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波罗尼都

波罗尼都

波罗尼都(维吾尔语:برهان الدين Burhan al-Din;满语:Buranidun;-1759年),一译布拉呢敦,清代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玛罕木特之子,霍集占之兄,又称“大和卓”。波罗尼都为玛哈图木·阿杂木后裔,阿帕克和卓曾孙。玛哈图木·阿杂木出生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自称其先祖是麦地那人,故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为中亚河中地区人。

波罗尼都简介资料
1759 年
波罗尼都相关文献
阿波罗尼奥斯
参见欧几里得阿波罗尼奥斯圆
查看全文
波罗尼都
生平清代初年,准噶尔汗国策妄阿拉布坦将白山派和卓后裔囚禁在伊犁,玛罕木特在伊犁生有两子:波罗尼都和霍集占。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清军灭准噶尔部,定北将军班第释放被囚禁的波罗尼都和霍集占,命波罗尼都去天山南路招抚旧部。不久阿睦尔撒纳在原准噶尔地区发动叛乱,霍集占乘机从伊犁来到叶尔羌,劝说波罗尼都举兵自立。波罗尼都起初不愿随霍集占背叛清廷,说“(朝廷)恩不可负,即兵力亦断不能抗”。霍集占不听,遂自称“巴图尔汗”,并派人杀死副都统阿敏道,史称大小和卓之乱。1758年秋天,定边将军兆惠统兵3000进攻叶尔羌,久攻不下,屯兵黑水河边,称为黑水营。1759年1月,清朝援军到达,大破大小和卓军。大小和卓分别撤至喀什噶尔和叶尔羌,清军分兵直取叶尔羌和喀什噶尔,“共计收获贼众一万二千余人,军器二千余件,驼骡牛羊万余”。大小和卓又逃往巴达克山。巴达克山国王苏勒坦沙将二人杀害。波罗尼都之子萨木萨克逃居浩...
查看全文
尼波罗国
历史记载《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记载毘琉璃王诛灭劫比罗国释迦族时,城中部分人脱逃至此:《大唐西域记》记载:政府这个王朝由各地土邦大君统治,他们也要支持国王,当时有一种二个国王一起统治的制度,说是听意见与尊重老人。文化这国家国王多数信仰湿婆派,也有毗湿奴派。佛教仍生存,但已衰退,商羯罗来到后受打击更大。
查看全文
埃莱妮·达尼利都
外部链接官方网站埃莱妮·达尼利都的女子网球联合会官方资料(英文)埃莱妮·达尼利都的国际网球总会职业/青少年官方资料(英文)FedCup-Playerprofile-EleniDANIILIDOU(GRE)
查看全文
阿波罗尼亚战役
背景前223年,当安条克三世继位为塞琉古帝国第六位国王后,开始挑选帝国东方省份的适当总督人选,任命莫伦为米底亚总督、莫伦兄弟亚历山大为波西斯总督。几年后,当安条克三世准备入侵动荡不安的托勒密埃及时,莫伦发动叛乱,亚历山大也随后加入。安条克三世立刻派遣将军塞诺塔斯前去平乱,但塞诺塔斯于前221年时遭到莫伦军击败,使莫伦成功占领塞琉西亚,并夺取整个巴比伦尼亚。安条克三世因而决定亲自讨伐叛军,大军集结于幼发拉底河上游的阿帕米亚,往东方进军到达美索不达米亚的安条克,在那休养40多天等待过冬。前220年,安条克三世继续东进并渡过底格里斯河,此时窦拉遭到莫伦军队围攻,安条克三世替窦拉解围后,继续往战略要地阿波罗尼亚前进。当莫伦了解到安条克三世逼近阿波罗尼亚时,担心阿波罗尼亚失陷会造成自己与根据地米底亚的联系切断,立刻自巴比伦尼亚回军。当莫伦军到达阿波罗尼亚附近时,安条克三世已抢先占领阿波罗尼亚,并往莫...
查看全文
波罗尼都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1759年逝世
白山派
清朝军事人物
新疆人
清朝被处决者
其他
家族谱大览
八莒都氏族谱
都命应,1767年发行, 1200-1767 始祖都顺的子孙录
浏览:0
星州都氏族谱
始祖:都相达,都陈.
浏览:0
罗氏联修族谱 十八卷
原书: 雩都 : 罗氏联修族谱编委会, 1996(瑞金市 : 杨长林胶印服务部印刷).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受姓祖 : 鄫公,讳劻正. 罗国一世祖. 孝公次子,原籍陜西珑西县. 一世远祖 : (汉) 罗珠,字怀汉,号灵知. 君用公次子. 鄫公41世孙. 原籍湖广长沙府浏阳,出守豫章. 宗祖(16世) : (东晋) 罗均章,讳绥,字绮秀. 铿公长子. 为珠公长子,居厚公之裔. 均章公下二子(17世) : (东晋) 罗企生,字宗伯 ; 罗遵生. 企生公下派祖(23世) : (隋) 罗元干,字冲虚. 万年公长子. 元干下二子 : (唐) 罗世宪,字群(下分11支) ; 罗世杰(下分2支). 遵生公下派祖 : 罗景哲. 景哲公下二房 : 罗官达(下有11支) ; 罗官奉(下有21支). 珠公第二子 : 罗宣礼,字蔼中. 下有5支. 注 : 此谱共含罗氏50支派之世系资料. 散居地 : 江西省雩都县, 瑞金县, 会昌县, 赣县, 及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罗氏联修族谱 十八卷
原书: 雩都 : 罗氏联修族谱编委会, 1996(瑞金市 : 杨长林胶印服务部印刷).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受姓祖 : 鄫公,讳劻正. 罗国一世祖. 孝公次子,原籍陜西珑西县. 一世远祖 : (汉) 罗珠,字怀汉,号灵知. 君用公次子. 鄫公41世孙. 原籍湖广长沙府浏阳,出守豫章. 宗祖(16世) : (东晋) 罗均章,讳绥,字绮秀. 铿公长子. 为珠公长子,居厚公之裔. 均章公下二子(17世) : (东晋) 罗企生,字宗伯 ; 罗遵生. 企生公下派祖(23世) : (隋) 罗元干,字冲虚. 万年公长子. 元干下二子 : (唐) 罗世宪,字群(下分11支) ; 罗世杰(下分2支). 遵生公下派祖 : 罗景哲. 景哲公下二房 : 罗官达(下有11支) ; 罗官奉(下有21支). 珠公第二子 : 罗宣礼,字蔼中. 下有5支. 注 : 此谱共含罗氏50支派之世系资料. 散居地 : 江西省雩都县, 瑞金县, 会昌县, 赣县, 及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罗氏联修族谱 十八卷
原书: 雩都 : 罗氏联修族谱编委会, 1996(瑞金市 : 杨长林胶印服务部印刷).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受姓祖 : 鄫公,讳劻正. 罗国一世祖. 孝公次子,原籍陜西珑西县. 一世远祖 : (汉) 罗珠,字怀汉,号灵知. 君用公次子. 鄫公41世孙. 原籍湖广长沙府浏阳,出守豫章. 宗祖(16世) : (东晋) 罗均章,讳绥,字绮秀. 铿公长子. 为珠公长子,居厚公之裔. 均章公下二子(17世) : (东晋) 罗企生,字宗伯 ; 罗遵生. 企生公下派祖(23世) : (隋) 罗元干,字冲虚. 万年公长子. 元干下二子 : (唐) 罗世宪,字群(下分11支) ; 罗世杰(下分2支). 遵生公下派祖 : 罗景哲. 景哲公下二房 : 罗官达(下有11支) ; 罗官奉(下有21支). 珠公第二子 : 罗宣礼,字蔼中. 下有5支. 注 : 此谱共含罗氏50支派之世系资料. 散居地 : 江西省雩都县, 瑞金县, 会昌县, 赣县, 及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罗氏联修族谱 十八卷
原书: 雩都 : 罗氏联修族谱编委会, 1996(瑞金市 : 杨长林胶印服务部印刷).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受姓祖 : 鄫公,讳劻正. 罗国一世祖. 孝公次子,原籍陜西珑西县. 一世远祖 : (汉) 罗珠,字怀汉,号灵知. 君用公次子. 鄫公41世孙. 原籍湖广长沙府浏阳,出守豫章. 宗祖(16世) : (东晋) 罗均章,讳绥,字绮秀. 铿公长子. 为珠公长子,居厚公之裔. 均章公下二子(17世) : (东晋) 罗企生,字宗伯 ; 罗遵生. 企生公下派祖(23世) : (隋) 罗元干,字冲虚. 万年公长子. 元干下二子 : (唐) 罗世宪,字群(下分11支) ; 罗世杰(下分2支). 遵生公下派祖 : 罗景哲. 景哲公下二房 : 罗官达(下有11支) ; 罗官奉(下有21支). 珠公第二子 : 罗宣礼,字蔼中. 下有5支. 注 : 此谱共含罗氏50支派之世系资料. 散居地 : 江西省雩都县, 瑞金县, 会昌县, 赣县, 及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