显(程家庄). 潘家村始祖(79世) : 姬承祚. 生二子 : 姬元硕,字声宏 ; 姬元勋. 滕县城南分支祖(80世) : 姬培益. 下二子 : 姬瑞坤(阴柳庄) ; 姬瑞海(关帝庙). 排行(86-126世) : 枝兴衍圣绪 隆茂庆脉长 广生忠厚嗣 永远贞正芳 至德开文运 达孝毓福祥 礼教培家训 信义作宝章. 散居地 : 山东省汶上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姬氏志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重镌.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为姬姓在山东省汶上县各支派之谱系. 源流 : 姬氏出自黄帝. 黄帝为少典国君之子. 国于有熊,号有熊氏. 又因长于姬水,而姓姬. 始祖(1世) : (周) 姬旦,谥文汉,追封文宪王. 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 姬家路口祖(55世) : (唐) 姬容. 姬家沟祖(60世) : (唐) 姬全. 徙汶邑西郭外桃子源里. 生一子 : 姬芝. 王岩石口祖(68世) : 姬性. 生二子 : 姬义 ; 姬智. 分派祖(70世) : 姬成. 生三子 : 姬聚(塘子街) ; 姬顺(东阿县城西姬家庄) ; 姬显(程家庄). 潘家村始祖(79世) : 姬承祚. 生二子 : 姬元硕,字声宏 ; 姬元勋. 滕县城南分支祖(80世) : 姬培益. 下二子 : 姬瑞坤(阴柳庄) ; 姬瑞海(关帝庙). 排行(86-126世) : 枝兴衍圣绪 隆茂庆脉长 广生忠厚嗣 永远贞正芳 至德开文运 达孝毓福祥 礼教培家训 信义作宝章. 散居地 : 山东省汶上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姬氏志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重镌.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为姬姓在山东省汶上县各支派之谱系. 源流 : 姬氏出自黄帝. 黄帝为少典国君之子. 国于有熊,号有熊氏. 又因长于姬水,而姓姬. 始祖(1世) : (周) 姬旦,谥文汉,追封文宪王. 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 姬家路口祖(55世) : (唐) 姬容. 姬家沟祖(60世) : (唐) 姬全. 徙汶邑西郭外桃子源里. 生一子 : 姬芝. 王岩石口祖(68世) : 姬性. 生二子 : 姬义 ; 姬智. 分派祖(70世) : 姬成. 生三子 : 姬聚(塘子街) ; 姬顺(东阿县城西姬家庄) ; 姬显(程家庄). 潘家村始祖(79世) : 姬承祚. 生二子 : 姬元硕,字声宏 ; 姬元勋. 滕县城南分支祖(80世) : 姬培益. 下二子 : 姬瑞坤(阴柳庄) ; 姬瑞海(关帝庙). 排行(86-126世) : 枝兴衍圣绪 隆茂庆脉长 广生忠厚嗣 永远贞正芳 至德开文运 达孝毓福祥 礼教培家训 信义作宝章. 散居地 : 山东省汶上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姬氏志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重镌.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为姬姓在山东省汶上县各支派之谱系. 源流 : 姬氏出自黄帝. 黄帝为少典国君之子. 国于有熊,号有熊氏. 又因长于姬水,而姓姬. 始祖(1世) : (周) 姬旦,谥文汉,追封文宪王. 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 姬家路口祖(55世) : (唐) 姬容. 姬家沟祖(60世) : (唐) 姬全. 徙汶邑西郭外桃子源里. 生一子 : 姬芝. 王岩石口祖(68世) : 姬性. 生二子 : 姬义 ; 姬智. 分派祖(70世) : 姬成. 生三子 : 姬聚(塘子街) ; 姬顺(东阿县城西姬家庄) ; 姬显(程家庄). 潘家村始祖(79世) : 姬承祚. 生二子 : 姬元硕,字声宏 ; 姬元勋. 滕县城南分支祖(80世) : 姬培益. 下二子 : 姬瑞坤(阴柳庄) ; 姬瑞海(关帝庙). 排行(86-126世) : 枝兴衍圣绪 隆茂庆脉长 广生忠厚嗣 永远贞正芳 至德开文运 达孝毓福祥 礼教培家训 信义作宝章. 散居地 : 山东省汶上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姬氏志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重镌.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为姬姓在山东省汶上县各支派之谱系. 源流 : 姬氏出自黄帝. 黄帝为少典国君之子. 国于有熊,号有熊氏. 又因长于姬水,而姓姬. 始祖(1世) : (周) 姬旦,谥文汉,追封文宪王. 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 姬家路口祖(55世) : (唐) 姬容. 姬家沟祖(60世) : (唐) 姬全. 徙汶邑西郭外桃子源里. 生一子 : 姬芝. 王岩石口祖(68世) : 姬性. 生二子 : 姬义 ; 姬智. 分派祖(70世) : 姬成. 生三子 : 姬聚(塘子街) ; 姬顺(东阿县城西姬家庄) ; 姬显(程家庄). 潘家村始祖(79世) : 姬承祚. 生二子 : 姬元硕,字声宏 ; 姬元勋. 滕县城南分支祖(80世) : 姬培益. 下二子 : 姬瑞坤(阴柳庄) ; 姬瑞海(关帝庙). 排行(86-126世) : 枝兴衍圣绪 隆茂庆脉长 广生忠厚嗣 永远贞正芳 至德开文运 达孝毓福祥 礼教培家训 信义作宝章. 散居地 : 山东省汶上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姬氏志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重镌.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为姬姓在山东省汶上县各支派之谱系. 源流 : 姬氏出自黄帝. 黄帝为少典国君之子. 国于有熊,号有熊氏. 又因长于姬水,而姓姬. 始祖(1世) : (周) 姬旦,谥文汉,追封文宪王. 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 姬家路口祖(55世) : (唐) 姬容. 姬家沟祖(60世) : (唐) 姬全. 徙汶邑西郭外桃子源里. 生一子 : 姬芝. 王岩石口祖(68世) : 姬性. 生二子 : 姬义 ; 姬智. 分派祖(70世) : 姬成. 生三子 : 姬聚(塘子街) ; 姬顺(东阿县城西姬家庄) ; 姬显(程家庄). 潘家村始祖(79世) : 姬承祚. 生二子 : 姬元硕,字声宏 ; 姬元勋. 滕县城南分支祖(80世) : 姬培益. 下二子 : 姬瑞坤(阴柳庄) ; 姬瑞海(关帝庙). 排行(86-126世) : 枝兴衍圣绪 隆茂庆脉长 广生忠厚嗣 永远贞正芳 至德开文运 达孝毓福祥 礼教培家训 信义作宝章. 散居地 : 山东省汶上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姬姓导读知识
姬姓
姬姓
  姬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起源于黄帝。黄帝一直居住在姬水边,所以以姬为姓。姬姓同时也是周朝的国姓。  姬姓在宋代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97位,主要有两百多万人口。姬姓人口分布教散,全国各地都有姬姓人口。比如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苏北、淮北,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老河口、襄阳,湖南省芷江,贵州省台江县,云南省泸水、河口、陇川,四川省合江县,福建省宁德市、吉林省四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甘肃省兰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福海县,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等地。  姬姓的名人主要有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周朝始祖后稷、勾吴始祖泰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召公姬奭、穆天子姬满、周平王姬宜臼,春秋霸主中的郑庄公姬寤生、晋文公姬重耳、吴王阖闾,以及神医扁鹊、法圣商鞅、燕昭王姬职、子产姬侨、禅宗二祖慧可、形意拳始祖姬际可等。  姬姓虽然是上古姓氏,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延续还是保存了很多同族人口。  中华姓氏的大部分都是从姬姓发展衍化而来。因此,姬姓也被称为“万姓之祖”。据史料记载大约有四百多个姓氏是从姬姓直接演化而来,而这四百多个姓氏又演化出其他姓氏。  姬姓的郡望主要有:南阳郡和太原郡。  姬姓的堂号主要有:寿丘堂和赤舄堂。
浏览量:6195次
项羽是姬姓还是芈姓
项羽是姬姓还是芈姓
关于项羽是姬姓还是芈姓,有诸多争议,并无定论,两个姓氏都有相应的解释。一是出自姬姓。周朝有项国,项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即姬姓。据郑樵《通志·代族略》记载:“项氏或言姬姓之国,故城在陈州(旧城址位于今沈丘县槐店镇)东北一里。”也就是说项国的子孙本来是姬姓,但是在项国灭亡之后,就将国名作为姓氏以此来纪念。二是出自芈姓。芈为楚国王族后裔的姓氏。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建立了项国。后来项国被灭之后才改成项姓。但是根据《广韵》记载,项姓虽然源于芈姓,但芈姓的先祖本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所以追本溯源,项姓的起源还是源于姬姓后人。所以关于项羽的姓氏是什么,姬姓的概率还是更大一些。
浏览量:2810次
姬姓道德经
姬姓道德经
《姬氏道德经》是圣师老聃西出函谷关回归祖源灵台后,传给姬氏宗族的道德经版本,并通过姬氏先祖世代相传。《姬氏道德经》的内容主要分为6个方面,分别是道经、德经、道理、道政、道法、道术。并且通过分卷不分章的排版形式组合在这一版道德经中。《姬姓道德经》和《道德经》都是出自老子的思想,但两者有所差别。《道德经》主要分为上下两篇,即《德经》和《道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与上一段所说的《姬姓道德经》的内容有重合的部分,也有相异的部分。有说法是《姬姓道德经》是民间新发现的《道德经》版本。细分《姬姓道德经》的内容,可以发现它是自形而上到形而下贯穿的层次,每卷分初、中、上三节。道经、德经、道理属于形而上,道政、道法、道术属于形而下。无论是《姬姓道德经》,还是《道德经》都在多方面对个人和社会造成重要的积极影响,是中国传统的哲学经典作品。
浏览量:1675次
姬姓分支所有姓氏
姬姓分支所有姓氏
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为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姬姓的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万余。姬姓在先秦时代演化出多个分支姓氏,如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汉族姓氏的起源。 中国许多姓氏起源于姬姓,在现今按人口排名前四百的姓氏中直接起源于姬姓的有120多个,其中部分姓氏有多个源头,但多以姬姓为主要源头: 王姓、张姓、杨姓、周姓、吴姓、李姓、孙姓、胡姓、朱姓、林姓、郑姓、郭姓、管姓、鲁姓、蔡姓、霍姓、康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魏姓、滕姓、杨姓、蒋姓、韩姓、唐姓、詹姓、何姓、梁姓、于姓、孟姓、许姓、万姓、常姓、武姓、乔姓、贺姓、赖姓、龚姓、文姓、智姓、傅姓、沈姓、彭姓、吕姓、苏姓、卢姓、贾姓、刁姓、阎姓、余姓、潘姓、杜姓、戴姓、汪姓、田姓、任姓、方姓、石姓、廖姓、邹姓、陆姓、孔姓、崔姓、秦姓、江姓、史姓、顾姓、侯姓、邵姓、召姓、龙姓、段姓、雷姓、钱姓、易姓、刘姓、黄姓、谢姓、冯姓、董姓、程姓、袁姓、虞姓、邢姓、茅姓、单姓、甘姓、耿姓、焦姓等。
浏览量:4401次
虞姬姓什么
虞姬姓什么
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史书中关于她的记载较少,西汉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仅记载道:“有美人名虞。”因此后来出现了两种说法:一是“虞”是美人的名,二则推测“虞”是美人的姓。“虞姬”是后人对她的称呼,“姬”这个字也有两种含义,一是“姬”就是她的姓;二是“姬”是古代妇女的美称。可以推测,虞姬的姓名与“虞”字有关,但她的真实姓名一直是一个谜。相传虞姬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容颜倾城,嫁与项羽为妻,陪伴其左右,常随项羽出征。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后,封虞姬为美人。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项羽兵败,被围困于垓下,夜晚听到四面楚歌,悲从中来,与虞姬对饮,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
浏览量:187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