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阿育王经

阿育王经

阿育王经》,佛教典籍,为梁僧伽婆罗翻译,藏于《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部》,共十卷。

概书记载阿育王事迹,以及摩诃迦叶、优波鞠多等事。共分八品:生因缘、见优波笈多因缘、供养菩提树因缘、鸠那罗因缘、半庵摩勒施僧因缘、佛记优波笈多因缘、佛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优波笈多弟子因缘。此外内容相同的经文有《阿育王传》,为西晋安法钦译。

相关人物
阿育王经相关文献
阿育王寺
历史据明万历《明州阿育王寺山志》记载,寺始创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梁武帝命扩建殿堂房屋,并赐额“阿育王寺”。唐玄宗元宝三年(744年),鉴真第三次东渡失败在舟山后,曾住锡于阿育王寺。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寺遭火毁。宋开宝六年(973)修复。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阿育王寺被朝廷定名为“阿育王山广利禅寺”,拓为十方禅刹。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名僧宗杲受诏住持阿育王寺。嘉定年间定“禅院五山十刹”,阿育王寺被列为“五山”之第五山。南宋末,阿育王寺又遭火灾。元代,阿育王寺重修,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建西塔。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赐名“阿育王禅寺”。清康熙元年(1662年),寺毁于火,康熙十九年(1680年)重修。宣统三年(1911年)重修大殿。1912年—1916年重修大悲阁、禅堂等,舍利殿、藏经楼全部覆以琉璃瓦。1930年天王殿失火...
查看全文
阿育王柱
参见德里铁柱
查看全文
阿育王
生平家世阿育王的祖父,乃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月护王,其打败了亚历山大的军队,并获得了其后继者塞琉古帝国之承认,奠定其国孔雀王朝之大国地位。即位之初根据佛教文献记载,前273年频头娑罗逝世,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与其兄苏深摩争夺王位取胜,并把王族政敌全部杀死,在统治初期被认为是一个暴君。佛教传说说阿育王脾气暴躁,性格邪恶。他建造了阿育王的地狱,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酷刑室,被描述为“天堂般的地狱”,因为它的美丽外表与他指定的刽子手Girikaa在其中进行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不久阿育王笃信佛教(有人说是受佛教徒的异母弟影响;也有说是受沙门的影响)。在约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国;有15万人被俘,10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继而,除迈索尔地区外,统一印度全境。其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根据小摩崖法敕,阿育王在接触佛教后,曾经有两三年的时候不太积极,之后与僧团深入相处,约于即位后第七年皈
查看全文
阿育王经
外部链接阿育王经
查看全文
阿育王诏书
阿育王诏书,历史拓本
查看全文
阿育王经相关标签
史传部
家族谱大览
瑯琊王氏宗谱 [存经支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一本堂, 约清嘉庆4[1799]年. 存9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不全, 仅存经支卷24-46的部分卷(24,38,40-44,45), 世系截止到约清嘉庆4[1799]年. 散居地: 江西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瑯琊王氏宗谱 [存经支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一本堂, 约清嘉庆4[1799]年. 存9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不全, 仅存经支卷24-46的部分卷(24,38,40-44,45), 世系截止到约清嘉庆4[1799]年. 散居地: 江西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瑯琊王氏宗谱 [存经支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一本堂, 约清嘉庆4[1799]年. 存9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不全, 仅存经支卷24-46的部分卷(24,38,40-44,45), 世系截止到约清嘉庆4[1799]年. 散居地: 江西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2.黄岩王(经)二股宗谱全书, 2, 1403-2017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谷氏宗谱(库经堂)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0
明经胡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康熙58[1719].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原书收藏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考川始迁祖 : (唐) 胡明经.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