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秦代 共尉

共尉

共尉(或作共驩)(?-前202年),中国秦末汉初人,父为项羽所封的临江王共敖,父死后即位称临江王。

共尉简介资料
公元前202 年
共尉相关文献
尉氏三贤之首尉缭及《尉缭子》
尉氏三贤之一的尉缭,姓尉,名缭,就是魏(梁)惠王时的尉缭(也就是明嘉靖《尉氏县志》记载的尉缭),著《尉缭子》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其生卒年不可考。尉缭于公元前320年来到大梁,公元前319年,即尉缭来大梁的第二年,魏惠王卒(《史记-魏世家》)。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6年),又一个叫缭的历史人物来到秦国,始皇任命其为国尉,也称尉缭(《秦始皇本纪》),但和魏惠王时的尉缭不是一个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杂家》:“《尉缭子》二十九篇,六国时人。”《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形势》:“《魏缭》三十一篇。”今存《尉缭子》五卷共24篇,据华陆综考证今本《尉缭子》是《汉书·艺文志·杂家》著录的《尉缭子》而非兵形势家著录的《尉缭》。由于北宋元丰年间列入《武经七书》,明清学者遂误为杂家《尉缭子》已佚失(华陆综《尉缭子注译》)。陈玖《七子兵略》注曰:“尉姓,缭名,魏人,乃鬼谷之高弟。善理阴阳,深达兵法,与...
查看全文
上尉
历史海军上尉这个军衔,源自于英国皇家海军。最早始于1580年,在船舰上,它的位阶仅次于船长,由船长进行任命。不可避免的,这个头衔因此变得浮滥,许多人都拥有这个头衔。1677年,塞缪尔·皮普斯重新定义了这个军衔,从此成为皇家海军的标准。当时上尉军衔,根据他们在船上的资深程度而分级。在一个护卫舰上,可以分成一级上尉,二级三尉,以及三级上尉,而在更大型的船舰上,则可以分成六级。最早,上尉军衔是由他们服务的船舰授与他们的。在1741年,英国皇家海军韦杰号(HMSWager)失事和水手叛变之后,上尉军衔改由英国皇家海军授与。在早期,海军上尉可能是很资浅的军官,也可能是预备被任命成船长的资深军官。在现代海军,它的位阶通常是位于海军中尉(Sub-lieutenant),与海军中校(Commander)之间,相当于陆军上尉。在NATO中,是第二级军官(NATOOF-2),在美国军队中则相当于第三级军官(U...
查看全文
共尉
生平楚汉战争之末,楚国渐衰,属残余楚国势力的衡山王吴芮及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刘邦,唯共尉仍不听命。汉高帝五年冬(前202年),项羽自刎于乌江,楚亡。十二月,汉以刘贾及卢绾攻击江陵(今湖北沙市),不能攻克。刘邦再以靳歙为别将御驾亲征,不久江陵城破,共尉被擒,解往洛阳后被杀。
查看全文
尉景
生平尉景个性温和宽厚,为人有侠气,曾担任怀朔镇狱掾,高欢年少时便成长在尉景家,北魏孝昌(525年—527年)年间,六镇起义爆发,尉景和高欢等人先跟随杜洛周军队,之后再前往秀容投奔尔朱荣。对尔朱兆作战尔朱荣死后,永安三年(530年)十二月,尔朱兆攻下洛阳,软禁孝庄帝,当时尉景以都督身份在尔朱兆军中,私下写信给高欢告知朝廷军队已被击败,使高欢能够即时和尔朱兆阵营修补关系。高欢曾和尔朱兆在营帐中饮宴,尉景在外头埋伏壮士,准备擒杀尔朱兆。高欢见状咬尉景手臂制止,认为现在己方阵营羽翼未丰,不能和对方决裂。以军功拜安北将军、光禄大夫,封为博野县伯普泰元年(531年)与高欢在信都起兵反对尔朱氏。隔年(532年)闰三月,双方展开了韩陵之战,战争结果由高欢阵营获胜,但只有尉景这支部队失利了。战后高欢领军入洛阳,留下尉景镇守邺。太昌元年(532年)七月,兖州城民据城动乱,由侯景都督济州刺史蔡儁和当时担任齐州刺
查看全文
共沸
分类正共沸物正共沸物--氯仿与甲醇混合溶液当该溶液共沸点的沸点温度低于其所有组成成分的沸点则称该溶液为正共沸物。较为有名的正共沸物是重量百分浓度为95.63%的乙醇与4.73%的水混合溶液。其中,乙醇的沸点为78.4°C,而水的沸点则为100°C,但共沸点的沸点温度则为78.2°C,同时低于其组成成分乙醇与水的沸点。事实上,在所有组成比例的酒精-水混合液中,沸点78.2°C是最低的。任何正共沸物的沸点都低于该混合溶液其他组成比例的沸点。负共沸物负共沸物--甲酸与水混合溶液当该溶液共沸点的沸点温度高于其所有组成成分的沸点则称该溶液为负共沸物。较为有名的负共沸物是重量百分浓度为20.2%的盐酸(氯化氢-水混合溶液)。其中,氯化氢的沸点为-84°C,而水的沸点则为100°C,但共沸点的沸点温度则为110°C,同时高于其组成成分乙氯化氢与水的沸点。事实上,在所有组成比例的盐酸中,沸点110°C是最...
查看全文
共尉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共姓
前202年逝世
西汉政治人物
秦朝人
汉朝被处决者
楚汉战争人物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會稽花巖尉氏宗譜[6卷] : 6冊(694頁), 1877
始祖 : 尉云一(宋) 花岩始迁祖 : 尉百八 散居地 : 浙江省绍兴县等地
浏览:100
[河南尉氏县]河南省尉氏县大桥村刘氏宗谱
浏览:0
[河南尉氏县]河南省尉氏县大桥村刘氏宗谱
浏览:0
[河南尉氏县]河南省尉氏县大桥村刘氏宗谱
浏览:0
[河南尉氏县]河南省尉氏县大桥村刘氏宗谱
浏览:0
浦阳平安张氏宗谱 [共2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7[1938]重修. 41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含文集4卷, 系图9卷, 行传16卷. 缺行传卷12上. 且部分卷数破损难阅. 始祖(一世) : (唐宋之际) 张元善,字怀仁,行干四. 叔完公季子. 居浦阳桃源山. 分派祖(5世) : (宋) 张兴宗,字邦达,行兑十三. 巽五公之子. 兴宗公下三子 : (宋) 张友直,字志忠,行端五(大派) ; 张友谅,字志信,行端十四(二派) ; 张友闻,字志聪,行端十九(幼派). 端五公下派祖(8世) : (宋) 张琛,字季英,行百三(桃源祖) ; 张珒,字季华,行百四(水阁祖) ; 张瑀,字季良,行百五(平安,宋溪,横塘共祖) ; 张璘,字季珍,行百九(张坞祖) ; 张琏,字季用,行百十一(水阁祖). 瑀公下房祖(12世) : (宋元之际) 张一清,字宗禹,号隐斋,行顷八,原行圣八,谥道学先生(宋溪祖) ; 张一宁,字宗望,号逸斋,行顷九,原行圣九,谥道德先生(平安祖). 皆为梦龙公之子. 圣九公下四子 : 张天锡,字君兴,号静轩,行甲十,原行贤十九(上宅) ; 张天铨,字君泽,行甲十七,原行贤廿五(下宅) ; 张元鑫,字君璧,行甲廿九,原行贤四十三(中宅) ; 张元纲,字君茂,行甲三十,原行贤四五(中宅). 端十四公下派祖(7世) : (宋) 张(日束),字旭清,行恒五(龙岩,石版,镇桥共祖) ; 张暾,字旭亮,行恒十(张村祖). 恒五公下房祖(8世) : (宋) 张璨,字季美,行百六(龙岩,石版共祖) ; 张瑷,字季质,行百八(镇桥祖). 端十九公下派祖(7世) : (宋) 张暟,字旭彰,行恒七(蔡上塘祖) ; 张暄,字旭朗,行恒九(凰山,双溪,鹤塘,樟山,石鼓共祖). 行派(1至9世) : 乾坤震巽 兑端恒百千. 合族行辈(10世起) : 万亿顷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英俊芳华茂 醕厚开基远 善良衍庆长 勋猷恢祖业 理学绍宗祊. 合族名辈(23世起) : 守明朝国用 启忠邦可永 有道世方兴 汝克希贤达 功能一德成. 合族字辈(28世起) : 心宜怀本初 继志家文武 惟孝友遵先 恩荣光乃祖. 散居地 : 浙江省浦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