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公孙泄

公孙泄

公孙泄(?-?),姓,名,是子孔的儿子,郑穆公的孙子,郑国大夫。

前536年二月,有人梦见伯有披甲而行,说:“三月初二,我将要杀死驷带。明年正月二十七日,我又将要杀死公孙段。”到三月初二那一天,驷带死了,国人十分害怕。前535年,郑国有人因为伯有而互相惊扰,说:“伯有来了!”大家四散逃开,不知跑到哪里去才好。这年的正月二十七日,公孙段死了,国人就越来越恐惧了。下一月,子产立了公孙泄和伯有的儿子良止做大夫,来安抚伯有的鬼魂,事情才停了下来。子太叔问这样做的原因,子产说:“鬼有所归宿,这才不做恶鬼,我是为他寻找归宿啊。”子太叔又问:“立公孙泄干什么?”子产答道:“为了使他们高兴。立身没有道义而希望高兴,执政者去违反礼仪,是用来取得百姓的欢心。不取得百姓欢心,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百姓是不会服从的。”

公孙泄简介资料
公孙泄相关文献
参见《史记·夏本纪》参考资料^据《中华通史》第一册,章嵚著
查看全文
泄归泥
参考文献《三国志》
查看全文
泄矢神
概要诹访大明神绘词之记载之记载照《诹访大明神绘词之记载》之记载,建御名方神乃外来之神,来到诹访地区后与当地之泄矢神争夺统治权而大战。泄矢神手持铁轮、建御名方神手持藤蔓互斗,后来泄矢神大败,建御名方神取代之而成为诹访地方的统治神。解说泄矢神手持铁轮、建御名方神手持藤蔓互斗的神话故事,有人认为这是制铁技术的对决。今位于长野县冈谷市川岸区的泄矢神社,传说就是二神大战时泄矢神的本阵。有趣的是自中世纪以降,建御名方神后裔的诹访氏(日语:諏訪氏)担任诹访大社上社之神职人员“大祝”,泄矢神的后裔守矢氏则担任主要神官的“神长”之职。信仰目前主祭泄矢神的神社计有下述:泄矢神社(长野县冈谷市川岸区)内部链接御社宫司神建御名方神守矢赖真参考资料《神道の本八百万の神々がつどう秘教的祭祀の世界》,增田秀光主编,学习研究社,1992年3月,ISBN4051060241。
查看全文
周灵王泄心历年简传
周灵王泄心姬姓,名泄心,周简王子。前?-在位前571-前545年11月癸巳日病死。传说,他出生时就长着胡须,在位26年建造了一座高一百丈的昆昭台。配陈氏生太子晋、姜氏生王子贵、宋姬生眉寿、观香(三女)。子女共三十八人。其中五子二女得道。历年简传:前571周简王卒,周灵王登位前568春戎侵王畿,灵王派王叔陈生(王子虎孙)到晋国。晋拘捕王叔陈生,派士鲂禀奏周灵王,是王叔陈生勾结戎人。前564太子晋出生。'前563王叔陈生与伯舆争政。周灵王偏袒伯舆,王叔陈生怒而出奔晋国。单靖公代替王叔陈生为卿士,以相王室。前562王后陈妫卒。前561三年之孝未尽,周灵王再娶齐女为后。前550太子晋直谏壅穀、洛,被废为庶人。前547苌弘通过设射《狸首》,借助鬼神之力,要求诸侯国服从周天子,奉行上天的旨意。前546年7月由宋国大夫向戍召集“弭兵会盟”。前545年11月癸巳日姬泄心病死。谥号曰“灵”。卒葬王城西南近五...
查看全文
公孙侨
名侨(?-前522)字子产,又字子美,郑国贵族,与孔子同时。他是郑穆公的孙子,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他自郑简公时(前554)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子产没有著述传世,他的言行事迹,主要载于《左传》、《史记》等书籍。子产是一个刚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的封建贵族,为了保持贵族的某些特权,他不但不公开反对周礼,反而赞美它,甚至认为“礼”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但是,子产执政后,却进行了一系列违反周礼而有利于封建化的改革,在个别问题甚至带有比较激进的法家色彩。因此,他的法律思想具有折中于礼、法之间的特征。子产的在法律上所做出的贡献主要有:①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②提出“以宽服民”、“以猛服民”的主张。在...
查看全文
公孙泄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郑国大夫
卒年不详
春秋人
姬姓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邓氏庙凤公孙世富公房
邓氏庙凤公孙世富公房
南阳堂
浏览:0
黄帝谱系诸姓寻根总表
黄帝谱系诸姓寻根总表
浏览:242888
杜氏族譜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7年.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鼻祖 : (周) 杜伯,封京兆侯. 世居杜陵. 一世远祖 : (春秋) 杜泄. 江西始祖 : (西晋) 杜预,字元凯,行五七. 迁湘祖 : 杜文广 ; 杜文通 ; 杜文材. 皆京武公之子. 文通公之子 : 杜万宗 ; 杜福宗. 万宗下五子 : 杜宁 ; 杜清 ; 杜集(居石门,另谱) ; 杜轩 ; 杜贤. 杜贤公下四支(5世) : 杜伯宗(大门) ; 杜伯道(二门) ; 杜伯通(三门) ; 杜伯达(四门). 福宗公下支祖(6世) : 杜大夏 ; 杜大有 ; 杜大昌 ; 杜大纪 ; 杜大圭 ; 杜大纲 ; 杜大儒 ; 杜大魁. 散居地 : 湖南省临澧县, 澧县, 安乡县等地. 书名据部分书名页题编目. 卷首目录题 : 文通公支系杜氏族谱四修版.
浏览:100
符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义阳堂, 1982重印(海南书局印). 9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注 : 字派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影像号第5页. 此原谱共101卷, 合9册. 谱内派系众多繁复,详请查阅卷5至卷101. 卷1缺第1-2页. 纪事至1938年,后续仍有增补至1982年. 1995年文昌撤县建市. 受姓祖(1世) : (春秋) 公孙雅, 仕秦为符玺令, 其后子孙以官为姓. 渡琼祖(43世) : (北宋) 符有辰,字克舜,号亮明. 绳武公长子. 原籍河南陈州,随其父因官入闽,后奉昭渡琼(海南省简称). 有辰公下四派(44世) : 符宗系,字思孔,号东我 ; 符宗铭,字思圣,号行我 ; 符宗举,字思孟,号得我 ; 符宗安,字思贤,号良我(留居文昌). 宗系公下一房 : 符仁袄,字智之,号念江. 下有二子 : 符胜 ; 符永. 宗铭公下二房 : 符仁焕,字升海(下三子 : 符魁 ; 符海 ; 符介) ; 符仁饮,字天元,号文宗(下一子 : 符高). 宗举公下二房 : 符福聪,字察焉,号闻魁(下四子 : 符赐江 ; 符赐河 ; 符赐淮 ; 符赐济) ; 符福明,字著焉,号闻旭(下二子 : 符赐泮 ; 符赐湛). 宗安公下一房 : 符选. 下有三子 : 符光显 ; 符光日 ; 符光月. 散居地 : 海南省海口市, 文昌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符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义阳堂, 1982重印(海南书局印). 9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注 : 字派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影像号第5页. 此原谱共101卷, 合9册. 谱内派系众多繁复,详请查阅卷5至卷101. 卷1缺第1-2页. 纪事至1938年,后续仍有增补至1982年. 1995年文昌撤县建市. 受姓祖(1世) : (春秋) 公孙雅, 仕秦为符玺令, 其后子孙以官为姓. 渡琼祖(43世) : (北宋) 符有辰,字克舜,号亮明. 绳武公长子. 原籍河南陈州,随其父因官入闽,后奉昭渡琼(海南省简称). 有辰公下四派(44世) : 符宗系,字思孔,号东我 ; 符宗铭,字思圣,号行我 ; 符宗举,字思孟,号得我 ; 符宗安,字思贤,号良我(留居文昌). 宗系公下一房 : 符仁袄,字智之,号念江. 下有二子 : 符胜 ; 符永. 宗铭公下二房 : 符仁焕,字升海(下三子 : 符魁 ; 符海 ; 符介) ; 符仁饮,字天元,号文宗(下一子 : 符高). 宗举公下二房 : 符福聪,字察焉,号闻魁(下四子 : 符赐江 ; 符赐河 ; 符赐淮 ; 符赐济) ; 符福明,字著焉,号闻旭(下二子 : 符赐泮 ; 符赐湛). 宗安公下一房 : 符选. 下有三子 : 符光显 ; 符光日 ; 符光月. 散居地 : 海南省海口市, 文昌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石氏宗谱 [27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2006年. 3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字派 : 迩遐福祉 功著名扬 武威历代 应景生璜 达诗礼义 家庆贤良 珠联璧合 宝鼎书香 心存忠恕 品重端详 兰馨芝秀 钟毓群芳 怀清履洁 敬爱有常. 字派(续) : 和平保泰 仁寿安康 隆兴喜起 富贵吉祥 谦以受益 为善永昌 高风久仰 源远流长 卓尔成立 训启直方 万千一本 同敦睦堂. 远祖 : (春秋) 公孙碏,字石,又称石碏. 为卫康叔之裔. 其孙以其字为姓. 始祖 : (元末) 石万三. 与兄石万一 ; 石万二. 由江西鄱阳迁太湖. 万一公迁宿松. 万二公迁黄梅. 万三公下四子 : 石迩中 ; 石迩敬(留居江西) ; 石迩前 ; 石迩厚. 前, 厚二公由浙江迁居贵池. 桐城祖 : (元末) 石迩中,讳肇兴,字执中 ; 率子石遐裔 ; 石遐昌,讳华裔,号华乙. 由太湖迁桐. 遐裔派下二房 : 石福一 ; 石福二. 遐昌派下三房 : 石福春,讳万春,号允名 ; 石福富,讳万富,号生芝 ; 石福贵,号万贵.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