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使用的一种政府单位名称,在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度中作为“部”之下的分支部门。这种命名方式在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越南政府亦沿用,成为部的内部组织单位。欧美国家的国务部门下辖机构有时也会被中译为“司”,此类单位包含英语的“Directorate”、“Department”或德语的“Abteilung”等。

司相关文献
司继冰的司姓赋
司继冰的司姓赋,司姓赋  中华司氏网2012年2月29日司继冰  才智属仲达  顿丘是我根史圣精
查看全文
司勋司
参考文献孙逢吉:《职官分纪》卷9《官告院》
查看全文
埃凯司特拉托司
注释
查看全文
国司
国等级区分各令制国以在政治、经济等的国力强弱为基准,可分为大国、上国、中国、下国四等,因此各令制国的国司官位等级也依此有别。另外,因为桓武天皇的皇子颇多,为了封予,所以设置了只由亲王出任国司的“亲王任国”。大国(13国)上国(35国)中国(11国)下国(9国)
查看全文
司姓名人:司允德
司允德:字执中,元朝时东阿人。自幼失父,事母以孝闻。他勤奋读书,由太学生累官翰林国史院修撰。母卒庐墓,有鸣鹤百余只,翔舞上空,久而始去。后立瑞鹤亭于墓侧,以资纪念。
查看全文
司相关标签
东亚古代官制
政府机构
家族谱大览
睢宁司氏族谱
睢宁司氏族谱
听族人老者传说,大约300年前,始祖司庭章,在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至江苏睢宁县,居住在魏集镇蔡庄村(今老夏庄村蔡庄),生二子,长子司聪,次子司兰。 司聪生二子,大儿子景仪,二儿子景泉,居住蔡东队。 司兰生三子,大儿子景文,二儿子景武,三儿子名不详,居住在蔡西队。 听本家老年人言传下来,蔡庄司姓最早应该是姓司马,本族在 登 字辈开始,距今大约一百年左右,有将司姓改回司马姓,如:司马科、司马登山(1927-2006)及后人取名均以司马姓等。大约一百年前,族人和睢宁凌城镇那边的司氏一直互相来往。后来失去联系。文革时期家谱丢失。 字辈:庭,明,景,鉴(学、建),永(士),立(登),范(赢、沛),义(其),方(来),善(昌),心,长,存,克,振,荣(家),光(声) 司氏堂号:中和堂
浏览:0
1.王大司农本支谱书 [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福邑:广东印书局). 2册 : 世系表. 始祖 : (明) 王忠. 河北村长支祖 : (清) 王彤. 散居地 : 山东省福山县等地. 封面题 : 王氏大司农本支谱书.
浏览:100
草溪郑氏世谱 : 大司成公派
哈佛燕京图书馆 大提学公派大提学公派(28岁宪哲从世开始)、博士公派博士公派博士公派博士公派(18岁殷道恩道~)、大司成公派大司成公派(18岁泰乡~) 首尔特别市麻浦区,草溪郑氏大同水保小草溪氏大同修缮所,1963年发行。
浏览:0
万载司背宋氏族谱 [18卷,首末各1卷]
原书: 江西万载 : 京兆堂, 1993. 2册 : 插图, 世系表. 万载始祖 : (唐) 宋遇. 司背始迁祖 : (元明之际) 宋明海,字朝宗. 漳源支祖 : 宋明达,字朝英.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浏览:100
月城崔氏司直公派谱
延世大学图书馆 始祖崔致远,坡祖三顾的子孙录 庆尚北道庆州市月城崔氏司直公派谱中,甲子1984年发行
浏览:0
淸州李氏大同谱 : 司成公派
2011年6月发行, 1000-2011 韩国釜山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淸州李氏大同谱 卷 3, 始祖 李能希, 司成公派, 16世 彦谦的子孙录
浏览:0
司导读知识
司徒姓氏的由来
司徒姓氏的由来
  司徒,中华姓氏之一。司徒姓氏由来主要有5个:  1、源于姬姓,出自舜帝的后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司徒”是古代的官职名称,始于四千多年前的唐、虞之置,负责管理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等事情。尧帝为炎黄部落首领时,舜就是尧帝的司徒官,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故而又名“土司”。舜为帝之后,大禹为司空,契为司徒。契为商族始祖,其后有司徒姓。  据史籍《史记》和《通志·氏族略》中的记载,在虞舜的支系子孙中,有“以官职名为姓者”,称司徙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司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2、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官吏司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春秋时期伯爵以上的各诸侯国也多设有司徒职位,在其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皆称司徒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司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3、官名。  西周始置。西周前期金文都作“司土”,后期“司土”与“司徒”并用,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  春秋时,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司徒是上古官名,相传尧、舜时已经设置,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夏、商、周时期,朝廷都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春秋时列国也多设有这个职位,有以官职命氏的,就成为司徒氏。  4、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大夫墨狄,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  5、源于任姓  出自唐朝时期著名将领薛仁贵孙子薛嵩之子:薛平(字坦途),进检校司徒,更封韩召拜太子太保。以司徒致仕。
浏览量:2828次
司徒姓氏取名
司徒姓氏取名
  一个名字的好坏,对于每个人来说显的尤为重要,那我们在取名的时候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取名必须结合八字喜用神来取  2、取的名字要音、义、形相结合  3、取的名字读起来要响亮  4、取的名字不要产生歧义  司徒姓比较好的名字有:  司徒溪媛、司徒郅妍、司徒焱玉、司徒苓怡、司徒怡汐、司徒嘉文、司徒歆妍、司徒继文、司徒诗瑶、司徒莹雪、司徒涵悦、司徒羽莹、司徒梦洁、司徒希怡、司徒悦晗、司徒菁瑶、司徒翰洁、司徒帆颖、司徒景文、司徒晴嫣、司徒剑文等等。
浏览量:2048次
晋朝多少年历史
晋朝多少年历史
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15帝,共155年。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 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 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大量生产力与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
浏览量:2054次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个成语,出自《汉晋春秋》。《汉晋春秋》中记载着一则三国时期的故事,当时魏王朝大权渐渐旁落,司马懿战功卓著,与魏宗室展开了权力斗争,后来发动兵变,将魏国大权掌握在了司马氏手中。司马昭是司马懿的儿子,他手里也掌握着重要军权,他为了独揽大权屠杀曹氏家族的成员。曹髦是当时的魏帝,他忍受不了当傀儡的处境,有一次召见自己的心腹,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司马昭想要夺权的野心大家都明白。曹髦孤注一掷想要讨伐司马昭,最后失败身死。“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就流传了下来,用来比喻一个人的野心十分明显,已经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
浏览量:1602次
司马睿是谁的儿子
司马睿是谁的儿子
晋元帝司马睿,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琊武王司马伷之孙,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父亲是司马觐,母亲是夏侯光姬。 司马觐 司马觐(256-290年),字思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之孙,琅邪武王司马伷长子,晋元帝司马睿生父,即东晋元帝。太康四年(283年),袭封琅邪王,拜冗从仆射,负责侍卫宫中。太熙元年(290年)去世,终年三十五岁,谥号为恭。 夏侯光姬 夏侯光姬(?~307年),小字铜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征西将军夏侯渊的曾孙女,兖州刺史夏侯威的孙女,淮南太守夏侯庄之女,琅琊恭王司马觐的王妃,晋元帝司马睿的生母。夏侯光姬年幼时便颇为聪慧,因而被聘娶为琅邪恭王司马觐的王妃,公元276年生晋元帝司马睿。司马睿继承琅邪王之时,尊母亲为王太妃。曾经有谶语曰:“铜马入海建邺期”,而夏侯光姬小字铜环,被认为是司马睿得以继承帝位的谶语。
浏览量:22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