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罗素)

《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是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大师伯特兰·罗素的作品。该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何兆武、李约瑟译。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讨论西方哲学史的著作。其叙述年代从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到现代的逻辑分析哲学。罗素这部西方哲学史的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该书的写作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故在这部哲学史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辟专章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比如在此书中他专门分章讨论了雅典和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犹太人的宗教发展、黑暗时期的罗马教皇制、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及一些通常被认为与哲学并无太大关联的人物如拜伦等。在该书中,罗素特别强调了哲学家...

西方哲学史简介资料
0415325056
Allen & Unwin、Simon & Schuster
1945 年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非虚构
何兆武
西方哲学史相关文献
西方哲学史
关于本书该书写于二战期间,源于罗素1941年-1942年在费城BarnesFoundation的一系列哲学史的讲座。很多关于历史方面的研究是由罗素的第三任妻子完成的。1943年,罗素收到出版商SimonandSchuster预付的3000美元,尔后1943年-1944年间在他在BrynMawrCollege写成该书。该书1945年在美国出版,一年后在英国出版。尽管学术界哲学家对该书多有批评,该书当时即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到1947年止即已重印几次,直到今天仍在重印。该书的成功带给罗素生命的最后二十五年稳定的财源。该书幽默易懂,也体现了二十世纪最伟大哲学家之一——作者自身的哲学。当罗素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奖时,《西方哲学史》被列举为获奖因素之一,并在获奖演说中两次提及该书。罗素不仅讨论该书中主要人物的生活、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他们的哲学系统,他随后还饶有兴致的解释他们错在哪里以及为何出错。...
查看全文
哲学史
参见哲学家列表哲学条目的历史部分连结Mapwithwesternphilosophers"placesanddatesofbirth
查看全文
西方三圣
相关条目东方三圣华严三圣娑婆三圣西方净土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观无量寿佛经
查看全文
西方哲学史
古代哲学西方哲学一般被认为始于米利都的泰勒斯,他活跃于公元前585年左右,并提出了“水是万物之源”这个命题。这个命题的重要性不在于它的正确与否而是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他最著名的学生有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之后几个世纪中出现了其它的思想家及其学派,其中最重要的有:赫拉克利特:自然具有流动、无常的本性。(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阿那克萨哥拉:现实世界的有序性是由精神所掌控的。德谟克利特:世界是由无数互相作用的粒子所构成的。巴门尼德:万物是同一的,运动是不可能的。辩士学派:真理在于雄辩,而不在于其内在的正确与否。这段时期的哲学发展最后聚集到古希腊最大的城市:雅典。有大量关于雅典文化是如何激励了哲学的发展的探讨,其中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主要原因是雅典拥有直接民主。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人们发现以诡辩和争论为基础的智者学派地位很高,他们的授课保证了良好的收入来源。另一个证据是
查看全文
西方狍
形态西方狍是一种小鹿,体长仅为95-135公分,肩部65-75公分高,体重15-30公斤。灰色面,体色泛红,夏天是红金色,冬天加深到棕色甚至黑色。腹部颜色较浅,靠近尾部有一丛白毛。雌狍的尾部毛是心形,雄狍则是肾形。真正的尾巴极短,仅有2-3公分,几乎看不见。受惊时,它们会放声大叫,并扬起尾部白毛。只有雄狍有角,短而直,第一两年角不分支,只到5-12公分。高龄健康的雄狍的角可达20-25公分,两到三个分支,偶尔也能长出四个分支。和其它鹿不同,狍属动物的角掉了之后马上开始重长。栖息及饮食东欧的西方狍,四五月份西方狍最爱傍晚时活动。主要出入在森林,但也可能到草地或树木稀疏的林区寻食。主食草、树叶、莓果和嫩枝,尤其喜欢下雨之后吃水分高的嫩草。西方狍分布区演变很快。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业,伐木造田,当时有大量西方狍到这些新草地寻食。.繁殖幼狍,2-3星期一般来说,西方狍在野外生存最长的寿命为十...
查看全文
西方哲学史相关标签
欧洲历史著作
哲学史
哲学书籍
伯特兰·罗素
西方哲学
出版物
家族谱大览
崧山方氏宗譜, 14, 卷14_ 世系 上嶴老二房之四房派遷縣西方斗巖33世師朗公起, 198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81年重修(瑞安平阳坑 : 王超德等梓辑).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迁祖(1世) : (唐) 方绮,行七三. 仁纳公第三子. 唐禧宗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 为避王郢乱,与大将军罗公,由闽转迁乐邑崧山. 苏川始迁祖(18世) : (明) 方寗眷,名万育,字鹰眷,号颐养. 为天骥公(字伯良,行廉一)之子. 自乐邑十五都崧山入赘永邑四都龙湾寮前李氏. 后迁于罗东之方家焉. 行派(17世起) : 廉寗正顺 信肃真诚 雍熙和乐 仁厚崇祯 宏裕恭宪 智睿文明 福祉庆衍 秀特俊英 仙华丽曼 邓策书马. 名辈 : 廷必佛逢 良子宗守 朝尚清平 纯臣希有 师圣孔嘉 立言为宝 敦道世传 安泰恒久 置干纪昌 天坤毅龙. 字行 : 伯崇友敏 孟永曾嗣 叔仲季贤 克承祖光 学士兴起 大君可匡 昌隆丕显 万载长康 值地伸盛 明欢意情.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方氏宗谱.
浏览:100
崧山方氏宗譜, 9, 卷11_ 世系 上岙派 上岙老二房遷縣西方斗岩33世師朗公起, 200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1年重修(瑞安市平阳坑 : 王钏巧辑印).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修谱首事委员人数众多, 且分各地, 故不一一列出. 详见卷2, 影像126~127页.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8-9. 外纪远祖 : 方琡. 四府君观之孙. 为督府咨议金紫大夫. 始迁祖(1世) : (唐) 方绮,行七三. 仁讷公之三子. 唐僖宗时避王郢乱, 与大将军罗公,转迁乐邑十五都. 大崧之始也. 中兴鼻祖(17世) : (明) 方廷淮,行廉四,字伯清. 肇二公之第三子,幼继岳卫公. 下有五子: 方必达,字崇孚 ; 方文浩,字崇殷 ; 方寿,字崇山,号松阳 ; 方彤,字崇彩,号松涧 ; 方苏,字崇厚,号乐耕. 四房 : 长房萃公后 ; 二房松阳后 ; 三房松涧后 ; 四房乐耕后. 苏川里始迁祖(18世) : (明) 方膺眷,字育禹,号颐养. 廉一公之子. 由永塲龙湾寮前迁来. 行派 : 廉宁正顺 信肃真诚 雍熙和乐 仁厚崇祯 宏裕恭宪 智睿文明 福祉庆衍 秀特俊英 仙华丽曼 邓策书马. 名辈 : 廷必佛逢 良子宗守 朝尚清平 纯臣希有 师圣孔嘉 立言为宝 敦道世传 安泰恒久 置干纪昌 天坤毅龙. 字行 : 伯崇友敏 孟永曾嗣 叔仲季贤 克承祖光 学士兴起 大君可匡 昌隆丕显 万载长康 值地伸盛 明欢意情. 大崧分派之雅林角方氏宗族 : 为周方叔之后, 以字为氏, 方叔食邑于洛, 故望出河南巨族也. 河南楠溪雅林角始迁祖(21世) : (清) 方孟兆,字伯足. 因避乱,自乐之大崧徙居温之五马街,后又迁居楠溪雅林地方. 岭脚讳行 : 躬修延礼义 克振维钦崇 肇起英华士 家声日茂隆. 岭脚字行 : 文彦光邦国 允升有俊良 用宣宏大政 世德永明昌.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乐清崧山方氏宗谱. 另书名页题 : 乐清大崧方氏宗谱.
浏览:100
西方陳氏宗譜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2[1933]修. 存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本谱不全, 残缺卷2-3. 浦阳始迁祖 : (宋) 陈淑程,字子久,行百十. 迁浦阳十都龙溪. 讳字式 : 世大应一允, 朝士曰正公. 惟贤可希圣, 子必定光宗. 表字式 : 君汝惟国用, 克守起昌隆. 明哲兴善道, 功业自恢洪. 行字式 : 缃经纬纹缨, 绶缙绅继𦈐. 绍缵綒绸缜, 缔縯续𫟄𫄧. 散居地 : 浙江省浦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颍川陈氏宗谱.
浏览:100
寿塔方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重修. 20册 : 世系表. 外纪始祖 : 方干. 居浙东. 为桐庐祖. 生二子 : 方翼 ; 方严. 内纪一世祖 : (宋) 方猷,行隆七. 生四子 : 方昭 ; 方穆 ; 方和 ; 方顺. 分支祖(5世) : 方升. 昭公四世孙. 二传分两支(8世) : 方佛保,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行福三(白竹祖). 分派祖(11世) : 方伯安,行荣四.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方卬,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行华四 ; 方卸,行华五 ; 方叩,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方庆,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方正,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房祖(13世) : 方明,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 贵祯祥衍泽康寕 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 礼智孝友廉节温 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寿塔方氏续修宗谱.
浏览:0
寿塔方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重修. 20册 : 世系表. 外纪始祖 : 方干. 居浙东. 为桐庐祖. 生二子 : 方翼 ; 方严. 内纪一世祖 : (宋) 方猷,行隆七. 生四子 : 方昭 ; 方穆 ; 方和 ; 方顺. 分支祖(5世) : 方升. 昭公四世孙. 二传分两支(8世) : 方佛保,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行福三(白竹祖). 分派祖(11世) : 方伯安,行荣四.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方卬,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行华四 ; 方卸,行华五 ; 方叩,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方庆,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方正,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房祖(13世) : 方明,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 贵祯祥衍泽康寕 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 礼智孝友廉节温 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寿塔方氏续修宗谱.
浏览:0
寿塔方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重修. 20册 : 世系表. 外纪始祖 : 方干. 居浙东. 为桐庐祖. 生二子 : 方翼 ; 方严. 内纪一世祖 : (宋) 方猷,行隆七. 生四子 : 方昭 ; 方穆 ; 方和 ; 方顺. 分支祖(5世) : 方升. 昭公四世孙. 二传分两支(8世) : 方佛保,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行福三(白竹祖). 分派祖(11世) : 方伯安,行荣四.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方卬,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行华四 ; 方卸,行华五 ; 方叩,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方庆,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方正,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房祖(13世) : 方明,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 贵祯祥衍泽康寕 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 礼智孝友廉节温 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寿塔方氏续修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