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本多政材

本多政材

本多政材(1889年(明治22年)5月17日-1964年(昭和39年)7月17日)为日本陆军军人,最终阶级为陆军中将,长野县出身。

本多政材简介资料
1889年05月17日
1964年07月17日
本多政材相关文献
本多忠政
生平在天正3年(1575年)出生,家中长男。初阵是天正18年(1590年)的小田原征伐,攻击武藏岩槻城而立下战功。在庆长3年(1598年)3月叙任从五位下并称美浓守。在庆长5年(1600年)的关原之战中属于德川秀忠军进入中山道,在第2次上田合战中亦有从军。在庆长14年(1609年)6月因为父亲忠胜隐居而继任家督并成为桑名藩第2代藩主。后来参加大坂之阵,在庆长19年(1614年)10月11日的冬之阵中被任命为德川军的先锋。忠政于德川军包围大坂城时在北方的天神桥布阵。冬之阵完结后,家康归国时曾在桑名逗留。冬之阵的休战和议缔结后,在德川家填平大坂城的濠沟时,与松平忠明等人担当填平濠沟的奉行。庆长20年(1615年)的夏之阵中负责京都御所的警备,之后与家康的军势一同南下,于5月7日与丰臣方的薄田兼相和毛利胜永等人战斗。与薄田军的合战获得胜利,但是在与毛利军战斗时败北。在这场合战中取得292个敌人的...
查看全文
本多政朝
生平在庆长4年(1599年)出生,家中次男。庆长20年(1615年),在叔父兼上总大多喜藩(日语:大多喜藩)藩主本多忠朝于大坂夏之阵战死后,代替忠朝年幼的儿子政胜,继承大多喜藩。元和3年(1617年),移封至播磨国龙野藩5万石。宽永3年(1626年),因为本多家宗家兼播磨国姬路藩藩主的哥哥忠刻病死,于是成为宗家的嫡子。宽永8年(1631年),因为父亲忠政死去,继任家督并成为姬路藩藩主,而之前领有的5万石就分给弟弟忠义(1万石)和从兄弟政胜(4万石)。在宽永15年(1638年)死去。领地由成为养子的政胜继承。相关条目本多氏
查看全文
本多政重
生平在天正8年(1580年)出生,家中次男。于天正19年(1591年)成为德川氏的家臣仓桥长右卫门的养子。不过在庆长2年(1597年)与德川秀忠的乳母大姥局的儿子川村庄八(冈部荘八)争执,最后将其斩杀并出奔,之后成为大谷吉继的家臣。此后成为宇喜多秀家的家臣,被赐予2万石并改名为正木左兵卫。在庆长5年(1600年)的关原之战中担任宇喜多军的一翼,以西军的身份奋战,不过因为西军战败而逃走并在近江坚田隐居。虽然是属于西军方,不过只是臣下的立场,加上是正信的儿子,于是没有被问罪。此后仕于福岛正则,不过不久后就离去,接着被前田利长以3万石登用。不过在庆长8年(1603年)得知旧主秀家被家康流放后,离开宇喜多氏的亲戚前田家。此时打算接近父亲正信的上杉景胜的重臣直江兼续而希望迎政重为婿养子,于是政重在庆长9年(1604年)8月娶了兼续的女儿于松,并接受景胜的偏讳而改名为直江大和守胜吉。于松在庆长10年(...
查看全文
本多政材
略历1910年(明治43)5月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第22期)1913年(大正2)12月进级陆军中尉1917年(大正6)11月日本陆军大学校毕业(第29期)1921年(大正10)1月法国出差1925年(大正14)8月进级陆军少佐1928年(昭和4)8月进级陆军中佐1933年(昭和8)8月进级陆军大佐。歩兵第22联队长1937年(昭和12)8月进级陆军少将。歩兵第2旅团长1939年(昭和14)10月进级陆军中将1940年(昭和15)10月第8师团长1942年(昭和18)3月第20军司令官1944年(昭和18)4月第33军司令官1947年(昭和22)8月复员参考文献秦郁彦编‘日本陆海军総合事典’第2版、东京大学出版会、2005年。福川秀树‘日本陆军将官辞典’芙蓉书房出版、2001年。外山操编‘陆海军将官人事総覧陆军篇’芙蓉书房出版、1981年。
查看全文
本多忠高
生平出生年份有两种说法,家中长男。与父亲同様仕于松平清康和松平广忠。在天文16年(1547年)于松平一族的松平信孝因为要夺取家督而发起反乱之际出阵。在翌年尾张国的织田信秀侵攻三河国时,今川氏的太原雪斋和广忠在小豆坂迎撃,忠高亦随军与织田军战斗并获得胜利(小豆坂之战)。在战死地建立的本多忠高墓碑(爱知县安城市)天文18年(1549年)3月,主君广忠在冈崎城内被岩松八弥暗杀,松平氏和三河国人众受到极大动摇。今川氏当主今川义元因为害怕三河国人众会投向织田氏,于是派出心腹太原雪斋进攻织田氏在三河国的据点安祥城(第三次安城合战)。因为守将织田信广成功坚守城池,忠高与大久保忠俊等人一同进行夜袭并取得战果,但是在翌日的战斗中被敌人的箭矢射中而被讨死。墓所在妙源寺(爱知县冈崎市大和町)。戒名是泰元院殿行誉忠高大居士。战死地安城市安城町赤冢(安城市历史博物馆横大乘寺境内)亦有建立墓碑。其他德川家康的“扇之御...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颖川陈氏汇世族谱稿本 [不分卷]
原书: 稿本影印, 昭和19[1944]志. 1册 : 世系表.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 受姓祖 : 妫满. 封侯爵,建国于陈,督宛邱,号胡公. 颖川远祖 :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 为太丘长. 开漳宗祖 : 陈政,字一民,号素轩. 任朝议大夫,岭南南行军总管. 由光州移漳州,为开漳之祖. 始祖 : 陈元光,字庭炬,号龙湖. 职任政议大夫,为国捐躯,封开漳圣王. 赤湖支祖 : 陈道明,号明庵. 散居地 : 台湾省宜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吴通政公房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0[1894]五修. 存11册 : 插图,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缺卷9. 卷1部分破损难阅. 抚建一世祖 : 吴宣,字守德,行一. 兢公七世孙,始居西蜀阆州巫锡山. 生吴纶 ; 吴经 ; 吴绍三子. 天福二年迁居临川石井, 再携纶, 绍二子徙南丰金斗窠. 经公居石井,为本谱之祖. 宜黄棠阴一世祖 : (宋) 吴竦,字敬文,行八. 宣公六世孙. 由彭泽迁宜黄仙桂乡之陂坪. 吴通政公房祖(14世) : (明) 吴余庆,字彦积,号斯白,行亮十一. 伯润公之子. 任明朝通政使司. 二传后分十六房. 通一房祖(16世) : (明) 吴拱辰,名天成. 派通一. 通二房祖 : 吴拱极,名天叙. 派通二. 通三公房祖 : 吴拱璇,名天秩. 派通三. 通四房祖 : 吴拱恒,名天常. 派通四. 通五房祖 : 吴拱明,名天伦. 派通五. 通六房祖 : 吴拱福,名天禄. 派通六. 通七房祖 : 吴拱璧,名天锡. 派通七. 通八房祖 : 吴拱政,名天祥. 派通八. 通九房祖 : 吴拱南,名天绶. 派通九. 通十房祖 : 吴拱辅,名天祐. 派通十. 通十一房祖 : 吴拱宁,名天健. 派通十一. 通十二房祖 : 吴拱宽,名天裕. 派通十二. 通十三房祖 : 吴拱廷,名天助. 派通十三. 通十四房祖 : 吴拱禄,名天爵. 派通十四. 通十五房祖 : 吴拱泰,名天民. 派通十五. 通十六房祖 : 吴拱命,名天祉. 派通十六. 延陵百字表 : 锡秉敷洪叙 自轩征懿良 钦崇仁克兆 允立直礽芳 惟任彝嘉重 尚思建则煌 守成先献永 中衍秀嗣昌 达显开宏佑 丕隆迪懋光 朝熙赝展采 家定国从劻 名尊因实亮 质葆益文章 久大昭贤业 真行继道常 有周延裕远 敦让作求长. 散居地 :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 临川县, 南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吴氏宗谱. 谱序题 : 斯白公五修房谱.
浏览:0
吴通政公房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0[1894]五修. 存11册 : 插图,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缺卷9. 卷1部分破损难阅. 抚建一世祖 : 吴宣,字守德,行一. 兢公七世孙,始居西蜀阆州巫锡山. 生吴纶 ; 吴经 ; 吴绍三子. 天福二年迁居临川石井, 再携纶, 绍二子徙南丰金斗窠. 经公居石井,为本谱之祖. 宜黄棠阴一世祖 : (宋) 吴竦,字敬文,行八. 宣公六世孙. 由彭泽迁宜黄仙桂乡之陂坪. 吴通政公房祖(14世) : (明) 吴余庆,字彦积,号斯白,行亮十一. 伯润公之子. 任明朝通政使司. 二传后分十六房. 通一房祖(16世) : (明) 吴拱辰,名天成. 派通一. 通二房祖 : 吴拱极,名天叙. 派通二. 通三公房祖 : 吴拱璇,名天秩. 派通三. 通四房祖 : 吴拱恒,名天常. 派通四. 通五房祖 : 吴拱明,名天伦. 派通五. 通六房祖 : 吴拱福,名天禄. 派通六. 通七房祖 : 吴拱璧,名天锡. 派通七. 通八房祖 : 吴拱政,名天祥. 派通八. 通九房祖 : 吴拱南,名天绶. 派通九. 通十房祖 : 吴拱辅,名天祐. 派通十. 通十一房祖 : 吴拱宁,名天健. 派通十一. 通十二房祖 : 吴拱宽,名天裕. 派通十二. 通十三房祖 : 吴拱廷,名天助. 派通十三. 通十四房祖 : 吴拱禄,名天爵. 派通十四. 通十五房祖 : 吴拱泰,名天民. 派通十五. 通十六房祖 : 吴拱命,名天祉. 派通十六. 延陵百字表 : 锡秉敷洪叙 自轩征懿良 钦崇仁克兆 允立直礽芳 惟任彝嘉重 尚思建则煌 守成先献永 中衍秀嗣昌 达显开宏佑 丕隆迪懋光 朝熙赝展采 家定国从劻 名尊因实亮 质葆益文章 久大昭贤业 真行继道常 有周延裕远 敦让作求长. 散居地 :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 临川县, 南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吴氏宗谱. 谱序题 : 斯白公五修房谱.
浏览:0
泰兴张氏政派琎支家乘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不详], 2007重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编张汉臣,1940年家谱中名伯达. 原谱12卷,含卷首. 受姓祖 : 张晖. 黄帝轩辕之第五子青阳之子. 因受命作弓正主祀弧星,遂以张为姓. 远祖 : (宋) 张横渠. 始迁祖: (宋) 张本真,字天爵,行一. 随父自河南徙泰兴. 本真公下派祖(5世) : 张贤,字公权,行一 ; 张介,字公廉,行二 ; 张政,字公中,行三 ; 张忠,字公良,号樵隐,行四. 贤公下支祖(6世) : 张瑜; 张稹. 介公下支祖(6世) : 张玫. 政公下支祖(6世) : 张珙,字世芳,行四 ; 张琎,字世伦,行七 ; 张珩,字世杰,号璞庵,行十 ; 张玮,字世文,行十一. 忠公下支祖(6世) : 张琳 ; 张珹. 琎公下房祖(7世) : 张育美,字廷质,行一 ; 张育材,字廷佐,行二 ; 张育庆,字廷善,行六 ; 张育和,字廷豫,行九 ; 张育厚,字廷载,行十一 ; 张育奇,字廷重,行十三. 散居地 : 江苏省泰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谱序题 : 泰邑张氏政派琎支重修家谱.
浏览:0
泰兴张氏政派琎支家乘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不详], 2007重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编张汉臣,1940年家谱中名伯达. 原谱12卷,含卷首. 受姓祖 : 张晖. 黄帝轩辕之第五子青阳之子. 因受命作弓正主祀弧星,遂以张为姓. 远祖 : (宋) 张横渠. 始迁祖: (宋) 张本真,字天爵,行一. 随父自河南徙泰兴. 本真公下派祖(5世) : 张贤,字公权,行一 ; 张介,字公廉,行二 ; 张政,字公中,行三 ; 张忠,字公良,号樵隐,行四. 贤公下支祖(6世) : 张瑜; 张稹. 介公下支祖(6世) : 张玫. 政公下支祖(6世) : 张珙,字世芳,行四 ; 张琎,字世伦,行七 ; 张珩,字世杰,号璞庵,行十 ; 张玮,字世文,行十一. 忠公下支祖(6世) : 张琳 ; 张珹. 琎公下房祖(7世) : 张育美,字廷质,行一 ; 张育材,字廷佐,行二 ; 张育庆,字廷善,行六 ; 张育和,字廷豫,行九 ; 张育厚,字廷载,行十一 ; 张育奇,字廷重,行十三. 散居地 : 江苏省泰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谱序题 : 泰邑张氏政派琎支重修家谱.
浏览:0
泰兴张氏政派琎支家乘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不详], 2007重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编张汉臣,1940年家谱中名伯达. 原谱12卷,含卷首. 受姓祖 : 张晖. 黄帝轩辕之第五子青阳之子. 因受命作弓正主祀弧星,遂以张为姓. 远祖 : (宋) 张横渠. 始迁祖: (宋) 张本真,字天爵,行一. 随父自河南徙泰兴. 本真公下派祖(5世) : 张贤,字公权,行一 ; 张介,字公廉,行二 ; 张政,字公中,行三 ; 张忠,字公良,号樵隐,行四. 贤公下支祖(6世) : 张瑜; 张稹. 介公下支祖(6世) : 张玫. 政公下支祖(6世) : 张珙,字世芳,行四 ; 张琎,字世伦,行七 ; 张珩,字世杰,号璞庵,行十 ; 张玮,字世文,行十一. 忠公下支祖(6世) : 张琳 ; 张珹. 琎公下房祖(7世) : 张育美,字廷质,行一 ; 张育材,字廷佐,行二 ; 张育庆,字廷善,行六 ; 张育和,字廷豫,行九 ; 张育厚,字廷载,行十一 ; 张育奇,字廷重,行十三. 散居地 : 江苏省泰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谱序题 : 泰邑张氏政派琎支重修家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