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承恩寺

承恩寺

(北京)

承恩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20号,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承恩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寺东为三界伏魔大帝庙,西为龙王庙,北部为6000平方米面积的操练场。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四进殿宇。大殿两侧有配殿、厢房数十间。天王殿左右各有倒转角房3间,转角处起阁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天王殿北为大雄宝殿,面阔5间,前廊后厦。大雄宝殿北有法堂5间。大雄宝殿与法堂之间,左右各有配殿3间、厢房7间。天王殿存六铺壁画,东西墙四铺壁画各绘一腾龙;北墙绘两幅“放生图”。大墙院内四角各有一座石砌古碉楼,碉楼间有地道相通。寺东为三界伏魔大帝庙,前后两院,院内有殿宇十数间。

承恩寺有五绝:一为壁画,一为碉楼,一为钟鼓楼,一为人字柏,一为上马石。大雄宝殿、天王殿等殿堂均绘有精美彩画,除天王殿,其余不存。寺庙院内四周有石砌碉楼四座,楼高三层,碉楼下有地道连通各处。每座碉楼方方正正...

承恩寺简介资料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39°56′05″N 116°09′31″E
现存
Cheng"en Temple
相关人物
承恩寺相关文献
唐将领乌承恩
唐将领乌承恩,简要介绍:乌承恩(?-758):唐将领。张掖(今属甘肃)人,平卢军事乌知义之子。
查看全文
孙承恩
生平孙衍之子。正德六年(1511年)二甲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嘉靖元年(1522年)奉使安南,适值安南发生内乱,遇阻而返。参与编纂《明伦大典》。擢左中允,充经筵讲官,主考两京乡试。累迁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解职。次年,召还故任。嘉靖三十年(1551年),因擒获叛乱边民哈舟儿之事,论功加太子少保。上疏请求嘉靖帝为皇太子选择讲官读书,被搁置不理。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因嘉靖帝迷恋斋醮,孙承恩不愿戴黄冠(作道士装束)迎合,乞致仕归。嘉靖四十年(1561年)八月去世。赠太子太保,谥文简。轶事孙承恩家旁边有一处道教庙宇,当他在朝为官时,有权势者为奉承他,想夺这块地为孙家产业,先向他探听口风。孙承恩笑着说:“孩童时拿着七尺竿,以蚯蚓为饵,偶尔钓到鱼,必定向天作揖感谢过神明才回去。如今富贵却想要谋夺(庙产),岂不为杨文懿公所笑!”著作著有《历代圣贤像赞》六卷。后代其子孙...
查看全文
承恩寺
历史承恩寺位于模式口大街东段路北,西为龙王庙,东为关帝庙,山门与北京市第九中学的校门隔街相望。相传,承恩寺所在处早在唐朝武德年间便已有寺庙存在。承恩寺始建于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正德八年(1513年)落成。建寺者是明朝司礼监大太监温祥。该寺被明朝皇帝敕赐为“承恩禅林”,并题寺额,还“优免一应杂泛的差徭”,禁止在该寺附近兴建房屋。自建寺以来,该寺不受香火、不做道场,不开庙。史料记载,明朝兴建的承恩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40余亩。明朝大学士李东阳在《承恩寺记》中称该寺“高塔前耸,崇岗后峙”。明朝王思任在《游西山诸名胜记》中,记载该寺住持是明光宗朱常洛的替身僧。清朝初年文人怀应聘在《游西山记》一文中称,当时寺僧曾对他说:万历帝曾驻跸该寺,寺内一直留有“龙座”等物,直到明朝灭亡才被该寺僧人销毁“灭迹”。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两度修缮。清朝的礼亲王将该寺作为家...
查看全文
忠宦王承恩简介王承恩最后怎么死的?
崇祯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明朝灭亡,同年崇祯帝去世。 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崇祯帝却并不像大部分亡国之君那样,贪玩享乐,不理政务。相反他勤政爱民,将精力全都扑在国事上,一心想要挽救明朝败局。 崇祯帝上位之时,明朝已经日落西山,亡国只是时间问题。他上位之后,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专
查看全文
吴承恩
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年)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学官沦 落为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
查看全文
承恩寺相关标签
北京佛寺
北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遗产
现存古迹
家族谱大览
十姓盐山寺谱 [卷上下]
原书: [湖南醴陵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 [3], 81双叶 : 插图. 封面题 : 醴南十姓盐山寺谱. 盐山寺在湖南醴陵治南45里, 明朝宣德间所建. 内奉浮屠及附祀元明以来迁醴之十余姓氏 : 门村谢氏, 大障文氏, 杨氏, 枫林黄氏, 塘村邓氏, 沙洲湾刘氏, 盐山陶氏, 鳌溪黄氏, 横塘李氏, 渗塘易氏等十姓氏. 散居地 : 湖南省醴陵县等地.
浏览:100
嘉興鴛湖寺後港鈕氏支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3[1924]. 2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嘉兴鸳湖寺始迁祖 : (清初) 钮念湖,讳文华. 散居地 : 浙江省嘉兴县等地.
浏览:100
乐清寺前蓬山余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抄本影印, 民国24[1935]年重修. 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鼻祖(1世) : 余玠,名伟,字义夫. 湖北蕲州人. 玠公下派祖(3世) : 余晔,字光曜,号明远(原籍淞江,元武宗时迁乐城港桥头瑶田巷,今称李宅巷) ; 余佐,字文信,号廷爵(迁宁波余邑). 皆为如孙公之子. 长房祖(6世) : 余新贵,号坦庵. 析自晔公. 生二子 : 余望,字瑞琏 ; 余尚,字瑞湖(乐西车岙). 二房祖(6世) : 余新富,字素庵,别号蓬山高士. 迁寺前蓬山. 析自晔公. 新富公生三子 : 余尚波,号月池 ; 余尚立,号享乐 ; 余尚作,号西野. 子孙析置田垟,郡城,南门,永邑,山仓,瑞安,朱岙,平阳,古鳌头,油车巷等地. 长房下支祖(8世) : 余致慎,号梅斋(乐东连桥) ; 余致恩(永嘉楠溪枫埠). 县东竹屿祖(11世) : 余信生,字视溪. 析自新贵公. 平阳祖(12世) : 余邦爕,字崇溪. 析自新贵公. 永嘉楠溪三仓祖(12世) : 余益宁,号宁川. 析自尚立公. 讳行 : 宝伟如明义 居新尚致诚 文信邦康庆 世良国永宁 盛朝宗孝节 贤士必登庸. 表行 : 公廷惟君子 元汉茂时昌 恭宽称仁德 秉道守光方 静广庄亨福 和乐集安祥. 雁行 : 端宁崇正直 洪仁禄位亨 庄静广福寿 利贞集安荣 忠孝节廉悌 礼智德丰盈.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樂清寺前蓬山余氏宗譜, 2, 17世國蘭公起, 1935
原书: 抄本影印, 民国24[1935]年重修. 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鼻祖(1世) : 余玠,名伟,字义夫. 湖北蕲州人. 玠公下派祖(3世) : 余晔,字光曜,号明远(原籍淞江,元武宗时迁乐城港桥头瑶田巷,今称李宅巷) ; 余佐,字文信,号廷爵(迁宁波余邑). 皆为如孙公之子. 长房祖(6世) : 余新贵,号坦庵. 析自晔公. 生二子 : 余望,字瑞琏 ; 余尚,字瑞湖(乐西车岙). 二房祖(6世) : 余新富,字素庵,别号蓬山高士. 迁寺前蓬山. 析自晔公. 新富公生三子 : 余尚波,号月池 ; 余尚立,号享乐 ; 余尚作,号西野. 子孙析置田垟,郡城,南门,永邑,山仓,瑞安,朱岙,平阳,古鳌头,油车巷等地. 长房下支祖(8世) : 余致慎,号梅斋(乐东连桥) ; 余致恩(永嘉楠溪枫埠). 县东竹屿祖(11世) : 余信生,字视溪. 析自新贵公. 平阳祖(12世) : 余邦爕,字崇溪. 析自新贵公. 永嘉楠溪三仓祖(12世) : 余益宁,号宁川. 析自尚立公. 讳行 : 宝伟如明义 居新尚致诚 文信邦康庆 世良国永宁 盛朝宗孝节 贤士必登庸. 表行 : 公廷惟君子 元汉茂时昌 恭宽称仁德 秉道守光方 静广庄亨福 和乐集安祥. 雁行 : 端宁崇正直 洪仁禄位亨 庄静广福寿 利贞集安荣 忠孝节廉悌 礼智德丰盈.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当渡灵岩前寺宗谱 [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4年重修, (永康市国强文印公司). 2册 :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受姓祖: (周)姬达,更名应叔,字儒林,号仁寿. 为周武王四太子,封为应侯,立国为应国(河南叶县),后世以国为姓. 始祖(外纪1世): (汉) 应楠. 受朝请郎. 永康始祖(外纪15世): (东晋)应詹. 封观阳侯镇南大将军. 本宗祖(内纪1世,外纪27世): 应德镕,字禹冶. 由夏阁回居永康可投. 德镕公派下房祖(10世): 应懋之(从可投溪南迁居于灵岩寺前,为灵岩寺前祖) ; 应纯之 ; 应秀之. 懋之公派下支祖(13世): 应庚 ; 应康 ; 应正. 纯之公派下支祖(13世): 应尧 ; 应淼 ; 应干 ; 应震,行承二 ; 应巽,改名梓擢...等. 秀之公派下支祖(13世): 应润. 派行(21-84世): 和睦聚会 钦崇敦信 亮惠霉熙 恭让廉敏 玄献继章 道孚彜鼎 懋泰康颐 敦贤振永 清高通谐 明良融顺 聪哲英奇 仁孝嘉儶 忠勇友爱 平直方正 材猷华美 颂扬昌盛. 派行(85-124世): 彬雅馨赏 邃精炯省 蓝玉贡珍 芝宝宠圣 丰彩换发 益祐隆竞 宣瑞赐祥 繁祚衍庆 蔚起书声 景开文远.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乐清寺前蓬山余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抄本影印, 民国24[1935]年重修. 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鼻祖(1世) : 余玠,名伟,字义夫. 湖北蕲州人. 玠公下派祖(3世) : 余晔,字光曜,号明远(原籍淞江,元武宗时迁乐城港桥头瑶田巷,今称李宅巷) ; 余佐,字文信,号廷爵(迁宁波余邑). 皆为如孙公之子. 长房祖(6世) : 余新贵,号坦庵. 析自晔公. 生二子 : 余望,字瑞琏 ; 余尚,字瑞湖(乐西车岙). 二房祖(6世) : 余新富,字素庵,别号蓬山高士. 迁寺前蓬山. 析自晔公. 新富公生三子 : 余尚波,号月池 ; 余尚立,号享乐 ; 余尚作,号西野. 子孙析置田垟,郡城,南门,永邑,山仓,瑞安,朱岙,平阳,古鳌头,油车巷等地. 长房下支祖(8世) : 余致慎,号梅斋(乐东连桥) ; 余致恩(永嘉楠溪枫埠). 县东竹屿祖(11世) : 余信生,字视溪. 析自新贵公. 平阳祖(12世) : 余邦爕,字崇溪. 析自新贵公. 永嘉楠溪三仓祖(12世) : 余益宁,号宁川. 析自尚立公. 讳行 : 宝伟如明义 居新尚致诚 文信邦康庆 世良国永宁 盛朝宗孝节 贤士必登庸. 表行 : 公廷惟君子 元汉茂时昌 恭宽称仁德 秉道守光方 静广庄亨福 和乐集安祥. 雁行 : 端宁崇正直 洪仁禄位亨 庄静广福寿 利贞集安荣 忠孝节廉悌 礼智德丰盈.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