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歌手)
相关人物
信相关文献
项信
项信,项信,唐朝画家,项容的孙辈,唐代诗人方干(809-888)有一首诗《观项信水墨画
查看全文
糜信
糜信,糜信:三国吴国人,经学家,官乐平太守。著有《春秋谷梁传注》十二卷、《春秋说要》
查看全文
程信
生平正统七年,登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明景帝继位后,因举荐启用,京师保卫战时,负责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在与也先交战中失利,欲入城,程信不允,而在城上督军发箭炮相助。孙镗遂战益力,并击退也先。景泰元年,请求赈灾京畿饥民,后晋升为左给事中。次年出任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因与巡抚寇深矛盾,后以忧去,服阕,起用四川参政,后与侍郎罗绮攻破黑虎诸寨天顺元年,程信升为太仆卿,重新征收兵马。当时三营大将石亨、孙镗、曹钦均是夺门之变功臣,庇护部下,认为程信为人苛急,请改隶兵部。程信晓之以理,明英宗仍命其负责太仆寺。次年,改为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当时佥事胡鼎弹劾都指挥夏霖不法事,程信听闻后,逮捕胡鼎下诏狱。锦衣卫都指挥门达称程信不当代奏。当时恰逢寇深掌管都察院,于是弹劾程信,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景泰五年,召为刑部右侍郎,母忧归。成化元年,启用兵部左侍郎。当时四川民变,朝廷以襄城伯李瑾充总兵官,太监刘恒为...
查看全文
信州
行政区划参见南州(北周)开州临州庸州(开皇)参考资料《隋书志二十四地理上》
查看全文
载信
参考文献《爱新觉罗宗谱》
查看全文
信相关标签
华研国际音乐艺人
苏姓
台北市私立华冈艺术学校校友
台湾电视演员
1971年出生
TVB8金曲榜颁奖典礼最佳唱作歌手金奖得主
台湾摇滚歌手
在世人物
台湾男歌手
媒体工作者
歌手
家族谱大览
李氏信公房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绳正堂, 1997年. 合14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元明之际) 李仲贤,字德远. 由江西豫章徙楚南,居宝庆邵阳东乡万安,立户一甲. 下一子 : 李亮明,字再魁. 派祖(3世) : (明) 李添信. 亮明公第三子. 房祖(6世) : (明) 李源澄(下二子: 李仁术 ; 李仁衍) ; 李源沔(下一子 : 李仁德) ; 李源江,字莲塘(下五子,仅传一支 : 李仁彻,字雷泉). 皆为庭亨公之子. 仁衍公下支祖(12世) : (清) 李世荣,字宗凡 ; 李世华,字超凡 ; 李世富,字起凡 ; 李世贵,字伯凡 ; 李世福,字佑凡 ; 李世寿,字玉凡. 皆为万泰公之子. 仁德公下支祖 : 李世文,字献章 ; 李世英,字君显 ; 李世杰,字豫章. 仁彻公下支祖 : 李世仁,字子叔 ; 李世义,字子哲 ; 李世智,字子位. 班行 : 江客楚仲亮 添绍(贵)庭源(勉)仁 才上兴万世 福寿永安宜 秉忠承道德 守正大经纶 宗功应运会 时泰配乾坤 景良代光显 积泽兆昌荣 作述相传远 建立庆长增. 散居地 : 湖南省邵东县, 及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卷端题 : 邵东万安一甲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版心题 : 李氏五修房谱 谱序题 : 信公房五修谱.
浏览:100
李氏信公房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绳正堂, 1997年. 合14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元明之际) 李仲贤,字德远. 由江西豫章徙楚南,居宝庆邵阳东乡万安,立户一甲. 下一子 : 李亮明,字再魁. 派祖(3世) : (明) 李添信. 亮明公第三子. 房祖(6世) : (明) 李源澄(下二子: 李仁术 ; 李仁衍) ; 李源沔(下一子 : 李仁德) ; 李源江,字莲塘(下五子,仅传一支 : 李仁彻,字雷泉). 皆为庭亨公之子. 仁衍公下支祖(12世) : (清) 李世荣,字宗凡 ; 李世华,字超凡 ; 李世富,字起凡 ; 李世贵,字伯凡 ; 李世福,字佑凡 ; 李世寿,字玉凡. 皆为万泰公之子. 仁德公下支祖 : 李世文,字献章 ; 李世英,字君显 ; 李世杰,字豫章. 仁彻公下支祖 : 李世仁,字子叔 ; 李世义,字子哲 ; 李世智,字子位. 班行 : 江客楚仲亮 添绍(贵)庭源(勉)仁 才上兴万世 福寿永安宜 秉忠承道德 守正大经纶 宗功应运会 时泰配乾坤 景良代光显 积泽兆昌荣 作述相传远 建立庆长增. 散居地 : 湖南省邵东县, 及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卷端题 : 邵东万安一甲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版心题 : 李氏五修房谱 谱序题 : 信公房五修谱.
浏览:100
李氏信公房谱 [15卷,及卷首末]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绳正堂, 1997年. 合14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元明之际) 李仲贤,字德远. 由江西豫章徙楚南,居宝庆邵阳东乡万安,立户一甲. 下一子 : 李亮明,字再魁. 派祖(3世) : (明) 李添信. 亮明公第三子. 房祖(6世) : (明) 李源澄(下二子: 李仁术 ; 李仁衍) ; 李源沔(下一子 : 李仁德) ; 李源江,字莲塘(下五子,仅传一支 : 李仁彻,字雷泉). 皆为庭亨公之子. 仁衍公下支祖(12世) : (清) 李世荣,字宗凡 ; 李世华,字超凡 ; 李世富,字起凡 ; 李世贵,字伯凡 ; 李世福,字佑凡 ; 李世寿,字玉凡. 皆为万泰公之子. 仁德公下支祖 : 李世文,字献章 ; 李世英,字君显 ; 李世杰,字豫章. 仁彻公下支祖 : 李世仁,字子叔 ; 李世义,字子哲 ; 李世智,字子位. 班行 : 江客楚仲亮 添绍(贵)庭源(勉)仁 才上兴万世 福寿永安宜 秉忠承道德 守正大经纶 宗功应运会 时泰配乾坤 景良代光显 积泽兆昌荣 作述相传远 建立庆长增. 散居地 : 湖南省邵东县, 及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卷端题 : 邵东万安一甲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版心题 : 李氏五修房谱 谱序题 : 信公房五修谱.
浏览:0
李氏信公房谱 [15卷,及卷首末]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绳正堂, 1997年. 合14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元明之际) 李仲贤,字德远. 由江西豫章徙楚南,居宝庆邵阳东乡万安,立户一甲. 下一子 : 李亮明,字再魁. 派祖(3世) : (明) 李添信. 亮明公第三子. 房祖(6世) : (明) 李源澄(下二子: 李仁术 ; 李仁衍) ; 李源沔(下一子 : 李仁德) ; 李源江,字莲塘(下五子,仅传一支 : 李仁彻,字雷泉). 皆为庭亨公之子. 仁衍公下支祖(12世) : (清) 李世荣,字宗凡 ; 李世华,字超凡 ; 李世富,字起凡 ; 李世贵,字伯凡 ; 李世福,字佑凡 ; 李世寿,字玉凡. 皆为万泰公之子. 仁德公下支祖 : 李世文,字献章 ; 李世英,字君显 ; 李世杰,字豫章. 仁彻公下支祖 : 李世仁,字子叔 ; 李世义,字子哲 ; 李世智,字子位. 班行 : 江客楚仲亮 添绍(贵)庭源(勉)仁 才上兴万世 福寿永安宜 秉忠承道德 守正大经纶 宗功应运会 时泰配乾坤 景良代光显 积泽兆昌荣 作述相传远 建立庆长增. 散居地 : 湖南省邵东县, 及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卷端题 : 邵东万安一甲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版心题 : 李氏五修房谱 谱序题 : 信公房五修谱.
浏览:0
李氏信公房谱 [15卷,及卷首末]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绳正堂, 1997年. 合14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元明之际) 李仲贤,字德远. 由江西豫章徙楚南,居宝庆邵阳东乡万安,立户一甲. 下一子 : 李亮明,字再魁. 派祖(3世) : (明) 李添信. 亮明公第三子. 房祖(6世) : (明) 李源澄(下二子: 李仁术 ; 李仁衍) ; 李源沔(下一子 : 李仁德) ; 李源江,字莲塘(下五子,仅传一支 : 李仁彻,字雷泉). 皆为庭亨公之子. 仁衍公下支祖(12世) : (清) 李世荣,字宗凡 ; 李世华,字超凡 ; 李世富,字起凡 ; 李世贵,字伯凡 ; 李世福,字佑凡 ; 李世寿,字玉凡. 皆为万泰公之子. 仁德公下支祖 : 李世文,字献章 ; 李世英,字君显 ; 李世杰,字豫章. 仁彻公下支祖 : 李世仁,字子叔 ; 李世义,字子哲 ; 李世智,字子位. 班行 : 江客楚仲亮 添绍(贵)庭源(勉)仁 才上兴万世 福寿永安宜 秉忠承道德 守正大经纶 宗功应运会 时泰配乾坤 景良代光显 积泽兆昌荣 作述相传远 建立庆长增. 散居地 : 湖南省邵东县, 及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卷端题 : 邵东万安一甲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版心题 : 李氏五修房谱 谱序题 : 信公房五修谱.
浏览:0
李氏信公房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绳正堂, 1997年. 合14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元明之际) 李仲贤,字德远. 由江西豫章徙楚南,居宝庆邵阳东乡万安,立户一甲. 下一子 : 李亮明,字再魁. 派祖(3世) : (明) 李添信. 亮明公第三子. 房祖(6世) : (明) 李源澄(下二子: 李仁术 ; 李仁衍) ; 李源沔(下一子 : 李仁德) ; 李源江,字莲塘(下五子,仅传一支 : 李仁彻,字雷泉). 皆为庭亨公之子. 仁衍公下支祖(12世) : (清) 李世荣,字宗凡 ; 李世华,字超凡 ; 李世富,字起凡 ; 李世贵,字伯凡 ; 李世福,字佑凡 ; 李世寿,字玉凡. 皆为万泰公之子. 仁德公下支祖 : 李世文,字献章 ; 李世英,字君显 ; 李世杰,字豫章. 仁彻公下支祖 : 李世仁,字子叔 ; 李世义,字子哲 ; 李世智,字子位. 班行 : 江客楚仲亮 添绍(贵)庭源(勉)仁 才上兴万世 福寿永安宜 秉忠承道德 守正大经纶 宗功应运会 时泰配乾坤 景良代光显 积泽兆昌荣 作述相传远 建立庆长增. 散居地 : 湖南省邵东县, 及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卷端题 : 邵东万安一甲李氏信公五修房谱. 版心题 : 李氏五修房谱 谱序题 : 信公房五修谱.
浏览:100
信导读知识
猝死前有哪些信号
猝死前有哪些信号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原因而突然死亡。这个所谓的短时间是多短,目前没有一定之规,大部分猝死患者发生在6小时以内(以下仅供参考)。 猝死前的信号: 信号一:头晕眼花或者发生昏厥 对于发生昏厥的前兆一定要注意,因为一旦发生昏厥就有可能是猝死的前兆,这是因为人们的心跳骤缓,或者是出现了脑供血不足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除了需要提高警惕之外,也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信号二:感觉胸闷,坐立不安 很多年轻人在上班期间就会出现胸闷或者是坐立不安的情况,也有一些人是在运动之后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经过休息之后可能得到缓解,实际上这是冠心病的预示,也就是说一旦出现胸闷或者坐立不安的时候,就跟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会有很大的关系,严重则会引发猝死。 信号三:感觉心慌,浑身无力 很多人出现突然的心慌和疲劳,其实这也是猝死的前兆之一,往往表明自己的心率加快,或者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引发浑身发颤,自然也会增加猝死的风险系数,平时就需要多关注这些细节,一旦发生征兆就及时进行治疗。 信号四:心跳过缓 对于有心脏病的人来说,平时在受到一些刺激的时候就会出现心跳过缓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严重时候就会引发心脏骤停,当然也会直接引发猝死的发生。心血管患者疾病对于这样的情况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平时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也需要在饮食上多注意,尽量避免发生猝死。
浏览量:1822次
信阳毛尖的特点
信阳毛尖的特点
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它的色、香、味、形都非常有特点。外形信阳毛尖茶外形挺直、光扁平滑、尖削挺秀呈碗钉形、芽叶长短大小匀齐,叶底“一旗一枪”,茶叶鲜绿有光泽,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异常细嫩。香气信阳毛尖茶有独特的香气,比较像兰香味、豆香味,而且香高持久,味道清香扑鼻。劣质的信阳毛尖则没有这种独特茶香味。茶色优质的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银绿翠润。倘若茶汤颜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那就是劣质的信阳毛尖。口感信阳毛尖茶味道鲜爽、滋味浓醇,且回甘生津,茶叶的清香覆盖了苦涩味,微苦中带甘。信阳毛尖茶叶通常能泡4+5遍,第1、2遍茶汤浓,入口微苦,品饮后回甘极好;到了第4、5遍时,茶汤的甜会更明显。倘若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便是劣质的信阳毛尖。
浏览量:1516次
信姓在全国共多少人
信姓在全国共多少人
信这个姓氏目前属于罕见姓氏,总人口数量大约有6万人,在当今的姓氏排行榜上排在第491位。信姓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魏国魏安釐王弟名叫魏无忌,号信陵君,曾窃符救赵,还曾率关东诸侯,败秦国与函谷关下。后来魏国被秦国所灭,信陵君后人中有一支隐姓埋名,以祖先封号作为姓氏,则便是信氏的起源。《风俗通》中有记载:“(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之后。”以邑为氏。信陵君,名无忌,魏安釐王弟。魏亦为姬姓国,故此亦当系出姬姓。信姓的郡望主要有魏郡,汉高祖置,治所邺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浏览量:2740次
关公信俗
关公信俗
关公信俗是一种传统民间信俗,是民间信仰关公的各种习俗的统称,属于传统信仰文化范畴。关公信俗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信仰,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地域和群众基础。关于关羽的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被带往全球各地,关公庙也遍布我国大江南北。从古代的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人们都信关公,敬关公,拜关公。关公信俗并不是个人的偏好,而是由历史发展演变成的社会群体的信仰,主要靠民间团体举行的祭拜,庙会,戏文演艺等载体进行传播。人们信仰关公,认为他是忠义诚信的楷模,祈祷他能给人们带来财运和平安吉祥。对关公共同的信仰增强了整个华夏民族的认同感,在一定意义上强化并凝聚了民族精神。
浏览量:1990次
信息不全如何修谱查谱
信息不全如何修谱查谱
因为历史原因,南方宗祠族谱文化更加普遍和集中。族谱对于南方地区的朋友们来讲,可能更加熟悉和常见。但不论是南北方,无论是大族还是小家,后人在修谱查谱时,都可能遇到信息不全的问题。基于此,有几个方法可以尝试下: 1)采访族中老人 通过这种方式采集宗支世系的信息,虽然有限,但还是可以找到一些信息的。 2)收集物证,整理出辈分字派、分支郡望堂号 在找到老祠堂的地址后,可以看看有没有相关的石碑,虽然经历了百年的时光,但应该还能辨认字迹。 由此可以整理出相关的辈分字辈、分支的郡望堂号,其中堂号是祠堂匾额的名称,随着人口的增大,古人开始在始迁地建造分支祠堂,因此所在地会比较清晰,寻找过程也会比较快。 3)线下藏馆查阅 据统计上海图书馆所收1949年前的家谱计11700种,近10万册。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存世家谱中都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国图收藏中国家谱数量仅次於上海图书馆,1990年专门成立“地方志与家谱文献中心”时家谱数量已达3006种,且质量颇高。 除了以上两所藏馆,湖南图馆、安徽图馆等都可以去查阅。
浏览量:25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