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是曹操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的第四解,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首篇为序,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平定北方乌桓,基本上北方完成统一,班师途中,诗吟:
《龟虽寿》的首四句以“神龟”、“腾蛇”喻作长寿齐天,但仍有尽头,“犹有竟时”。当时为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距汉初高祖立国已隔四百多年,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长寿强盛的王朝了。然则,这里“神龟”、“腾蛇”可另有隐义,暗指汉家王朝呢?此实难以推敲,但当时操已稳操北方,上下归心,又挟持汉帝,其威势已绝不在天子之下,曹操尚且“志在千里”,年届半百仍“壮心不已”。如此雄心也当称得上乱世之枭雄了!
这首诗的开头以神龟虽然长寿,始终还有死的时候;腾蛇纵能驾雾升天,终也得死去变成尘土。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当时虽已五十三岁,但仍如伏在马槽的千里马一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