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本笃十世

本笃十世

(对立教宗)

对立教宗本笃十世(卒于约1073年或1080年,原名John Minicus,在位期间:1058年-1059年)。

本笃十世简介资料
1074 年
本笃十世相关文献
本笃会
会规圣本笃所订的会规共七十三章。非常生活化,照顾到祈祷、求知、劳动各方面,并提倡适度的灵修。会规规定会士不可婚娶,不可有私财,一切服从长上,称此为“发三愿”。本笃会会士每日必须按时进经堂诵经,咏唱“大日课”,余暇时从事各种劳动。会规要求祈祷不忘工作,视游手好闲为罪恶。后来该会规成为天主教修会制度的范本。本笃会传统重视教会音乐,今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的本笃会修院仍保持这一传统。本笃会规是要建立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借着基督、在基督内、靠着圣灵回归到上帝面前。这样规律的生活结构是为了要随时随地意识到上帝的临在。而在团体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内在的改变,才能持守对基督的誓约。并借着对地方和人的恒常关系,来达成这个永久的盟约.历史9世纪本笃会渐渐兴起,9世纪后,许多修院会规松弛。10世纪时,法国克吕尼隐修院首先发起改革运动,称“重修本笃会”。11世纪初在法国第戎附近的熙笃旷野又有熙笃会产生,在法...
查看全文
圣本笃
生平本笃出生于意大利贵族家庭。其青年时,赴罗马读书。因社会风气不好,于是离开罗马,在苏比亚科的山窟里过彻底的隐修生活。后被一位神父发现,于是不断有人前来请教灵修事务。当时维可瓦罗的一个隐修院,院长去世后,无人替理。众修士遂请本笃去主理院务。但因其严厉的院规而遭修士不容。修士们起意谋害他。他们指派修士手持毒酒请他祝福,当圣本笃抬手在杯上划十字圣号时,酒杯竟立即破裂粉碎。此次事件后,他离开了这个修院,回到苏皮亚的洞窟。由于许多矢志隐修的志士前来求教,他欣然地收留他们,把他们分组成小型的灵修团体。其后本笃依此形式在苏皮亚陆续建立了十二座隐修院。529年,本笃在卡西诺山(MonteCassino)感化当时信奉异教的民众,捣毁其神庙,并在神庙遗址上创建本笃修道院(该修院在二战期内被炸毁)。圣本笃529年于卡西诺山的会院中以拉丁文完成本笃会规(RuleofBenedict)的撰写,平衡了敬虔的追求灵命...
查看全文
本笃九世
译名列表本笃九世:天主教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禧年专页、香港天主教教区档案历任教宗、《大英简明百科知识库》2005年版作本笃。本尼狄克九世:《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993年版作本尼狄克。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本笃会
本笃会(Benedictines),又称本尼狄克派,是罗马天主教隐修会之一。是遵循圣本尼狄克(努尔西亚的)(BenedictofNursia,St)所制订的规章的各个独立隐修院的联合组织。修士和修女多为学者和教师,继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在保存古代学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圣本笃(SaintBenedictofNursia,480年-547年),又译圣本狄尼克,意大利天主教教士、圣徒,本笃会的创建者。他被誉为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创立者,于1220年被封为圣徒。是天主教会重要圣人之一。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圣号即来源于他。他经常与《元素论》作者圣安东尼奥一起供奉,侍候于圣保罗左右。左手持十字架,右手持《修院圣规》,神情悲悯,呈慈悲相。当时的罗马帝国政治黑暗,宗教纷争,圣本笃便退居到一座小村庄的圣堂,潜修典籍,长达数年之久。后来他在罗马东南苏比亚可的一处山洞,遗世隐居了三年,祈祷劳动,克苦修身,过着隐修生活。他...
查看全文
圣本笃宫
历史圣本笃宫原是本笃会在里斯本的第一座修道院,建于1598年。内部参考VirtualvisittothePalaceintheofficialsiteofthePortugueseParliament.坐标:38°42′45″N09°09′13″W/38.71250°N9.15361°W/38.71250;-9.15361
查看全文
本笃十世相关标签
对立教宗
意大利出生的教宗
家族谱大览
汪氏六修族谱 [系图3卷,世系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平阳堂, 民国26[1937].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缺卷5. 目录中所列之卷末实际为世系卷12.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汪谦,字自牧,号益斋,行十八. 由徽之婺源迁浏北. 谦公生五子 : (明) 汪万禄,字在中,号千钟 ; 汪万礼,字以中 ; 汪万祖,字时中 ; 汪万聪,字明中 ; 汪万玉,字式中. 万禄公下房祖(6世) : (明) 汪再寿,字鹤龄,号长年 ; 汪再发,字愈盛,号无极 ; 汪再兴,字其绳,号引之 ; 汪再言,字如论,号信之. 皆为友瑛公之子. 寿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本,字深培,号固庵 ; 汪立,字如有,号卓尔 ; 汪道,字达五,号行一 ; 汪生,字繁倡,号大德 ; 汪鲸,字南塘 ; 汪檀,字西峰 ; 汪魁,字名峰. 发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汉,字南川(子二: 汪兴鉴,字映湖 ; 汪兴镜,字方塘) ; 汪亮,字西池(传一支: 汪兴周,字少源) ; 汪绎,字以成(子一: 汪兴冬,字绍松) ; 汪琫,字灵翼(传一支: 汪兴继,字继山). 原派行 : 十万添世友 再允汪兴嘉 士子元廷盛 立观美大成 贒良光际会 嗣定永芳荣. 新派行 : 忠孝传家重 文章辅国新 安常崇正业 志学本人伦.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族谱
浏览:0
常丰十甲李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25[1820]. 存20册:世系表. 始祖: (元明之际) 李恭祥. 恭祥公下四大房祖(1世): (明) 李元德 ; 李元道 ; 李元瑛 ; 李元礼. 此谱仅含元道(二房), 元礼(四房)谱系资料. 元道公派志玺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柏,字松山 ; 李维屏,字大邦 ; 李维河,字月池 ; 李维藩,字价人 ; 李维岳,字胜恒...等. 元道公派志琼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修,字龙池 ; 李维仲,字虎池 ; 李维伯,字玉所 ; 李维聪,字达四 ; 李维彩,字松宇...等. 元礼公派贤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升,字清宇. 元礼公派良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本,字道生. 元礼公派方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魁,字仲槁 ; 李维坤,字仲干. 元礼公派学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邵,字泉塘 ; 李维芳,字少西 ; 李维印,字省南 ; 李维邓,字真生 ; 李维佐,字吉详. 元礼公派庸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时,字子化,号松泉 ; 李维旦,字新泉 ; 李维谐,字龙泉 ; 李维裕,字乐安 ; 李维仁...等. 派行: 元仕志斯文 维冀日逢成 朝廷恩爵重 宗祖永安兴. 续立新派: 世泽湘兰远 声华上国荣 登崇光盛典 肇锡有嘉名. 注: 纂修李盈廷,字高举 ; 李联元,字听彝. 注: 此谱不全, 未标注卷数. 共21册, 缺1册. 散居地: 湖南省安化县, 益阳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汪氏六修族谱 [系图3卷,世系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平阳堂, 民国26[1937].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缺卷5. 目录中所列之卷末实际为世系卷12.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汪谦,字自牧,号益斋,行十八. 由徽之婺源迁浏北. 谦公生五子 : (明) 汪万禄,字在中,号千钟 ; 汪万礼,字以中 ; 汪万祖,字时中 ; 汪万聪,字明中 ; 汪万玉,字式中. 万禄公下房祖(6世) : (明) 汪再寿,字鹤龄,号长年 ; 汪再发,字愈盛,号无极 ; 汪再兴,字其绳,号引之 ; 汪再言,字如论,号信之. 皆为友瑛公之子. 寿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本,字深培,号固庵 ; 汪立,字如有,号卓尔 ; 汪道,字达五,号行一 ; 汪生,字繁倡,号大德 ; 汪鲸,字南塘 ; 汪檀,字西峰 ; 汪魁,字名峰. 发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汉,字南川(子二: 汪兴鉴,字映湖 ; 汪兴镜,字方塘) ; 汪亮,字西池(传一支: 汪兴周,字少源) ; 汪绎,字以成(子一: 汪兴冬,字绍松) ; 汪琫,字灵翼(传一支: 汪兴继,字继山). 原派行 : 十万添世友 再允汪兴嘉 士子元廷盛 立观美大成 贒良光际会 嗣定永芳荣. 新派行 : 忠孝传家重 文章辅国新 安常崇正业 志学本人伦.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族谱
浏览:0
汪氏六修族谱 [系图3卷,世系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平阳堂, 民国26[1937].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缺卷5. 目录中所列之卷末实际为世系卷12.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汪谦,字自牧,号益斋,行十八. 由徽之婺源迁浏北. 谦公生五子 : (明) 汪万禄,字在中,号千钟 ; 汪万礼,字以中 ; 汪万祖,字时中 ; 汪万聪,字明中 ; 汪万玉,字式中. 万禄公下房祖(6世) : (明) 汪再寿,字鹤龄,号长年 ; 汪再发,字愈盛,号无极 ; 汪再兴,字其绳,号引之 ; 汪再言,字如论,号信之. 皆为友瑛公之子. 寿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本,字深培,号固庵 ; 汪立,字如有,号卓尔 ; 汪道,字达五,号行一 ; 汪生,字繁倡,号大德 ; 汪鲸,字南塘 ; 汪檀,字西峰 ; 汪魁,字名峰. 发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汉,字南川(子二: 汪兴鉴,字映湖 ; 汪兴镜,字方塘) ; 汪亮,字西池(传一支: 汪兴周,字少源) ; 汪绎,字以成(子一: 汪兴冬,字绍松) ; 汪琫,字灵翼(传一支: 汪兴继,字继山). 原派行 : 十万添世友 再允汪兴嘉 士子元廷盛 立观美大成 贒良光际会 嗣定永芳荣. 新派行 : 忠孝传家重 文章辅国新 安常崇正业 志学本人伦.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族谱
浏览:0
汪氏六修族谱 [系图3卷,世系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平阳堂, 民国26[1937].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缺卷5. 目录中所列之卷末实际为世系卷12.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汪谦,字自牧,号益斋,行十八. 由徽之婺源迁浏北. 谦公生五子 : (明) 汪万禄,字在中,号千钟 ; 汪万礼,字以中 ; 汪万祖,字时中 ; 汪万聪,字明中 ; 汪万玉,字式中. 万禄公下房祖(6世) : (明) 汪再寿,字鹤龄,号长年 ; 汪再发,字愈盛,号无极 ; 汪再兴,字其绳,号引之 ; 汪再言,字如论,号信之. 皆为友瑛公之子. 寿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本,字深培,号固庵 ; 汪立,字如有,号卓尔 ; 汪道,字达五,号行一 ; 汪生,字繁倡,号大德 ; 汪鲸,字南塘 ; 汪檀,字西峰 ; 汪魁,字名峰. 发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汉,字南川(子二: 汪兴鉴,字映湖 ; 汪兴镜,字方塘) ; 汪亮,字西池(传一支: 汪兴周,字少源) ; 汪绎,字以成(子一: 汪兴冬,字绍松) ; 汪琫,字灵翼(传一支: 汪兴继,字继山). 原派行 : 十万添世友 再允汪兴嘉 士子元廷盛 立观美大成 贒良光际会 嗣定永芳荣. 新派行 : 忠孝传家重 文章辅国新 安常崇正业 志学本人伦.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族谱
浏览:0
莘野伊氏世谱 : 山东新城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莘野伊氏续谱委员会, 2011年续修. 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一代祖 : 伊尹,又名挚. 百代祖 : 伊秋田,或盛田,字广收. 据河南杞县伊氏家谱载,迁居山东济南府新城镇,为第100代. 一世祖 : 伊翔,望江公. 自燕冀徙居山东新城(今属桓台县)之利用乡. 为统一世系后的122代. 派祖(2世) : 伊礼 ; 伊敦 ; 伊厚 ; 伊忠 ; 伊信 ; 伊行,安阳公 ; 伊笃. 礼公派下支祖(6世) : 伊复 ; 伊泽,字子被 ; 伊洧 ; 伊濯,字维丰 ; 伊洛 ; 伊圣. 忠公派下支祖(6世) : 伊尚志 ; 伊凤翱 ; 伊尚朋,字圣选. 行公派下支祖(3世) : 伊学 ; 伊连 ; 伊赞. 笃公派下支祖(6世) : 伊禄 ; 伊星 ; 伊庆 ; 伊安 ; 伊泰. 排行(16世起) : 允若丕懋 善继祖述 希怀孔衍 毓世庆长 钦圣歆廉 昭旭炳正 崇谦荣逊 恪慎永兴. 散居地 : 山西省桓台县(原新城县), 高青县, 邹平县, 曲沃县, 洪洞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