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电感

电感

电感Inductance)是闭合回路的一种属性,即当通过闭合回路的电流改变时,会出现电动势来抵抗电流的改变。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在自身回路中,那么这种电感称为自感self-inductance),是闭合回路自己本身的属性。假设一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改变,由于感应作用在另外一个闭合回路中产生电动势,这种电感称为互感mutual inductance)。电感以方程表达为

{\mathcal  {E}}=-L{{\mathrm  {d}}i \over {\mathrm  {d}}t}

其中,{\mathcal {E}}是电动势,L是电感,i是电流,t是时间。

术语“电感”是1886年由奥利弗·赫维赛德命名。通常自感是以字母“L”标记,这可能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的贡献。互感是以字母“M”标记,是其英文(Mutual Inductance)的第一个字母。采用国际单位制,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enry),标记...

电感相关文献
电感
概述应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计算出电感。很多重要案例,经过简化程序后,可以被解析。当涉及高频率电流和伴随的集肤效应,经过解析拉普拉斯方程,可以得到面电流密度与磁场。假设导体是纤细导线,自感仍旧跟导线半径、内部电流分布有关。假若导线半径超小于其它长度尺寸,则这电流分布可以近似为常数(在导线的表面或体积内部)。自感流动于闭合回路的含时电流所产生的含时磁通量,会促使闭合回路本身出现感应电动势。如右图所示,流动于闭合回路的含时电流i(t){\displaystylei(t)}所产生的含时磁通量ΦΦ-->(i){\displaystyle\Phi(i)},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会促使闭合回路本身出现感应电动势E{\displaystyle{\mathcal{E}}}:其中,N{\displaystyleN}是闭合回路的卷绕匝数。设定电感L{\displaystyleL}为则感应电动势与含时电流之间...
查看全文
电感元件
概述通俗地说,穿过一个闭合导体回路的磁感线条数称为磁通量。由于穿过闭合载流导体(很多情况是线圈)的磁场在其内部形成的磁通量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导体将产生一个电动势以“反抗”这种变化,即电磁感应现象。电感元件的电磁感应分为自感应和互感应,自身磁场在线圈内产生磁通量变化导致的电磁感应现象,称为“自感应”现象;外部磁场在线圈里磁通量变化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称为“互感应”现象。比如,当电流以1安培/秒的变化速率穿过一个1亨利的电感元件,则引起1伏特的感应电动势。当缠绕导体的导线匝数增多,导体的电感也会变大,不仅匝数,每匝(环路)面积,连缠绕材料都会影响电感大小。此外,用高渗透性材料缠绕导体也会令磁通量增加。电感元件即利用这种感应的原理,在电路中发挥了许多作用。储存的能量一个电感元件储存的能量(单位:焦耳)等于流经它的电流建立磁场所做的功,其值由下式给出:其中L为电感,I为流经电感的电...
查看全文
静电感应
解释正常的物质都带有等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因此总的来说是不带电的。如果把带电的物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例如一片金属,则导体上的电荷将会重新分布。例如,如果把带正电的物体靠近一块金属(参见右面的图),则金属上的负电荷将会被吸引过去,而正电荷则会被排斥。这样便导致金属的靠近外界电荷的部分带有负电荷,而远离外界电荷的部分则带有正电荷。由于这只是电荷的重新分布,因此物体仍然是不带电的。静电感应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如果外界的电荷被移走了,那么由于物体上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它们将重新搀和起来。用静电感应来使物体带电用验电器来演示静电感应静电感应也可以用来使物体带电。例如,如果把物体靠近正电荷,并同时把物体与大地用导线相连,则大地的一些负电荷会因正电荷的吸引而流入物体中。如果在这时切断物体与大地之间的导线,则物体将会带负电。这可以用验电器(一种探测电荷的仪器)来演示。首先把带电物体靠近验电器的顶端。...
查看全文
电感相关标签
电动力学
电路
物理量
学科&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