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弼德院

弼德院

弼德院,中国清朝中央机构之一,创设于1911年5月8日(宣统三年四月初十),是清朝末年为实行宪政而成立的“上备顾问,参议国务”的专职参议机构。为皇帝亲临顾问国务的地方,院内置院长、副院长各1人,顾问大臣32人,参议10人,秘书厅秘书长1人,初设院长为陆润庠,荣庆为副院长。

弼德院相关文献
弼德院
职官以下如无说明,为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任命:院长:陆润庠(六月十五日(1911年7月10日)解职)、荣庆(六月十五日(1911年7月10日)任)、奕劻(九月十一日(1911年11月1日)任)副院长:荣庆(六月十五日(1911年7月10日)升院长)、邹嘉来(六月十五日(1911年7月10日)任)以下为闰六月廿日(1911年8月14日)任命的庆亲王内阁弼德院成员:秘书长:田智枚顾问大臣:贝子载振、陆润庠、增祺、陈宝琛、丁振铎、姚锡光、沈云沛、诚勋、清锐、朱祖谋、礼亲王世铎(宗人府令兼任)、奎俊(内务府大臣兼任)、继禄(内务府大臣兼任);全体国务大臣均兼充(国务大臣见庆亲王内阁)。参议:景瑗、施愚、陈云诰、恩华、陶葆廉、张一麐、吴廷燮(法制院参议兼任)、陈懋鼎(外务部右参议兼任)、林灏深(学部左参议兼任)、诚璋(农工商部左参议兼任)以下为九月十一日(1911年11月1日)任命...
查看全文
卜弼德
生平卜弼德1903年4月8日生于俄国海参崴,他的父亲是俄罗斯驻海参崴军队指挥官,他的祖先则是来自美因茨、于13世纪定居于爱沙尼亚的一支波罗的海德国人。一战爆发后,卜弼德在圣彼得堡军事学校受训,于1915年前往伪满洲哈尔滨,开始研究语言学,后返回海参崴东方研究所(OrientalInstitute)研习汉语言。1920年、1921年间,卜弼德一家逃往美国,定居于旧金山。他进入加州大学进修,于1924年取得东亚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于1930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32年开始受雇于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任教。1937年成为副教授,1940年任系主任,1948年升为全职教授,1964年任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OrientalSociety)主席。他还于1938年、1956年及1963年三度获得古根海姆基金(GuggenheimFellowship)。1972年6月29日,卜弼德因心脏病发作而与世...
查看全文
里德学院
历史学院雪景里德学院创立于1908年,1911年开课。“里德”一名是用来纪念俄勒冈州企业家西米恩·甘尼特·里德和他的妻子阿曼达。前者的遗愿是要他的妻子捐出一部分地产来发展波特兰的艺术,或帮助波特兰人民过得更加幸福。该校第一任校长是贝茨学院和鲍登学院的教授威廉·特鲁芬特·福斯特(1910年至1919年在任)。其模式不同于东海岸的常春藤盟校,校内没有美国大学常见的体育队、兄弟会等组织,而是提供学生大量的学习、教育时间。
查看全文
高德院
起源与历史高德院是以日本国宝的青铜制阿弥陀佛坐像、俗称镰仓大佛(也称为长谷大佛)为本尊的寺院。全名是大异山高德院清净泉寺(しょうじょうせんじ)。高德院当初是否以镰仓象征的大佛为本尊这一点外,关于草创时期的开山与开基等不明的地方甚多。而且大佛造像的经纬,因谁而建造等情况也缺乏相关资料,仍然未明。有说寺院初时是镰仓市材木座的光明寺里院搬迁出来的,但亦不肯定。寺当初属于真言宗,由镰仓的极乐寺开山的忍性(にんしょう)一类密宗僧人当住持。后来归于临济宗,成为建长寺的属寺。江户时代正德年间(1711-1716年)由江户増上寺的祐天上人重新兴旺以后归于浄土宗,成为材木座的光明寺(净土宗关东总本山)的属寺。关于大佛的建造,正史《吾妻镜》记载在历仁元年(1238)开始建造木像大佛,五年后完成。同一本《吾妻镜》当中,亦有记载在建长4年(1252)建造铜像大佛,但木像大佛与铜造大佛两者之间的关系与造像的经纬至今...
查看全文
奥德翁剧院
外部链接官方网站
查看全文
弼德院相关标签
弼德院
1911年建立的政府机关
家族谱大览
青莲院《文德房》南山坪族谱
青莲院《文德房》南山坪族谱
浏览:753
南阳叶氏宗谱 [39卷,首末各1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清干隆38[1773]. 存2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此谱不全. 缺卷17-18, 20-22, 27-29, 34-36. 此谱拍摄次序颠倒杂乱为 : 1-13(影像p6起), 23-25(影像p1462起), 13-16(影像p1196起), 26(影像p1997起), 19(影像p2121起), 30-33(影像p2250起), 37-39(影像p2410起). 一世远祖 : (汉) 叶尤,字善德. 始祖(32世) : (唐) 叶林秀,字实夫,晚号慕潜斋. 由歙迁婺东之忠平. 派祖(36世) : (唐宋之际) 叶文义,字世质. 义公下有五子 : (宋) 叶正初,字有初 ; 叶正和,字有容 ; 叶正先,字有开 ; 叶正春 ; 叶正蒙. 明堂派支祖(49世) : (元明之际) 叶东远,行高五,字德征. 正初公之后. 济岭派支祖(46世) : 叶沈. 鳙源派支祖(50世) : (元明之际) 叶如雷,行礼三,字震远. 阳墩派支祖(45世) : (宋) 叶顺之,字森道,号元涧. 禄源派支祖(44世) : (宋) 叶养顺,字惟受. 开邑西源派支祖(40世) : (元) 叶仁,行四,字子居 ; 叶德,行四六,字子全 ; 叶琰,行十八,字季瑶(德公之长子). 霞城派支祖(37世) : 叶正春,行小十三,字有生. 歙西岩镇派支祖(57世) : (明) 叶世安,字云登. 武溪派支祖(51世) : 叶立存. 浮梁浇溪派支祖(41世) : 叶琦,行小五,字孟文. 德公第二子. 德兴三溪派支祖(44世) : 叶坤泰,行二十三,字元吉,又名埙儒. 注 : 婺源县曾属安徽省, 现属江西省. 散居地 : 江西省婺源县, 浮梁县, 德兴县, 及浙江省开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南阳叶氏正宗谱.
浏览:0
南阳叶氏宗谱 [39卷,首末各1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清干隆38[1773]. 存2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此谱不全. 缺卷17-18, 20-22, 27-29, 34-36. 此谱拍摄次序颠倒杂乱为 : 1-13(影像p6起), 23-25(影像p1462起), 13-16(影像p1196起), 26(影像p1997起), 19(影像p2121起), 30-33(影像p2250起), 37-39(影像p2410起). 一世远祖 : (汉) 叶尤,字善德. 始祖(32世) : (唐) 叶林秀,字实夫,晚号慕潜斋. 由歙迁婺东之忠平. 派祖(36世) : (唐宋之际) 叶文义,字世质. 义公下有五子 : (宋) 叶正初,字有初 ; 叶正和,字有容 ; 叶正先,字有开 ; 叶正春 ; 叶正蒙. 明堂派支祖(49世) : (元明之际) 叶东远,行高五,字德征. 正初公之后. 济岭派支祖(46世) : 叶沈. 鳙源派支祖(50世) : (元明之际) 叶如雷,行礼三,字震远. 阳墩派支祖(45世) : (宋) 叶顺之,字森道,号元涧. 禄源派支祖(44世) : (宋) 叶养顺,字惟受. 开邑西源派支祖(40世) : (元) 叶仁,行四,字子居 ; 叶德,行四六,字子全 ; 叶琰,行十八,字季瑶(德公之长子). 霞城派支祖(37世) : 叶正春,行小十三,字有生. 歙西岩镇派支祖(57世) : (明) 叶世安,字云登. 武溪派支祖(51世) : 叶立存. 浮梁浇溪派支祖(41世) : 叶琦,行小五,字孟文. 德公第二子. 德兴三溪派支祖(44世) : 叶坤泰,行二十三,字元吉,又名埙儒. 注 : 婺源县曾属安徽省, 现属江西省. 散居地 : 江西省婺源县, 浮梁县, 德兴县, 及浙江省开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南阳叶氏正宗谱.
浏览:0
罗源陈氏分修宗谱 [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1920]. 存5册:插图, 世系表. 颖川祖: 陈实,字仲弓. 为太邱长. 迁浮始祖(1世): (唐) 陈轶,又名彦文(盐仓派祖). 赠英烈侯,邑人立祠在浮城北隅,子孙因家浮梁. 浮北韩潭派下支祖(31世): (明清之际) 陈尚瞬 ; 陈尚德 ; 陈尚贤. 六都罗家山派下支祖(31世): (明清之际) 陈宗杰(梅树下双河派) ; 陈尚会(南源派) ; 陈宗嵩(庵前坞派) ; 陈宗昌(九都中坞派) ; 陈思孝(32世,纸房派)...等. 派行似为(31-37): 尚思文世光 继先. 罗家山续编派行(38-47世): 运启良芳振 时新兆际洪. 注: 罗家山派元居韩潭, 后分迁建德(亦名罗源,旧秋浦县,今安徽省至德县)罗家山. 注: 此谱缺卷1(像引, 统宗世系等). 1-30世记事资料皆无. 书名据谱序题编目. 书衣题及版心题: 陈氏宗谱. 其他谱序题: 陈氏重修宗谱. 散居地: 江西省浮梁县, 及安徽省至德县等地.
浏览:0
马源戴氏支谱 十二卷首末各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树德堂 , 民国16[1927]重修. 2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 (唐) 戴护,名仲仪,字邦卫. 始迁祖(6世) : (宋) 戴匡德,行三,名侨,字正仁. 由乐之凰柏源卜居马源. 生子六. 匡德公派下支祖(10世) : (宋) 戴广,行昌. 为匡德公第二子令陈公之后. 生子一 : 戴沂,行胪. 广公派下房祖(13世) : (宋) 戴仲周,行声 ; 戴仲晋,行声. 仲周公派下支祖(16世) : (宋) 戴敬仁,行经 ; 戴敬义,行经 ; 戴敬智,行经. 仲晋公派下支祖(16世) : (宋) 戴敬孝,行经. 行字母 : 先护绵启荫 三望肇荣昌 胪唱声名重 经传诗礼芳 英词敷藻翰 伟绩着旌常 秀毓芝兰并. 散居地 : 江西省乐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及目录题 : 广公支谱. 卷端题 : 星江马源戴氏广公支谱.
浏览:100
马源戴氏支谱 十二卷首末各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树德堂 , 民国16[1927]重修. 2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 (唐) 戴护,名仲仪,字邦卫. 始迁祖(6世) : (宋) 戴匡德,行三,名侨,字正仁. 由乐之凰柏源卜居马源. 生子六. 匡德公派下支祖(10世) : (宋) 戴广,行昌. 为匡德公第二子令陈公之后. 生子一 : 戴沂,行胪. 广公派下房祖(13世) : (宋) 戴仲周,行声 ; 戴仲晋,行声. 仲周公派下支祖(16世) : (宋) 戴敬仁,行经 ; 戴敬义,行经 ; 戴敬智,行经. 仲晋公派下支祖(16世) : (宋) 戴敬孝,行经. 行字母 : 先护绵启荫 三望肇荣昌 胪唱声名重 经传诗礼芳 英词敷藻翰 伟绩着旌常 秀毓芝兰并. 散居地 : 江西省乐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及目录题 : 广公支谱. 卷端题 : 星江马源戴氏广公支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