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火耗

火耗

火耗,又称火耗银。“火耗”一词原本指零碎白银,经火镕铸成银锭或元宝过程中所生的损耗。后引申指中国清朝于正规税粮或税金之外的一种附加税。

火耗相关文献
火耗归公的内容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火耗归公的内容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一律征银上交国库。但是,由于当时
查看全文
火耗归公是什么样的政策?它的性质是什么
火耗归公是什么样的政策?它的性质是什么,雍正皇帝是满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三任皇帝。雍正本名爱新觉罗·胤禛,清圣祖康熙帝玄
查看全文
摊丁入亩与火耗归公改革解析摊丁入亩的影响
摊丁入亩与火耗归公改革解析摊丁入亩的影响,通过对大清帝国的相关史实的了解,我们得知在这一时期对前朝的税制进行了两项重大
查看全文
什么是火耗?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火耗?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徵钱银,更称为火耗或
查看全文
火耗
起源火耗最早源自唐朝,钱陈群《条陈耗羡疏》表示:“昉于唐之中叶立羡余赏格,于是天下竞以无艺之求,为进阶之计,五代相沿滋甚。”火耗名称之确立,自明朝有之。宋朝耗羡的名目有解费,有部费,有杂费,有免役费等,不可悉数。清承明制,官员的俸禄低微,正常的俸禄收入难以应付日常开支所需,一位知县“每月支俸三两,一家一日粗食安饱兼喂马匹,须银五六钱,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费”。幕友师爷、门房仆役,都需官员自己出钱聘雇,因此额外的津贴是不得不然之事。顺治年间,礼科给事中季开生奏称:“天下火耗之重,每银一两有加至五六钱者。”康熙六十一年,有上谕指出:“火耗一项,特以州县各官供应差使。故于正项之外略加些微,以助常俸所不足,原是私事。”清律规定,各行省转交至户部中央税款者,必须以五十两银元宝为一单位,因此行省衙门从百姓收集来的散银必须镕铸成合乎规格的五十两元宝,才能上缴。在镕铸过程中所损耗的银两,则称为火耗,也因此,...
查看全文
火耗相关标签
清朝政治
中国赋税种类
家族谱大览
17.刘氏宗谱, 17, 卷17: 用分本松祖后康(火+旬)支下世系, 6世壔和公起, 192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 民国13[1924]. 存1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刘锺瀛,号凤亭 ; 刘锺淑,号子英 ; 刘锺钧,号荫庭 ; 刘姿怀,号月亭 ; 刘姿彦,号秀堂 ; 刘姿斌,号备臣.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2, 卷3, 卷20. 始迁祖(1世) : (明) 刘侑O, 前明自江西饶州府浮阳县瓦屑坝迁居沙洲. 四大派祖(2世) : (明) 刘大才 ; 刘大邦(沙洲河外祖) ; 刘大吉,册名铨 ; 刘大用,亦名国宝(沙洲祖). 大才派下二子 : 刘本相 ; 刘本楞. 大邦派下七子 : 刘本林 ; 刘本椆 ; 刘本桐 ; 刘本朴 ; 刘本根 ; 刘本杨 ; 刘本栖. 大吉派下二子 : 刘本棉 ; 刘本枹. 大用派下三子 : 刘本松 ; 刘本发 ; 刘本胜. 老派 : 侑大本亨康 壔(火攵)必修昌 吉分原派 : 文一宗宏达 正士世其家 重武湾原派 : 益养应士正天贞 本派 : 启上一字可 承士绍久长 才姿锺俊秀 能恢先绪光 祖德常昭盛 兰桂庆腾芳 寿世传诗礼 经邦守宪章 注 : 各房派字不同, 详见卷首1影像74~76页.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楚黄刘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雩邑北乡长乐里火德公支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李氏]陇西火德公十修族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李氏]陇西火德公十修族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李氏]陇西火德公十修族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李氏]陇西火德公十修族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