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赵敬侯

赵敬侯

赵敬侯(约前410年左右-前375年,年约36岁),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原名赵章,赵烈侯之子。赵敬侯元年(前386年)自中牟(今河南汤阴)迁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规划成两大区域,宫城区(行政中心)与大北城(商业中心),邯郸迅速繁荣。赵敬侯二年,赵在山东高唐、茌平之间战胜齐军。赵敬侯四年,魏败赵军于河南清丰。两度用兵中山,赵成侯六年,中山筑起长城。

赵敬侯简介资料
公元前386 年
赵章
公元前375 年
敬侯
公元前375 年
不明
赵敬侯相关文献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赵敬侯赵章
赵敬侯(?-公元前375年),嬴姓,赵氏,名章,赵烈侯之子,赵武侯之侄,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公元前386年,将都城从中牟(今河南汤阴)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规划成两大区域,宫城区(行政中心)与大北城(商业中心),邯郸迅速繁荣。此后数年相继对齐、魏、卫、中山等国用兵。公元前376年,与魏、韩二国正式灭掉晋国,瓜分晋国残余领地。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其子赵成侯即位。即位迁都赵敬侯,嬴姓,赵氏,名章,是赵烈侯之子。赵烈侯在位时,将赵章立为太子。赵烈侯九年(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因太子赵章年幼,于是赵国群臣拥立赵烈侯之弟、赵章叔父赵武侯(亦称赵武公)即位。[1-2赵武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赵武公去世,赵国群臣再度拥立赵章即位,是为赵敬侯。[3-4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堂兄弟、赵武公之子赵朝(一作赵朔)作乱,因没有获胜,于是出逃投...
查看全文
赵敬侯
参考书籍沈长云,《赵国史稿》,中国,中华书局
查看全文
赵敬
生平在唐朝为官,历任营州(今辽宁朝阳市)、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三州刺史。另一说法指赵敬本来在后梁出任官职,后唐建立后,其子赵弘殷为躲避父祸,逃难到今洛阳郊外的夹马营。但这一种说法找不到正面史料支持,只是推测。而且《东斋笔记》卷一记载:“刘尚书涣尝言:宣祖初自河朔南来,至杜家庄院,雪甚,避于门下。久之,看庄院人私窃饭之。数日,见其状貌奇伟兼勤谨,乃白主人。主人出见而亦爱之,遂留于庄院累月。家人商议,欲以为四娘子舍居之婿。四娘子即昭宪皇太后也。”指出赵弘殷是来投靠的镇州的赵王王镕势力,在领兵帮助李存勖后才到洛阳禁军任职。现在也没有关于赵敬如何去世的记载,年幼的赵弘殷则是在保州长大,赵敬妻子的家族所在地。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追尊赵敬简恭皇帝,又被宋真宗加尊为简恭睿德皇帝,庙号翼祖。陵墓墓地号为定陵。乾兴元年(1022年)七月改靖陵。陵在幽州,在宋朝统治疆域之外,没有维护。议谥,翰林学士...
查看全文
赵成侯
参考书籍沈长云,《赵国史稿》,中国,中华书局
查看全文
赵烈侯
(?—前387)战国时赵国国君。名籍,谥烈,赵献侯子。公元前408—前387年在位。任用相国公仲连进行改革。番吾君推荐牛畜、荀欣、徐越三人给公仲连,连推荐给烈侯。牛畜侍以仁义,约以王道;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于是以牛畜为师(官名),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
查看全文
赵敬侯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赵国君主
前375年逝世
地方政权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