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中环广场

中环广场

(香港)

中环广场英语:Central Plaza)是位于香港岛湾仔区湾仔北(不是中环)的一座摩天商业大楼,地址是湾仔港湾道18号,为香港第三高楼,高度仅次于环球贸易广场及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也是世界第20高楼,楼高374米,地上78层。项目由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楼层平面呈三角形,但为避免影响附近的景观及风水,三个角被设计成稍钝,故平面实际上是个六角形。

78层高的中环广场总面积为1,400,000平方呎,可看到维港全海景。广场外型独特,是香港的地标建筑物。中环广场设有停车场,设行人天桥可步行至港铁湾仔站。

中环广场总建筑面积,可出租楼面面积1.142百万平方呎(106,088平方米);每层楼面总面积24,000平方呎(2,226平方米),可出租面积20,000平方呎(1,855平方米)。

中环广场属于加固混凝土架构建筑。地面大堂分成两层,下层有高架行人天桥连接会议展览中心、入境事务大楼及港铁湾仔站。另一层有高速电梯前往46楼空中大堂(Sky Lobby),即...

中环广场相关文献
领主广场
参考资料^Florence:TheCityLayout.EncyclopædiaBritannica.2007.^2.02.12.2Vecchio,Palazzo.Encycl
查看全文
老城广场
简介老城广场位于瓦茨拉夫广场和查理大桥之间,在夏季经常挤满游客。周边建筑的风格多种多样,包括哥特式建筑泰恩教堂、巴洛克风格的圣尼古拉教堂。这个广场也是被布拉格狭窄的街道所困扰的游客们的一个绿洲。游客们可以在广场上的许多教堂中,发现老市政厅外墙上著名的天文钟,而旧市政厅的塔楼则可供用来观看老城全景。广场的中心竖立着胡斯雕像,这位捷克宗教改革先驱扬·胡斯,因为反对罗马教宗贩卖赎罪券而在康斯坦茨被教廷以火刑处死,因而引爆了胡斯战争。雕像立于1915年7月6日,扬·胡斯逝世500周年之际。老城广场不仅是一个受欢迎的聚会场所,还用来举行新年庆典、假日市场(圣诞节和复活节)以及抗议活动。有时,冰球和足球比赛会在大屏幕上展示,吸引来大批的球迷。
查看全文
广场
历史广场的概念在古时的欧洲已出现。传统城市居住环境较为挤迫,在一些重要建筑如教堂、宫殿、政府建筑物或市场前预留一些空地,可供进行政治或宗教等重要仪式之用。在广场周围通常会开设一些店铺(如面包店,食品店或服装店),形成一个市场。功能现代广场的功能很多,包括供市民散步休憩、为市民提供集会的地方,或供举行政治集会,宗教仪式及活动、进行示威的场地,甚至举行演唱会、嘉年华会或开设跳蚤市场等活动。著名的广场圣马可广场(意大利威尼斯)圣伯多禄广场(梵蒂冈)领主广场(意大利佛罗伦萨)田野广场(意大利锡耶纳)奇迹广场(意大利比萨)特拉法加广场(英国伦敦)协和广场(法国巴黎)布鲁塞尔大广场(比利时布鲁塞尔)水坝广场(荷兰阿姆斯特丹)中央集市广场(波兰克拉科夫)城堡广场(波兰华沙)商业广场(葡萄牙里斯本)冬宫广场(俄罗斯圣彼得堡)红场(俄罗斯莫斯科)国家广场(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时报广场(美国纽约)联邦广场
查看全文
中环
历史中环是香港的心脏地带,也是香港开埠后最早开发的地区,也是香港的商业中心。1874年桂文灿编纂的《广东图说》同治刊本,当中以群带路标志为上环、中环、下环。而1866年的《新安县全图》,当时的群带路所标示的位置亦在中环现址相近。因此历史上,中环属于维多利亚城的一部分。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及战后初期,位于香港岛区的中环已是当时香港的主要商业中心。由于土地不敷应用,在港督德辅任内(1887年至1891年),中环进行了多次填海工程。今日的香港会所、皇后像广场、前立法会大楼等,也是当时的填海工程所建成的。1970至1980年代是中环的全盛时期,当时中环不断兴建摩天大厦,包括各银行总部。加上金融市场开始兴旺,不少香港主要的商业活动均在中环进行,不少香港人都以在中环上班为荣。但由于中环土地即使多次填海都始终不能满足需要,加上中环办公室的租金一直居高不下,这个港岛的主要商业区便逐渐扩展至上环、中环东部及...
查看全文
英雄广场
参考资料Hajós,György,Heroes"Square,MunicipalityofBudapest(2001)Gerő,András,Heroe
查看全文
中环广场相关标签
香港摩天大楼
幻彩咏香江
1992年完成的建筑物
香港地标
超过350米高的摩天大楼
湾仔区写字楼
新鸿基地产物业
信和集团物业
新鸿基地产
湾仔北
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