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红包

红包

红包,也作红封包;粤语称之为利是(俗写作“利市”或“利事”、谐音“励事”),越南语叫法亦同;乃由红色封套制成的一种小型礼品,常见于中国传统习俗与汉字文化圈背景下的各种庆祝活动,包括新春(拜年)、婚礼(婚宴)、生辰(贺寿)等场合,其颜色在中华文化里常常代表“喜庆”之意。早期的红包多为以毛笔书写、带有吉祥字句的一张红纸折叠而成,直至明清时期出现包裹铜板的作法(是为压岁钱),并逐渐演变成将金钱放置于红包袋内的一种现代礼金形式。

相关人物
红包相关文献
古代医生也收红包?在宋代收“红包”很危险
古代医生也收红包?在宋代收“红包”很危险,我国医学史上最早记载设置医师考核制度是周朝。据《周礼·天官冢宰下》记载:“岁
查看全文
红包
新年红封包每年农历新年期间有发红包(粤语称为派利是)的习俗,红包内所放金钱的多少经常与双方交情成比例,礼仪上不能随便当着送礼者的面,将里面的钱拿出。亦有部分人会以不同理由,送红包给大厦管理员、助手,以至酒楼侍应等。在部分地区,农历新年假期结束,开始上班的第一天,许多机关、公司都会向所有员工发一个“开工红包”。而公司内已结婚的上司或干部,一般亦会向下属或者年轻的同事派红包。压岁钱在除夕由家长派给子女的红包以及新年期间由长辈发给晚辈的红包称作压岁钱,是表示把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虽然这只是例行的传统,但孩子可自由支配自己的红包钱。现代朝鲜半岛成人习惯上会直接把钱给孩子,所以红包在当地并不如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流行。贺礼红包除了春节以外,在其他喜庆场合,例如婚礼、新店开张等亦有送红包的习惯。由于贺礼红包的金额往往不菲,因此许多人在频繁收到喜帖的时候,将之戏称为“红色炸弹”“罚款单”,意味着又将掏出一...
查看全文
红包的故事请朋友读一下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
查看全文
关于红包的对联
噼里啪啦放鞭炮,贴着对联收红包。横批:喜迎新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新年到红包到包包有惊喜,喜归喜笑归笑情份要记牢。
查看全文
生孩子红包祝福语
家里有人生孩子,发个红包表示祝贺是必须的。这里有生孩子发红包祝福语,助你送上美好祝福。 一、生孩子红包祝福语之贺子: 1、 久违候教,时切遐思。 2、 望云树于邕城,赋霜葭于漠北。
查看全文
红包相关标签
馈赠
新春习俗
家族谱大览
包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务本堂, 1995年七修. 4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总理包复清,字少勤; 包楚旭,字德平. 副理包楚玉,字柏松. 编辑包精韶,字东成. 受姓祖: (周) 申包胥. 楚昭王赐子孙为包姓. 一世祖: (宋元之际) 包兴一(无嗣); 包兴二. 自江西瓦屑坝来黄,居黄州府大岐山之南. 取名包家畈. 二世祖: 包荣七,官名文斌; 包荣八. 荣七公下三子: 包道宗(一分祖); 包道昌(二分祖); 包道隆(三分祖). 荣八公下一子: 包道衡,原名权喾(四分祖). 一分支祖(11世): 包守俸,字新宇; 包守俊,字明宇; 包守信; 包守𠎞,字冲宇; 包守舜; 包守千; 包守俭,字相宇; 包守伋,字胜宇...等. 二分支祖(11世): 包守国; 包守诵,字祥宇; 包守宣,字成宇; 包守武; 包守显,字仲宇; 包守耀; 包守升,字级宇; 包守擢,字奎宇...等. 三分支祖(11世): 包守盟; 包守富. 四分支祖(11世): 包守茂,原名子茂; 包守忠,原名子忠; 包守亲,原名惟亲; 包守文,原名宏文; 包守伦,原名伦汉; 包守珍,原名汝珍; 包守材,原名良材; 包守吉,原名辉吉,字礼堦...等. 派行: 兴荣道大继 从思希玉廷 守明万有一 嗣宗祖泽存. 续派: 复楚精忠显 周邦后启长 能延先世德 理学自纲常. 1865年新增续派: 永念前光迪 惟慷美荫新 型家成令子 辅国作名臣.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湖南省华容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及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包氏宗谱.
浏览:100
包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务本堂, 1995年七修. 4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总理包复清,字少勤; 包楚旭,字德平. 副理包楚玉,字柏松. 编辑包精韶,字东成. 受姓祖: (周) 申包胥. 楚昭王赐子孙为包姓. 一世祖: (宋元之际) 包兴一(无嗣); 包兴二. 自江西瓦屑坝来黄,居黄州府大岐山之南. 取名包家畈. 二世祖: 包荣七,官名文斌; 包荣八. 荣七公下三子: 包道宗(一分祖); 包道昌(二分祖); 包道隆(三分祖). 荣八公下一子: 包道衡,原名权喾(四分祖). 一分支祖(11世): 包守俸,字新宇; 包守俊,字明宇; 包守信; 包守𠎞,字冲宇; 包守舜; 包守千; 包守俭,字相宇; 包守伋,字胜宇...等. 二分支祖(11世): 包守国; 包守诵,字祥宇; 包守宣,字成宇; 包守武; 包守显,字仲宇; 包守耀; 包守升,字级宇; 包守擢,字奎宇...等. 三分支祖(11世): 包守盟; 包守富. 四分支祖(11世): 包守茂,原名子茂; 包守忠,原名子忠; 包守亲,原名惟亲; 包守文,原名宏文; 包守伦,原名伦汉; 包守珍,原名汝珍; 包守材,原名良材; 包守吉,原名辉吉,字礼堦...等. 派行: 兴荣道大继 从思希玉廷 守明万有一 嗣宗祖泽存. 续派: 复楚精忠显 周邦后启长 能延先世德 理学自纲常. 1865年新增续派: 永念前光迪 惟慷美荫新 型家成令子 辅国作名臣.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湖南省华容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及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包氏宗谱.
浏览:100
8.包氏宗谱, 8, 1275-2015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包氏宗谱, 1, 960-2016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包氏續修支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上党堂藏, 民国21年[1932]四修. 存2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本谱残缺第2-3卷. 本支为上党包氏. 受姓始祖 : 春秋时包胥仕楚平王为大夫. 鲁定公四年其子孙以祖字为氏, 此包姓得姓之始也. 一派祖 : (宋) 包恒善, 行十, 官于江南卢州府合淝县, 籍于此. 三派祖 : (宋) 包播, 字希远, 任江西建昌府南城县, 居此为江西始祖. 益阳始迁祖 : 包天度, 籍起福建卢丰, 以军功任岳州来楚. 解组后卜居益阳之十五里洞上村. 天度公子七, 除官福不纪外, 分六大房 : 官荫, 官九, 官寿, 官延, 官禄, 官缙. 本谱以官缙世系为主. 派行 : 官能文发 起自宗邦 世承先泽 家道远长 克全孝友 惟国贤良 昭兹来许 咸欣时康. 散居地 : 湖南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浏览:100
包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务本堂, 1995年七修. 4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总理包复清,字少勤; 包楚旭,字德平. 副理包楚玉,字柏松. 编辑包精韶,字东成. 受姓祖: (周) 申包胥. 楚昭王赐子孙为包姓. 一世祖: (宋元之际) 包兴一(无嗣); 包兴二. 自江西瓦屑坝来黄,居黄州府大岐山之南. 取名包家畈. 二世祖: 包荣七,官名文斌; 包荣八. 荣七公下三子: 包道宗(一分祖); 包道昌(二分祖); 包道隆(三分祖). 荣八公下一子: 包道衡,原名权喾(四分祖). 一分支祖(11世): 包守俸,字新宇; 包守俊,字明宇; 包守信; 包守𠎞,字冲宇; 包守舜; 包守千; 包守俭,字相宇; 包守伋,字胜宇...等. 二分支祖(11世): 包守国; 包守诵,字祥宇; 包守宣,字成宇; 包守武; 包守显,字仲宇; 包守耀; 包守升,字级宇; 包守擢,字奎宇...等. 三分支祖(11世): 包守盟; 包守富. 四分支祖(11世): 包守茂,原名子茂; 包守忠,原名子忠; 包守亲,原名惟亲; 包守文,原名宏文; 包守伦,原名伦汉; 包守珍,原名汝珍; 包守材,原名良材; 包守吉,原名辉吉,字礼堦...等. 派行: 兴荣道大继 从思希玉廷 守明万有一 嗣宗祖泽存. 续派: 复楚精忠显 周邦后启长 能延先世德 理学自纲常. 1865年新增续派: 永念前光迪 惟慷美荫新 型家成令子 辅国作名臣.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湖南省华容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及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包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