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学(壮语:Cuenghhag)的定义是有争议的。大体是指以壮族学者为主体而对壮族历史文化、政治形态、社会经济、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教育和医学等各种学科展开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现阶段壮学在世界学中仍属一门边缘性学科。
据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到世纪末,国内公开出版的壮学论著共107部。除此之外,发表的壮学论文约约800多篇。壮学领域不断拓展,涉及壮族的起源、社会发展史、语言文字、古崖画、青铜器、铜鼓文化、壮语地名、壮族宗教信仰、壮族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民间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壮族医药、壮族风俗、壮族经济史、壮族教育史、壮族体质人类学、壮族与周边民族关系等领域。另外在壮学研究基础上,还出现了少数民族学派——八桂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