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吕大防-古诗文选集

吕大防-古诗文选集

吕大防(一○二七~一○九七),字微仲,蓝田(今属陕西)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三○)。调冯翊主簿、知永寿、青城县,入权盐铁判官。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知泗州。召直舍人院,除知制诰。四年,知延州,以事落知制诰,以太常博士知临江军,徙华州、秦州。元丰初,徙永兴。数年,知成都。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权开封府。元祐元年(一○八六),拜尚书右丞,进中书侍郎,封汲郡公。三年,超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哲宗亲政,以党籍,夺学士,知随州,贬秘书监,分司南京。绍圣四年,再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至虔州信丰病卒,年七十一。谥正愍。《宋史》卷三四○、《东都事略》卷八九有传。今录诗六首。
吕大防-古诗文选集简介资料
1027 年 - 1097 年
中文(文言文)
集部
吕大防-古诗文选集相关文献
北宋政治家吕大防的故事吕大防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北宋政治家吕大防的故事吕大防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北宋时
查看全文
北宋政治家吕大防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吕大防
北宋政治家吕大防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吕大防,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北宋时
查看全文
北宋政治家吕大防生平简介吕大防是怎么死的
北宋政治家吕大防生平简介吕大防是怎么死的,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北宋时
查看全文
陕西省-西安-蓝田吕大防
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其先祖为汲郡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县无井,饮水困难,大防将泉水引入县,县民名之曰“吕公泉”。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监察御史里行。因参与濮议而被贬黜。哲宗时,召为翰林学士,发遣开封府。元祐元年(1086年),升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省侍郎,封汲郡公。哲宗时,以元祐党争,知随州,贬秘书监。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今惠州市)安置,至虔州信丰(今江西信丰县)病卒,追谥为正愍,追赠太师、宣国公。著有文录二十卷,文录掇遗一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工书法,传世墨迹有《示问帖》。轶事典故苏轼一次去拜访好友吕大防,恰逢吕大防午睡,苏轼就在客厅里等。但吕大防特能睡,苏轼一下子等了两个时辰,不禁大怒,决定要拿吕大防出出气。终于吕大防起床了,慢吞吞地接待苏东坡。苏...
查看全文
古诗对联大全
上联:相看两不厌下联: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上联:种豆南山下下联: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上联:青山遮不住下联: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上联:不识庐山真面目下联: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上联:山重水复疑无路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上联:横看成岭侧成峰下联: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上联:欲穷千里目下联: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上联:沉舟侧畔千帆过下联: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上联:问渠哪得清如许下联: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上联:人有悲欢离合下联: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联:会当凌绝顶下联: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上联:竹外桃花三两枝下联: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上联:不畏浮云遮望眼下联: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上联:海日生...
查看全文
吕大防-古诗文选集相关标签
宋代诗文
东方古籍
家族谱大览
吕氏宗谱 [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梓, 清咸丰10[1860]修. 存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二, 且部分破损难阅. 宗祖(一世) : (唐) 吕延之. 世居河东堂,官御史中丞浙东节度使. 始祖(16世) : (宋) 吕祖谦,字伯恭,号东莱,谥文成. 器公长子. 建元南渡,寓居于东港园. 始迁祖(30世) : 吕念(彦)良,名道忠. 进一公曾孙. 由东港园迁冶邑 . 新派 : 家宗作相 道学其昌 英哲继起 观国之光 先后济美 贻泽孔长 如能善述 定见发祥.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吕氏续修宗谱.
浏览:0
吕氏族谱[不分卷]
地区:四川省开江县吕家山 始祖:吕兴恺 时间:2013年
浏览:0
吕氏宗谱 [存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文献堂, 民国35[1946]镌(龙山 : 尽心堂梓). 存2册.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谨残存卷首两册. 总卷数不详. 编纂者资料亦缺. 受姓祖 : 伯夷. 神农裔孙,佐禹平水,封为吕氏. 一世远祖 : (周) 吕望,字子牙. 伯夷之后. 宗祖(63世) : (唐) 吕延之. 居河东. 派祖(69世) : 吕梦奇. 由徽州迁饶州之乐平. 浙江始祖(75世) : (宋) 吕好问. 避乱于金华. 婺源祖(78世) : (宋) 吕祖谦,字伯恭,号东莱. 好问公之曾孙. 祖谦下二子 : (宋) 吕云凌,字观日(由江西吉水徙大冶) ; 吕彦洪,字百川(由婺州迁兴国). 黄冈祖(83世) : (宋元之际) 吕兴六,一名正六. 由江右饶州迁黄,居彭城畈. 广西桂林祖 : 吕兴鉴,字朴庵. 文四公次子. 建陵支祖 : 吕文简.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吕氏宗谱 [存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文献堂, 民国35[1946]镌(龙山 : 尽心堂梓). 存2册.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谨残存卷首两册. 总卷数不详. 编纂者资料亦缺. 受姓祖 : 伯夷. 神农裔孙,佐禹平水,封为吕氏. 一世远祖 : (周) 吕望,字子牙. 伯夷之后. 宗祖(63世) : (唐) 吕延之. 居河东. 派祖(69世) : 吕梦奇. 由徽州迁饶州之乐平. 浙江始祖(75世) : (宋) 吕好问. 避乱于金华. 婺源祖(78世) : (宋) 吕祖谦,字伯恭,号东莱. 好问公之曾孙. 祖谦下二子 : (宋) 吕云凌,字观日(由江西吉水徙大冶) ; 吕彦洪,字百川(由婺州迁兴国). 黄冈祖(83世) : (宋元之际) 吕兴六,一名正六. 由江右饶州迁黄,居彭城畈. 广西桂林祖 : 吕兴鉴,字朴庵. 文四公次子. 建陵支祖 : 吕文简.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吕氏大成宗谱 [16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聚三堂, 民国6[1917]年修. 存8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 卷4-6, 10, 13-16. 远祖 : 吕庚乙(或庚一). 肇基广济(今武穴市)之垅坪. 生一子 : 吕万亿. 注 : 此谱为穴塘, 沙塘, 枫木塘之三塘派系合谱. 穴塘一世祖 : 吕思仁. 生一子 : 吕圣明. 圣明公下派祖(5世) : 吕寿七. 省四公第4子. 下有三子: 吕庆七(高二户祖) ; 吕真一(高三户祖) ; 吕真九(高一户祖). 沙塘远祖 : (宋) 吕俊 ; 吕武. 沙塘一世祖 : (宋) 吕思义. 宦江西南昌. 生三子 : 吕德明 ; 吕德道 ; 吕德珍(无传). 德明公下派祖(4世) : 吕兴宗 ; 吕兴泰(兴泰户祖) ; 吕兴祖(兴祖户祖). 兴宗公下支祖(7世) : 吕必隆(必隆户祖) ; 吕必雄(下一子: 吕添林,为添林户祖) ; 吕必达(必达户祖). 德道公下派祖(4世) : 吕受一. 永斌公次子. 为受一户祖. 枫木塘一世祖 : (宋) 吕正春,字其华. 生一子 : 吕祥发. 祥发公下一子: 吕谷贞. 为谷贞派之始. 大成宗派 : 江林焜壁巨 浩树灿奎钦 润梓煌增镇 清彬爕坦钧.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今武穴市)等地.
浏览:0
吕氏大成宗谱 [16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聚三堂, 民国6[1917]年修. 存8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 卷4-6, 10, 13-16. 远祖 : 吕庚乙(或庚一). 肇基广济(今武穴市)之垅坪. 生一子 : 吕万亿. 注 : 此谱为穴塘, 沙塘, 枫木塘之三塘派系合谱. 穴塘一世祖 : 吕思仁. 生一子 : 吕圣明. 圣明公下派祖(5世) : 吕寿七. 省四公第4子. 下有三子: 吕庆七(高二户祖) ; 吕真一(高三户祖) ; 吕真九(高一户祖). 沙塘远祖 : (宋) 吕俊 ; 吕武. 沙塘一世祖 : (宋) 吕思义. 宦江西南昌. 生三子 : 吕德明 ; 吕德道 ; 吕德珍(无传). 德明公下派祖(4世) : 吕兴宗 ; 吕兴泰(兴泰户祖) ; 吕兴祖(兴祖户祖). 兴宗公下支祖(7世) : 吕必隆(必隆户祖) ; 吕必雄(下一子: 吕添林,为添林户祖) ; 吕必达(必达户祖). 德道公下派祖(4世) : 吕受一. 永斌公次子. 为受一户祖. 枫木塘一世祖 : (宋) 吕正春,字其华. 生一子 : 吕祥发. 祥发公下一子: 吕谷贞. 为谷贞派之始. 大成宗派 : 江林焜壁巨 浩树灿奎钦 润梓煌增镇 清彬爕坦钧.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今武穴市)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