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

姓,名,晋昭公幼子戴子雍的儿子。忌和智伯瑶的关系很好,不过英年早逝。前457年,韩、赵、魏、智四家大夫赶走晋出公,立忌的儿子骄为君,是为晋哀公。

上述是《史记·晋世家》的记载;不过,根据《史记·赵世家》忌的儿子骄为晋懿公;还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晋出公之后,有哀公二年、懿公十七年,骄为懿公,哀公就是忌。

忌简介资料
忌相关文献
岭南文化―生活禁忌―忌口与忌十三
岭南文化―生活禁忌―忌口与忌十三,   珠江三角洲一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注意忌口。“忌口”,即不说不吉利的话,
查看全文
岭南文化—生活禁忌—忌口与忌十三
岭南文化—生活禁忌—忌口与忌十三,   珠江三角洲一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注意忌口。“忌口”,即不说不吉利的话,
查看全文
田忌
注释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市福建中路193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1195页.ISBN9787208031852.^《史记·卷六十五&mi
查看全文
常忌
生平蜀汉时期,初为谒者仆射、黄门侍郎,丧亲后,凭借至孝闻名。被举为孝廉,担任议郎。出使吴国,称职而还。历任长水参军,什邡、雒县令。司马昭担任魏相国时,征辟忌担任相府舍人。西晋时期,泰始四年三月(268年),罗宪跟随晋武帝司马炎在华林园参与宴会,晋武帝询问蜀汉大臣的子弟,又问起其中适合任用者,罗宪推荐了常忌、杜轸、寿良、陈寿、高轨、吕雅、许国、费恭、诸葛京、陈裕,他们随即得到了进用,都在当时知名于世。司马炎建晋国时,命常忌为骑都尉。后外放任河内令,忌到任后大力打压豪族势力,治理民风,于是风教大兴。县里有奸嫂杀兄者,群党蔽匿,而常忌皆穷治。后入为州都,刚议论让常忌担任郡守,常忌却刚好病逝。常忌的好友广汉段宗仲,亦有学行。在蜀汉时期曾任谒者仆射、黄门侍郎等,官位常与常忌相当,蜀亡后新任益州刺史袁邵命其为主簿,与常忌共理郡事,入晋后官至云南、建宁太守。
查看全文
参考资料《史记》
查看全文
忌相关标签
春秋战国人物
晋国
其他
家族谱大览
1.[姓氏不详]先人生忌辰簿, 1, 秉宜公起, bef. 194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姓氏不详]先人生忌辰簿, 1, 秉宜公起, bef. 194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浔海世泽堂历代高曾祖考妣忌辰册
原书: 稿本, 民国70[1981]记事. [11]页. 始祖 : (清) 施世廷. 散居地 : 台湾省彰化县鹿港镇等地.
浏览:0
郭氏宗谱 [18卷,含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汾阳堂, 公元1990年四修. 存15册:世系表. 始迁祖(1世): (明) 郭万四. 原籍江西太原府迁饶州府余干县, 后迁居黄冈县慕义乡城南(今新州县). 生子二: 郭文一(不详) ; 郭文二. 文二公派下房祖(5世): 郭澄 ; 郭鼎. 均为子荣公之子. 澄公派下支祖(7世): 郭忠 ; 郭思 ; 郭忌 ; 郭宪,字心聪 ; 郭惠. 鼎公派下支祖(7世): 郭玠 ; 郭瑶 ; 郭贤 ; 郭滨 ; 郭瑚. 注: 目录中有记载派行, 但并未记载于卷首一. 注: 除了首2卷外, 另有首3卷, 及卷3.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 新洲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
浏览:0
客星堂严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郑州鉴志家谱古籍印刷有限公司). 1册(约81双页)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字派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影像页第17-18页. 受姓祖(1世) : (西汉) 严忌. 后为避东汉明帝讳,改庄为严. 远祖(7世) : (东汉) 严光, 字子陵. 宗祖(30世) : 严厚大, 字方直. 生子三. 广远公之子. 子陵公之裔. 厚大公下三派祖(31世) : 严隆( 迁湖南华容,为官路严家祖,称西支) ; 严祚(迁公安,为段堤严家祖) ; 严达(青湖严家,称东支). 此谱主要为隆公房下后裔资料. 隆公下八支祖 : 严塥,字福一 ; 严珍,字福二 ; 严琳,字福三 ; 严琅 ; 严珣 ; 严环 ; 严珽 ; 严琛. 四十一世祖 : 严大学. 永泰公次子. 大学公下二派祖 : 严宽(居华容) ; 严宪. 迁澧祖(42世) : 严宪. 由湖南华容迁至澧县. 大学公次子. 珍公之裔. 宪公下三房祖(43世) : 严库诚(另谱) ; 严库敬(未记) ; 严凤. 凤公下四支祖 : 严友盛 ; 严友鹏 ; 严友成 ; 严友源. 唯记录友鹏公房下后裔资料. 散居地 : 湖南省澧县, 华容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签题 : 严氏家谱. 版心题 : 客星堂严氏家谱.
浏览:100
丰城邹氏族谱 [上下二集共10篇]
原书: 江西 : 丰城邹氏族谱编委会编印, 2003年(丰城市精美印刷厂印). 2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为邹氏居江西省丰城县130余处村庄的历史及现状. 内容摘要选录各支歴修谱序,跋,总世系图,开基祖迁徙纪实,及特辑文选等资料. 不含各支详细世系及行传. 开姓祖 : 宣靖. 丰城开基始祖(26世) : (汉) 邹文信,字孟祥,号应期. 居南境学前. 子孙析置湖塘虔溪,隍城等地. 丰城开基先祖(45世) : (唐) 邹师忌. 唐大历间授吴皋(丰城)令尹,遂居尚庄白马塘. 丰城开基先祖(45世) : (唐) 邹明,字松乐,号全哲. 自山东莱州宦豫章,居杏花村. 子孙析置杜市东湖,孙渡,梅林,荣塘等地. 丰城开基先祖(45世) : 邹垣. 子孙析置泉港上坊,梅林等地. 丰城开基先祖(45世) : 邹瓒. 子孙析置秀市,石岗,桥东,同田等地. 杜市东湖始祖 : (唐) 邹遇,字以礼. 明公之5世孙. 居甘竹塘. 曲江河岸下市始祖 : (唐) 邹绳,字以法,号直庵. 明公之5世孙. 五代间自杏花村徙居丰城曲江. 子孙析置剑南四门沙湖,秀市,河洲,洛市等地. 湖塘邹舍始祖 : (唐) 邹立,字挺作,号魏峰. 由临川梅林迁兴仁乡舍上, 名其地为邹舍. 子孙析置梅林珠珊,湖塘睦塘等地. 中华邹氏百字派(讨论稿): 东鲁高风远 范阳德泽长 满堂福禄寿 望第吉瑞祥. 昭穆明伦序 忠孝崇礼常 圣哲勋功伟 俊彦美誉扬 诚信立世本 宽仁善友纲 博学益彗经 勤思增才方 执政奉清廉 为民守法章 家和乐安定 国泰荣景昌 鹏搏上九天 龙游达三江 群贤绍先志 万代共辉煌 各支村居祖字派对照录见上集第71-89页. 散居地 : 江西省丰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书脊题编目. 版心题 : 邹氏族谱. History and
浏览:0
忌导读知识
忌辰和祭辰有什么区别
忌辰和祭辰有什么区别
  【忌辰】  忌辰有两个含义:  1)指黄历中的一种专有名词,意味着不适合做事的生活;  2)指人的身亡时间,根据传统式的民俗文化习惯性来看,每一年大家必须在逝者身亡时间开展祭拜。它是民俗的一种风俗习惯叫法。  【祭辰】  祭辰又叫祭日,是指祭祀或祭奠的日子。亦指祭拜逝者的生活,包含清明时节、鬼节祭日、元宵佳节祭日、一周年祭日、三周年祭日、及其逝者身亡时间的祭日。  【忌辰和祭辰的区别】  两者祭拜的范畴不一样:忌辰是祭日的一种,只是对身亡时间这一天开展祭拜,而祭日里众多祭拜的生活中包括了忌辰。
浏览量:3550次
杨公十三忌
杨公十三忌
  杨公十三忌主要来源于一个故事,古时,有一户姓杨的人家,生了13个儿子,他的邻居却没有一个。他常常在邻居面前显摆:“我有13个儿子,纵然有个三灾六祸的,我也不怕,老天若是恨我,一月收走一个,一年才12个月,总会留一个为我送终的。不像你,连一个都没有!"没想到,有一年发生了瘟疫,刚好又凑巧这年是闰月,杨公的13个儿子都都染上了疫病,一月一个,一年内一个个都死去了,只剩下他自己,晚景十分凄凉。  人们说,杨公的遭遇全都是因为他说的话太大了,这就是欺天灭理的过头话造成的恶果。为警示人们,正月十三就成了“杨公忌日”,同时十三这个数也被认为是个不祥之数。  “杨公十三忌”,在民间指具体的13个日子。正月十三是“杨公十三忌”的第一天,相传为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制定。其它12个“忌日”还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世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浏览量:2897次
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战国四公子对于当时战国七雄的战力以及国家的发展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起来看看战国四公子的详细介绍:一、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安釐王魏圉的异母弟,由他汇集手下门客思想言论编纂成《魏公子兵法》。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二、平原君赵胜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封于东武,号平原君。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礼貌对待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赵孝成王七年,秦军进围赵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向魏和楚求援。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奋勇,同平原君去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此即“毛遂自荐”。三、春申君黄歇春申君,名黄歇,为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楚襄王时,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楚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襄王退兵。楚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即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任他为相。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四、孟尝君田文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权倾一时。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同时也是权倾一时,孟尝君死后,葬于薛国东北内隅,与其父亲的墓冢东西排列,为古薛“四门八堌堆”之中两大堌堆。
浏览量:2474次
战国四公子是哪四位
战国四公子是哪四位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大争之世,人人都有争世之心,人人都难独善其身。在这其中,有四位名士,他们就是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 1、春申君—黄歇 楚国人,曾求学天下,遍访名师,因此学识渊博,又能言善辩,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楚考烈王时期封为春申君,一时权倾朝野。春申君为人极有胆识,居战国四公子首位,然而在为楚考烈王奔丧时,被李园于棘门击杀,结束了他纵横政坛的一生。 2、信陵君—魏无忌 出身王室,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公元前277年,信陵君广招贤士、充斥府邸,也曾两次与秦军交战,拯救了魏国和赵国。又礼贤下士,对年迈的门客以礼相待,深受人们的尊敬,然被安釐王猜忌,罢免兵权,使得信陵君终日饮酒作乐,碌碌无为,了却一生。 3、三平原君—赵胜 出身赵国贵族,为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门下门客数千,对待朋友真诚有礼,忠君爱国,长平之战后,面对秦军的包围,誓死不降,为坚守城池,散尽家财,与敌人斡旋三年之久。他曾营救魏齐,也曾毛遂自荐,善于纳谏,对国家忠心耿耿。 4、孟尝君—田文 齐国贵族,齐威王之孙。孟尝君家财万贯,善于招揽贤能,门下供养了许多门客。孟尝君雄才大略,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受田甲叛乱牵连,被湣王所疑,只得称病归隐。不久后,又出任魏国相国一职,一时风头无量。
浏览量:1771次
忌辰的意思是什么
忌辰的意思是什么
忌辰是指家里的先辈去世的日子,按照传统习俗这一天禁止举行宴会或其他娱乐活动。《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上》中有记载:“倐临祥制,俯迫忌辰,音容永远而莫追,号感弥深而难抑。”古时,人出生的日子被称为生辰,死去的日期就被称为忌辰。忌辰也是重要的纪念日,不同的是,忌辰的纪念远离当事的主体,生日的纪念却是主体切身的产物。忌辰的意义主要在于纪念死去的亲人,是生者对死者的怀念。
浏览量:177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