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内乡县

内乡县

内乡县,古称“菊潭”,是中国河南省南阳市下属一个县。全县面积2465平方公里,人口约63万人,下辖16个乡镇,289个行政村。该县位于伏牛山区南麓,南阳盆地西沿,自古有“守八百里伏牛之门户,扼秦楚交通之要津”和“东接宛镇、南瞩荆襄、西带丹江 、北枕嵩邙”之说。

内乡县简介资料
33°4′2.56″N 111°50′46.73″E
内乡县相关文献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清代官署建筑内乡县衙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清代官署建筑内乡县衙,内乡县衙位于县城内东大衔。始建于元代大德八年(1304年),县尹潘逵始建厅堂廨舍
查看全文
邓州市内乡县房氏的迁徙
邓州市内乡县房氏的迁徙,邓州市内乡县房氏的迁徙      河南省邓州市与内乡县房氏共一先祖,皆因内乡房氏
查看全文
内乡县
历史隋朝时河南诸郡中内乡县示意图内乡历史可追溯直西周时期,内乡的管辖范围在历史上时有变化,较为复杂。古代史西周时属郦国。春秋时期属楚析邑。战国时期郦、析二邑被秦国吞并,属商鞅封地。秦昭襄王35年,置南阳郡,辖有郦县(囊括今内乡区域),东接宛县,南连镶县,西南依丹水县,西北与析县为邻。西汉时期南阳郡辖36县,郦县为其一,汉武帝元封元年,封左将黄同为下郦侯,东汉时期郦县属南阳郡。三国时期南阳郡属魏,辖郦县。西晋称南阳国,东晋恢复为南阳郡,辖郦县。南北朝时郦县西北部邻东析阳县(今西峡以东,包括今内乡部分区域),西南连顺阳、南接冠军,东依湟阳,南北朝政权更迭,郦县先属宋、齐,后归北魏、西魏(西魏改析阳县为中乡县)和北周。隋朝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的父亲名杨忠,讳“忠”字,“中”与“忠”同音,与“内”意思相近改中乡县为内乡县,同时合并丹水县;郦县因境有菊水而更名为菊潭县,县治所位于今郦城...
查看全文
内乡县湍东镇郭氏祠堂
内乡县湍东镇郭营有一个郭氏祠堂,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如今保存完整。郭姓属于大姓,凡郭姓聚集地,均有祠堂,但延续至今,保存完整得很少,郭营村的郭氏祠堂是个例外。作为郭氏后人,倍感亲切和好奇。也感谢郭营村本家人的邀请,能让我有幸于辛丑年桂月目睹郭氏祠堂真容。郭氏祠堂,一座古老的大祠堂郭氏祠堂是一处古色古香的砖瓦结构古建筑群,三进四院,古木参天,石碑林立,相当气派。四个人合抱粗的银杏树,古老又沧桑,见证着祠堂的久远。相传,郭营的郭氏系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后裔,自明朝山西洪洞县小郭庄迁移至此。据郭营村走出的内乡县第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郭学志讲,郭氏祠堂,为郭营村郭姓第六代郭瑶池所建。郭瑶池逝世后,祠堂尚未完工。后在其后人的努力下,于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腊月正式建成。整个祠堂建筑群,南北长75米,东西长23米,占地2.59亩,建筑面积716平方米。有拜殿,正殿,会客室伙房等组成,其中正殿存放...
查看全文
内乡县相关标签
南阳区县市
河南省县份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