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一○八七~一一四五),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知原州、泾州。历秦凤路提点刑狱,知秦州、凤翔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又徙知利州、金州。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为检校少保、金房开达州经略安抚使兼知金州。十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卷三六七有传。
郭浩-古诗文选集相关文献
殷浩
生平隐居十年殷浩父殷羡,为豫章太守,官终光禄勋。殷浩成年时已有很好名声,喜好《老子》、《周易》,善谈玄学理论,清谈技巧更胜其叔父殷融。征西将军庾亮曾辟命殷浩为记室参军,后迁任司徒长史。后辞官隐居墓所近十年,虽多次获征命但都不应,当时人将他比作管仲和诸葛亮。庾翼任安西将军时亦曾请殷浩为司马,朝廷亦下诏任命为侍中和安西军司,但都不应;江夏相谢尚和长山县令王濛都尝试劝他出仕,但都失败。当时重臣车骑将军庾冰和征西将军庾翼先后于建元二年(344年)和永和元年(345年)逝世。永和二年(346年)获卫将军褚裒举荐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殷浩仍上疏辞让,并写信给当时任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总理万机的会稽王司马昱,说明自己的理由。但司马昱仍劝殷浩出仕,四个月后,殷浩多番辞让后最终接受官职。抗衡桓温次年,安西将军桓温平灭成汉,因为这项功勋,他的威望和势力都强盛起来,但同时令朝廷忌惮他。司马昱因为殷浩有极高...
浩浩荡荡
【成语】浩浩荡荡
【成语】浩浩荡荡 【拼音】hàohàodàngdàng 【解释】原形容人多,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自】《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 【近义词】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气壮山河、铺天盖地 【反义词】风平浪静
宋朝将领郭浩是谁郭浩生平简介
南宋军事一直给人一种很弱的感觉,但南宋历史上并不缺杰出的将领,例如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岳飞、吴玠、韩世忠等,都是十分出色的军事家。而南宋军事上的积弱,很多原因其实来自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