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韩山汉墓

韩山汉墓

1992年5月,江苏省徐州市郊区奎山乡韩山村村民在山上取土时,发现两座西汉竖穴墓,徐州博物馆闻讯,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历时约1个月。韩山为一座海拔70米的石灰岩山丘,其西0.5公里为卧牛山(山北曾发现西汉晚期楚王崖洞墓),西南与小长山相连,东部紧靠市区。墓葬开凿于韩山顶部,其中92XHM1偏北,92XHM2偏东,两墓相距48米。

M1为竖穴洞室墓,墓中出土随葬品近100件,其中尤以玉器最具特色。
M2为石坑竖穴墓,该墓早年被盗,现出土随葬品50余件。
相关人物
韩山汉墓相关文献
成都老官山汉墓是否与项羽的孙子有关?
成都老官山汉墓是否与项羽的孙子有关?,成都老官山汉墓是否与项羽的孙子有关?自2012年7月开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
查看全文
银雀山汉墓
发掘银雀山位于临沂市区东南,是一个小土坡。坡上原来满山遍野生长着一种灌木,叫银雀花,每逢早春,银雀花烂漫如雪,东面的土坡长着金雀花,则如黄雀飞舞,金雀山、银雀山由此得名。目前金雀花仅在市人民公园内尚存有一小块野生林,银雀花则荡然无存。1972年4月10日上午,临沂县城关建筑管理站工作的文物爱好者老工人孟季华向文物组报告发现了一座古墓。考古工作者前往开始发掘,最初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汉代墓穴,打算尽快结束发掘。后来一个工作者无意中发现发掘出来的竹片上有字,疑为竹简。考古工作者们立即上报,军队方面甚至派出了一个班来保护发掘工作。命名为银雀山一号、二号墓的墓址开凿在山崖之中,两墓椁室结构基本相同,是长方形竖穴,各有一椁一棺。椁内有隔板分割,一侧是棺、另一侧是放置随葬器物的边厢。一号墓出土竹简4942枚,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墨子》、《管子》、《晏子春秋》、《唐勒...
查看全文
望都汉墓
位于河北省望都所药村东,京广铁路西侧,为东汉郛阳侯孙程墓葬。孙程,字稚卿,生年不详,涿郡新城人(今河北徐水县西南),东汉宦官。安帝时为中黄门,给事长乐宫。安帝死后,因和宦官王康等拥立济阴王刘保为帝(顺帝)有功,被封为郛阳侯,食邑万户,132年卒后葬于此。汉墓长46.7米,宽32.7米,封土最高处11米,墓顶长满椿树、榆树、槐树,郁郁葱葱。墓室低于地表2米,坐北朝南,由墓道、墓门、前室、东西耳室、东西侧室、后室及北壁小龛等构成。墓内出土文物主要有:三层陶楼、石棋盘、涂朱陶盘、涂朱陶碗、陶灶、陶井、龙首陶勺及残损的陶鸡、陶鸭、陶楼、陶缸、陶猪圈残片等。上述文物全部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望都汉墓壁画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东汉墓室壁画之一。在汉代墓室壁画中,望都壁画具有独特的风格,预示魏晋以后人物画的更大进展,对我国古代社会、政治演变及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望都汉墓于2006年5月...
查看全文
后楼山汉墓群
M1墓主:戴玉面罩枕蟠龙玉枕M1的随葬器物很丰富,共出土了陶、铜、铁、玉骨器等139件器物。陶器的品种多样,鼎、盒、壶、钫、茧形壶、仓、釜、盘、瓿、灶,另外还出土了10件女立俑和4件男立俑。在出土的11件玉器中,除了玉佩、玉璜这样的器物外,在墓主头部发现的玉面罩、蟠龙铜架镶玉枕毫无疑问是最抢眼的,也成为了后楼山1号汉墓最惊艳的发现。根据出土器物情况,考古人员把这座汉墓的时间确定为西汉早期,墓主为男性。M4墓主:身披银缕玉衣考古人员在M4的墓室里还发现了上百枚方形的玉衣片,玉衣片之间用银缕连接。在一座竖穴墓内发现上百枚玉衣片,这种情况对考古人员来说,并不多见。M6墓主:腰系金带扣M6虽规模较大,且未经盗扰,但出土文物较少,多为陶器,有鼎、盒、壶、钫、茧形壶、盆、匜、仓、灶、井、磨、猪圈等。不过,有件器物的出现却尤为重要:一对金带扣。这对金带扣是纯金铸造,其中一带板边侧有椭圆形扣眼,缺舌扣。两...
查看全文
北洞山汉墓
北洞山楚王墓位于徐州市铜山茅村洞山村境内,1986年9月南京大学考古系和徐州博物馆联合进行发掘。这座汉墓开凿于一座15米的小山中,早年被盗,但仍清理出不少珍贵的文物。该墓出土的56片鳞甲形玉衣片,最能说明墓主人楚王的身份。发掘出土的各式陶俑422件,其中墓室中出土的多半残破,因受过多次盗扰,色彩脱落严重,墓室内出土的陶俑可分为男、女立侍俑和抚瑟俑三种。而在露天甬道两侧的7个壁龛中,出土的224件彩绘仪卫陶俑,却幸运地未遭盗墓者光顾。绝大部分保存完整,神态逼真,宛若真人,惟尺寸稍小,大多在50—58厘米之间。其颜色丰富多样,有红、白、黑、绿、蓝、紫、绛诸色,色调配置和谐,衣纹线条流畅飘逸。虽然陶俑采用模制成型,但彩绘均不相同,面部表情生动细致,眉目、胡须纤细如毫,形式多样,甚至连单、双眼睑都清晰可辨,融雕塑和绘画技艺于一体。北洞山楚王墓出土彩绘俑根据他们的姿态或冠式可分为持笏俑、持兵俑和背箭
查看全文
韩山汉墓相关标签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