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才性与玄理

才性与玄理

《才性与玄理》内容简介:东汉末党锢之祸后,士人政治理想彻底失败,善类摧残殆尽。建安以后,曹操当权。东汉末所遗下之知识分子依附曹操而兴者一为陈太丘系,二为苟淑系。此皆世家门第,守儒素者。陈实有子留:陈纪(元方)与陈谌(季方)。陈纪子为陈群,陈群子为陈泰。此皆汉臣,而终移就曹魏。

才性与玄理简介资料
978754633034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
2010年06 月
中文
纸本平装
16
哲学理论
道德哲学、历史、才性论
才性与玄理相关文献
性与性格
历程该书源自于作者准备用于申请学位的论文,最初命名为《爱神与赛姬》(ErosandthePsyche),写于1901年。其后,作者在寻求出版商的支持不得且没人想代为发表的情况下,继续扩充其著作,半年后,将论文更名为《性与性格:生物学及心理学考察》(《GeschlechtundCharakter:EineBiologischeundPsychologischeUntersuchung》),这份论文也使他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03年6月,在作者数个月的持续努力下,性与性格出版了(Braumüller&Co.,维也纳出版商)。这次内容的扩增囊括了他三个重要的新理论:第12章---女人的天性及女人在宇宙中的意义;第13章---犹太教;第14章---女性与人类虽然此书没有造成负面的强烈排斥,但也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作者在得不到回响又被控剽窃和抄袭的情况下,过没多久即饮弹自尽。作者死后不久,《性与性...
查看全文
天才与对联
解缙的快对解缙是明代大名鼎鼎的大学士。据传,他五岁便开始学着吟诗联对,七岁就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对句高手。朝廷名臣曹尚书对神童小解缙早有耳闻,为辨明真假,便派人将解缙找来。鉴于当时解缙还是个七岁的小孩子,便传话让其不得从正门入,而只能从侧门进来。解缙觉得是曹尚书在故意奚落自己,便绝不从命。于是曹尚书只好让步,叫解缙从正门进来。曹尚书眼看小解缙大步来到自己的面前,还对他刚才拒不从命的举动耿耿于怀,便轻轻地对身边的同僚说:小犬无知嫌路窄。小解缙一听,哪里受得了这般侮辱,只见他把头一昂,立即答道:大鹏有志恨天低。曹尚书见面前的小孩子如此才思敏捷,语出非凡,情不自禁地连连称奇,再也不敢小看解缙了。蒋焘的巧对明代文豪蒋焘小时就因才思敏捷而蜚声乡里。一日有客来访,小蒋焘随其父和客人一起在客厅吟诗联对。忽然,狂风挟裹着暴雨倾泻下来,豆大的雨点劈里啪啦地打在了窗户上。此时,一位客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便...
查看全文
讲历史——玄理诗和游仙诗
? 就文学史的脉络而言,“建安”之后是“正始”,“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年),在历史上出现了“正始玄风”,谈玄的风气大为流行。清谈在贵族间蔚成风气,也就影响了文学,影响了诗。在原本的文类上,这种风气为诗歌创作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 直接与“正始玄风”有关的是“说理诗”或“玄理诗”的出现,也就是以清谈的内容入诗。原本来自民间的五言诗被文人
查看全文
讲历史——什么是“才性”
? “才性”的基本概念很简单。“才”指的是一个人拥有的能力,可以外显,可以运用,可以凭借它建立事功。“性”则是天性、天赋,或者说是人内在的性质、内在的潜力。 “才性观”或“才性论”讨论“才”与“性”之间的关系。从曹魏到两晋,人们对“才”与“性”的关系基本上有四种不同主张。第一种是“才性同”,认为“才”与“性”是同一回事,人的能力都来自天性;换个角度看,我
查看全文
酸性食物与酸性大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些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很“乖”,吃、睡、玩形成规律,模仿、学习能力强,成绩也好,这表明大脑功能良好,人们就说这孩子聪明。相反,有的婴幼儿经常哭闹,吃、睡都不好,模仿能力和反应能力都较差,学习成绩也不好,这样的孩子大脑神经功能较差。这是什么原因呢.医学专家认为,其影响因素甚多,但作为大脑建筑材料的食物,则是造成这些问题的物质基础,是关键因素之一。那么,食物对大脑功能有什么影响呢.现代许多人大量偏食酸性食品,使血清等体液酸性化,易感冒,抵抗力差,易感染等,这样的体质被称为酸性体质,其大脑被称为酸性大脑。更为重要的是,它能直接影响婴幼儿的脑和神经功能,表现为易哭闹、烦躁,可导致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差,严重时还可导致精神孤独症等。大人则可以发展成神经衰弱和精神疾病,所以人们要特别关心一下自己的体质和营养的酸碱性问题。什么是酸性食品呢.酸性食品是指含有在人体内能形成酸...
查看全文
才性与玄理相关标签
牟宗三
新儒学
出版物
家族谱大览
简札:崔性彦
丙申9月18日发行 全州,全北大学博物馆 简札:记下崔性彦
浏览:0
储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四德堂, 民国13[1924]续修. 存58册 : 世系图. 注 : 此谱不全. 编纂者, 始祖, 及始迁祖资料均不详. 似为谦公, 昌公, 敬公, 贞股支下世系自7世及18世起之记事. 注 : 此谱至少缺卷1之1, 3-4, 8,10-13, 15, 19,21-24, 28-29, 31, 35, 39~41, 43~45 ; 卷2之1-8, 10-17, 19, 21, 23 ; 卷3 ; 卷4之2-8, 10-11, 13-14, 17~21, 25~31, 33-34, 36-37, 39-40, 42, 44, 46,48-49, 53-54, 56-57, 59~63, 65,67, 72,74 ; 贞股铉公卷1, 3-7, 9-17. 谦公派下房祖(似为7世) : 储镒 ; 储镛. 昌公房铨公派下支祖(13世) : 储睿泰,字君祥 ; 储睿隽,字君甫 ; 储睿潼 ; 储睿潜...等. 敬公派下房祖(7世) : 储叔银 ; 储叔铉 ; 储叔钺. 叔银公房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宠,字嵩山 ; 储恩科,字攀一 ; 储恩第,字揆一 ; 储恩榜,字鸣标...等. 叔铉公房下支祖(13世) : (明清之际) 储睿柳,字仲生 ; 储睿相,字林生 ; 储睿栋,字霞生 ; 储睿才,字尔进 ; 储睿昌,字尔盛...等. 叔钺公房下支祖(13世) : (清) 储睿进 ; 储睿斌,字永珍 ; 储睿婆,字子玉. 贞股铉公派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宏,字元量 ; 储恩宗,字元健 ; 储恩寅,字士亮...等 派行(7-23世)似为 : 叔仕浩启 聪明睿志贤 良达恩光万 枝春茂.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岳西县等地.
浏览:0
陈氏宗谱 [卷数杂异]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26[1937]年修. 20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内容: 第1-2册 : 卷首(卷首,卷2-4) ; 第3-6册: 赤山陈氏宗谱(卷5-8) ; 第7-20册 : 华林陈氏宗谱(卷5-18). 共20册. 注 : 本谱含希良公(赤山庄)及希范公(华林庄)二支之谱系. 赤山庄始祖(1世) : (宋) 陈希良,字国正,号简居子. 宗百七四之长子. 自淳熙8年分蕲州赤山庄. 华林庄始祖(1世) : (宋) 陈希范,字文正,号素行子,后改芝兰幽人. 宗伯七四之子. 淳熙甲午乡贡举魁守饶州,后迁鄱阳. 华林庄太湖始祖(3世) : 陈省一,讳恭,字敬之,号冰壑. 希范公之孙. 宋绍定庚寅思祖渡江抵太湖华林村. 省一公下支祖(6世) : (元) 陈均用,讳普桢,号由义子,行一 ; 陈均裔(迁居望邑赤湖) ; 陈均才,讳禄,行四 ; 陈均选,讳裕,行六 ; 陈均善,讳禧,号松庵,行七. 均陈容斋(讳应宗,字详卿)之子. 赤山庄太湖始祖(7世) : 陈士聪,字圣思,明字派. 希良公之后. 自蕲州迁居太湖县太平乡田家硚. 均用公生二子(7世) : (元) 陈士和 ; 陈士奇.明字派. 均才公生一子(7世) : (元) 陈士周,字道清. 均善公生一子(7世) : (明) 陈士秩,字用中,号蒙庵. 士聪公下支祖(10世) : 陈至福 ; 陈至寿 ; 陈至善 ; 陈至禄,字福五. 通字派. 派行 : 人文振作永显家声 克怀先德笃念天伦 诗书衍庆礼乐宏兴 光昭祖训远绍宗盟.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 湖北省蕲春县, 江西省鄱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义门陈氏宗谱 版心题 : 赤山陈氏宗谱 版心题 : 华林陈氏宗谱
浏览:0
储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四德堂, 民国13[1924]续修. 存58册 : 世系图. 注 : 此谱不全. 编纂者, 始祖, 及始迁祖资料均不详. 似为谦公, 昌公, 敬公, 贞股支下世系自7世及18世起之记事. 注 : 此谱至少缺卷1之1, 3-4, 8,10-13, 15, 19,21-24, 28-29, 31, 35, 39~41, 43~45 ; 卷2之1-8, 10-17, 19, 21, 23 ; 卷3 ; 卷4之2-8, 10-11, 13-14, 17~21, 25~31, 33-34, 36-37, 39-40, 42, 44, 46,48-49, 53-54, 56-57, 59~63, 65,67, 72,74 ; 贞股铉公卷1, 3-7, 9-17. 谦公派下房祖(似为7世) : 储镒 ; 储镛. 昌公房铨公派下支祖(13世) : 储睿泰,字君祥 ; 储睿隽,字君甫 ; 储睿潼 ; 储睿潜...等. 敬公派下房祖(7世) : 储叔银 ; 储叔铉 ; 储叔钺. 叔银公房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宠,字嵩山 ; 储恩科,字攀一 ; 储恩第,字揆一 ; 储恩榜,字鸣标...等. 叔铉公房下支祖(13世) : (明清之际) 储睿柳,字仲生 ; 储睿相,字林生 ; 储睿栋,字霞生 ; 储睿才,字尔进 ; 储睿昌,字尔盛...等. 叔钺公房下支祖(13世) : (清) 储睿进 ; 储睿斌,字永珍 ; 储睿婆,字子玉. 贞股铉公派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宏,字元量 ; 储恩宗,字元健 ; 储恩寅,字士亮...等 派行(7-23世)似为 : 叔仕浩启 聪明睿志贤 良达恩光万 枝春茂.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岳西县等地.
浏览:0
储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四德堂, 民国13[1924]续修. 存58册 : 世系图. 注 : 此谱不全. 编纂者, 始祖, 及始迁祖资料均不详. 似为谦公, 昌公, 敬公, 贞股支下世系自7世及18世起之记事. 注 : 此谱至少缺卷1之1, 3-4, 8,10-13, 15, 19,21-24, 28-29, 31, 35, 39~41, 43~45 ; 卷2之1-8, 10-17, 19, 21, 23 ; 卷3 ; 卷4之2-8, 10-11, 13-14, 17~21, 25~31, 33-34, 36-37, 39-40, 42, 44, 46,48-49, 53-54, 56-57, 59~63, 65,67, 72,74 ; 贞股铉公卷1, 3-7, 9-17. 谦公派下房祖(似为7世) : 储镒 ; 储镛. 昌公房铨公派下支祖(13世) : 储睿泰,字君祥 ; 储睿隽,字君甫 ; 储睿潼 ; 储睿潜...等. 敬公派下房祖(7世) : 储叔银 ; 储叔铉 ; 储叔钺. 叔银公房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宠,字嵩山 ; 储恩科,字攀一 ; 储恩第,字揆一 ; 储恩榜,字鸣标...等. 叔铉公房下支祖(13世) : (明清之际) 储睿柳,字仲生 ; 储睿相,字林生 ; 储睿栋,字霞生 ; 储睿才,字尔进 ; 储睿昌,字尔盛...等. 叔钺公房下支祖(13世) : (清) 储睿进 ; 储睿斌,字永珍 ; 储睿婆,字子玉. 贞股铉公派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宏,字元量 ; 储恩宗,字元健 ; 储恩寅,字士亮...等 派行(7-23世)似为 : 叔仕浩启 聪明睿志贤 良达恩光万 枝春茂.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岳西县等地.
浏览:0
储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四德堂, 民国13[1924]续修. 存58册 : 世系图. 注 : 此谱不全. 编纂者, 始祖, 及始迁祖资料均不详. 似为谦公, 昌公, 敬公, 贞股支下世系自7世及18世起之记事. 注 : 此谱至少缺卷1之1, 3-4, 8,10-13, 15, 19,21-24, 28-29, 31, 35, 39~41, 43~45 ; 卷2之1-8, 10-17, 19, 21, 23 ; 卷3 ; 卷4之2-8, 10-11, 13-14, 17~21, 25~31, 33-34, 36-37, 39-40, 42, 44, 46,48-49, 53-54, 56-57, 59~63, 65,67, 72,74 ; 贞股铉公卷1, 3-7, 9-17. 谦公派下房祖(似为7世) : 储镒 ; 储镛. 昌公房铨公派下支祖(13世) : 储睿泰,字君祥 ; 储睿隽,字君甫 ; 储睿潼 ; 储睿潜...等. 敬公派下房祖(7世) : 储叔银 ; 储叔铉 ; 储叔钺. 叔银公房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宠,字嵩山 ; 储恩科,字攀一 ; 储恩第,字揆一 ; 储恩榜,字鸣标...等. 叔铉公房下支祖(13世) : (明清之际) 储睿柳,字仲生 ; 储睿相,字林生 ; 储睿栋,字霞生 ; 储睿才,字尔进 ; 储睿昌,字尔盛...等. 叔钺公房下支祖(13世) : (清) 储睿进 ; 储睿斌,字永珍 ; 储睿婆,字子玉. 贞股铉公派下支祖(18世) : (清) 储恩宏,字元量 ; 储恩宗,字元健 ; 储恩寅,字士亮...等 派行(7-23世)似为 : 叔仕浩启 聪明睿志贤 良达恩光万 枝春茂.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岳西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