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守岁

守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  。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守岁简介资料
守岁
照虚耗
Shou Sui
相关人物
守岁相关文献
除夕守岁诗话
除夕守岁诗话, 除夕守岁是中国人民春节时早就有的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最早是为了驱赶“百鬼”
查看全文
中国古代“守岁”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中国古代“守岁”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指的是农历新历,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查看全文
除夕守岁诗话
除夕守岁是中国人民春节时早就有的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最早是为了驱赶“百鬼”,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驱赶百鬼的含意早已荡然无存,而今已成为人们除旧迎新、合家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年会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进行了描绘,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文化遗产。梁朝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叉重,为待晓光摧。这就从多个侧面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寒喧一夜隔,客鬓两年摧。则是唐朝诗人李德裕对人们除夕守岁一夜不眠的具体描述。而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一诗,则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到了宋代,除夕守岁更是盛行。大文学家苏东...
查看全文
《守岁》原文翻译赏析
《守岁》原文翻译赏析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作者: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译文:傍晚的夕阳斜照着华丽的宫殿,岁月使宫廷更加美丽。年终岁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宫闱里似乎吹进了和煦的春风。巨大红烛点燃了,远远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团。君臣欢宴饮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辞旧岁,通宵歌舞。注释:①芳殿:华丽的宫殿。下文绮宫亦同。②丽:使动用法,使······美丽。③馥(fù):香气。④盘花:此指供品。赏析:这首诗选用诸如“辞”、“去”、“带”、“入”、“舒”、“卷”等一系列动态词语,娓娓道来,贴切自然,清新可读。它属初唐难得的好诗之一。第一,二句...
查看全文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除夕守岁的由来
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有很多习俗,守岁就是其中之一。守岁顾名思义就是从吃年夜饭开始晚上不睡觉,等候新年的到来,那么除夕为什么要守岁呢? 除夕的由来 关于年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
查看全文
守岁相关标签
新春习俗
文化
家族谱大览
1.岁氏家谱, 1, 1843–2014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浏览:0
林氏族谱
林氏族谱
浏览:0
门氏家谱
门氏家谱
浏览:0
梅溪西皋金氏宗譜 [12卷]
原书 : 稿本, 1983年. 12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唐) 金龙,字九成,行甲一. 始祖 : 金道,行唐一,字公绩,号罗山. 梅溪肇基祖(2世) : (唐) 金永远,字世长,行明一. 道公之子. 西皋始迁祖 : 金隆生,字应巍,行传二七. 派祖 : (宋元之际) 金怀由,字仲宽,又名载,行惠百一. 隆生公长子. 怀由公下二子 : (元) 金秉永,字日进,行兴一 ; 金秉通,字日新,行兴二. 秉永下房祖 : 金守祖,字好生,行裕一 ; 金守祫,字好礼,行裕二 ; 金守礼,字好仪,行裕三 ; 金守初,字好极,行裕五 ; 金守位,字好祀,行裕七. 秉通下房祖 : 金守思,字好荣,行裕四 ; 金守岁,字好年,行裕六 ; 金守玖,字好孙,行裕八 ; 金守志,字好气,行裕九 ; 金守意,字好顺,行裕十.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西皋金氏宗谱. 目录题 : 永嘉梅溪西皋重修金氏宗谱.
浏览:100
长水黄氏世谱
韩国全罗北道全州市松万五图书馆 长寿黄氏世谱长水黄氏世谱卷2、始祖黄庚、两派分界线图、郡守公守公派派7世九球子孙录。 郡守公子孙录。
浏览:0
守岁导读知识
守岁诗古诗
守岁诗古诗
《守岁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诗人苏轼所写,意在勉励自己惜时如金。这是苏轼为除夕作的三首诗其中一首,另外两首是《馈岁》、《别岁》。原诗:《守岁诗》【宋】苏轼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作者在诗中采用比喻的手法,将时间流逝比喻成蛇蜕皮,暗示光阴不可留,表示自己要始终抓紧时间,免得蹉跎岁月,很多事无法完成。这首诗警示后人,努力应从今日开始,不要让自己的志向和报复付诸东流。
浏览量:1826次
守岁的寓意和象征
守岁的寓意和象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虚耗、照岁、熬年夜,这是春节除夕期间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守岁的习俗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晋朝周处《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在现代社会里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所以寓意为祈福平安、迎接好运财运,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和祝福。 守岁是过年期间非常重要的而一种民俗,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到了除夕夜这一天晚上,都要进行守岁。 而守岁的具体民俗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并且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
浏览量:2003次
过年守岁的寓意4个字
过年守岁的寓意4个字
过年守岁的寓意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辞旧迎新。守岁,又称为熬年、照岁或守岁火,是我国春节期间的传统民俗。除夕夜,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等待新年的到来,迎接新的一年,这便是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老人守岁是为了“辞旧岁”,寓意着珍惜时光;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守岁既表达了对逝去的一年的怀念之情,也蕴含着对即将到来的一年的期盼。人们饱含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迎接新年钟声的敲响。除夕夜守岁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寓意着祈福平安,迎接新年好运。
浏览量:2048次
过年守岁的寓意
过年守岁的寓意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中最盛大的节日,也是一年之岁首。过年指定不是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而是从腊月初八知道正月十五日的这一段时间。除夕守岁是过年期间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这句话说的就是除夕。除夕守岁指的是人们在腊月三十这天夜里,保持灯火通宵不灭,“燃灯照岁”,一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一边闲聊一边等待新年的到来。在过去,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意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浏览量:1485次
除夕守岁的寓意是什么
除夕守岁的寓意是什么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被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一般而言,除夕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这个习俗的来源已久,除夕守岁一般是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其熄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古代南北方风俗不一样,北方的守岁的习俗主要为“熬年夜”(通宵守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除夕守岁的习俗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而关于这个习俗,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当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很凶猛,人们掌握了“活动”规律,发现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所以人们就将这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浏览量:17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