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是指子女的子女,男性称孙儿孙子,女性称孙女。在父系社会,儿子的子女称为“内孙”或者“”,女儿的子女称为“外孙”。而自己的孙或外孙就称自己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另外,闽南语里又常把孙爱称为“金孙”。

在东亚传统的一夫多妻家庭中,嫡子与正妻所生之子女为嫡孙,庶子的子女或嫡子之庶子女则称为庶孙。而东亚文化传统上以嫡长继承制为主,因此长孙往往特别受祖父母疼爱。

一些比自己低两辈的亲属也称为孙,如兄弟的孙称为侄孙,男性称姊妹的孙为外甥孙,女性称姊妹的孙为姨甥孙。

孙有时泛指后代,如“皇孙”可以泛指所有皇室后裔,不一定指当朝皇帝的孙。

孙相关文献
孙子!谁的孙子/孙祖长
孙子!谁的孙子/孙祖长,  《史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历朝历代的史学家们不辞劳苦
查看全文
孙膑是孙子吗孙膑和孙武的关系孙子兵法
孙膑是孙子吗孙膑和孙武的关系孙子兵法,孙膑,是春秋战国末期的军事家,他著有《孙膑兵法》一书,又名《齐孙子》,齐孙子
查看全文
孙氏名人-孙樵
孙氏名人-孙樵,孙樵[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可之,(《文献通考》作隐之。此从新唐书艺
查看全文
孙?
参考资料《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第三》
查看全文
后代孙的后代并没有单一的专有名词,都均以“~孙”来称呼。如果到达孙的第八代,则连特别的称谓都没有,以“耳孙之子”称呼,如此类推。参见皇太孙
查看全文
孙相关标签
亲属称谓
家族谱大览
孙氏族谱[按编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五修, 济南鸿丰印刷所承印. 9册: 世系表. 平阴始迁祖(1世): (明) 孙好古. 由武城迁居平阴城北三十里永宁乡. 好古公派下支祖(5世): (明) 孙德温 ; 孙德良 ; 孙德恭. 命名字例: 怡建郁懋承 宗祚诲培荣 立名传继广 孝友启家声. 散居地: 山东省平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孙氏族谱[按编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五修, 济南鸿丰印刷所承印. 9册: 世系表. 平阴始迁祖(1世): (明) 孙好古. 由武城迁居平阴城北三十里永宁乡. 好古公派下支祖(5世): (明) 孙德温 ; 孙德良 ; 孙德恭. 命名字例: 怡建郁懋承 宗祚诲培荣 立名传继广 孝友启家声. 散居地: 山东省平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孙氏族谱 三十八卷首二卷又首一卷末二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富春堂刊, 民国31[1942]. 存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书,字子占. 无宇之子. 齐大夫,伐莒有功,赐姓孙,食采于乐安. 始祖 : (明) 孙辽阳,讳隆五. 本籍富春,先徙江西鄱阳,再迁皖潜. 辽阳公下三子 : 孙胜一(迁舒城) ; 孙胜二(居潜邑) ; 孙胜三(迁桐城). 此谱为胜二公下谱系. 派祖(5世) : 孙永贤,字禄颐 ; 孙永嵩,字维岳 ; 孙永振. 嵩公下四子 : (明) 孙庭兰 ; 孙庭华,字廷美,号凤三 ; 孙庭芳 ; 孙庭茂,字季盛. 怀宁一世祖 : 孙福贵,讳隆八. 福贵公下二子 : 孙泽远,原名庆远 ; 孙泽达,原名庆达.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下, 卷2, 6-8, 11, 19, 26, 28-33, 38. 共缺15卷, 且部分卷数破损难阅.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孙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82年重修. 5册: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壶山始祖 : 孙子朋,字宗友,号隐峰,行坤九. 天匕公长子. 自乌巢桥即龙首徙居麻埠西溪壶山. 分房祖(7世) : 孙元谦,字伯益,行丹十一. 生二子 : 孙可观,字彦光,行宁廿二 ; 孙可久,字彦则,行宁廿三. 二传分仁,义,礼,智四房. 仁房派祖(9世) : 孙景信,字善赏,号龟山,行永六. 可观公长子. 义房派祖(9世) : 孙景敏,字善学,号乐善,行永九. 可久公长子. 礼房派祖(9世) : 孙景惠,字善民,号桂屿,行永十一. 可观公次子. 智房派祖(9世) : 孙景让,字善升,号西崖,行永十三. 可久公次子. 名类 : 子泰天志性 庚亢可景仁 公汝良惠亢 仲学思孔孟 继世邦家国 清朝历九卿 上廷明广远 延照发昌荣. 字类 : 宗大德道心 守伯彦善伟 存崇守魁明 承以叔文振 君方广匡希 如时一从允 世次元维孝 天高义可钦. 行类 : 坤玄黄百明 亿丹宁永诜 洪元亨利贞 富贵绳祖武 博厚正直平 昌隆全盛庆 千载祥开衲 纯禧迈运新.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永嘉西溪巽泽壶山孙氏宗谱
浏览:0
孙氏族谱 三十八卷首二卷又首一卷末二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富春堂刊, 民国31[1942]. 存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书,字子占. 无宇之子. 齐大夫,伐莒有功,赐姓孙,食采于乐安. 始祖 : (明) 孙辽阳,讳隆五. 本籍富春,先徙江西鄱阳,再迁皖潜. 辽阳公下三子 : 孙胜一(迁舒城) ; 孙胜二(居潜邑) ; 孙胜三(迁桐城). 此谱为胜二公下谱系. 派祖(5世) : 孙永贤,字禄颐 ; 孙永嵩,字维岳 ; 孙永振. 嵩公下四子 : (明) 孙庭兰 ; 孙庭华,字廷美,号凤三 ; 孙庭芳 ; 孙庭茂,字季盛. 怀宁一世祖 : 孙福贵,讳隆八. 福贵公下二子 : 孙泽远,原名庆远 ; 孙泽达,原名庆达.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下, 卷2, 6-8, 11, 19, 26, 28-33, 38. 共缺15卷, 且部分卷数破损难阅.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封邱孙氏族谱 [残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封邱孙氏家族第5次续修工作委员会, 2004年. 存1册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此谱不全. 目录记有六大支祖资料, 实际只有长, 二, 三祖世系资料. 字派从16世起统一续用. 受姓祖 : 书,字子占. 齐大夫,伐莒有功,齐王赐以孙姓,称孙书. 受封于乐安,为乐安孙氏. 名祖 : (春秋) 孙武,字长卿. 仕吴为上将,著 "孙子兵法". 远祖 : (战国) 孙膑,字嘉谋,号伯灵. 著 "孙膑兵法". 昔居山东鄄城县. 孙武之裔. 迁莱芜始祖 : (明初) 孙顺,字望安. 孙书第56代孙. 因元末明初战乱,由山东枣强首迁山东沂水,再迁莱芜封邱. 生子七, 为七大派祖. 七大派祖(2世) : 孙拳 ; 孙彬 ; 孙演 ; 孙钦 ; 孙能(官至福建,后裔失考) ; 孙智 ; 孙良. 拳公派下二大房祖 : 孙胜(胜) ; 孙著. 彬公派下五大房祖 : 孙贵 ; 孙恕 ; 孙玄 ; 孙自因 ; 孙自国. 演公派下四大房祖 : 孙海 ; 孙通 ; 孙玘 ; 孙刚. 钦公派下四大房祖 : 孙荣 ; 孙泰 ; 孙礼 ; 孙富. 老字派(16-25世) : 培述守肇式 应铭韶聿修. 新字派(26-35世) : 华庆贵新建 兴盛德永传. 散居地 : 山东省莱芜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孙氏族谱.
浏览:0
孙导读知识
孙氏家谱字辈大全
孙氏家谱字辈大全
  湖南湘乡孙氏字辈:先汉芢漍正,自廷邵雯光,安邦定才学,积善有余芳,孝义多时启,诗书兆吉昌,承宗宜重本,立志在能刚,代际青和会,名传万载祥。  湖南邵阳字辈:斗应文重子,志景天才桥,太国家福祷,远享世(昌)忠,中孝传先杰,裕后落英雄(谐音)  湖北乐安孙氏字辈:宗敦一本传家法,学从师友邦其昌。光明存心行方正,贤嗣定应万世长。遵札乐道根基固,先哲德泽力弘扬。才华卓著时为用,信义仁廉树纲常。  湖北武汉某支字辈:万代长为人之师,华国文章开锦润  江西靖安义门孙氏字辈:必学志方宏,启传责协前。宗功其懋勉,世德自长绵。各睦高同气,光辉粉厚贤。克佳宜有才,萌卜桂兰莲。  河南商丘、夏邑孙氏辈分:懿美之好本于至性家学渊源惟师孔孟  江苏淮安孙氏字辈:大开太启  安徽巢湖恩荣堂字辈:大邦荣必,世良仁德,宏恩善守,扬名详夕  河北故城西里屯孙氏字辈:玉树传宝贵,金池德世长。普天通大道,万国来朝阳。一本永兴业,百年龙宗光。忠公子耀显,家法振华堂。  河北沧州孙氏字辈:书铭华锦,兰茂增馨,嘉祥永荫,世育俊英。  山东烟台孙氏字辈:清重守祺,文伦秉玉,万世永昌,文盛德茂,承基备隆,培芝植兰,庭秀留芳,忠孝余庆,绍绪益良。  贵州遵义县某支:遐明单芝永,国单正祖清  四川泸州孙氏字辈:公友仕文思,节纪承洪玉,正大光明学,孝中进义长,成才登富贵,万世永隆昌。  重庆涪陵孙氏字派:政梦仕军源,永万祖朝廷,宗继承嗣可,光选昌大云。  甘肃孙氏字辈:德衍维有,长发其祥,文运光辉,家裕国宝  云南昆明东川孙氏字辈:天思国正顺乾坤世泽长永远开宗义万代显荣华
浏览量:7975次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谁?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谁?
  孙悟空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菩提祖师,收孙悟空为徒,传授他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但菩提祖师却要求孙悟空出师后不能提起师门状况。菩提祖师精通三教诸子百家,法力无边,却只是在深山洞中隐匿授徒。他给孙悟空起的名字是佛家的称呼习惯,和后来的悟能、悟净刚好对应。  菩提祖师隐居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灵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灵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们合起来就是:“天上灵山”。有人说菩提祖师其实就是如来佛的化身。
浏览量:2891次
三国东吴皇帝列表
三国东吴皇帝列表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孙权于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后又迁都建业,自此三国正式鼎立,东吴的疆域拥有大部分的扬州。 三国东吴皇帝列表: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229年-252年在位24年。年号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葬于蒋陵。 吴少帝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吴大帝孙权之子,三国时期第二位皇帝,252年—258年在位。年号建兴、五凤、太平。 吴景帝孙休:(235年-264年),字子烈,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三位皇帝,258年—264年在位,年号永安。 吴文帝孙和:(224年-253年),字子孝,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四位皇帝。 吴末帝孙皓:(242年~284年),字元宗,又字皓宗,吴大帝孙权之孙,东吴末代皇帝,264年—280年在位,年号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浏览量:4581次
蔡京的儿子孙子
蔡京的儿子孙子
蔡京,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达17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湖南长沙)。 【蔡京子孙】 儿子 长子蔡攸,字居安,曾任宋朝宰相,与蔡京不睦。靖康元年(1126年)赐死。次子蔡鯈(音tiao),早卒。三子蔡翛(音xiāo),曾任宋朝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靖康元年(1126年)赐死。四子蔡绦(音tāo),字约之,官至徽猷阁待制,后流放白州。五子蔡鞗(音tiáo),娶宋徽宗的女儿茂德帝姬赵福金为妻,成为驸马,官宣和殿待制,靖康元年被掳至金国,茂德帝姬改嫁完颜宗望。六子不详七子蔡脩,靖康元年与父在潭州崇教寺暴病而亡。八子不详 孙子 长孙蔡行,官至保和殿大学士。蔡衎、蔡术、蔡征、蔡同等皆为学士。
浏览量:3206次
年羹尧后代子孙家谱
年羹尧后代子孙家谱
一、家族核心成员的命运转折直系子嗣的存续年羹尧至少育有11子9女,其中次子年富因积极为父奔走被雍正处决,长子年熙早逝,其余诸子(如年斌、年兴、年寿等)多被发配极边充军。雍正五年(1727年),朝廷赦免其子孙,交由祖父年遐龄管束。这一政策使部分后代得以回归家族,但政治阴影仍存,家族谱系可能刻意淡化相关记载。女性后裔的联姻网络年羹尧之女多与权贵联姻,如嫁与大学士王熙之孙、孔子后裔孔毓圻之子等。这些联姻虽在政治上显赫,却因年羹尧获罪而中断,部分婚约未能履行。例如,许配给孔家的女儿因年案爆发未能完婚,其后代线索随之隐匿。二、家族分支的迁徙与隐匿甘肃金塔连姓家族:实物佐证的传说甘肃金塔县红光村连姓家族自称是年羹尧幼子年忠的后裔。他们保存着年羹尧的盔甲、玉带扣等遗物,并将盔甲捐赠给酒泉县文化馆。尽管正史未记载年忠,但该家族的口述历史与实物证据形成互证。盔甲经专家初步鉴定为清代武官礼服,符合年羹尧身份,其可信度较高。目前该支已繁衍至第9代,约30余户,成为年氏后裔的重要分支之一。青海西宁年氏:地方志与家族记忆的交织西宁年氏相传为年羹尧幼子年寿的后代,称嘉庆年间恢复原姓并定居西宁。当地年氏家族曾保存家谱,但毁于火灾,仅存口头传说与《西宁府续志》中的零星记载。例如,先祖年兆亨曾任清代守备,其诗作《诗品二十四则》被视为家族文化传承的象征。尽管缺乏直接文献,但青海年氏的迁徙路径与年羹尧在西北的军事活动存在地理关联,为其说法增添了合理性。安徽怀远年氏:族谱中的隐性记录安徽怀远是年氏家族的核心聚居地,其家谱记载始祖年遇春元末避难改姓年,年羹尧属于该家族分支。但家谱中未明确记载年羹尧后代的具体去向,可能因政治敏感而刻意淡化。怀远年氏现有人口十余万,分支遍布全国,但需结合其他地区的迁徙记录才能厘清与年羹尧直系的关系。三、家谱传承的困境与重构政治压力下的谱系断裂年羹尧获罪后,家族遭遇“削籍”和“更名”,正史记载多回避其后代详情。例如,《清史稿》仅提及年富被斩,其余子嗣仅以“发遣”概括。这种政治压制导致官方文献缺失,民间家谱成为主要信息来源。民间记忆的碎片化整合现存家谱多为清末民初重修,如西宁年氏以嘉庆朝为起点,甘肃连姓以年忠为始祖,均存在代际断层。部分家族通过“双榆草堂”“岳家坟”等文化符号(如西宁年氏的红绸中堂、连姓的岳钟举墓)维系家族认同。现代DNA技术尚未大规模应用于族源验证,目前仍依赖历史传说与文物佐证。学术争议与跨学科验证学者对部分分支的身份存疑。例如,年忠是否存在尚无定论,有观点认为其可能是私生子或传说人物。此外,江苏扬州“生”姓、辽宁法库满族年氏等其他自称后裔的群体,缺乏实物证据支持。未来需结合地方志、满文档案(如年兴被发遣宁古塔的记录)及基因检测技术,才能更准确地重构年氏家族谱系。
浏览量:1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