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圣秩圣事

圣秩圣事

圣秩圣事(或称神品圣事按立圣职圣礼,简称按立礼)是天主教、东正教等基督宗教教派的圣事礼仪之一,新教并不视按立圣职为圣事,只视为教会的圣礼。

在教会中认为该圣事源与耶稣在升天前,就赋予了使徒们几种神权,包括献弥撒(《路加福音》22:19)、赦罪(《约翰福音》20:23);训导、圣化人类(《马太福音》28:18-20)。他们也相信也种职权能够通过“覆手礼”这个仪式被天主特别恩宠(弟茂德后书/提摩太后书1:6)而代代相传下去。继承这种神权的仪式叫做圣秩。

据这种圣事的产生可追述到使徒时代,毕竟教会是要发展的,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神权也借着这种仪式,继承到了今天。

相关人物
圣秩圣事相关文献
圣诞故事
圣诞故事 ,圣诞故事圣诞节的起源"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
查看全文
荆观圣的故事
荆观圣的故事,荆观圣,又名荆琦,别署一镜堂、禅镜斋、宽斋,号柏池、大圣。高级美术师,1943年
查看全文
圣秩圣事
天主教根据《新约》的记载,耶稣主持并设立了如洗礼、共餐、洗脚、抹油、赶鬼这些惯例,逐渐的随时代的演化便有了“圣事”的感念,当然在千百年来随教会的发展,对“圣事”的理解各个时代也有不同。关于天主教会的七件圣事,据说是P.隆巴德提出由托马斯·阿奎那整理最后经特伦托会议再颁布的,包括有洗礼、坚振、圣体、告解、病人傅油、婚姻与圣秩。领受圣秩后的天主教徒被称作神职人员,包括主教、神父与执事(在天主教中已婚的男性可以当执事)。在西方礼天主教会,主教和神父必须是单身。在华人地区的天主教会里,将成为神父的圣秩圣事称为“晋铎”(即“晋升司铎”之意,司铎是对神父的另一种称呼)、成为主教的圣秩圣事称为“晋牧”(即“晋升牧职”之意,天主教会常将主教比喻为牧人),这是汉语语境中产生的特殊用法。东正教东方礼天主教会和正教会允许已结婚的神父和执事,只是婚礼要在上任前完成。如果离婚或是成了鳏夫,神父和执事不能再婚,除非他
查看全文
坚振圣事
起源起源于宗徒大事录/使徒行传(8:14-18)中伯多禄与若望被派遗到撒玛黎雅,为那些已受洗的男女信徒祈祷,并给他们覆手,领他们领受圣神/圣灵。从此,初期教会就成了一种传统习俗,对于那些已受洗的信徒,由教会的主教覆手在他们头上。罗马公教教友经坚振圣事得到来自圣神的恩赐、力量及勇气,为天主所祝圣、挑选,并获得圣神“印记”。以往教会一般将坚振圣事安排在洗礼后的数月或者一年才举行,目的是领坚振前要有一段时间去学习教理,以备领坚振圣事。坚振圣事通常由主教施行,包括覆手礼、傅油礼。在领坚振圣事后才被认为完全的加入了教会并达至圆满(宗1:5,2:18)。关于来源,一种说法是由于在以前教会初期,加入教会的大多是成年人,经洗礼后即宣布成为教会一员,但后来婴儿洗礼越来越流行,然而婴儿在领洗时并不能领悟和明白天主的圣恩,担负基督徒使命,故待其长大后妥当准备后才可领坚振礼,再则也是为了认真的区别洗礼与坚振圣事。...
查看全文
圣诞故事
圣诞故事 圣诞节的起源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耶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我们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來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別的礼拜仪式。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
查看全文
圣秩圣事相关标签
圣事
天主教礼拜仪式
基督教礼仪
家族谱大览
1.张氏宗谱重修, 1, 卷首1: 谱序 圣谕 目录 祠记 碑记 传 合序 事略 叙, 18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清光绪17[1891]重镌.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远祖 : (宋) 张士昌. 三礼堂始祖(1世) : 张文贵,原名达德. 居麻邑东乡. 派祖(5世) : 张玉珠. 文贵公4世孙. 生二子 : 张万千 ; 张万十. 万千公下房祖(10世) : (清) 张世锡,号天纯 ; 张世祚 ; 张世臣 ; 张世卜 ; 张世昌. 皆为源嵩公之子. 万十公下房祖(10世) : 张世华 ; 张世高 ; 张世爵 ; 张世弘 ; 张世德 ; 张世皇. 世锡公下支祖(11世) : (清) 张有宽,字自瑞(下二子: 张其仁 ; 张其智,字全知) ; 张有叙,号大伦(下四子: 张其义,号道尊 ; 张其礼,号叙秩 ; 张其信,字朴臣 ; 张其利) ; 张有濬(下一子: 张其贞,字道在). 世祚公下支祖(11世) : 张有文 ; 张有恕,号本忠,法名明铎. 世臣公下支祖(11世) : 张有鍸,字载山 ; 张有铨,字万成 ; 张有镐,字五千 ; 张有鋕,字敬成. 世昌公下三子(11世) : 张有铭,字景志 ; 张有鉴,字符光 ; 张有钟,字朝选. 世华公生五子(11世) : 张有仁 ; 张有义 ; 张有礼 ; 张有智,字仲裕 ; 张有信. 世高公下二子(11世) : 张有维 ; 张有升. 世弘公生四子(11世) : 张有韬 ; 张有仕 ; 张有直 ; 张有畧. 世德公下二子(11世) : 张有成 ; 张有亮. 派语 : 玉万彦希源 世有其学全 忠厚传家远 诗书立德绵 行正光明发 定效善良贤 登朝显宗祖 福禄永长沿.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及书名页题 : 张氏宗谱
浏览:100
7.刘氏宗谱, 7, 卷1, 圣谕 爵秩录 名宦录 谱跋 等, 193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 民国27[1938]年六修. 23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迁罗始祖(1世): (元) 刘永一. 偕弟永二(入赘胡氏), 永三(家黄冈)由江西瓦西坝至鄱阳清塘, 复迁罗田, 卜居深水河刘家湾. 永一公派下支祖(9世): 刘从学,字清钱 ; 刘心学 ; 刘德学 ; 刘贵学. 从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洵,字人斋 ; 刘澜,字义斋 ; 刘濵,字礼斋 ; 刘洁,字智斋. 心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渤(泊) ; 刘濬. 德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浃. 贵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汋 ; 刘湘,字显吾. 世派(21世起): 科第家声大 陶唐世泽昌 三元开景运 光彩焕文章. 注: 督修刘科翥,字凤笙 ; 总纂刘美成,字彦文 ; 主修刘恩佑,字荣甫. 注: 此谱卷端的卷数与目录卷数有些差异, 以目录卷数内容标注.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义水刘氏宗谱.
浏览:100
1.郑氏宗谱, 1, 卷首1: 谱序 墓图 目录 首事 圣谕 服制 派语 凡例 家训 序 祠录庙记 跋 遗漏, 193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孝堂, 民国20[1931]修.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 郑信卿. 由浙江徙罗田居至多乡马面冲. 下二子: 郑千一 ; 郑万二. 千一公下派祖(5世) : 郑永忠 ; 郑永升(下一子: 郑谟贤) ; 郑永政(下一子: 郑水贤). 皆为再远公之子. 万二公下派祖(5世) : 郑永春 ; 郑永泰(下二子: 郑华贤 ; 郑习贤) ; 郑永瑞(下一子: 郑希贤) ; 郑永宥 ; 郑永宜(下一子: 郑礼贤) ; 郑永富(下一子: 郑财贤) ; 郑永安. 永忠公生四子(6世) : 郑仁贤 ; 郑妙贤 ; 郑义贤 ; 郑礼贤. 永春公生二子(6世) : 郑前贤 ; 郑安贤. 永宥公生二子(6世) : 郑仲贤 ; 仲孟贤. 永安公下二子(6世) : 郑有贤 ; 郑玮贤. 前贤公生二子(7世) : 郑金漳 ; 郑金濂. 派语(4世起) : 再永贤金 单立文中 尚必兴起 大振家声. 续派语 : 为学枝皆秀 行仁继世长 从新高得桂 自有广才良 运庆嗣恒盛 传同定远芳 光宗存厚道 敦本绍荣昌.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郑氏四修宗谱 书名页题 : 郑氏族谱 卷端题 : 罗田郑氏宗谱 谱序题 : 义川郑氏四修宗谱
浏览:100
1.陈氏宗谱, 1, 卷首1: 谱序 圣谕 旧序 谱例 派语 科名录 节烈传 家训 目录 首事 传, 192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集义堂, 民国11[1922]重修(三元堂镌).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目录中仅列5卷, 实际含有6卷. 按照版心所标卷数编目. 始祖(1世) : (明) 陈均佐. 诰封震远将军. 徙英邑,居神峰山. 生一子 : 陈永贵. 罗田始祖(4世) : 陈郊. 居茅田冲. 生二子 : 陈材 ; 陈栋(失纪). 材公下派祖(9世) : (清) 陈四祯,字兆昌 ; 陈四祥,字国瑞 ; 陈四沐,字民瞻 ; 陈四澍,字若霖. 四祯公生五子(10世) : 陈祖虞,字舜嗣 ; 陈源虞,字帝宗 ; 陈裔虞,字达人 ; 陈宗虞,字克振 ; 陈兴虞,字祥发. 四祥公生五子(10世) : 陈承虞,字典存 ; 陈达虞 ; 陈上虞,字述帝 ; 陈光虞,字炳天 ; 陈希虞,字作胜. 四沐公生五子(10世) : 陈际虞,字世美 ; 陈浃虞,字世纯 ; 陈衍虞,字引直 ; 陈洪虞,字大业. 四澍公生五子(10世) : 陈培虞,字厚栽 ; 陈植虞. 原派语(6至13世)似为 : 大魁三四 虞复兴宗 派语(14世起) : 支继世长厚 盛德庆荣昌 家学扬先绪 文明耀典常.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义陈宗谱 谱序题 : 陈氏四修宗谱
浏览:100
1.廖氏宗谱, 1, 卷首1: 目录 圣谕 服制 派行 首事 谱序 家训 先贤传 仕宦, 1335-189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彩堂, 清光绪18[1892]六修. 存3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7-18, 及卷23. 部分破损难阅. 大部分卷数为1917年之七修谱. 至少首2卷及卷1-2为清光绪18[1892]所编之六修谱. 始祖 : (元) 廖仲二 ; 率弟廖少三. 由江西南昌新吴县避乱徙楚,居罗田. 仲二公下五子 : 廖文钦(子孙多居罗邑) ; 廖文质(子孙迁河南) ; 廖文柏(返江西) ; 廖文彬(居兴国) ; 廖文辅(居麻城). 文钦公下三房(3世) : 廖仁礼(居楢榨湾) ; 廖仁寿(居楢树大畈) ; 廖仁敏(居河头湾). 仁礼房下二支(4世) : 廖珪 ; 廖珏. 质公下二房(5世) : (元明之际) 廖士芳 ; 廖士章,号华国. 皆为玺公之子. 派行(16世后) : 封镇洪业 允肇家祥 荣开基绪 宗祖源长 达材成德 用经守常 朝廷硕彦 世庆其昌.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份书衣题 : 廖氏七修宗谱. 实际部分册数为廖氏六修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45[1956]序. 全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始祖 : (宋末) 李珠. 官都督. 祖籍甘肃巩昌府陇西县. 因避兵乱入闽. 先居邵武,再徙长汀府宁化县. 一世远祖 : (宋末) 李火德. 珠公第四子. 自宁化迁上杭. 火德公下三子 : 李三一郎,字朝文(本派祖) ; 李三二郎,字朝宗(后迁广东) ; 李三三郎,字朝美(后居上杭官田). 湖坑祖 : 李千三郎,又名庆三郎. 朝文公第三子. 由上杭迁永定. 南靖祖 : 李诠,字淑逊. 孝梓公长子. 火德公9世孙. 开基南邑油坑. 诠公下三子 : (明) 李仲宗(开基蕉塔) ; 李仲仪,字念七(本支祖,开基晋江雁塔) ; 李仲信(迁诏安). 仲仪公下二子(2世) : 李九郎(伯支) ; 李十郎(叔支). 九郎公下三支 : 李十四郎(居高坵) ; 李十六郎(居埧头) ; 李十八郎(居大坪头). 十郎公下四支 : 李十二郎,字积德(居寨房) ; 李十三郎,字观成(居乌石下房) ; 李十五郎(居秀屋洋房) ; 李十七郎(居蛇坑房). 诏安始祖(6世) : 李我任,号有信. 伯支渡台祖(9世) : (清) 李士衡,字定荣,号十公 ; 与姪李益敕,号令春,谥弘毅. 另迁台祖(10世) : 李晚,号益墙 ; 李怀秩,号益缕 ; 李次孟,号益仲. 散居地 : 福建省南靖县, 及台湾省桃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