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镰刀型红血球疾病

镰刀型红血球疾病

镰刀型红血球疾病Sickle-cell disease, SCD)是一组通常由双亲遗传而来的血液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叫做镰状红血球贫血症Sickle-cell anaemia, SCA)。该疾病会引起红血球中的载氧血红蛋白异常。在某特定的情况下(通常是缺氧状况),红血球会变成坚硬的镰刀型 。镰刀状红血球疾病的问题通常会在五到六个月龄时发作。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项健康问题,例如突发的疼痛(镰刀型贫血危机,sickle-cell crisis)、贫血、细菌感染与中风。当患者年纪稍长之后可能会出现慢性疼痛。在发达国家中的患者平均寿命为40到60岁。

镰刀行红血球疾病通常发病于拥有两个不正常血红素基因的人,从父母双方各遗传过来一个不正常的基因。突变的血红素基因存在许多亚型,其分类取决于其基因的突变区域。当温度改变,承受压力,脱水或是处于高海拔时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紧急症状。如果只有一个不正常基因的人通常不会有镰状细胞的特征。这类型的人通常被视为基因带原...

镰刀型红血球疾病相关文献
致死的疾病
内容提要第一部分:绝望是致死的疾病在书的开篇,作者就对“我”做了定义:"我是把自我联系到自我的关联(Theselfisarelationrelatesitselftoitself)&quot
查看全文
疾病
历史人物以下人物在历史上对疾病机理学曾作出突出贡献。安东尼·范卢文霍克(1632年-1723年):改进显微镜,建立微生物学路易·巴斯德:倡导疾病细菌学说(菌原论)和发明预防接种方法罗伯·柯霍:发现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发展出判断疾病病原体的柯霍氏法则爱德华·詹纳:种牛痘的发明者乔纳斯·索尔克及阿尔伯特·沙宾:分别发明脊髓灰质炎疫苗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世界首种抗生素(即盘尼西林),启迪了当今世界多种抗生素的发现与研究格哈德·多马克:发现了能有效对抗细菌感染的药物百浪多息张仲景:写作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种类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中记载的病名达到一万多种;以下根据中国《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疾病分类---编码表》对疾病的分类,列举如下:传染病寄生虫病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内分泌疾病(英语:endocrinedisease)(营养和代谢疾...
查看全文
代谢疾病
分类代谢作用三个最大的类别为:肝糖储积症——影响糖类代谢的障碍。脂肪酸氧化作用缺陷——影响脂肪代谢的障碍。线粒体疾病——影响细胞内中央发电厂线粒体的障碍。另有第四类的离子通道病亦可以分类为代谢疾病,但一般很少作出这样的分类。这种障碍影响细胞的离子通道及细胞器膜,形成离子不正常或低效能地进出细胞膜。有某些离子通道疾会造成周期性麻痹或恶性高热症。当然亦有其他不同种类的代谢疾病,如肌腺苷酸脱胺酶缺乏症,而不明显地能分在以上的类别。现行的代谢病筛检方法现行普遍测试方法有两种,分别可以透过婴儿的血液或尿液样本进行筛检,两种的测试方法分别在于样本抽取方式和可检测的疾病数量。根据样本特性和现时科技,大约50种代谢病可以从血液中被检测到,而超过100种代谢病可以从尿液中检测到。筛检方法比较样本收集方法血液样本收集采用入侵性方法。会对婴儿造成一定程度痛楚。尿液样本采集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不会对宝宝造成任何...
查看全文
镰刀
镰刀,历史镰刀从石器时代开始使用。铁镰刀、大镰从铁器时代出现。公元前3500年,农民就开始使用镰刀、公元前1298年-1235年壁画中也出现过镰刀。象征在多数共产主义国家作为农民的象征,镰刀被画在党旗(徽)或国旗(徽)上。参见锤子与镰刀拖拉机镰刀设计成一字排开
查看全文
镰刀型红血球疾病
类型和术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特定类型的镰刀型红血球疾病的名称,其病因在于同型合子而产生了HgbS的突变。其他类型的包括:镰刀型血红蛋白C疾病镰刀型β地中海贫血镰刀型β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SS疾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不同,其他类型的镰刀型红血球疾病的病因在于异型结合,使得一个复制成导致HgbS的突变,一个复制成异常的血红蛋白基因。必须要知道的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镰刀型红血球疾病”一特定类型的名称,而“镰刀型红血球疾病”则不是。因为不同类型的镰刀型红血球疾病都极不一样,所以必须在治疗前,先分辨出疾病的确切类型。征兆及症状罹患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人会有激烈变化的贫血症,和一般血红蛋白浓度为6-9g/dl相比。网织红血球的数量开始提升,反映了新的红血球细胞在取代快速遭破坏的旧细胞,红血球的生命周期被此一疾病明显地缩短了。通常,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数量也会提升,并可能因此导致血管阻塞。血管阻...
查看全文
镰刀型红血球疾病相关标签
慢性疼痛综合征
珠蛋白与球蛋白疾病
贫血症
非洲医疗卫生
血液学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溶血性贫血
血液病理学
疾病
家族谱大览
何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1913]重修(庐江堂梓辑).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何先甲,字茂林 ; 何先贤,字举才 ; 何先裕,字超凡 ; 何先正,字羽洋 ; 何承昆,字江陵 ; 何先仁,字邵亭. 庐江远祖 : 何太乙,字鉴康. 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徙吉水. 湖南宗祖 : 何念二,字之纪. 为宣仁公(字福旋)之长子. 太乙公3世孙. 自中湘彭山徙安化一都滔溪. 始祖 : 何祖述,字德盛,号意诚. 念二公第三子. 派祖 : (元) 何型迁,字寿华 ; 何型仲,字昌太. 皆为仪清公(字斌甫)之子. 祖述公之孙. 型迁公生二子 : (元明之际) 何仕隆,字锡爵(居白羊) ; 何仕辅,字承尧(居木孔). 皆提为一世. 型仲公生一子(1世) : 何仕兴,字起在. 迁益阳谭家园. 仕隆公下派祖(2世) : (明) 何添禄,字加升. 生二子 : 何荣安,字文昌 ; 何荣贵,字文选. 荣安公下房祖(6世) : (明) 何玉金,字横溪. 均晚公(字夕照)之子. 玉金公生六子(7世) : 何廷偕,字少阳 ; 何廷杰,字正阳(止) ; 何廷仕,字敬阳 ; 何廷伏,字少阳 ; 何廷佩,字华阳 ; 何廷伋,字爱阳. 仕兴公下派祖(6世) : (明) 何玉述,字善继. 生一子 : 何廷佐,字登朝. 仕辅公下派祖(11世) : (清) 何光龙,字辉霞. 下一子 : 何明进,字旦华. 总派语 : 太尚宣念祖仪型. 原派语 : 仕添荣永均 玉廷正应大 光明立志承 先德宗功在 诗书开世运 景象合昌泰 英伟庆班联 典章定纪载. 续派语 : 东阁梅魁古 南邦柏节贞 才华昭卓越 忠孝启云礽.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安邑白羊何氏族谱
浏览:100
河涧郡詹氏宗谱 [5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5册 : 人像, 世系表. 远祖: 詹体仁. 处州缙云祖: 詹嘉. 平演始迁祖(1世): 詹拱极,行荣一. 迁居芝田(青田的别名)平演村. 拱极公下派祖(5世): 詹赓烈,行良六. 赓烈公下房祖(6世): 詹敦型,行敬四(大房) ; 詹敦垕,行五(二房) ; 詹敦垣,行七(三房) ; 詹梅崖,行八(四房) ; 詹梅溪,行九(五房) ; 詹闲庵,行十(六房) ; 詹述斋,行十一(七房). 敦型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宜,行正四 ; 詹处定,行正三十三. 敦垕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淇,行正八. 敦垣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谦,行正九. 梅崖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唐,行正十二 ; 詹处熙,行正十三 ; 詹处成,行正十八. 梅溪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丰,行正七 ; 詹处泰,行正廿三 ; 詹处权,行正十七 ; 詹处宁,行正十四 ; 詹处演,行正廿. 闲庵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和,行正廿二. 述斋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朗,行正九 ; 詹处朝,行正十一 ; 詹处望,行八 ; 詹处岳,行三十 ; 詹处乐,行三一. 阴行字母: 荣华繁锡 良敬端庄 中正元茂 万亿兆芳 庠序笃诚 式型裕光 干长基厚 世泽堂煌. 阳行字母: 拱锳渥桂 赓敦必有 处克宗乘 明士世景 懋际斯若 宏邦尚孚 守元承体 兴德推诚. 书名据目录题编目. 书衣题及版心题: 詹氏宗谱. 散居地: 浙江省青田县等地.
浏览:0
胡氏族谱
原书: [湖南沅江] : 安定堂, 1998年刊. 2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编纂者 : 胡鸿正,字敬秋 ; 胡廉骞,字志成 ; 胡鸿昌,字惠明. 此谱包含首5卷, 卷一4卷, 卷二6卷, 卷三3卷, 卷四3卷, 卷五1卷, 卷六2卷, 卷七1卷. 共25卷(25册). 始祖 : (宋) 胡恭德,字恪勤. 生六子. 六大房祖 : 胡典治 ; 胡典礼 ; 胡典教,原名定元 ; 胡典政 ; 胡典型,原名万春 ; 胡典事. 治公房南迁祖 : (元明之际) 胡艮. 自豫章庐陵迁楚龙邑. 二传至胡嗣仙,字道通,迁沅邑. 礼公房南迁祖 : 胡佐臣 ; 胡佐夏 ; 胡佐商. 随父胡椿由江西庐陵徙善化,又于明嘉靖间迁沅江. 教公房南迁祖 : 胡希旦. 原籍华容,明季时由华容迁沅江赤保杨坡村. 政公房南迁祖 : 胡正蒙. 由浙江余姚徙楚南. 三传至畅然公,徙居大潭州,后徙居石矶. 型公房海晏支南迁祖 : 胡学文,别甫经纬 ; 胡应奎,别甫辉甫 ; 胡自贞,别甫拜飏. 原籍湖北,迁沅邑龙保灶窟湖. 型公房海清支南迁祖 : 胡德禄. 原籍江西,自豫章徙湖南芷江西岸. 其孙胡美卿于康熙间迁马保后居沅城. 型公房海洪支南迁祖 : 胡以鉴(原籍湖北,清初迁沅邑郎荆堤) ; 胡秉铨,别甫万选(原籍贵州,迁湖南醴陵. 二子胡国勋 ; 胡国栋由醴陵徙沅江). 事公房南迁祖 : (元) 胡汉箴. 由江西吉水徙湖南宁邑麦田. 子胡勋杰又迁沅邑. 散居地 : 湖南省沅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胡氏族谱 [8卷,首6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藏, 民国30[1941]. 3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此谱包含卷首6卷, 卷一4卷, 卷二7卷, 卷三4卷, 卷四4卷, 卷五1卷, 卷六6卷, 卷七, 卷八各1卷. 共34卷(31册). 微卷 #2248852上缺卷首1-3及5 ; 卷1之1; 卷2之4, 2之6 ; 卷4之2 ; 卷5-8 (残存18册). 微卷#2136474仅拍摄卷首(1册). 始祖 : (宋) 胡恭德,字恪勤. 生六子. 六大房祖 : 胡典治 ; 胡典礼 ; 胡典教,原名定元 ; 胡典政 ; 胡典型,原名万春 ; 胡典事. 治公房南迁祖 : (元明之际) 胡艮. 自豫章庐陵迁楚龙邑. 二传至胡嗣仙,字道通,迁沅邑. 礼公房南迁祖 : 胡佐臣 ; 胡佐夏 ; 胡佐商. 随父胡椿由江西庐陵徙善化,又于明嘉靖间迁沅江. 教公房南迁祖 : 胡希旦. 原籍华容,明季时由华容迁沅江赤保杨坡村. 政公房南迁祖 : 胡正蒙. 由浙江余姚徙楚南. 三传至畅然公,徙居大潭州,后徙居石矶. 型公房海晏支南迁祖 : 胡学文,别甫经纬 ; 胡应奎,别甫辉甫 ; 胡自贞,别甫拜飏. 原籍湖北,迁沅邑龙保灶窟湖. 型公房海清支南迁祖 : 胡德禄. 原籍江西,自豫章徙湖南芷江西岸. 其孙胡美卿于康熙间迁马保后居沅城. 型公房海洪支南迁祖 : 胡以鉴(原籍湖北,清初迁沅邑郎荆堤) ; 胡秉铨,别甫万选(原籍贵州,迁湖南醴陵. 二子胡国勋 ; 胡国栋由醴陵徙沅江). 事公房南迁祖 : (元) 胡汉箴. 由江西吉水徙湖南宁邑麦田. 子胡勋杰又迁沅邑. 散居地 : 湖南省沅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及谱序题 : 沅江胡氏族谱.
浏览:0
沅江胡氏族谱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藏, 民国30[1941]. 3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此谱包含卷首6卷, 卷一4卷, 卷二7卷, 卷三4卷, 卷四4卷, 卷五1卷, 卷六6卷, 卷七, 卷八各1卷. 共34卷(31册). 微卷 -2248852上缺卷首1-3及5 ; 卷1之1; 卷2之4, 2之6 ; 卷4之2 ; 卷5-8 (残存18册). 微卷-2136474仅拍摄卷首(1册). 始祖 : (宋) 胡恭德,字恪勤. 生六子. 六大房祖 : 胡典治 ; 胡典礼 ; 胡典教,原名定元 ; 胡典政 ; 胡典型,原名万春 ; 胡典事. 治公房南迁祖 : (元明之际) 胡艮. 自豫章庐陵迁楚龙邑. 二传至胡嗣仙,字道通,迁沅邑. 礼公房南迁祖 : 胡佐臣 ; 胡佐夏 ; 胡佐商. 随父胡椿由江西庐陵徙善化,又于明嘉靖间迁沅江. 教公房南迁祖 : 胡希旦. 原籍华容,明季时由华容迁沅江赤保杨坡村. 政公房南迁祖 : 胡正蒙. 由浙江余姚徙楚南. 三传至畅然公,徙居大潭州,后徙居石矶. 型公房海晏支南迁祖 : 胡学文,别甫经纬 ; 胡应奎,别甫辉甫 ; 胡自贞,别甫拜飏. 原籍湖北,迁沅邑龙保灶窟湖. 型公房海清支南迁祖 : 胡德禄. 原籍江西,自豫章徙湖南芷江西岸. 其孙胡美卿于康熙间迁马保后居沅城. 型公房海洪支南迁祖 : 胡以鉴(原籍湖北,清初迁沅邑郎荆堤) ; 胡秉铨,别甫万选(原籍贵州,迁湖南醴陵. 二子胡国勋 ; 胡国栋由醴陵徙沅江). 事公房南迁祖 : (元) 胡汉箴. 由江西吉水徙湖南宁邑麦田. 子胡勋杰又迁沅邑. 散居地 : 湖南省沅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及谱序题 : 沅江胡氏族谱.
浏览:100
沅江胡氏族谱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藏, 民国30[1941]. 3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此谱包含卷首6卷, 卷一4卷, 卷二7卷, 卷三4卷, 卷四4卷, 卷五1卷, 卷六6卷, 卷七, 卷八各1卷. 共34卷(31册). 微卷 -2248852上缺卷首1-3及5 ; 卷1之1; 卷2之4, 2之6 ; 卷4之2 ; 卷5-8 (残存18册). 微卷-2136474仅拍摄卷首(1册). 始祖 : (宋) 胡恭德,字恪勤. 生六子. 六大房祖 : 胡典治 ; 胡典礼 ; 胡典教,原名定元 ; 胡典政 ; 胡典型,原名万春 ; 胡典事. 治公房南迁祖 : (元明之际) 胡艮. 自豫章庐陵迁楚龙邑. 二传至胡嗣仙,字道通,迁沅邑. 礼公房南迁祖 : 胡佐臣 ; 胡佐夏 ; 胡佐商. 随父胡椿由江西庐陵徙善化,又于明嘉靖间迁沅江. 教公房南迁祖 : 胡希旦. 原籍华容,明季时由华容迁沅江赤保杨坡村. 政公房南迁祖 : 胡正蒙. 由浙江余姚徙楚南. 三传至畅然公,徙居大潭州,后徙居石矶. 型公房海晏支南迁祖 : 胡学文,别甫经纬 ; 胡应奎,别甫辉甫 ; 胡自贞,别甫拜飏. 原籍湖北,迁沅邑龙保灶窟湖. 型公房海清支南迁祖 : 胡德禄. 原籍江西,自豫章徙湖南芷江西岸. 其孙胡美卿于康熙间迁马保后居沅城. 型公房海洪支南迁祖 : 胡以鉴(原籍湖北,清初迁沅邑郎荆堤) ; 胡秉铨,别甫万选(原籍贵州,迁湖南醴陵. 二子胡国勋 ; 胡国栋由醴陵徙沅江). 事公房南迁祖 : (元) 胡汉箴. 由江西吉水徙湖南宁邑麦田. 子胡勋杰又迁沅邑. 散居地 : 湖南省沅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及谱序题 : 沅江胡氏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