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非建制地区

非建制地区

非建制地区(Unincorporated area)普遍存在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是指一个地区并没有自治权,而是被更高层的行政区划(例如国家、省、州、郡或县)所管理。通常当一个地方政府被废除时,该地区的服将会由更高层的行政区划来提供。

美国的非建制地区运常由该地区所处的县所管理。

有些国家的所有地区都已经建制,因此没有非建制地区,例如法国、巴西。

非建制地区相关文献
贵州建制的背景是怎样的贵州建制的经过
贵州建制的背景是怎样的贵州建制的经过,贵州建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指的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贵州地区建立了行省
查看全文
封建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封建”一辞,最早见于春秋时富辰之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制度”中“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封”之本义起始于“丰”字,在殷墟甲骨文与金文中,其字形状如“植树于土堆”,故“封”是“疆界”“田界”之意。“建”乃由“封”而来,“建”字可见于金文,指“建国立法”;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封建”,简单言之是指王者以爵土分封诸侯,而使之建国于封建的区域。这是上古时代部族联盟对各部族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种制度化管理方式。由此可见,所谓封建,自应有部族以来已有雏形。但封建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有人主张始于西周,有人主张始于商朝,有人主张始于夏禹。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
查看全文
封建制度
词源最早使用“封建”(Feudal)字眼的是17世纪(1614年)的英国和法国律师,当时此词用来指称的这种制度正在迅速地消失或完全消失。封建制度盛行的时期,没有作者曾经用过此字。封建制度来自法语“f&
查看全文
行政建制镇
历史清朝清朝即在县以下行政区划中,城、镇是传统政治和消费中心;镇偏重于乡村间的商业中心,经济上有助于乡村。1909年1月,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在50000人口以上的村庄、屯集地建镇,设自治组织,议决及办理地方自治事宜,这是明确规定镇建制的首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官方常用的术语有“小城镇”和“集镇”。大陆自1980年代特别是进入1990年代以后,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城镇建设纳入县级及其以上政府的统一规划,一定规模的市镇规划设计与建设建立了相应的标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镇的设置缺乏统一规定,镇建制过多。到1954年底,全境设有5400个镇,其中人口2000以下的920个,人口2000—5000的2302个,人口5000—10000的1373个,人口10000—50000的784个,人口50000以上的21个。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
查看全文
西汉军队建制
西汉前期实行征兵制,以正卒两支守卫京师。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归卫尉率领;另一支为北军,保卫京师,归中尉率领。两支各有两万人。武帝时,各减至一万人。正卒一年一轮换,不利于保卫京师。武帝着手组建职业兵为侍从军和禁卫军。期门军和羽林骑侍从军有三支,就是期门、羽林和林孤儿。期门军是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238年)建立的,由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等六郡良家子①能骑射者组成,共约有一千人,归光禄勋掌管。因常为侍从武帝而期待于殿门,故有“期门”之名。羽林骑是于太初元年(前204年)选六郡良家子组成,约七百人,亦属光禄勋。羽林骑原叫做建章营骑,因守卫建章宫而得名。后更名“羽林骑”,取“如羽之疾,如林之多”②之意。羽林孤儿是由战死者的子弟组成的,因养在羽林官署,教习战射,而有此称号。八校尉禁卫军是于元鼎六年(公元前222年)建立的,共有八支,每支有士卒约七百人,由八个校尉率领,因称“八校尉”。八校...
查看全文
非建制地区相关标签
地方政府
家族谱大览
秦氏宗谱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秦氏重修宗谱理事会, 2003年重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始祖 : 赢非子. 伯益七世孙. 事周孝王养马于汧渭之间,受封为附庸,邑于秦,曰赢秦. 后遂以邑为氏. 始祖(1世):秦孝,字惟忠,行恺一. 由咸阳迁居山东武清县西河. 生三子: 秦善穆 ; 秦善淳 ; 秦善潭. 山东越州祖(6世) : (宋) 秦眷襄,名襄宋,行让四. 天立公第四子. 迁越州隐居田里. 生二子: 秦同楚 ; 秦同整. 始迁祖(11世) : (宋) 秦荣茂,行和一. 宋南度为左给事. 同弟迁居宁波府慈溪符山. 生三子: 秦昌晟 ; 秦昌吉 ; 秦昌化. 东阳开基祖(15世) : (明) 秦圣察,行芬七. 迁东阳厉府西秦塘. 生四子: 秦义安 ; 秦义息 ; 秦义守 ; 秦义表. 秦塘派祖(16世) : (明) 秦义安,行芳五. 圣察公长子. 与弟由慈溪迁居东阳乘骢乡. 生三子: 秦尚德 ; 秦尚达 ; 秦尚操. 雅莲坞支祖(27世) : (清) 秦朝宰,字佛华,行利一. 明春公之子. 由秦塘迁居雅莲坞. 生五子: 秦永寿 ; 秦永和 ; 秦永成 ; 秦永桂 ; 秦永瑞. 排行字 : 恺悌忠信 慈让醇谨 敦厚和平 瑞哲芬芳 恒泰衍贤 良复谦恭 元亨利贞 福寿康宁 睦姻任恤 裕后增与. 取讳字 : 惟善积承 天眷同宗 奕世荣昌 智仁圣义 尚通行序 秀士光大 敬明朝永 振邦家定 万方咸顺 唐虞盛庆.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市, 金华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东阳秦氏宗谱. 目录题 : 慈溪符山厉府西秦塘雅莲坞秦氏宗谱.
浏览:0
朱氏支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积善堂, 1998年五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辈派 : 绣扆一言鼎 日师朝之俊 祖德本绵长 家声思丕振 法格勋基巨 源荣炳报𨱅 洪枝辉在锦 浴栋焕培钧. 续派 : 久大规模定 流传百世盛 华国有文章 经济从先圣. 源流 : (周) 曹侠. 封于邾,即邾子. 后为楚灭,子孙去阝为朱. 远祖 : (汉) 朱邑,字仲卿. 宗祖 : (南宋) 朱胜非,字藏一,谥忠靖. 始祖 : (元末) 朱梦魁. 避难至江苏扬州府仪征县. 始迁祖 : (明) 朱昱,字日立. 梦魁三世孙. 迁黄冈. 派祖 : (明) 朱言诰,字慕云 ; 朱言谏,字仰云. 诰公下房祖 : (明清之际) 朱鼎铉,字伯贞,号太初,谥文庄(大房) ; 朱鼎鋐,字仲声(二房). 谏公下房祖 : 朱鼎铭,字时符(三房) ; 朱鼎彦,字亚符(四房). 大房下三支 : 朱日灏,字含若 ; 朱日溥,字天如 ; 朱日濬,字静源,号菊庐. 二房下二支 : 朱日治,字修长 ; 朱日溁,字荣水. 三房下一支 : 朱日淑,字伟人. 四房下二支 : 朱日章,字阁修 ; 朱日盛,字公偕. 注 : 部分黄冈县今已编辖为新洲县.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新洲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秦氏族谱 : 高密秦氏老长支秦家岭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3年. 1册(51双叶) : 世系表. 远祖 : 伯益,一作柏翳,即大费. 颛顼之后. 因协禹治水有功,赐姓赢. 受姓祖 : (周) 赢非子. 伯益之后. 孝王封之于秦邑,后以国为氏. 始祖(一世) : (明) 秦权. 原籍安徽凤阳,被迫移民,迁居高密. 派祖(4世) : (明) 秦相. 为公德公长子,故称老长房. 房祖(10世) : 秦弘吉 ; 秦谦吉 ; 秦元吉 ; 秦立吉. 弘吉房下三支(11世) : 秦俭 ; 秦盈 ; 秦盛. 谦吉房下一支 : 秦楷. 元吉房下一支 : 秦梅. 立吉房下二支 : 秦璞 ; 秦柱. 辈份(21世起) : 金殿栋梁全 玉龙瑞吉祥 尊敬真纯洁 礼义原相连 永怀先惠志 书香本庆延. 散居地 : 山东省高密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秦氏族谱.
浏览:0
秦氏宗谱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秦氏重修宗谱理事会, 2003年重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始祖 : 赢非子. 伯益七世孙. 事周孝王养马于汧渭之间,受封为附庸,邑于秦,曰赢秦. 后遂以邑为氏. 始祖(1世):秦孝,字惟忠,行恺一. 由咸阳迁居山东武清县西河. 生三子: 秦善穆 ; 秦善淳 ; 秦善潭. 山东越州祖(6世) : (宋) 秦眷襄,名襄宋,行让四. 天立公第四子. 迁越州隐居田里. 生二子: 秦同楚 ; 秦同整. 始迁祖(11世) : (宋) 秦荣茂,行和一. 宋南度为左给事. 同弟迁居宁波府慈溪符山. 生三子: 秦昌晟 ; 秦昌吉 ; 秦昌化. 东阳开基祖(15世) : (明) 秦圣察,行芬七. 迁东阳厉府西秦塘. 生四子: 秦义安 ; 秦义息 ; 秦义守 ; 秦义表. 秦塘派祖(16世) : (明) 秦义安,行芳五. 圣察公长子. 与弟由慈溪迁居东阳乘骢乡. 生三子: 秦尚德 ; 秦尚达 ; 秦尚操. 雅莲坞支祖(27世) : (清) 秦朝宰,字佛华,行利一. 明春公之子. 由秦塘迁居雅莲坞. 生五子: 秦永寿 ; 秦永和 ; 秦永成 ; 秦永桂 ; 秦永瑞. 排行字 : 恺悌忠信 慈让醇谨 敦厚和平 瑞哲芬芳 恒泰衍贤 良复谦恭 元亨利贞 福寿康宁 睦姻任恤 裕后增与. 取讳字 : 惟善积承 天眷同宗 奕世荣昌 智仁圣义 尚通行序 秀士光大 敬明朝永 振邦家定 万方咸顺 唐虞盛庆.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市, 金华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东阳秦氏宗谱. 目录题 : 慈溪符山厉府西秦塘雅莲坞秦氏宗谱.
浏览:0
秦氏宗谱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秦氏重修宗谱理事会, 2003年重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始祖 : 赢非子. 伯益七世孙. 事周孝王养马于汧渭之间,受封为附庸,邑于秦,曰赢秦. 后遂以邑为氏. 始祖(1世):秦孝,字惟忠,行恺一. 由咸阳迁居山东武清县西河. 生三子: 秦善穆 ; 秦善淳 ; 秦善潭. 山东越州祖(6世) : (宋) 秦眷襄,名襄宋,行让四. 天立公第四子. 迁越州隐居田里. 生二子: 秦同楚 ; 秦同整. 始迁祖(11世) : (宋) 秦荣茂,行和一. 宋南度为左给事. 同弟迁居宁波府慈溪符山. 生三子: 秦昌晟 ; 秦昌吉 ; 秦昌化. 东阳开基祖(15世) : (明) 秦圣察,行芬七. 迁东阳厉府西秦塘. 生四子: 秦义安 ; 秦义息 ; 秦义守 ; 秦义表. 秦塘派祖(16世) : (明) 秦义安,行芳五. 圣察公长子. 与弟由慈溪迁居东阳乘骢乡. 生三子: 秦尚德 ; 秦尚达 ; 秦尚操. 雅莲坞支祖(27世) : (清) 秦朝宰,字佛华,行利一. 明春公之子. 由秦塘迁居雅莲坞. 生五子: 秦永寿 ; 秦永和 ; 秦永成 ; 秦永桂 ; 秦永瑞. 排行字 : 恺悌忠信 慈让醇谨 敦厚和平 瑞哲芬芳 恒泰衍贤 良复谦恭 元亨利贞 福寿康宁 睦姻任恤 裕后增与. 取讳字 : 惟善积承 天眷同宗 奕世荣昌 智仁圣义 尚通行序 秀士光大 敬明朝永 振邦家定 万方咸顺 唐虞盛庆.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市, 金华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东阳秦氏宗谱. 目录题 : 慈溪符山厉府西秦塘雅莲坞秦氏宗谱.
浏览:0
蓝氏族谱
原书: 台湾台北 : 何蓝韩姓宗亲会, 民国59[1970]. 1册(页数杂异)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一世始祖 : (元) 蓝炯,字大明. 漳浦始迁祖 : 蓝非,字元晦,号廷瑞.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 及台湾省各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