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闽南语白话字:Pó-seng tāi-tè)为中国闽南(泉州、漳州、厦门)地区及东南亚华人所信奉的医神,俗称“大道公”、“吴真人”、“花桥公”。保生大帝通常是指北宋人吴夲,然而亦有所谓的“保生三真人”信仰,认为孙思邈、吴夲、许逊三位在成神后结拜为义兄弟,而都会被称为“保生大帝”或“大道公”。

保生大帝相关文献
刘保被宦官和外戚左右一生
刘保被宦官和外戚左右一生,宦官成为汉顺帝刘保一朝的操纵者,他们的地位在汉顺帝时期得到空前的提高。在消灭了阎
查看全文
悲催大帝海昏侯的人生ab面
悲催大帝海昏侯的人生ab面,自2011年开始,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已历时五年,至今共出土金器、青铜器、玉器、
查看全文
保生大帝
生平据文献记载,保生大帝为北宋闽南人士,本名吴夲(“夲”音“ㄊㄠ”/“tāo”,非“本”字),字华基,号云衷、悟真,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979年4月14日),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乡积善里(今属漳州市龙海县角美镇)。祖籍泉州府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父名吴通,母为黄月华,原居漳州,因避乱而到同安海滨的白礁结茅为屋,讨海维生。吴夲十三岁时,父亲吴通患病,但因家贫无力就医而去世,母亲黄氏后来也因忧伤去世,此事令他立志学医济世。吴夲初习捕蛇、采草药,后学针灸、汤药,医术名逐渐传播民间。而根据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的〈西宫檀越记〉,作者孙瑀的祖父孙天锡在天圣四年(1026年)因食用河鱼生病而到旗山上面的居士庵调养,与一名周游至此的裴姓方士(字号养真老人)相谈甚欢。后来吴夲得知裴养真在此,便前来会面,两人相谈甚欢,裴养真并将所知全部教授给他。而吴夲得知孙天锡已经患病多时,便为他医治,仅三...
查看全文
文生·德·保禄
生平1625年创办遣使会。
查看全文
东吴大帝孙权一生功绩
东吴大帝孙权一生功绩东吴大帝孙权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生于徐州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据传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第22代孙,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曹操曾称赞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兄孙策病死,孙权继位吴侯、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开始统领江东。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208年),三伐江夏太守黄祖,并于其间收得大将甘宁。同年,汉丞相曹操南征,大败宜城亭侯、左将军、豫州牧刘备。曹操占领江陵(南郡治所)后,给孙权写信,执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周瑜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
查看全文
保生大帝相关标签
保生大帝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物神
医药之神
安溪人
979年出生
中国民间信仰
道教神祇
1036年逝世
同安人
神话传说人物
神明
家族谱大览
吴氏宗谱 [存55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 民国26[1937]年. 存68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总卷数不详. 本谱含55卷(缺卷9.43.45). 始祖 : (元明之际) 吴顺生. 澄公之子. 由江西南昌迁武昌. 顺生公下二子 : (元明之际) 吴应祥,行添七, 字兆福 ; 吴应章. 应祥公下房祖 : (明) 吴志和,吴志政,吴志龙 ; 吴志虎, 吴志福,吴志禄, 吴志政, 吴志鉴, 吴志青等. 志大公下世派 : 应志潮仕伯 子永文单继 德清明正光 昭隆启万瑞. 应章公下世派 : 应雄聪茂朝 子志正如周 楚国学邦兴 士大正光明. 散居地 : 江西, 云南, 湖北武昌县, 罗田县,鄂城县 四川遂宁县, 江苏武进县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吴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 民国26[1937]年. 存68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总卷数不详. 本谱含55卷(缺卷9.43.45). 始祖 : (元明之际) 吴顺生. 澄公之子. 由江西南昌迁武昌. 顺生公下二子 : (元明之际) 吴应祥,行添七, 字兆福 ; 吴应章. 应祥公下房祖 : (明) 吴志和,吴志政,吴志龙 ; 吴志虎, 吴志福,吴志禄, 吴志政, 吴志鉴, 吴志青等. 志大公下世派 : 应志潮仕伯 子永文单继 德清明正光 昭隆启万瑞. 应章公下世派 : 应雄聪茂朝 子志正如周 楚国学邦兴 士大正光明. 散居地 : 江西, 云南, 湖北武昌县, 湖北罗田县,湖北鄂城县 四川遂宁县, 江苏武进县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吴氏宗谱 [存55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 民国26[1937]年. 存68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总卷数不详. 本谱含55卷(缺卷9.43.45). 始祖 : (元明之际) 吴顺生. 澄公之子. 由江西南昌迁武昌. 顺生公下二子 : (元明之际) 吴应祥,行添七, 字兆福 ; 吴应章. 应祥公下房祖 : (明) 吴志和,吴志政,吴志龙 ; 吴志虎, 吴志福,吴志禄, 吴志政, 吴志鉴, 吴志青等. 志大公下世派 : 应志潮仕伯 子永文单继 德清明正光 昭隆启万瑞. 应章公下世派 : 应雄聪茂朝 子志正如周 楚国学邦兴 士大正光明. 散居地 : 江西, 云南, 湖北武昌县, 罗田县,鄂城县 四川遂宁县, 江苏武进县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吴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 民国26[1937]年. 存68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总卷数不详. 本谱含55卷(缺卷9.43.45). 始祖 : (元明之际) 吴顺生. 澄公之子. 由江西南昌迁武昌. 顺生公下二子 : (元明之际) 吴应祥,行添七, 字兆福 ; 吴应章. 应祥公下房祖 : (明) 吴志和,吴志政,吴志龙 ; 吴志虎, 吴志福,吴志禄, 吴志政, 吴志鉴, 吴志青等. 志大公下世派 : 应志潮仕伯 子永文单继 德清明正光 昭隆启万瑞. 应章公下世派 : 应雄聪茂朝 子志正如周 楚国学邦兴 士大正光明. 散居地 : 江西, 云南, 湖北武昌县, 湖北罗田县,湖北鄂城县 四川遂宁县, 江苏武进县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吴氏宗谱 [存55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 民国26[1937]年. 存68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总卷数不详. 本谱含55卷(缺卷9.43.45). 始祖 : (元明之际) 吴顺生. 澄公之子. 由江西南昌迁武昌. 顺生公下二子 : (元明之际) 吴应祥,行添七, 字兆福 ; 吴应章. 应祥公下房祖 : (明) 吴志和,吴志政,吴志龙 ; 吴志虎, 吴志福,吴志禄, 吴志政, 吴志鉴, 吴志青等. 志大公下世派 : 应志潮仕伯 子永文单继 德清明正光 昭隆启万瑞. 应章公下世派 : 应雄聪茂朝 子志正如周 楚国学邦兴 士大正光明. 散居地 : 江西, 云南, 湖北武昌县, 罗田县,鄂城县 四川遂宁县, 江苏武进县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吴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 民国26[1937]年. 存68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总卷数不详. 本谱含55卷(缺卷9.43.45). 始祖 : (元明之际) 吴顺生. 澄公之子. 由江西南昌迁武昌. 顺生公下二子 : (元明之际) 吴应祥,行添七, 字兆福 ; 吴应章. 应祥公下房祖 : (明) 吴志和,吴志政,吴志龙 ; 吴志虎, 吴志福,吴志禄, 吴志政, 吴志鉴, 吴志青等. 志大公下世派 : 应志潮仕伯 子永文单继 德清明正光 昭隆启万瑞. 应章公下世派 : 应雄聪茂朝 子志正如周 楚国学邦兴 士大正光明. 散居地 : 江西, 云南, 湖北武昌县, 湖北罗田县,湖北鄂城县 四川遂宁县, 江苏武进县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