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尉仇台

尉仇台

尉仇台,是东汉后期的夫余国国王。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年),夫余王率领步骑七八千人入侵乐浪郡,杀伤吏民。永宁元年(120年),夫余王归附汉朝,遣嗣子尉仇台至洛阳进贡,汉安帝赐尉仇台印绶金彩。建光元年(121年)十二月,高句丽太祖王高宫率领马韩、濊貊的数千骑兵包围玄菟郡。夫余王派儿子尉仇台率领二万余人同州郡官府一同进行讨伐,击退高句丽的进攻。东汉末年,尉仇台成为夫余王,属辽东郡。夫余在高句丽、鲜卑两个强国之间,辽东太守公孙度以宗女嫁给尉仇台。尉仇台死后,简位居继立。

相关人物
尉仇台相关文献
仇台
仇台,仇台东汉人,笃于仁信。人多归附,居于东海之滨,以“百家济海”之故,建国号百济
查看全文
河南尉氏县(阮籍啸台)
河南尉氏县(阮籍啸台),河南尉氏县(阮籍啸台)阮籍字嗣宗,汉建安十五年(210年)生,卒于魏景元四年(2
查看全文
尉氏三贤之首尉缭及《尉缭子》
尉氏三贤之一的尉缭,姓尉,名缭,就是魏(梁)惠王时的尉缭(也就是明嘉靖《尉氏县志》记载的尉缭),著《尉缭子》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其生卒年不可考。尉缭于公元前320年来到大梁,公元前319年,即尉缭来大梁的第二年,魏惠王卒(《史记-魏世家》)。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6年),又一个叫缭的历史人物来到秦国,始皇任命其为国尉,也称尉缭(《秦始皇本纪》),但和魏惠王时的尉缭不是一个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杂家》:“《尉缭子》二十九篇,六国时人。”《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形势》:“《魏缭》三十一篇。”今存《尉缭子》五卷共24篇,据华陆综考证今本《尉缭子》是《汉书·艺文志·杂家》著录的《尉缭子》而非兵形势家著录的《尉缭》。由于北宋元丰年间列入《武经七书》,明清学者遂误为杂家《尉缭子》已佚失(华陆综《尉缭子注译》)。陈玖《七子兵略》注曰:“尉姓,缭名,魏人,乃鬼谷之高弟。善理阴阳,深达兵法,与...
查看全文
尉仇台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
查看全文
尉氏县名来历:尉(wei)氏为啥读尉(wei)氏而不读尉(yu)氏!
这个“尉(wei)”字,是个多音字,通常情况下,作为官职的称谓时读“wei”,比方说国尉、廷尉;作为姓氏的时候,它读“yu”,比如说“尉迟公”。这“尉氏”作为地名,听起来倒像是和一个人有关,那它为什么读“wei”而不读”yu”呢?在郑州、开封、许昌三市形成的“金三角”地带,有个县城叫尉(wei)氏。翻山越岭,跨越省市,在新疆,一个拥有大片大片胡杨的县城叫尉(yu)犁。时空转换。历史上有一个驰骋疆场、征战南北的唐朝名将,他被中国人称之为“门神”,名叫尉(yu)迟恭。在早于唐朝几百年的战国时代,在尉氏,有一个帮助秦朝统一天下的军事家,他叫尉(wei)缭。这些不相干的地名和人物似乎不该放在一起,但他们却因同一个字被联系起来,这个字就是“尉”(wei)字,也读尉(yu)。尉(wei)氏、尉(yu)犁、尉(yu)迟恭、尉(wei)缭,这样看来,无论是wei还是yu,它们都可以被用于地名和姓氏。那这个...
查看全文
尉仇台相关标签
扶余国君主
帝王
有问题的
家族谱大览
台湾南陈台硕堂陈氏谱志, 1, 目录 源流 校尉公世纪 天举公世纪 台硕公世纪 碑记 传略等, 1650-2008
原书: [台湾] : 祭祀公业陈台硕祀产管理委员会, 民国97[2008]初版(永春县 : 侨光印刷厂彩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南陈开宗祖 : 陈邕,字崇德,号南山. 忠公之子. 原籍京兆万年县,官至太子太傅. 入闽祖 : (唐宋之际) 陈弘元,号校尉,行四十九. 由光州固始县迁徙入闽,择居永春小岵南山. 始祖 : (元) 陈公奭,号秉彝. 君泽公第7子. 校尉公14世孙. 下有三子 : 陈昆禄,讳祖 ; 陈昆实,讳祐,字进保,又名明治 ; 陈子良. 禄, 实二公之后开基安溪. 仓美派祖 : (元明之际) 陈天举. 昆实公次子. 校尉公16世孙. 移居安溪仓美,自成一系. 下有一子 : 陈乌林. 乌林公下二子 : 陈宇谟(大长房派) ; 陈宇诰(大二房派). 台湾台硕堂一世祖 : (明清之际) 陈英望,字举磻,称台硕公. 为尧政公次子. 天举公12世孙. 英望公下四子 : 陈初箴,字式渐(迁江西,后不详) ; 陈辰箴,字醒翁(迁建宁) ; 陈端箴,字式庄,号肃园 ; 陈晓箴(后不详). 来台祖(5世) : (清) 陈肇褒,字奖珪,谥朴商,外号埔仙. 为文焌公次子. 端箴公之后. 于乾隆38年(1773)渡台,择居台北六张犁. 肇褒公下四子 : (清) 陈兴爱,字淑礼,谥浴宁 ; 陈兴造,字淑断,谥果义 ; 陈兴东,字淑启,谥植旺 ; 陈兴赐,字淑璜,谥福全. 天举公派字行(9世起) : 宜荣廷举式 璟堠𫓯淑梓 烽城铭汉榜 燧墎录湳村 燮堡锺清桂 灯坊𫓭海棠. 天举公派讳行(14世起) : 徽文肇兴起 科甲自联捷 世代总传芳 人品东西晋 器宇南北唐. 散居地 : 福建省安溪县; 及台湾省台北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金山仇氏宗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4[1915]重修. 合1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始祖(1世): 仇华,字子隆,号仁山,行成九. 徽州歙县人, 创居岩州府下七里垅. 华公派下支祖(3世): 仇寿,行海七(金山始迁祖, 迁居浦阳通化乡金山) ; 仇圣,行海八(入赘金华张氏, 即今威峰仇氏) ; 仇贤,行海九(赘本里镜架山钱氏). 寿公派下房祖(5世): 仇禄,行庆十五(住塘后门, 此谱无后裔记事) ; 仇仕,行庆十六(住下塘) ; 仇缘,行庆十八. 贤公派下房祖(5世): 仇和,行庆十一. 行字母: 兴隆文和 英俊荣华 玉元芳茂 恺悌湻厚 藩衍显盛 奕世泰亨. 讳字母: 伯仕福希 永文思孟 大良应徳 子克家邦 彦儒昌国 崇尚启光. 表字母: 尔如惟善 可以允守 仁君之惠 朝用明卿 公侯叔季 廷立汝生. 散居地: 浙江省浦江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横山仇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横山仇氏孝友堂续修委员会, 2013年修. 存7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4. 注 : 由浙江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收藏的版本谱全. 横山始迁祖 : (元) 仇士龙,字静庵. 于至正年间由昆山迁居晋陵,居芳茂山仇家巷. 生二子 : 长子仇富一,号曙旸 ; 次子仇富二,字明旸. 本谱为富一公之谱. 东分祖(5世) : (明) 仇清,字澹斋,行一. 东分昆山卜家库支祖(11世) : 仇天玉. 邦祥公次子. 东分陈崔桥兴隆巷支祖(11世) : 仇天祐. 邦衿公次子. 东分靖江施盛圩支祖(11世) : 仇天祜. 邦衿公四子. 西分祖(5世) : (明) 仇澄,号惺斋,行二. 西分满房支祖(11世) : (明) 仇崇道,字端甫. 字派(16世起) :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斋庄中正 文理密察.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横山,严庄桥,丁家村,陈崔桥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注 : 本谱为横山仇氏孝友堂十修宗谱.
浏览:0
横山仇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横山仇氏孝友堂续修委员会, 2013年修. 存7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4. 注 : 由浙江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收藏的版本谱全. 横山始迁祖 : (元) 仇士龙,字静庵. 于至正年间由昆山迁居晋陵,居芳茂山仇家巷. 生二子 : 长子仇富一,号曙旸 ; 次子仇富二,字明旸. 本谱为富一公之谱. 东分祖(5世) : (明) 仇清,字澹斋,行一. 东分昆山卜家库支祖(11世) : 仇天玉. 邦祥公次子. 东分陈崔桥兴隆巷支祖(11世) : 仇天祐. 邦衿公次子. 东分靖江施盛圩支祖(11世) : 仇天祜. 邦衿公四子. 西分祖(5世) : (明) 仇澄,号惺斋,行二. 西分满房支祖(11世) : (明) 仇崇道,字端甫. 字派(16世起) :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斋庄中正 文理密察.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横山,严庄桥,丁家村,陈崔桥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注 : 本谱为横山仇氏孝友堂十修宗谱.
浏览:0
横山仇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横山仇氏孝友堂续修委员会, 2013年修. 存7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4. 注 : 由浙江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收藏的版本谱全. 横山始迁祖 : (元) 仇士龙,字静庵. 于至正年间由昆山迁居晋陵,居芳茂山仇家巷. 生二子 : 长子仇富一,号曙旸 ; 次子仇富二,字明旸. 本谱为富一公之谱. 东分祖(5世) : (明) 仇清,字澹斋,行一. 东分昆山卜家库支祖(11世) : 仇天玉. 邦祥公次子. 东分陈崔桥兴隆巷支祖(11世) : 仇天祐. 邦衿公次子. 东分靖江施盛圩支祖(11世) : 仇天祜. 邦衿公四子. 西分祖(5世) : (明) 仇澄,号惺斋,行二. 西分满房支祖(11世) : (明) 仇崇道,字端甫. 字派(16世起) :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斋庄中正 文理密察.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横山,严庄桥,丁家村,陈崔桥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注 : 本谱为横山仇氏孝友堂十修宗谱.
浏览:0
横山仇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横山仇氏孝友堂续修委员会, 2013年修. 存7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4. 注 : 由浙江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收藏的版本谱全. 横山始迁祖 : (元) 仇士龙,字静庵. 于至正年间由昆山迁居晋陵,居芳茂山仇家巷. 生二子 : 长子仇富一,号曙旸 ; 次子仇富二,字明旸. 本谱为富一公之谱. 东分祖(5世) : (明) 仇清,字澹斋,行一. 东分昆山卜家库支祖(11世) : 仇天玉. 邦祥公次子. 东分陈崔桥兴隆巷支祖(11世) : 仇天祐. 邦衿公次子. 东分靖江施盛圩支祖(11世) : 仇天祜. 邦衿公四子. 西分祖(5世) : (明) 仇澄,号惺斋,行二. 西分满房支祖(11世) : (明) 仇崇道,字端甫. 字派(16世起) :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斋庄中正 文理密察.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横山,严庄桥,丁家村,陈崔桥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注 : 本谱为横山仇氏孝友堂十修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