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曲(Mass)是一种音乐体裁,对西欧音乐有着极大影响。
弥撒原是天主教祭祀仪式中使用的歌曲,又可以分为念的“小弥撒”(low mass)、唱的“大弥撒”(high mass)、形式完备的“庄严弥撒”(Missa sollemnis)、音乐会上演出的“音乐会弥撒”(concert mass)、哀悼死者的“安魂弥撒”(requiem)等形式。
弥撒有常规弥撒和专用弥撒两大类。常规弥撒指唱词固定不变的部分,包括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专用弥撒则是仪式中可变部分,包括台经、升阶经、哈利路亚或特拉克图斯。
欧洲所有国家都有大量作曲家写过不计其数的弥撒曲,最早使用复调手法创作的应属14世纪的马肖;15世纪时杜费在其中使用了世俗音乐曲调,推动了这一体裁进一步发展。16世纪末弥撒曲发展成熟,代表人物有帕莱斯特里那、伯德、维多利亚等。18、19世纪弥撒风格巨变,逐渐脱离了以往虔诚、神圣的性质,但仍保持五段经文的格局,代表作有J·S·巴赫《B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