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郯县

郯县

(行政区划)

郯县,中国古县名。

秦朝时置,治所在今山东省郯城县北。为东海郡治。秦末秦嘉、朱鸡石等起义,围东海太守于此。三国时,曹魏置侯国。西晋复为县。北齐废。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复置。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废入下邳县。

郯县相关文献
唐肃宗之女郯国公主简介郯国公主的驸马是谁?
唐肃宗之女郯国公主简介郯国公主的驸马是谁?,郯国公主(728年—785年),唐肃宗李亨第五女,母不详。始封大宁公主。嫁肃
查看全文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何郯
何郯(1005~1073),字圣从,陵州(今四川眉山市仁寿县)人,徙成都。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累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历知州府。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尚书右丞致仕。六年卒,年六十九。有《庐江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三二二有传。
查看全文
郯国
历史春秋时期郯国国君曾两次朝拜鲁国。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越国灭亡郯国。杂录与相关记录郯国国君的爵位是子爵,姓氏为己姓。郯国的首都郯城,亦称“碌碡城”。传说当时郯子在抵御外侵,修城墙时,因信巫术,于城墙基部埋了万只碌碡,以求永固,郯城因而得名。郯国的祖先是东夷族的少昊氏。郯国是一个小国,由于缺乏史料,无法考证它的边界线。但是,有一种说法,郯国曾是一个强大国家,北抵琅琊,南至江边,东临黄海,西接徐州,但是后来沦落了。春秋时期,郯国的周边国家和他们的疆域:郯国故城遗址在郯城县城北,遗址的东墙和南墙被推平,西墙和北墙局部保存了下来。墙基宽40米,顶部宽15米,残墙高4米。周长4670米,其中西墙与北墙长度均为1260米,东墙长1370米,南墙长780米。郯子所植的一棵古老银杏树已有3000岁高龄并且存活,高41.9米,胸围8米,直径2.6米,树冠根系面积五六亩。现在依然枝繁叶茂,生机昂然。...
查看全文
得姓始祖郯(谈)子!
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所载,少昊之裔有郯姓,后讹为谈姓。郯子(生卒年月不详),己姓,子爵,少昊后裔,春秋时期郯国(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国君。中国二十四孝“鹿乳奉亲”故事主人公。孔子周游列国时到郯国,曾以郯子为师。当时二十六岁的孔子,其博学早已闻名鲁国,郯子见这样一个知名学者却能够如此虚心求教,十分感动,便倾其所有,全部奉告。离开郯子依然兴奋的孔子,还忍不住向人惋惜着感叹着:像郯子这样有学问的人,已经散落于四方了。郯子治国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百姓心悦诚服,使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继续保持下来,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据古书记载,郯子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膝下只有他这一个独生子。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十分溺爱。可是,郯子的父母却不是这样。他们从小就对郯子进行严格的管教,无论是穿衣吃饭、坐卧玩耍,还是读书写字、待人接物,时时刻刻都注意培养孩...
查看全文
隋唐时期徐姓十大郡望之东海郯州
东海郯州是徐姓最早的一个望族。据《东海徐氏老谱》记载,从夏禹时徐姓的若木始住东海起,徐姓后代世居这里,东海成为徐姓的祖居地。后世各地徐姓大都是从东海播迁而去的。东海徐氏经过一个时期的沉寂之后,自汉涿郡太守徐明的九世孙徐宁从江南迁回东海起,东海徐姓又昌盛起来。南北朝时期,徐宁的孙子徐羡之是宋司徒,其孙徐逵之是宋沛郡太守,他们的后代徐湛之是宋司徒,徐孝嗣是齐尚书令、太尉,徐绲是唐侍中,徐摛是梁左卫将军,徐陵是陈尚书仆射,徐俭是陈右军将军,徐德言是陈太子舍人、隋国子博士,徐勉是梁尚书仆射。到了唐代,徐文远是国子博士,徐有功是右司郎中、大理少卿,徐蛟是光禄少卿、安守太守,徐忠是濮阳令,徐浑是陈留太守,徐筠是礼部侍郎、右常侍等等,因这一支徐姓人在南北朝、隋唐时期世居高官,地位非常显赫,形成了徐姓最著名的东海郡望。东海郡最早设置于秦代,故址在今山东郯城县以北一带,楚汉之际为郯郡,后又复为东海郡。南朝宋...
查看全文
郯县相关标签
曹魏县份
唐朝县份
临沂行政区划史
西晋县份
秦朝县份
北周县份
东魏县份
前3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山东古代县份
五胡十六国县份
隋朝县份
北齐县份
北魏县份
62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汉朝县份
郯城县
家族谱大览
樊氏宗谱 : 山西省洪洞县双昌乡樊村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樊氏宗谱续修理事会, 1998年续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 : (汉) 樊哙. 生于楚沛. 南大门支祖(57世) : (明) 樊大化. 禹公之子. 下有三子 : 景君 ; 景敖 ; 景义. 东五门支祖(57世) : (明) 樊大崇. 龙公之子. 下有二子 : 仲恩 ; 仲先. 西四门支祖(57世) : (明) 樊大节. 虎公之子. 下有二子 : 景府 ; 景清. 北二门支祖(58世) : 樊景县. 大旺公长子. 中三门支祖(58世) : 樊景州. 大旺公次子. 景县公下五门分祖(63世) : 樊升武 ; 樊升斌 ; 樊升朋 ; 樊升杰 ; 樊升云. 前七甲户分祖(59世) : 樊景璋. 前四甲分祖(63世) : 樊大德 ; 樊大勇. 后四甲分祖(63世) : 樊大奇. 大奇公下九门分祖(64世) : 樊林 ; 樊祯 ; 樊奎 ; 樊? ; 樊舜 ; 樊禹 ; 樊雄 ; 樊俊 ; 樊杰. 单名者讳字母 : 哙伉健忠信 廉起恒仁义 盛潼秀茂建 彦俊能才善 思惠兴隆成 富贵栋宇亮 敏志荣光端 达适智勇楚 敬慎胜昌洪 林圭明华英 宝壁玉帅垢 贞端礼. 名两字而同上一字者之讳字母 : 广萝全启 克培树建 希尚述有 作成弘得 天名.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常山县志
常山县志
常山县志
浏览:991148
嘉义县李姓宗亲会布袋分会...会员大会...会员手册
原书: 台湾嘉义 : 嘉义县李姓宗亲会布袋分会, 2000-. -- 册. 注 : 嘉义县李姓宗亲会布袋分会成立于民国89[2000]年. 入闽祖 : (唐) 李伯瑶. 原为河南光州固始人. 渡台祖 : 李福. 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苦桥头江谋乡. 与弟李备 ; 李虎同来台. 注 : 据民国96[2007]10月19日 "第二届第四次会员大会" 资料编目. 散居地 : 台湾省嘉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沂南县陈氏族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9年五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行辈(18世起) : 开元华安泰 家善惠恩广 念昆培俊彦 祚海传恒长. 始祖 : (明) 陈铠. 铠公下四子 : 陈用 ; 陈同 ; 陈月 ; 陈册. 用, 月二公数传而止. 此谱仅存同, 册二公派下资料. 二大派祖 : 陈同,字君然 ; 陈册,字巨川. 同公下三子 : 陈溥,字济民 ; 陈清,字静疆 ; 陈澄(后止). 清公下三房 : 陈梦楼,字冲玄 ; 陈梦岩 ; 陈梦蛟,字起云,号季鳞. 册公下二子 : 陈潜 ; 陈澜,字尤峰. 注 : 沂南县, 因位于沂水县之南而名. 散居地 : 山东省沂南县, 沂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签题及版心题 : 陈氏族谱.
浏览:0
沂南县陈氏族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9年五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行辈(18世起) : 开元华安泰 家善惠恩广 念昆培俊彦 祚海传恒长. 始祖 : (明) 陈铠. 铠公下四子 : 陈用 ; 陈同 ; 陈月 ; 陈册. 用, 月二公数传而止. 此谱仅存同, 册二公派下资料. 二大派祖 : 陈同,字君然 ; 陈册,字巨川. 同公下三子 : 陈溥,字济民 ; 陈清,字静疆 ; 陈澄(后止). 清公下三房 : 陈梦楼,字冲玄 ; 陈梦岩 ; 陈梦蛟,字起云,号季鳞. 册公下二子 : 陈潜 ; 陈澜,字尤峰. 注 : 沂南县, 因位于沂水县之南而名. 散居地 : 山东省沂南县, 沂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签题及版心题 : 陈氏族谱.
浏览:0
7.沂南县陈氏族谱 [5卷], v. 3-4, 1500-200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9年五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行辈(18世起) : 开元华安泰 家善惠恩广 念昆培俊彦 祚海传恒长. 始祖 : (明) 陈铠. 铠公下四子 : 陈用 ; 陈同 ; 陈月 ; 陈册. 用, 月二公数传而止. 此谱仅存同, 册二公派下资料. 二大派祖 : 陈同,字君然 ; 陈册,字巨川. 同公下三子 : 陈溥,字济民 ; 陈清,字静疆 ; 陈澄(后止). 清公下三房 : 陈梦楼,字冲玄 ; 陈梦岩 ; 陈梦蛟,字起云,号季鳞. 册公下二子 : 陈潜 ; 陈澜,字尤峰. 注 : 沂南县, 因位于沂水县之南而名. 散居地 : 山东省沂南县, 沂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签题及版心题 : 陈氏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