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元代 麓川路

麓川路

麓川路,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的路。治所在今云南省瑞丽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瑞丽市地。

麓川在傣语中被称为“果占壁”,意为“盛产香软米的”。其统治者为思氏的傣族世袭土司。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麓川路为麓川平缅宣慰司,正统六年(1441年),土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发动反对明朝的麓川之役,受到明廷的讨伐,同年废麓川平缅宣慰司。

麓川路相关文献
如何评价麓川之役?麓川之役过程详解
如何评价麓川之役?麓川之役过程详解,第一次征讨正统三年(1438年)十二月,思任发进攻掠夺腾冲、南甸、孟养等
查看全文
什么是麓川之役?麓川之役的背景及评价
什么是麓川之役?麓川之役的背景及评价,麓川之役,是明朝朝廷征伐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叛乱的四次战争。
查看全文
麓川之役
明朝自朱元璋建立以来,历任统治者都比较重视西南地区的统治和建设,但由于“天高皇帝远”,加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集较多,文明开化程度不高,往往需要通过军事手段才能征服西南地区。明正统年间,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挑起叛乱,明军为了平乱,于是发起了四次征伐战争,史称麓川之役。明朝时期的云南行省“麓川政权”是傣族在云南西部建立的强大地方政权。元世祖至元十年(1276年),中央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区建立土司制度,受封瑞丽江河谷一带的“勐卯果占璧”(果占壁:原为古印度一个邦国名称,后常用作傣族历史国家的雅名)政权为麓川路;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思可法继任政权,开始对外扩张侵占周边领土,“麓川政权”逐步强大;等到了明朝时期,麓川政权继任者思伦发、思任发继续扩张,威胁明政府西南安定。麓川之役的导火索源自于正统初年思任发的两次侵占扩张。由于当时的宣慰使刁宾玉实力衰弱,诸夷族叛乱无法平息,思伦发次子...
查看全文
麓川路
历代土司思可发思秀发思伦发思行发思任发思洪发参见孟卯麓川之役
查看全文
潼川府路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麓川路相关标签
云南的路
元朝的路
瑞丽市
德宏行政区划史
基础设施
家族谱大览
路氏宗谱[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尚德堂, 公元2015年续修. 10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宋) 路天祚,字锡之,号仁斋. 始迁祖(4世): (宋) 路居正,字克明,号益斋. 宋末为避战乱, 由湖南东安州迁居晋陵尚宜乡, 即现武进东安镇. 居正公派下支祖(15世): (明) 路云衢,字惟登,号养心 ; 路云鸿,字惟冲,号义安 ; 路云凤,字从正 ; 路云鹏,字从远. 云衢公下支祖(17世): (明) 路正行 ; 路之宸,号阶升. 均为宜兴祖. 云鸿公下支祖(17世): (明) 陆之廷,字广箴. 为宜兴祖. 云凤公下支祖(17世): (明) 路安行,字其筠(官载渎祖) ; 路叙行(墩上祖). 云鹏公下支祖(16世): (明) 路文奎(丁庄, 河北, 坝头, 新东(路家塘), 黄土沟, 吴巷桥, 湖沙, 灌塘, 清水潭, 东沙河口东溪等分支共祖).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及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路氏宗谱[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尚德堂, 公元2015年续修. 10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宋) 路天祚,字锡之,号仁斋. 始迁祖(4世): (宋) 路居正,字克明,号益斋. 宋末为避战乱, 由湖南东安州迁居晋陵尚宜乡, 即现武进东安镇. 居正公派下支祖(15世): (明) 路云衢,字惟登,号养心 ; 路云鸿,字惟冲,号义安 ; 路云凤,字从正 ; 路云鹏,字从远. 云衢公下支祖(17世): (明) 路正行 ; 路之宸,号阶升. 均为宜兴祖. 云鸿公下支祖(17世): (明) 陆之廷,字广箴. 为宜兴祖. 云凤公下支祖(17世): (明) 路安行,字其筠(官载渎祖) ; 路叙行(墩上祖). 云鹏公下支祖(16世): (明) 路文奎(丁庄, 河北, 坝头, 新东(路家塘), 黄土沟, 吴巷桥, 湖沙, 灌塘, 清水潭, 东沙河口东溪等分支共祖).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及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路氏宗谱[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尚德堂, 公元2015年续修. 10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宋) 路天祚,字锡之,号仁斋. 始迁祖(4世): (宋) 路居正,字克明,号益斋. 宋末为避战乱, 由湖南东安州迁居晋陵尚宜乡, 即现武进东安镇. 居正公派下支祖(15世): (明) 路云衢,字惟登,号养心 ; 路云鸿,字惟冲,号义安 ; 路云凤,字从正 ; 路云鹏,字从远. 云衢公下支祖(17世): (明) 路正行 ; 路之宸,号阶升. 均为宜兴祖. 云鸿公下支祖(17世): (明) 陆之廷,字广箴. 为宜兴祖. 云凤公下支祖(17世): (明) 路安行,字其筠(官载渎祖) ; 路叙行(墩上祖). 云鹏公下支祖(16世): (明) 路文奎(丁庄, 河北, 坝头, 新东(路家塘), 黄土沟, 吴巷桥, 湖沙, 灌塘, 清水潭, 东沙河口东溪等分支共祖).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及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路氏宗谱[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尚德堂, 公元2015年续修. 10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宋) 路天祚,字锡之,号仁斋. 始迁祖(4世): (宋) 路居正,字克明,号益斋. 宋末为避战乱, 由湖南东安州迁居晋陵尚宜乡, 即现武进东安镇. 居正公派下支祖(15世): (明) 路云衢,字惟登,号养心 ; 路云鸿,字惟冲,号义安 ; 路云凤,字从正 ; 路云鹏,字从远. 云衢公下支祖(17世): (明) 路正行 ; 路之宸,号阶升. 均为宜兴祖. 云鸿公下支祖(17世): (明) 陆之廷,字广箴. 为宜兴祖. 云凤公下支祖(17世): (明) 路安行,字其筠(官载渎祖) ; 路叙行(墩上祖). 云鹏公下支祖(16世): (明) 路文奎(丁庄, 河北, 坝头, 新东(路家塘), 黄土沟, 吴巷桥, 湖沙, 灌塘, 清水潭, 东沙河口东溪等分支共祖).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及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路氏宗谱[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尚德堂, 公元2015年续修. 10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宋) 路天祚,字锡之,号仁斋. 始迁祖(4世): (宋) 路居正,字克明,号益斋. 宋末为避战乱, 由湖南东安州迁居晋陵尚宜乡, 即现武进东安镇. 居正公派下支祖(15世): (明) 路云衢,字惟登,号养心 ; 路云鸿,字惟冲,号义安 ; 路云凤,字从正 ; 路云鹏,字从远. 云衢公下支祖(17世): (明) 路正行 ; 路之宸,号阶升. 均为宜兴祖. 云鸿公下支祖(17世): (明) 陆之廷,字广箴. 为宜兴祖. 云凤公下支祖(17世): (明) 路安行,字其筠(官载渎祖) ; 路叙行(墩上祖). 云鹏公下支祖(16世): (明) 路文奎(丁庄, 河北, 坝头, 新东(路家塘), 黄土沟, 吴巷桥, 湖沙, 灌塘, 清水潭, 东沙河口东溪等分支共祖).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及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路氏族谱
临淄始迁祖 : 路通(元明之际) 散居地 : 山东省临淄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