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庄亲王

庄亲王

和硕庄亲王(满语:ᡴᡝᠰᡳᠨ
ᠠᠮᠪᠠᠯᡳᠨᡤᡤᡠ
ᠴᡳᠨ ᠸᠠᠩ
,穆麟德:Hošoi ambalinggu cin wang,太清:Hoxoi ambalinggu qin wang),清朝世袭亲王。顺治八年(1651年),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硕塞被其弟顺治帝封为承泽亲王(满语:ᡴᡝᠰᡳᠨ
ᡴᡝᠰᡳᠨᡤᡤᡝ
ᠴᡳᠨ ᠸᠠᠩ
,穆麟德:Hošoi kesingge cin wang,太清:Hoxoi kesingge qin wang)。其子博果铎改为庄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康熙帝第十六子胤禄奉旨被过继给博果铎。乾隆时得到世袭罔替亲王的许可,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一共传了九代十二位庄亲王。

  1. 承泽裕亲王硕塞
    1629-1644-1655
  2. 庄靖亲王博果铎
    1650-1655-1723
  3. 庄恪亲王允禄
    1695-1723-1767
  4. 庄慎亲王永瑺
    1737-1767-1788
  5. 庄襄亲王绵课
    1763-1788-1826
  6. 已革庄亲王奕?
    1814-1826-1838-1860,因吸食鸦片被革职。
  7. 庄勤亲王绵护
    1783-1838-1842
  8. 庄质亲王绵哗
    1785-1842-1845
  9. 庄厚亲王奕仁
    1824-1846-1874
  10. 已革庄亲王...
庄亲王简介资料
庄亲王相关文献
完亲王
生平其父高宗15岁时大婚,王妃是长其一岁的闵妃。但高宗对闵妃敬而远之,迷恋尚宫李顺娥,李尚宫于同治七年(1868年)首先生子李墡。闵妃先后怀孕三次,流产一次,夭折两次,因此高宗生父云岘君对闵妃的生育能力产生怀疑,主张立永宝堂李氏(李尚宫)之子完和君李墡为王世子。闵妃联合自己家族的闵升镐、闵谦镐及其他反云岘君势力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一月发动兵变,闵妃集团掌握实权,云岘君被迫离京,隐居庆尚道三溪洞。李坧出生后,闵妃要求立刻将刚出生的李坧封为世子。神贞王后不满闵妃掌权,主张立李墡为世子。高宗支持闵妃,闵妃花重金贿赂清朝,获得清朝支持。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初一,高宗册封不满周岁的李坧为王世子,李坧成为朝鲜王朝五百年来受封年龄最小的世子。光绪二年(1876年)正月,清朝派前盛京户部侍郎吉和、内阁学士乌拉喜崇阿为正副敕使前往朝鲜,正式册封李坧为王世子。李坧的“竞争对手”李墡,则在世子册封...
查看全文
惇亲王
惇亲王1819年—1838年:惇恪亲王绵恺1821年进亲王,1827年降郡王,1828年复亲王,1838年降郡王,同年追复亲王,谥号恪1836年—1889年:惇勤亲王奕誴绵恺养子,初封郡王,1855年降贝勒,1856年复郡王,1860年进亲王,谥号勤1889年—1900年:已革郡王衔贝勒载濂奕誴一子,降爵为贝勒,1889年加郡王衔,1900年革爵1900年—1930年:恭恪贝勒载瀛奕誴四子,谥号恭恪1930年—?:贝子溥僩载瀛五子,降爵为贝子奕缵支系1820年—1821年:追封贝勒奕缵绵恺一子,初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无嗣载濂支系1862年—1889年:奉恩辅国公载濂奕誴一子,初封二等镇国将军,1864年进不入八分镇国公,1871年进奉恩辅国公,1889年袭贝勒载澜支系1889年—1900年:不入八分辅国公载澜奕誴三子,初封三等辅国将军,1884年进二等镇国将军,1889年进不入八分辅国公,1...
查看全文
亲王
中国的亲王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自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仪封“汾阳王”。唐朝还有一种特别的嗣王。故又名一字王。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某王(如秦王、晋王),其封地称国(秦国、晋国等),王玺称“某国之宝”。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亲王。南明时亦有外姓亲王。亲王的正妻为亲王妃,通称王妃(如秦王妃)。亲王的嫡长子(无嫡子时则为长子)年十岁,封世子(如秦世子),以后承袭王位;其余诸子封郡王。嘉靖以后...
查看全文
庄亲王
庄亲王世系图参考文献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
查看全文
法亲王
起源与变迁平安时代中期,出家的亲王有入道亲王、法师亲王、禅师亲王等称呼,后来白河法皇第二皇子觉行出家为僧,后受亲王宣下,称为“觉行法亲王”,以后男皇族出家后受亲王宣下就以此称呼。由于后来受亲王宣下皇族十分少,故出家(入道)的亲王也更少了,而入道亲王此称呼则渐渐消失。结果,法亲王变成了称呼是僧人的亲王。还俗的法亲王或入道亲王只限于本人是皇族,其后裔将会是臣籍,不能世袭法亲王或入道亲王衔头。称法亲王的皇族守觉法亲王觉行法亲王尊觉法亲王觉惠法亲王公辨法亲王真寂法亲王性圆法亲王尊圆法亲王觉云法亲王慈道法亲王守澄法亲王澄觉法亲王尊朝法亲王觉法法亲王慈胤法亲王尧延法亲王最云法亲王觉深法亲王觉快法亲王静惠法亲王圣云法亲王尧恕法亲王尊性法亲王圆惠法亲王道法法亲王尊纯法亲王道觉法亲王承觉法亲王尧然法亲王承胤法亲王尊实法亲王静尊法亲王行圆法亲王尊助法亲王圣惠法亲王尧胤法亲王道光法亲王法仁法亲王净助法亲王尊惠法...
查看全文
庄亲王相关标签
铁帽子亲王
家族谱大览
锦绣庄氏宗谱[14卷, 首末各1卷]
原书: 稿本影印, 民国37[1948]重修. 存1册: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福建始祖: (唐) 庄森,字一郎,号文盛. 由光州固始县, 从王潮入闽, 家于泉州永春桃源里蓬莱山之麓. 晋江使迁祖(1世): (宋) 庄夏,字子礼,号藻斋,谥忠敏. 由永春徒居泉郡. 为森公9世孙. 夏公派下平阳祖(14世): (明) 庄仰渠,号少溪(15世, 为庄赐敬,字道钦,号玉三之子) ; 庄赐劝,字立教,号玉峰 ; 庄赐可,号玉泉. 由泉州安溪迁居温州平阳. 仰渠公派下支祖(18世): (清) 庄士赋,字帝锡,号松屏. 自平阳迁居乐清靖江. 为靖江派祖. 赐劝公派下支祖(18世): (清) 庄帝龙,一名元龙(由平阳浦门迁玉环茅岘, 为茅岘派祖) ; 庄帝壁,一名文炳,号永焰(迁居台州太平十六都古城, 为古城派祖). 赐可公派下支祖(18世): (清) 庄士礼,字帝仁(迁居乐清十九都石古墩, 为石古墩派祖) ; 庄士铤,字帝儒(迁居乐清十九都东塘山麓, 为东塘派祖). 名行(24世起): 明良千载庆 和顺集祯祥 恭懋丕基植 定知承统长 克宽昭信惠 化普道同匡 师保勤敷赞 声威振远方 孙曾从宪典 锡瑞笃辉光 济美兴豪俊 咸宁邦永康. 字行(24世起): 孔孟传仁义 诗书经训敦 鸿儒善继述 百世绍渊源 居敬心安泰 清廉节乃全 守谦求益友 存性可希贤 温厚中恒积 精华久必宣 因才隆作育 名教万年尊. 注: 此谱不全. 仅存居卷首, 及卷1~5(1~21世). 缺卷6, 7(世表21~29世), 8(迁徙), 9(缙绅), 10(祭祀), 11(列传), 12(妇传), 13(艺文), 14(杂志), 卷末(附录). 散居地: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及浙江省平阳县, 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锦绣之声(庄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庄氏仙游县联谊会, 1995年. 全1册(约185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注 : 此谱包含支派众多繁杂, 且多数支派第20至30世祖先名讳资料缺失不详. 远祖 : 楚庄王,字旅. 名祖 : (战国时代) 庄周,书名庄子. 诏封为南华真人. 入闽宗祖(一世) : (唐) 庄森,字文盛. 原籍河南固始. 因黄巢之乱,迁闽之桃源,居蓬莱山白里村. 仙游始祖(11世) : 庄弥约. 梦说公第三子. 为方州通判. 派祖(16世) : 庄福信,号千九(梓林祖) ; 庄福宁,号千十(文溪祖). 皆为德四公之子. 千九公下房祖(18世) : 庄圭(一房) ; 庄璋(二房) ; 庄琛(三房) ; 章瑶(四房). 皆为清隐公之子. 一房下一子 : 庄天祐. 二房下一子 : 庄天禄. 三房下二子 : 庄天明 ; 庄天衍. 行辈字 : 文章光上国 科甲振联芳 道德久传颂 勋业永弘扬. 散居地 : 福建省仙游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庄氏大宗谱
原书: 中坜市 : 百族姓谱社, 1992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 系姓始祖 : 熊侣,谥曰庄. 穆王子,楚庄王是也. 其后子孙以庄为姓. 宗祖 : (唐) 庄森,字文盛. 避黄巢之乱,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 始祖 : (宋元之际) 庄九郎公,讳诏,字耀德. 随父兄南徙广东,再由潮入惠,后徙居陆丰沙洞坑. 晋江青阳祖 : 庄祐孙,号古山. 南靖龟阳祖 : 庄三郎,谥太极. 祖籍潮州大埔县. 惠安云头祖 : 庄同. 海阳始祖 : (宋元之际) 庄弥渊,字月江. 宋亡,月江公避广东潮州府海阳县. 海阳来台祖 : 庄德大,谥朴厚. 由海阳县来台开垦创业. 下有八子,分八房. 德大公下八房祖 : 庄县生 ; 庄守生 ; 庄泰生 ; 庄跳生 ; 庄来生 ; 庄禄生 ; 庄七生 ; 庄屘生. 龙溪入台祖 : 庄德森. 原籍福建漳州龙溪县. 平和迁台祖 : 庄树配. 原籍漳州平和乡. 南靖迁台祖 : 庄朝取. 原籍漳州南靖县龟洋乡. 漳浦入台祖 : 庄赐郎. 原籍漳州漳浦县. 散居地 : 台湾省桃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天水堂庄氏大族谱.
浏览:0
庄氏大宗谱
原书: 中坜市 : 百族姓谱社, 1992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 系姓始祖 : 熊侣,谥曰庄. 穆王子,楚庄王是也. 其后子孙以庄为姓. 宗祖 : (唐) 庄森,字文盛. 避黄巢之乱,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 始祖 : (宋元之际) 庄九郎公,讳诏,字耀德. 随父兄南徙广东,再由潮入惠,后徙居陆丰沙洞坑. 晋江青阳祖 : 庄祐孙,号古山. 南靖龟阳祖 : 庄三郎,谥太极. 祖籍潮州大埔县. 惠安云头祖 : 庄同. 海阳始祖 : (宋元之际) 庄弥渊,字月江. 宋亡,月江公避广东潮州府海阳县. 海阳来台祖 : 庄德大,谥朴厚. 由海阳县来台开垦创业. 下有八子,分八房. 德大公下八房祖 : 庄县生 ; 庄守生 ; 庄泰生 ; 庄跳生 ; 庄来生 ; 庄禄生 ; 庄七生 ; 庄屘生. 龙溪入台祖 : 庄德森. 原籍福建漳州龙溪县. 平和迁台祖 : 庄树配. 原籍漳州平和乡. 南靖迁台祖 : 庄朝取. 原籍漳州南靖县龟洋乡. 漳浦入台祖 : 庄赐郎. 原籍漳州漳浦县. 散居地 : 台湾省桃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天水堂庄氏大族谱.
浏览:0
庄氏族谱
原书: 南靖县 : 庄朱严氏渊源研究会, 1996年序. 全1册(820页)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源流 : (春秋) 芈熊旅. 乃楚庄王庄侣. 子孙以其号庄为姓. 入闽始祖 : (唐) 庄文盛,讳森,名一郎. 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 光启年间从王绪入闽,居永春县桃源里. 文盛公下四子 : 庄韦,曰二郎(居蓬莱) ; 庄章,曰三郎(居惠安) ; 庄中,曰四郎,改名庄浔(居洛阳) ; 庄申,字宗达,号梅轩,又号高峰(为本谱宗祖). 青阳祖 : (宋) 庄佑孙,号古山. 潮州揭阳祖 : 庄公从. 佑孙第五子. 公从下四子 : 庄敷言,字𢽾 ; 庄清素(移居普宁县) ; 庄古溪(移居海阳县) ; 庄惠和(移居大埔县). 龟阳始祖(一世) : (宋元之际) 庄三郎,字登晦,号太极. 敷言公之子. 开基南靖. 下有二子 : 庄必文,号龙山 ; 庄必华,号岩领. 派祖(3世) : 庄祖富,号阳平. 必文公次子. 祖富公下五子 : 庄良茂(天湖房) ; 庄良盛(中村房,又称钟春房) ; 庄良通(无嗣失传) ; 庄良显(塘后房) ; 庄良惠(垅头房). 散居地 : 福建省南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毘陵庄氏增修族谱 [32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线装.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毘陵即今江苏省武进县. 金坛始祖 : (宋) 庄邦一. 毘陵始迁祖 : 庄秀九.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版心题 : 庄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