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节日

节日

这是浪漫主义晚期的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所作的管弦乐作品《夜曲》中的一首作品,是为三支长笛、四支法国号、三支小号与一架竖琴而作。这首作品表现出了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法兰多拉舞与基格舞旋律的美妙结合。这首作品给人一种激动的、无法平静的兴奋感,洋溢着法兰西式典雅、幽默的性情,又不失调皮与欢快,音乐气氛热烈,节奏感很强。
节日简介资料
(约)1899 年
3级
Fêtes
节日相关文献
羌族节日羌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羌族节日羌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一、羌历年羌历年是羌族人民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一般
查看全文
畲族节日畲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畲族节日畲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时代的进化,各地区的人们也在不断的交流变化与流动中。而在我国56个民族中,畲族是
查看全文
侗族节日侗族传统的节日都有哪些
侗族节日侗族传统的节日都有哪些,每一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侗族当然也不例外。他们的一些节日可能是
查看全文
藏族节日藏族喝酸奶子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藏族节日藏族喝酸奶子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在藏族“喝酸奶子的节日”也就是藏族的“雪顿节”,而雪顿在藏族语言的意思就是“酸奶
查看全文
瑶族节日简介瑶族共有多少传统节日
瑶族节日简介瑶族共有多少传统节日,瑶族的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春节、达努节、中元节、
查看全文
节日相关标签
印象主义乐派
浪漫主义晚期
法国音乐
德彪西
管弦乐作品
节日导读知识
正月初一是什么节日
正月初一是什么节日
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又称过年。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天。从年尾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满天,辞旧岁,迎新年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年初一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浏览量:1944次
傣族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在傣语中称为“桑堪比迈”,是新年的意思。傣族泼水节是流行于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傣族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是一年中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一般持续3到4甜,时间是农历清明节前后十天左右。第一天被称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是元旦,叫“麦帕雅晚玛”人们习惯把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第四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敬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互相送上祝福。
浏览量:1815次
中国旅游日
中国旅游日
中国旅游日的时间是每年的5月19日,是非法定节假日。中国旅游日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浙江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建议《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宁海县于2002年5月19日至2010年1月,连续举办了7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在全国征集日期方案后,宁海正式将5月19日作为候选日期向国家旅游局提出了申请。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中国正式设立国家旅游日,时间确定为5月19日。“中国旅游日”以“爱旅游、爱生活”为形象宣传口号,旨在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旅游活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
浏览量:1792次
一般什么节日会舞龙舞狮
一般什么节日会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我国的传统民俗,一般从传统习惯来看,往往舞龙舞狮会在春节到元宵节过年的这段时间来进行。 舞龙舞狮在别称为龙灯以及舞耍龙灯,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在习俗中主要的目的在于采用舞动制作成龙形和狮子形的吉祥物来对来年进行祈福,这也是全国南北较为统一的一种庆祝新年节日以及祈求丰收和平安的习俗,可以说从过大年期间的正月初一春节一直到后面的元宵节很多地方都有舞龙舞狮的民间习俗。我们知道龙是一种我国古代时期古老的图腾有很多吉祥的寓意在其中,而狮子在历史中人们认为他是勇猛、尊贵威武的象征,在民俗中舞龙和舞狮子的主要道具多为采用竹子、布匹等扎制而成的,在某些地区还有用板凳拼起来的“板凳龙”如湖北、闽浙等地就有。 从什么节日来看舞龙舞狮的时间主要是过年的春节到元宵,而在当前舞龙舞狮也可能是一些大的庆祝活动或者在一些大型的宗亲会的活动上以及其他的一些民俗日子,如端午、以及“龙抬头”等日子也会有舞龙、舞狮的习惯,但主要是在春节这个节日。
浏览量:2952次
植树节日历
植树节日历
植树节在每年的3月12日。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中国植树的习俗很早就已经产生。古代有在清明时节插柳植树的习俗。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在陕西首创的。韦孝宽被授予雍州刺史期间,发现官道上用以计算道路里程的土台,受雨水的冲刷,经常容易崩塌,修建又费是耗力且增加国家开支。于是他下令土台处全部改种一棵槐树,既可以标志里程,也能为行人遮风挡雨,且不需要时常维护。植树节种树也是有讲究的。在大城市,每到植树节,有些地区的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会在城市公园、居民小区、道路旁的空地以及城市郊区的荒郊野岭引导、组织市民种树。植树节推荐种银杏树、梧桐树、紫薇树、樟树、油桐、柏树等,这些树生长力好,对环境且有较多的积极作用。
浏览量:16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