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广

广

(焉耆)

广(?-94年),东汉时焉耆王。

焉耆在两汉之际依靠匈奴,反叛汉朝。13年,焉耆国首先背叛,杀死了新朝西域都护但钦。75年,焉耆和龟兹两国进攻东汉西域都护陈睦,陈睦全军覆没。94年,西域都护班超征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共七万余军队,讨伐焉耆。班超把焉耆王广、尉犁王等引诱到已故西域都护陈睦驻扎过的故城,然后斩杀,将人头送往洛阳。班超乘胜放纵士兵抄掠,斩杀五千余人,生擒一万五千人,改立焉耆左侯元孟为焉耆王。班超在焉耆半年,进行安抚。于是西域五十余国全都派送人质,归附汉朝。远至西海之滨,四万里外的国家,都经过几重翻译来汉朝通贡。

广简介资料
94 年
广相关文献
宋广
参考书目《明史·文苑传》
查看全文
广运
大事记出生逝世纪年
查看全文
广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汉纪
查看全文
广运
参见中国年号索引
查看全文
汉广
汉广 诗经,爱情,先秦,佚名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
查看全文
广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94年逝世
焉耆君主
东汉政治人物
家族谱大览
刘氏家谱 : 河南省商水县胡吉镇后刘村广居堂 [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河南省家谱研究会, 2013年版(郑州家谱印刷). 全1册(228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明) 刘海. 由山西洪洞迁河南商水,开基蔡庄. 后刘始祖(一世) : (清初) 刘可惠,字爱民,行一. 可惠公下派祖(5世) : 刘广居,字安仁,行一. 大迁公之子. 广居公下房祖(9世) : 刘德凝,字心亨,行一 ; 刘德成,字立斋,行二. 皆为方升公之子. 派序 : 海盘缜思平 尚志养可 世洪大广永 步景德兴鼎 本统起太原 徙立至东天 继明清学纯 中邦应廷全 长生福寿远 旺向子孙贤 五伦多教育 孝悌万古传. 散居地 : 河南省商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刘氏家谱.
浏览:0
卷5_ 法(广阴)支下世系王家(石祭)-湖边村支下世系101世起, v 11, 193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邹广庆堂, 民国25[1936]. 存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总卷数不详, 存卷首, 卷1-12及未标明卷数的2卷共18册. 卷首册含本谱各支祖姓名. 注 : 本谱为江州叔明之后裔, 皆由泉郡避耿乱而上游各择胜地居焉. 版心题 : 义门陈氏族谱. 散居地 : 江西省各地.
浏览:100
堤口董氏广清家谱
堤口董氏广清家谱
参加抗日战争,村中人称老八路、八路爷
浏览:0
智广陈氏大宗谱 [上中下册]
原书: 抄本影印, 2002年重修.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陈泰枢,字永枢 ; 陈泰崇,字本唐 ; 陈泰林,字顺林. 始祖 : 陈系贯. 原籍闽省福州府德清县徙居浙江钱塘. 子陈忠旸(讳启)从武林钱塘迁温州玉环. 乐清赵家硐祖(3世) : (明) 陈鼎,字异懽. 洪武间自玉环迁乐清,居邑之西乡赵家硐村. 荷岙祖(6世) : 陈珏. 由赵家硐转住荷岙. 生三子 : 陈中山(鲤岙祖,另谱) ; 陈中川(迁智广) ; 陈谨忠(仍居荷岙,未载). 智广祖(7世) : 陈中川,名泉. 自河岙转择智广. 生六子. 中川公下六房祖(8世) : 陈盛仁(长房) ; 陈盛义,字侍(二房) ; 陈盛礼,字承川(三房) ; 陈盛智(四房) ; 陈盛信,号隐川(五房) ; 陈盛孝,号宁川(六房). 大芙蓉祖(10世) : 陈一崇. 居楠溪大芙蓉. 盛仁公之孙. 世系 : 系忠鼎懋藩珏中 盛廷一道德安定 显宗邦时泰良荣 耀钦明万世昌亨 嘉义孝启鸣凤庆 观光贞存天锡瑞 延永秀尚康.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智广陈氏宗谱 谱序题 : 重修智广陈氏大宗谱
浏览:0
智广陈氏大宗谱 [上中下册]
原书: 抄本影印, 2002年重修.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陈泰枢,字永枢 ; 陈泰崇,字本唐 ; 陈泰林,字顺林. 始祖 : 陈系贯. 原籍闽省福州府德清县徙居浙江钱塘. 子陈忠旸(讳启)从武林钱塘迁温州玉环. 乐清赵家硐祖(3世) : (明) 陈鼎,字异懽. 洪武间自玉环迁乐清,居邑之西乡赵家硐村. 荷岙祖(6世) : 陈珏. 由赵家硐转住荷岙. 生三子 : 陈中山(鲤岙祖,另谱) ; 陈中川(迁智广) ; 陈谨忠(仍居荷岙,未载). 智广祖(7世) : 陈中川,名泉. 自河岙转择智广. 生六子. 中川公下六房祖(8世) : 陈盛仁(长房) ; 陈盛义,字侍(二房) ; 陈盛礼,字承川(三房) ; 陈盛智(四房) ; 陈盛信,号隐川(五房) ; 陈盛孝,号宁川(六房). 大芙蓉祖(10世) : 陈一崇. 居楠溪大芙蓉. 盛仁公之孙. 世系 : 系忠鼎懋藩珏中 盛廷一道德安定 显宗邦时泰良荣 耀钦明万世昌亨 嘉义孝启鸣凤庆 观光贞存天锡瑞 延永秀尚康.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智广陈氏宗谱 谱序题 : 重修智广陈氏大宗谱
浏览:0
智广陈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抄本影印, 民国38[1949]重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陈邦标,字兴标 ; 陈良桃,字宇才. 始祖 : 陈系贯. 原籍闽省福州府德清县徙居浙江钱塘. 子陈忠旸(讳启)从武林钱塘迁温州玉环. 乐清赵家硐祖(3世) : (明) 陈鼎,字异懽. 洪武年间自玉环迁乐清,居邑之西乡赵家硐村. 荷岙祖(6世) : 陈珏. 由赵家硐转住荷岙. 生三子 : 陈中山(鲤岙祖,另谱) ; 陈中川(迁智广) ; 陈谨忠(仍居荷岙,未载). 智广祖(7世) : 陈中川,名泉. 自河岙转择智广. 生六子. 中川公下六房祖(8世) : 陈盛仁(长房) ; 陈盛义,字侍(二房) ; 陈盛礼,字承川(三房) ; 陈盛智(四房) ; 陈盛信,号隐川(五房) ; 陈盛孝,号宁川(六房). 大芙蓉祖(10世) : 陈一崇. 居楠溪大芙蓉. 盛仁公之孙. 世系(1-37世) : 系忠鼎懋藩珏中 盛廷一道德安定 显宗邦时泰良荣 耀钦明万世昌亨 嘉忠(义)孝启鸣凤庆 观光.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广导读知识
以广陵散著称的是谁
以广陵散著称的是谁
以《广陵散》而著称的是嵇康。嵇康字叔夜,谯国铚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广陵散》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又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今有《嵇康集》传世。
浏览量:2478次
广西姓氏排名
广西姓氏排名
广西是一个汉族为主,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这造就了广西多样的民族文化,也使广西的姓氏趋于多样性。 广西十大姓氏 【黄姓】 广西是黄姓的第一大省,广西共有538.97万黄姓人口,占广西人口的9.66%。在广西壮族是黄姓的主要分布人群,在壮族黄姓不仅人口众多,宗族势力强大,而且人才辈出。 【李姓】 广西共有345.73万李姓人口,占广西人口的6.2%。 【韦姓】 广西共有301.98万韦姓人口,占广西人口的5.41%。韦是广西特有的大型,遍布全省,以壮族居多。 【陈姓】 广西是陈姓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共有267.05万韦陈人口,占广西人口的4.79%。 【梁姓】 梁姓在广西主要分布于粤语族群,属于岭南地区特有姓氏,共有216.47万韦陈人口,占广西人口的3.88%。 【覃姓】 广西共有179.59万覃姓人口,占广西人口的3.22%。覃是广西土著姓氏,在广西全境各个县市均有分布。 【杨姓】 广西共有132.25万杨姓人口,占广西人口的2.37%。杨是中国第六大姓,截止2015年共有4270万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3.1%。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云南等地。 【刘姓】 广西共有131.92万刘姓人口,占广西人口的2.36%。截止2013年全国共有7000万刘姓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34%,是中国第四大姓。 【张姓】 广西共有127.63万张姓人口,占广西人口的2.29%。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有8750.2万张姓人口,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三。 【吴姓】 广西共有115.28万吴姓人口,占广西人口的2.07%。截止2014年大陆吴姓人口为3300万,是中国第八大姓。主要分布于湖南、安徽、贵州、四川等地。
浏览量:2836次
广州陈家祠
广州陈家祠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十年(1894年)落成,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 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展示了岭南建筑的“三雕二塑一铸一画”即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建筑装饰的高超技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年代,被收录进德国的《世界建筑艺术》和英国的《中国古代艺术建筑》两本巨著中。 提示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0000多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是广东省内博物馆中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为丰富的艺术类博物馆,涵盖了广东省所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门类。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浏览量:2304次
农姓都在广西吗
农姓都在广西吗
农姓,中国姓氏之一,少数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20位。来源出处有三:一是出自神农氏;二是出自以官名为氏;三是他族改姓和少数民族。农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六位,人口约四十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5%左右。上古时候,炎帝的后代中,有神农氏,相传教导天下人播种种地,很受尊敬。而神农氏的后代中有的就以农作为姓氏,称为农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农氏。到了周朝时候,农业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朝廷里面也专门设置了一种叫“农正”的官职,专门负责天下的农业生产和祈祷风调雨顺的事宜,是很重要的官职。农正的后代中有的以官职名为姓氏,是今天农氏的又一支起源。另一支农氏源自北宋时广西壮族的侬氏。壮族农氏源出远古百越族群侬洞部族,比较著名的记载有北宋时期广西地区侬洞壮族起义军首领侬智高的侬部。侬智高反宋起义战争失败之后,北宋王朝对侬智高的直系亲属实行了残酷的灭族,并对侬洞其他壮族百姓以赐姓的名义令其“从良”。侬洞壮族同胞为免杀头灭族之灾,一部分人更姓为赵氏、苏氏、陆氏、胡氏等,逐渐分播岭南四方。据传,后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开国领袖胡志明、当今越南共产党总书记农德孟(侬德孟),就是侬智高这一族的后裔;而留居当地的一部分人则被迫将“侬”字省去“亻”偏旁,以“农”为氏,世代相传至今,人口众极达数十万。
浏览量:1970次
广陵散古琴曲
广陵散古琴曲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他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广陵散》的来历也与其有关。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一位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则记载说,嵇康好琴,某次嵇康夜不能寐,在月华亭抚琴时,一位幽灵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广陵散》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后来曾一度遗失。后人根据宫廷的《神奇秘谱》中的记载,重新整理,形成了我们现在所听的《广陵散》。《广陵散》以古老著称,也是现存唯一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息的古琴曲,演奏过程中使用琴、筝、笙、筑等乐器,属于大型琴曲。陆游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表述:“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文天祥也曾言:“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
浏览量:149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