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开元释教录

开元释教录

唐代智升编于开元十八年(730年)。又作开元录、开元目录、智升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
全书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半部称‘总括群经录’(卷一至卷十),相当于代录,系以时代别、译者别,依序列举自东汉明帝 永平十年(67年)至唐代 开元十八年(730年)间,一七六名译经僧所译大小乘经律论,共计2278部,746卷。
本录撰述的宗旨,据作者在总序中说,是因为佛法东传以来年代已相当长远,翻译的经典,“屡经散灭,卷轴参差”,更有一些人渗入妄伪,弄得混杂难以考究。从前虽有不少学者,用心整理写成经录,当时所存凡六七家,但还没有穷极根源,因而颇多遗漏。本录就是为了要考校这些异同,指出它们的得失,而使佛典叙次有条不紊。
开元释教录简介资料
730 年
智升
中文(文言文)
子部
相关人物
开元释教录相关文献
开元之治是开元盛世吗?开元之治和开元盛世有什么区别?
开元之治是开元盛世吗?开元之治和开元盛世有什么区别?,开元之治是开元盛世吗?开元之治和开元盛世有什么区别?开元之治为开元盛世的
查看全文
开元之治
简介开元之治,一般指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政治上,唐玄宗改革机构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经济上,唐玄宗制订经济改革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封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军事上,唐玄宗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唐朝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文化上,提倡文教,重道抑佛,人才辈出。唐玄宗还改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开元年间,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上广大人民...
查看全文
开元
大事记开元通宝玄宗先天二年十二月庚寅朔,改元开元。开元元年——唐朝以河西九曲之地为金城公主汤沐邑,赐予吐蕃开元二年七月,唐将薛讷率军讨伐契丹,败于滦水谷开元二年八月,吐蕃寇渭源;十月,吐蕃再寇渭源,唐将薛讷、王晙大破吐蕃于武街,追击至长城堡,再败吐蕃。唐将王海宾在这一战役中战死,他的儿子被唐玄宗赐名王忠嗣,养在宫中,后来成为唐朝著名边将。开元四年七月,后突厥可汗默啜在征讨拔野古获胜后,在归途中被拔野古的散兵杀死。骨咄禄之子阙特勒杀死默啜的儿子和亲信,立兄长默棘连为可汗,是为毗伽可汗。开元四年——开元三大士之善无畏到长安开元四年十二月,姚崇罢相,宋璟拜相。开元六年,丽正脩书院创设,为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开元八年正月,宋璟罢相,源乾曜、张嘉贞为相。开元八年——开元三大士之金刚智及不空到长安开元十年,唐玄宗根据张说的建议,开始采用募兵制。开元十五年正月——青海之战(唐蕃战争)开元十五年十月——瓜
查看全文
熊开元
生平熊开元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崇祯元年(1628年)授南直隶崇明县知县,改吴江县。崇祯四年(1631年),征授吏科给事中,请杀王化贞。后坐事贬官,为山西按察司照磨,迁光禄寺监事。十三年(1641年),迁行人司副。得罪周延儒,下狱。十七年(1644年)正月,遣戍杭州。李自成攻克京师,弘光帝召熊开元起吏科给事中。为母丁忧,不赴。南明隆武帝、永历帝曾经任命他为大学士。隆武帝立,任命熊开元工科左给事中。连擢太常卿、左佥都御史,随征东阁大学士。乞假归乡。汀州被清军所破,熊开元弃家为僧,在苏州灵岩寺隐居而终。《明史》有传。著作著有《诸方语录》、《蘖庵别录》、《渔山剩稿》。参考资料《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六熊开元传》编纂委员会.《上海旧政权建置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ISBN7-80618-881-9.
查看全文
开元释教录
内容《开元释教录》共20卷。前10卷为总录,著录从后汉到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所译、所撰佛教经典,附以译人小传以及历代所撰经录。后10卷为别录,分别为有译有本录、有译无本录、删略繁重录、补阙拾遗录等,智昇将当时搜集到的、并经他甄别的1760部5048卷经作为规范的正经,并分为480帙。从不同角度,把各种佛典组织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中。意义在现存许多佛教经录之中,以《开元释教录》最为精详。历代的佛教“大藏经”,多以《开元释教录》目录为基础依据。篇目构成总括群经录(巻1-巻10)别分乘藏录(巻11-巻20)参考文献“中国仏教史籍概论”陈垣著(1955年)‘大正新脩大藏经’巻55“目录部”
查看全文
开元释教录相关标签
释家
佛教
东方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