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乐安孙氏族谱

乐安孙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 1册(54双叶) : 插图, 世系表.

台湾始迁祖 : (清) 孙仲相等兄弟三人.

始祖 : (明) 孙典型,讳契全.

散居地 : 台湾省苗栗县, 及花莲县等地.

乐安孙氏族谱简介资料
台湾省苗栗县, 及花莲县等地
[编者不详]
民国36[1947]
相关人物
乐安孙氏族谱相关文献
源流-乐安堂孙氏源流
源流-乐安堂孙氏源流,1孙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2孙凭字起宗、
查看全文
源流-乐安临沂孙氏源流图
源流-乐安临沂孙氏源流图,
查看全文
谱牒谱序-乐安孙氏谱序
谱牒谱序-乐安孙氏谱序,自古有国有家者,无不国修其史,家修其谱。史所以记政事,辩是非,别善恶,立国教。谱
查看全文
源流-乐安孙氏源流
源流-乐安孙氏源流,乐安孙氏,出自舜之后,初姓妫,殷封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商均(禹之子
查看全文
乐安孙氏束姓的祖庭束馆镇
大名城东南27公里处,冀鲁豫三省临界区,有一个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古镇,它就是束馆镇,是束馆镇党委、政府驻地。追本溯源,束馆镇在春秋为安乐镇,后更名安贤镇,清前期又更名束馆镇。束馆镇是大名县境内存世最久远的古镇,距今已经2500多年了;是大名县,也是河北省第一个用学校机构命名的古镇。一束馆镇,原名安贤镇。因西晋文学家、史学家束皙辞官归里后,在安贤镇设学馆教书,后人尊崇,俗称安贤镇为束馆镇,“束馆”即束皙学馆之意。束馆镇与本名安贤镇并称于世,清朝初期,废安贤镇称谓,束馆镇成为官方称谓,也称束馆集。安贤镇之前,春秋时期,这里是齐国乐安,何时命名,不得其详。秦汉郡县制以来,束馆镇始终是元城县下辖的大镇,《宋史》《金史》等正史有明确记载。明清时期为元城县束馆里,1914年元城县废,始改属大名县,为大名县东区管辖。1928年至1940年,束馆镇为大名县第十区区公所。1958年8月,为束馆人民公社驻地...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孙氏族谱 三十八卷首二卷又首一卷末二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富春堂刊, 民国31[1942]. 存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书,字子占. 无宇之子. 齐大夫,伐莒有功,赐姓孙,食采于乐安. 始祖 : (明) 孙辽阳,讳隆五. 本籍富春,先徙江西鄱阳,再迁皖潜. 辽阳公下三子 : 孙胜一(迁舒城) ; 孙胜二(居潜邑) ; 孙胜三(迁桐城). 此谱为胜二公下谱系. 派祖(5世) : 孙永贤,字禄颐 ; 孙永嵩,字维岳 ; 孙永振. 嵩公下四子 : (明) 孙庭兰 ; 孙庭华,字廷美,号凤三 ; 孙庭芳 ; 孙庭茂,字季盛. 怀宁一世祖 : 孙福贵,讳隆八. 福贵公下二子 : 孙泽远,原名庆远 ; 孙泽达,原名庆达.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下, 卷2, 6-8, 11, 19, 26, 28-33, 38. 共缺15卷, 且部分卷数破损难阅.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孙氏五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映雪堂, 民国26[1937]刊. 存80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至少残缺: 首卷4, 卷1之22, 1之31, 2之4, 2之6下, 2之19下, 2之22, 3之8, 3之9. 编纂者 : 孙鼎离,字选青 ; 孙开旦,字金颜 ; 孙安之,字竹平 ; 孙燿,字柏森. 远祖 : (周) 孙明,字景浩. 孙武之子. 以父功食采于富春(今浙江省桐庐县), 为富春始祖. 始祖 : (宋) 孙仅,字邻几,名世昌. 原籍蔡州汝阳(今河南省汝南县). 权知虔州,卜居浮潭. 为太和(今江西泰和县)孙氏之始祖. 始迁祖(1世) : (元) 孙邦达. 季山公之子,世昌公之裔孙. 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 因避红巾之乱,携眷徙邵北沙子田. 裔衍栗江石脚,及天井坵等处. 邦达公下五子 : 孙应炎(大房) ; 孙添信(二房) ; 孙胜佑,原名信佑(三房) ; 孙于蓼,字思敬 ; 孙于莪,字燕翼(徙武冈). 应炎, 添信, 胜佑三房同居邵阳西北乡, 为邵阳三大派祖. 应炎公下房祖 (4世) : (明) 孙梦锡 ; 孙梦镇 ; 孙梦鉴. 皆为政伯公之子. 添信公下房祖 (4世) : (明) 孙应真,字鸿禄,号心传(居碧溪) ; 孙应先,字凤朝,名元首(迁酿溪). 皆为行伯公之子. 胜佑公下二子 : 孙申伯(居邵北,下二子 : 孙梦雷 ; 孙梦龙,字仁裕,号百隆) ; 孙季伯(居梁山,下一子 : 孙文隆). 新化梅山亭支祖(5世) : 孙荣益,即元一公. 应真公第三子. 益阳支祖(14世) : 孙世义. 应真公派荣昌公房志才公下后裔. 隆回支祖(5世) : (明) 孙世俊,字志高,名德明. 应先公第四子. 徙辰溪上游(今湖南邵阳巿回隆县). 新化上梅三房祖 : (明) 孙世豪,字可珊,名及翁(居洋溪) ; 孙世杰,字德珊,名贤忠(居浆溪) ; 孙世英,字巽珊,名崇玉(居虎溪). 分别为应先公之第六, 第七, 第八子. 沩山房支祖(12世) : 孙志瑾. 应先公长子世恭公下汝贤公之裔. 由新化烟竹徙居寗乡大沩山(今长沙巿宁乡县). 长乐房支祖(5世) : (明) 孙义文 ; 孙义明. 皆为梦雷公之子. 迁长乐杨家田(今湖南岳阳巿汨罗巿长乐镇). 注 : 卷首6中迁徙录详记邵阳三派各房裔孙外徙状况. 大多迁蜀, 滇, 黔, 鄂, 皖, 粤, 桂 (四川, 云南, 贵州, 湖北, 安徽, 广东, 广西) 等地. 大房派行 : 邦应政梦世 均原永万祖 朝廷宗继承 嗣可光显昌. 二房派行 : 邦添行应荣 志永万仲伏 朝廷继世谋 可光显时昌. 三房派行之一 : 邦胜申梦义 文才原万永 秀朝廷兴继 学世代景行. 三房派行之二 : 邦胜申梦义 文才原万福 永正廷兴继 学世代景行. 三房派行之三 : 邦胜申梦义 文才原万兴 太添应宗守 国正大光显. 三房派行之四 : 邦胜申梦元 永志万祖朝 廷福大昌守 应开桂景行. 三房派行之五 : 邦胜申梦元 永志万祖朝 廷宗继承嗣 可光显时昌. 新派行 : 发祥宜积厚 衍庆由培元 圣教敦伦纪 人生重本根 宪章隆典礼 勋业振乾坤.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巿, 隆回县, 武冈县, 新化县, 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孙氏族谱 三十八卷首二卷又首一卷末二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富春堂刊, 民国31[1942]. 存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书,字子占. 无宇之子. 齐大夫,伐莒有功,赐姓孙,食采于乐安. 始祖 : (明) 孙辽阳,讳隆五. 本籍富春,先徙江西鄱阳,再迁皖潜. 辽阳公下三子 : 孙胜一(迁舒城) ; 孙胜二(居潜邑) ; 孙胜三(迁桐城). 此谱为胜二公下谱系. 派祖(5世) : 孙永贤,字禄颐 ; 孙永嵩,字维岳 ; 孙永振. 嵩公下四子 : (明) 孙庭兰 ; 孙庭华,字廷美,号凤三 ; 孙庭芳 ; 孙庭茂,字季盛. 怀宁一世祖 : 孙福贵,讳隆八. 福贵公下二子 : 孙泽远,原名庆远 ; 孙泽达,原名庆达.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下, 卷2, 6-8, 11, 19, 26, 28-33, 38. 共缺15卷, 且部分卷数破损难阅.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乐安孙氏先代纪念册
原书: 厦门 : 厦门霞溪乐安堂藏板, 1960. [5], 276, [3]面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入闽始祖 : (清) 孙集五. 厦门始迁祖 : (清) 孙澹亭. 散居地 : 福建省厦门市, 龙溪县, 台湾省及新嘉坡等地.
浏览:100
封邱孙氏族谱 [残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封邱孙氏家族第5次续修工作委员会, 2004年. 存1册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此谱不全. 目录记有六大支祖资料, 实际只有长, 二, 三祖世系资料. 字派从16世起统一续用. 受姓祖 : 书,字子占. 齐大夫,伐莒有功,齐王赐以孙姓,称孙书. 受封于乐安,为乐安孙氏. 名祖 : (春秋) 孙武,字长卿. 仕吴为上将,著 "孙子兵法". 远祖 : (战国) 孙膑,字嘉谋,号伯灵. 著 "孙膑兵法". 昔居山东鄄城县. 孙武之裔. 迁莱芜始祖 : (明初) 孙顺,字望安. 孙书第56代孙. 因元末明初战乱,由山东枣强首迁山东沂水,再迁莱芜封邱. 生子七, 为七大派祖. 七大派祖(2世) : 孙拳 ; 孙彬 ; 孙演 ; 孙钦 ; 孙能(官至福建,后裔失考) ; 孙智 ; 孙良. 拳公派下二大房祖 : 孙胜(胜) ; 孙著. 彬公派下五大房祖 : 孙贵 ; 孙恕 ; 孙玄 ; 孙自因 ; 孙自国. 演公派下四大房祖 : 孙海 ; 孙通 ; 孙玘 ; 孙刚. 钦公派下四大房祖 : 孙荣 ; 孙泰 ; 孙礼 ; 孙富. 老字派(16-25世) : 培述守肇式 应铭韶聿修. 新字派(26-35世) : 华庆贵新建 兴盛德永传. 散居地 : 山东省莱芜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孙氏族谱.
浏览:0
1.乐安孙氏寿光北城西孙氏宗谱 [不分卷], 1369-2007
原书: [出版地不祥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6[2007](齐南宏宇印务). 全1册(约395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 书, 字子占. 齐大夫, 伐莒有功, 齐王赐以孙姓, 称孙书. 受封于乐安,为乐安孙氏. 名祖 : 孙武,字长卿. 仕吴为上将,着 "孙子兵法",尊为"武圣". 始祖 : (战国期) 孙膑,字嘉谋,号伯灵. 着 "孙膑兵法". 昔居山东鄄城县. 为孙武之裔. 派祖 : (明) 孙经泰. 晋安公之长子. 孙膑52世孙. 经泰公下二子 : 孙有能(居寿光灶户村) ; 孙从礼(居寿光北城西村,为北城西始迁祖). 均由河北枣强迁居山东. 此谱为从礼公之后系资料. 北城西祖(一世) : 孙从礼. 后五世皆单传. 六世祖 : 高和. 和公下五子 : 孙颐升 ; 孙汉光 ; 孙汉明 ; 孙重光 ; 孙汉亮. 子孙散居各地. 老字派(9-23世)似为 : 言大(上)海川宗 作(景)咸受(吉)兰德(守) 福(嘉)明石曰立. 新字派(24世起) : 祥九云思兴 亮仲元春洪 业启盛泰顺 宪达炳华恒. 散居地 : 山东省寿光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孙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