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傅姓

傅姓

傅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4位,在中国以人口多寡为序则排第53位(2006年数据)。因二简字残余,傅姓在中国常被写作付姓。

傅姓相关文献
姓符姓傅,你都姓付?
虽然二十四史中找不到一个姓付的人、而傅姓则有78人之多,但如今付姓在国内却多过傅姓,因为还有部分符姓也改了付姓
查看全文
傅姓
起源其来有四:根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为商朝名相“傅说”之后。商朝自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后,兴旺了一段日子,但其后的小辛和小乙两继任人却没甚作为,很快便衰落。小乙之后的商高宗武丁决心重振雄风,努力寻找一位能够辅助他的大臣。一晚,武丁梦见一个叫“说”的人,认定就是理想中的人选。翌日,武丁以梦中所见在群臣百吏中寻找却没发现,于是命令群臣照他描述的模样四处寻访;终于在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东隐贤社)找到一个叫“说”,从事筑土墙的奴隶。武丁与他交谈后,认为他真的是个理想人选,便任用他为相,果然天下大治,武丁亦因而被誉为“中兴明主”。而“说”被赐姓“傅”,成为了傅姓的祖先。傅姓有一支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的裔孙“大由”,受封于“傅邑”,其后代用地名作为姓氏。另有一支出自“赖”姓。楚灵王时期,一支赖姓者遭受逼害,遂改为“罗”及“傅”姓以逃避。张澍在《姓氏导言》中称:“……西羌有傅姓...
查看全文
傅姓古代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傅姓历代名人179名,占总名人数的0.3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十八位;傅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7%,排在并列第六十一位;傅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33%,排在并列第六十一位;傅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8%,排在第七十三位。先秦傅说(fùyuè),古虞国(今山西平陆)人,生卒不详,殷商时期贤臣,先秦史传为商王武丁丞相,为“三公”之一。秦汉傅宽(?-前190年),北地(今甘肃庆阳)人,汉高祖时开国功臣。被封阳陵侯,曾任汉丞相,显赫非常。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十八人,傅宽列第十位。傅介子(?-前65年),西汉北地(今甘肃庆阳)人,北地傅氏开基始祖。汉昭帝时,用计斩杀楼兰王,因功被封义阳(治所在今河南省信阳西北)侯。傅毅(47年-92年),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文学家。...
查看全文
傅姓始祖
傅姓得姓始祖傅说,商朝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只兴旺了很短的一个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继位时,国力已经很是微弱。武丁决定振兴朝纲,可是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为此他一直忧虑。一日晚,武丁梦见了一个叫说的圣人,此人状如囚徒模样,却口称腹有良谋,武丁笑醒后,命人按梦中模样画成图像,四处寻访。结果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一个叫说的奴隶,他们把他带回朝中。说给武丁提了不少关于治国方面的建议,武丁便任命说为宰相。说执政以后,修政行德,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说的辅佐下,商朝后期达到了极盛,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因说曾居于傅岩,所以称他傅说,傅说就成为傅姓的得姓始祖。
查看全文
河北傅氏:付姓集体更正为傅姓!石家庄西三庄傅姓概述
傅姓者,属黄帝系列的姓氏,在全国的姓氏排名中列第三十六位。西三庄的傅姓家族分两支。一支是明朝中后期由石家庄郊区大谈村迁来(据《毗卢寺重修碑记》记载:明嘉靖年间(1559年),有西三庄傅朝相的捐款记录)。另一支是在明后期(万历年间)由小毕村迁到三庄村的。现在己成西三庄村的最大家族了。以上两支在三庄村的傅氏家族虽不是从同一村庄迁来,但祖上都是在明朝初年(约1425~1428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徙而到河北及全国各地的,属同一傅姓人家。傅姓家族的到来为建设与繁荣西三庄贡献巨大,如傅老星曾为三庄抗洪挡赋,傅通斋、傅宇清为西三庄学校捐款捐物。20世纪60年代,国家开始普及简化字后,一些“傅”姓村民为使用方便,将姓氏改为“付”姓。傅、姓居民已成为西三庄村最大的姓氏群体。2006年,西三庄村付姓集体更正为傅姓,傅氏宗祠,位于村西南隅,占地五亩,坐北朝南成长方形,围墙高大,植柏树百棵。祠堂为四梁八柱式...
查看全文
傅姓相关标签
傅姓
汉字姓氏
家族谱大览
杏溪傅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2年重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外纪一世祖 : (唐) 傅公泽. 傅说公73世孙. 生二子 : 傅鹏,字云翼,号南图 ; 傅汝成,字正立. 派祖(外纪6世) : 傅恩桂,行昌六(台城) ; 傅元桂,行昌八(台门) ; 傅佛桂,行昌九(北钟墟) ; 傅雄,行昌十(卢溪) ; 傅雅,行昌十一. 皆为鹏公4世孙. 雅公下支祖(外纪9世) : (宋) 傅尧会,行开三 ; 傅尧愈,行开六. 尧愈公生二子(外纪10世) : (宋) 傅自勉,行宗二 ; 傅自强,行宗四. 自勉公下房祖(外纪13世) : 傅清,行百七. 生二子 : 傅泾,行仲三 ; 傅济,行仲四. (新屋旧谱). 杏溪泉村始祖(一世) : (宋) 傅寅,字同叔,号毕忠,行百二. 自强公曾孙. 外纪13世. 由青岩徙东阳,再徙杏溪演头地. 提为一世. (塘田旧册). 派祖(5世) : 傅师伦,行福七(乌岩) ; 傅师仪,行福六(棠恬) ; 傅师俭,行福十九 ; 傅师仿,行福一(演头地). 皆为寅公4世孙. 隔塘始祖(9世) : 傅善洪,字世宾,行仁廿五. 师仪公4世孙. 棠恬派支祖(13世) : 傅继渊,字文临,行恺二(大分永和) ; 傅继潮,字文信,行恺七(二分) ; 傅继洪,字文至,行恺十(三分) ; 傅继泽,字文恩,行恺十五(安乐) ; 傅继澄,字文清,行恺十一(四分) ; 傅继贵,行恺又二十五(五分) ; 傅继源,字文寒,行恺又一(大房小分). 皆为师仪公8世孙. 青塘头祖(14世) : 傅一先,字惟和,行悌五十八. 善洪公5世孙. 东傅始祖(16世) : 傅明德,行兴百四. 雄公12世孙. 徙东阳六十八都甘泉乡东傅. 乌岩派支祖(18世) : 傅明骏,字允功,行尚八十一(泮西) ; 傅明爱,字允建,又字耕山,行尚九十一(高林). 皆为师伦公14世孙. 仲四公下房祖(20世) : 傅文希,行德六十(东阳横塘) ; 傅保,行德四(门住坞) ; 傅田,行德六(樟村桥). 猴塘下始祖(21世) : 傅宗保,行华一. 徙杏溪猴塘下. 演头地派房祖(21世) : 傅昌森,字宝龙,行谦四十二(演头任畈东田) ; 傅昌琦,行谦三十五(下吴庄) ; 傅昌琴,字丙庚,行谦十九(泮西). 皆为师仿公16世孙. 塘田派排行 : 百樊增成福 寿永远仁积 恭泰恺悌荣 华敬尚义立 谦和宁益显 燕翼勋名振 孝顺汉国裕 志德延廉礼. 塘田派辈份 : 康友承祯师 贤奕宗善福 遇廷继一元 懋光明士启 昌亨兴隆久 望厚耀纯良 闻希进学盛 嘉世庆洪忠. 东傅派排行 : 成百新重震 兑荣华富贵 福寿康宁严 祥顺瑞俊英 材士安南国 贤人辅帝京 刚毅健俊秀 继祖建奇勋 忠义宏乾坤 万子国家梁. 东傅派辈份 : 孟仲季光 明应仁怀 一朝守学 奕世为邦 志立方正 德秉忠良 文豪超群 宏基伟茂.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东阳杏溪傅氏宗谱
浏览:0
杏溪傅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2年重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外纪一世祖 : (唐) 傅公泽. 傅说公73世孙. 生二子 : 傅鹏,字云翼,号南图 ; 傅汝成,字正立. 派祖(外纪6世) : 傅恩桂,行昌六(台城) ; 傅元桂,行昌八(台门) ; 傅佛桂,行昌九(北钟墟) ; 傅雄,行昌十(卢溪) ; 傅雅,行昌十一. 皆为鹏公4世孙. 雅公下支祖(外纪9世) : (宋) 傅尧会,行开三 ; 傅尧愈,行开六. 尧愈公生二子(外纪10世) : (宋) 傅自勉,行宗二 ; 傅自强,行宗四. 自勉公下房祖(外纪13世) : 傅清,行百七. 生二子 : 傅泾,行仲三 ; 傅济,行仲四. (新屋旧谱). 杏溪泉村始祖(一世) : (宋) 傅寅,字同叔,号毕忠,行百二. 自强公曾孙. 外纪13世. 由青岩徙东阳,再徙杏溪演头地. 提为一世. (塘田旧册). 派祖(5世) : 傅师伦,行福七(乌岩) ; 傅师仪,行福六(棠恬) ; 傅师俭,行福十九 ; 傅师仿,行福一(演头地). 皆为寅公4世孙. 隔塘始祖(9世) : 傅善洪,字世宾,行仁廿五. 师仪公4世孙. 棠恬派支祖(13世) : 傅继渊,字文临,行恺二(大分永和) ; 傅继潮,字文信,行恺七(二分) ; 傅继洪,字文至,行恺十(三分) ; 傅继泽,字文恩,行恺十五(安乐) ; 傅继澄,字文清,行恺十一(四分) ; 傅继贵,行恺又二十五(五分) ; 傅继源,字文寒,行恺又一(大房小分). 皆为师仪公8世孙. 青塘头祖(14世) : 傅一先,字惟和,行悌五十八. 善洪公5世孙. 东傅始祖(16世) : 傅明德,行兴百四. 雄公12世孙. 徙东阳六十八都甘泉乡东傅. 乌岩派支祖(18世) : 傅明骏,字允功,行尚八十一(泮西) ; 傅明爱,字允建,又字耕山,行尚九十一(高林). 皆为师伦公14世孙. 仲四公下房祖(20世) : 傅文希,行德六十(东阳横塘) ; 傅保,行德四(门住坞) ; 傅田,行德六(樟村桥). 猴塘下始祖(21世) : 傅宗保,行华一. 徙杏溪猴塘下. 演头地派房祖(21世) : 傅昌森,字宝龙,行谦四十二(演头任畈东田) ; 傅昌琦,行谦三十五(下吴庄) ; 傅昌琴,字丙庚,行谦十九(泮西). 皆为师仿公16世孙. 塘田派排行 : 百樊增成福 寿永远仁积 恭泰恺悌荣 华敬尚义立 谦和宁益显 燕翼勋名振 孝顺汉国裕 志德延廉礼. 塘田派辈份 : 康友承祯师 贤奕宗善福 遇廷继一元 懋光明士启 昌亨兴隆久 望厚耀纯良 闻希进学盛 嘉世庆洪忠. 东傅派排行 : 成百新重震 兑荣华富贵 福寿康宁严 祥顺瑞俊英 材士安南国 贤人辅帝京 刚毅健俊秀 继祖建奇勋 忠义宏乾坤 万子国家梁. 东傅派辈份 : 孟仲季光 明应仁怀 一朝守学 奕世为邦 志立方正 德秉忠良 文豪超群 宏基伟茂.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东阳杏溪傅氏宗谱
浏览:0
衡阳傅氏四修宗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金玉堂梓, 民国25[1936].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之 "余庆谱" 增补纪录至1987年. 始祖(一世) : (宋) 傅荣裔. 始迁祖(6世) : (元明之际) 傅朝嵩,字惟岳,行一. 祖寅公长子. 由赣省金谿迁衡阳. 宗祖(11世) : (明) 傅彦章,字文荣行一. 明瑚公长子. 二大派祖(12世) : (明) 傅廷爵,字位先,行一(衡西房) ; 傅廷宪,字公廉,行二(衡东房). 廷爵公下二子(13世) : (明) 傅友堂,字宁泉,行一(居衡下关) ; 傅友常(迁花江町). 廷宪公下二房(14世) : (明清之际) 傅汝炳,字贵文,行一(迁易冲) ; 傅汝燿,字楚宇,行四(迁泉溪). 皆为友德公之子. 友堂公下支祖(15世) : (明清之际) 傅应助,字玉甫,行一 ; 傅应聪,字良甫,行二 ; 傅应聘,字时甫,行一 ; 傅应取,字怜甫,行二 ; 傅应职,字信甫,行三 ; 傅应联,字仲甫,行四 ; 傅应听,字俊甫,行五. 友常公下支祖(15世) : (明清之际) 傅应选,字民台,行一 ; 傅应遴,字荣台,行二. 皆为汝龙公之子. 汝炳公下支祖(15世) : (明清之际) 傅应试,字隆聘,行一 ; 傅应诚,字仁甫,行二 ; 傅应论,字君孔,行三. 汝燿公下支祖(15世) : (明清之际) 傅应诏,字君启,行一 ; 傅应详,字君用,行二 ; 傅应诗,字君仲,行三. 邵阳金兰祖(6世) : (明) 傅朝恒,字镇北,行三. 惟岳公之弟. 朝恒公下支祖(15世) : (明清之际) 傅应纯,字绍祖,行一 ; 傅应泰,字绍东,号义所,行二 ; 傅应思,字绍贤,号记宇,行一 ; 傅应弼,字绍良,号明宇,行二. 字派 : 荣华继宗祖 朝正见文明 彦廷友汝应 国(上)昌世代兴 永维崇高德 承绍振家声 学修千载懋 孝弟百行基 裕后光前业 云仍贵有为. 散居地 : 湖南省衡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楚南傅氏族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清道光20[1840]. 存3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从第30世起拍摄. 仅含大玉, 及大全两派下之资料. 注 : 卷端记 "安邑圳上傅氏嗣苍公房下...". 始祖 : 傅嗣苍. 派祖(30世) : (明) 傅大玉,字冰壶,号如清(悦桂公之子) ; 傅大全,字玉贤,号金元(悦诚公之子). 大玉派下32世祖 : (明) 傅文宪,字鉴成 ; 傅国宪,字川泉. 文宪公下一房 : (明) 傅希干,字连溪. 国宪公下四房 : (明) 傅希翰,字少溪 ; 傅希韩,字双溪 ; 傅希干,字绍溪,号为栋 ; 傅希潮,字道溪. 希干房下七支 : 傅友听,字思吾 ; 傅友春,字冲河 ; 傅友思,字九我,号大振 ; 傅友聪,字明我 ; 傅友应,字仁我 ; 傅友息,字荣我 ; 傅友愈,字胜我. 另35世祖 : 傅正遇 ; 傅正遴,字庭选. 正遇公下支祖(36世) : (清) 傅偲九,字伯良 ; 傅偲文,字羲一 ; 傅偲贤,字与齐. 字派(30-43世) : 大 嘉宪希友正 偲潮泰祚承 陶唐胜.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傅氏续修族谱.
浏览:0
衡阳傅氏四修宗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金玉堂梓, 民国25[1936].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之 "余庆谱" 增补纪录至1987年. 始祖(一世) : (宋) 傅荣裔. 始迁祖(6世) : (元明之际) 傅朝嵩,字惟岳,行一. 祖寅公长子. 由赣省金谿迁衡阳. 宗祖(11世) : (明) 傅彦章,字文荣行一. 明瑚公长子. 二大派祖(12世) : (明) 傅廷爵,字位先,行一(衡西房) ; 傅廷宪,字公廉,行二(衡东房). 廷爵公下二子(13世) : (明) 傅友堂,字宁泉,行一(居衡下关) ; 傅友常(迁花江町). 廷宪公下二房(14世) : (明清之际) 傅汝炳,字贵文,行一(迁易冲) ; 傅汝燿,字楚宇,行四(迁泉溪). 皆为友德公之子. 友堂公下支祖(15世) : (明清之际) 傅应助,字玉甫,行一 ; 傅应聪,字良甫,行二 ; 傅应聘,字时甫,行一 ; 傅应取,字怜甫,行二 ; 傅应职,字信甫,行三 ; 傅应联,字仲甫,行四 ; 傅应听,字俊甫,行五. 友常公下支祖(15世) : (明清之际) 傅应选,字民台,行一 ; 傅应遴,字荣台,行二. 皆为汝龙公之子. 汝炳公下支祖(15世) : (明清之际) 傅应试,字隆聘,行一 ; 傅应诚,字仁甫,行二 ; 傅应论,字君孔,行三. 汝燿公下支祖(15世) : (明清之际) 傅应诏,字君启,行一 ; 傅应详,字君用,行二 ; 傅应诗,字君仲,行三. 邵阳金兰祖(6世) : (明) 傅朝恒,字镇北,行三. 惟岳公之弟. 朝恒公下支祖(15世) : (明清之际) 傅应纯,字绍祖,行一 ; 傅应泰,字绍东,号义所,行二 ; 傅应思,字绍贤,号记宇,行一 ; 傅应弼,字绍良,号明宇,行二. 字派 : 荣华继宗祖 朝正见文明 彦廷友汝应 国(上)昌世代兴 永维崇高德 承绍振家声 学修千载懋 孝弟百行基 裕后光前业 云仍贵有为. 散居地 : 湖南省衡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清河傅氏八修大成谱 [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同治9 [1870] 年八修. 8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商) 傅说. 傅氏受姓发祥自说筑傅岩始. 始祖: (唐) 傅显通,字万金. 居豫章抚州府金谿县. 本宗祖(1世): (后梁) 傅璇,字维昌. 黄双始迁祖(3世): (宋) 傅少一. 原居豫章金谿县,后抵闽,由闽抵汀州,见山水之秀丽故迁居于宁邑之双州清河. 今福建省长汀县. 少一公下支祖(4世): (宋) 傅六七 ; 傅六八. 六七公下房祖(5世): (宋) 傅一(徙居安家磜) ; 傅二(徙居板岭,后迁居长汀县) ; 傅三(迁居墈头) ; 傅四(徙居南岸即今上傅下傅坊). 六八公下房祖(5世): (宋) 傅五(徙居泉洲府南安县,今福建省晋江县) ; 傅六(迁居至白沙岭) ; 傅七(迁居儒地) ; 傅八(徙居建宁㘬头双坑). 老派辈份字(6世起): 维景宗风起 岩阿世系加 昌荣端子志 德盛大明家. 新派辈份字(32世起): 贵显高先瑞 英贤锡重华 联登才名美 忠良义远遐 政治勋功久 思光上国嘉 朝廷崇圣道 万代庆簮花. 注: 此谱多处破损严重, 难以阅读. 散居地: 福建省长汀县, 及晋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傅氏八修族谱.
浏览:0
傅姓导读知识
傅姓的来源和历史
傅姓的来源和历史
傅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据资料显示,当代傅姓人口数约占全国人口的0.36%,排名第53位。 傅姓来源 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 远古时期的黄帝裔孙大由曾被封于傅邑,还建立了古傅国。他的一部分后裔子孙,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是最古早的傅氏一族。 源流二: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资料记载,在上古时期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在周景王姬贵七年被楚国所灭,其后,该地区住民中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出于殷商名相傅说(Yuè音悦)的后裔,以地名为氏 据资料记载,商高宗武丁在位时,于傅岩找到说,说帮助武丁兴国,使天下大治。在傅说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傅氏正宗。 源流四:出自祁姓,帝尧子丹朱之后 源流五: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赖国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据资料记载,赖国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与傅阳国(复阳国)一起被楚国所灭,赖国君主的族人和一些国人恐为当时的楚灵王芈围所害,为避祸及,便将赖氏改为罗氏、傅氏、复氏等。故而,至今仍有赖、罗、傅三家联宗之说。 源流六: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太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太傅,亦称师傅,简称傅,历为王朝总教之师,负责教导君王、太子、王族子弟百般学问。在历代太傅、师傅、傅、太师、师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人数甚多于上述“正统”之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傅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傅御,是两周时期辅佐王政之官的名称,与冢宰(太宰、宰相)地位相同。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 源流八: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傅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汉时期,汉高祖设置了丞相,在汉景帝时期改称为“傅相”,以与中央王朝的宰相有别。在傅相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傅佳氏、傅锡哩氏、富察氏、福塔氏、富尔库鲁氏、富勒哈氏敷辰氏,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源流十:源于官位,出自两汉之脊新莽时期官吏傅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汉末期,曾担当傅丞的宗伯凤家族门人纷纷迁逃避难,其中有以祖上官称为姓氏者,世代称傅氏至今。 源流十一: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官吏傅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北元政权于明洪武二十一年灭亡后,有王傅、傅尉的后裔子孙纷纷改汉姓,以避兵祸。此后多称傅氏,为今蒙古族傅氏的重要姓源之一。
浏览量:2326次
傅姓男孩名字大全
傅姓男孩名字大全
傅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四省,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35%。 傅姓男孩名字推荐: 【傅书睿】 书:五行属金,用作人名意指知识丰富、学识文博、素养高之义;睿:五行属金,用作人名意指睿智、精明、光明之义。 【傅璟世】 璟:五行属火,用作人名意指耀眼夺目、美好、才能出众之义;世:五行属金,用作人名意指专心致志、德才兼备、福多寿高之义。 【傅维安】 维:五行属土,用作人名意指稳重、智谋、安祥、丰富之义;安:五行属土,用作人名意指文静、吉祥、有目标之义。 【傅景松】 景:五行属木,用作人名意指如意吉祥、推崇备至、前程似锦之义;松:五行属木,用作人名意指坚强、长寿、吉利、品德高尚之义。 【傅钧卿】 钧:五行属金,用作人名意指身份尊贵、公正严明、威风凛凛之义;卿:五行属木,用作人名意指相融以沫、慈眉善目、谦虚恭敬之义。
浏览量:17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