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代州道后冯氏志传

代州道后冯氏志传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干隆52[1787]. 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New York : East Asian Library, Columbia University).

代州始迁祖 : (明) 冯明期,字暗若,号熙宇.

散居地 : 山西省代县等地.

Genealogy and ancestral biographies of Feng family of Tai-chou, Tao-hou branch, in Tai hsien, Shansi province, China to 1787.

代州道后冯氏志传简介资料
山西省代县等地
冯右书等修
清干隆52[1787]
相关人物
代州道后冯氏志传相关文献
山西代州冯氏遗训
山西代州冯氏遗训,颜氏家训与千古,闲有家者相为永(咏)之。及吾世而又读冯氏遗训,殆千古为两云方。余
查看全文
代州冯氏家族
代州冯氏家族,山西代州冯氏家族
查看全文
山西代州冯氏次编
山西代州冯氏次编,法言圣贤言未有一句不是可行的。缘童而习之未曾切实体认,肯将今日身子放在圣贤言上,
查看全文
山西代州冯氏遗训
山西代州冯氏遗训,颜氏家训与千古,闲有家者相为永(咏)之。及吾世而又读冯氏遗训,殆千古为两云方。余
查看全文
山西代州冯氏
【冯氏家族】据《冯氏族谱》记载,代县冯氏是明代成化年间由山东青州府寿光县迁来的。代县冯家的始祖叫冯盛,冯盛“以三户军隶边籍,成化中张道儿丁绝,以次户补,公乃迁代州,隶振武卫中左所。”冯盛一直是戍边的军人,在调往雁门的上百年中,随着边患的减少,雁门文化经济的繁荣昌盛,冯家逐渐在雁门繁衍开来。冯盛生二子,长子时、次子运。三世时有子弟五人,分别是天福、天禄、天相、天贵、天仁。到四世时达十人,分别是恕、忠、思、惠、愈、宪、恩、慈等。此后一直延续到现在,共历22世。嘉靖年间冯家出现了第一个举人,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转折,以文取士,以士博名,逐渐成为冯氏儿女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此后秀才、举人不间有人,到明朝末年,经过近160余年的文化浸育,冯家开始鼎盛为雁门乃至中国北方一大文化家族,这种鼎盛的势头一直保持到清朝末年。在几百年的历史风云中,雁门冯氏共培养出“进士十八,举人五十四五,贡生七十余,秀才不知凡几...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1.代州道后冯氏志传 [2卷. 附世谱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干隆52[1787].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代州始迁祖 : (明) 冯明期,字暗若,号熙宇. 散居地 : 山西省代县等地.
浏览:100
冯善户宗谱 七卷首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元堂, 民国6[1917].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简子. 春秋食采于(冯阝),后世去邑为冯. 始祖 : 冯道,字叔达,封彭成公. 为五季元勋,继封成宋王,历仕六朝,倚为柱石. 宗祖 : 冯元,字克明,讳国良. 下有二子,俱迁广济. 始迁祖 : (明) 冯嘉善,字子美,号安璋 ; 偕弟冯榖善,字子高. 洪武间来广济县着籍曰冯善,此冯善户之由来. 派祖 : 冯升一. 福初公之子. 下有五子. 第五子早逝,仅传四房. 房祖 : 冯海一(居德化) ; 冯海二 ; 冯海三 ; 冯海四. 注 : 江西省德化县今改名为九江县. 字派 : 国学士文章 光宗克振邦 修齐存日用 孝友着伦常.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县; 江西省九江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及书名页题 : 冯氏宗谱.
浏览:100
冯善户宗谱 七卷首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元堂, 民国6[1917].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简子. 春秋食采于(冯阝),后世去邑为冯. 始祖 : 冯道,字叔达,封彭成公. 为五季元勋,继封成宋王,历仕六朝,倚为柱石. 宗祖 : 冯元,字克明,讳国良. 下有二子,俱迁广济. 始迁祖 : (明) 冯嘉善,字子美,号安璋 ; 偕弟冯榖善,字子高. 洪武间来广济县着籍曰冯善,此冯善户之由来. 派祖 : 冯升一. 福初公之子. 下有五子. 第五子早逝,仅传四房. 房祖 : 冯海一(居德化) ; 冯海二 ; 冯海三 ; 冯海四. 注 : 江西省德化县今改名为九江县. 字派 : 国学士文章 光宗克振邦 修齐存日用 孝友着伦常.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县; 江西省九江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及书名页题 : 冯氏宗谱.
浏览:100
冯善户宗谱 七卷首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元堂, 民国6[1917].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简子. 春秋食采于(冯阝),后世去邑为冯. 始祖 : 冯道,字叔达,封彭成公. 为五季元勋,继封成宋王,历仕六朝,倚为柱石. 宗祖 : 冯元,字克明,讳国良. 下有二子,俱迁广济. 始迁祖 : (明) 冯嘉善,字子美,号安璋 ; 偕弟冯榖善,字子高. 洪武间来广济县着籍曰冯善,此冯善户之由来. 派祖 : 冯升一. 福初公之子. 下有五子. 第五子早逝,仅传四房. 房祖 : 冯海一(居德化) ; 冯海二 ; 冯海三 ; 冯海四. 注 : 江西省德化县今改名为九江县. 字派 : 国学士文章 光宗克振邦 修齐存日用 孝友着伦常.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县; 江西省九江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及书名页题 : 冯氏宗谱.
浏览:100
小荆冯氏宗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3年重修. 3册 : 世系表. 涌泉祖(1世) : (宋) 冯安国,谥忠翊. 宝公之子. 原河间县君子馆人. 随高宗入浙东临安. 生二子 : 冯原 ; 冯吉. 小荆祖(9世) : 冯秉光. 象溪祖(13世) : 冯孟通. 小坑岙祖(15世) : 冯道荣. 洋岙祖 : 冯体祖,字孟祀,号慨松. 隔溪分支祖(18世) : (清) 冯庆二,一名二头(一支) ; 冯庆森(二支). 另支祖(18世) : 冯庆吉(桥里) ; 冯迪庆,号景慧(下山头) ; 冯庆洪(下宅垟) ; 冯庆郁(大园) ; 冯庆志(下合口). 小坑岙支祖(22世) : (清) 冯臣淦…[等](大房) ; 冯臣敖,字阜熊…[等](二房) ; 冯臣敏,一名敏志(三房) ; 冯臣寅,字阜卯,一名可朝…[等](四房). 100189748-36.68.69 虹桥仙垟支祖(18世) : (清) 冯庆钦,原名书钦…[等](大房) ; 冯庆地,原名书地…[等](二房) ; 冯庆堂,原名书堂…[等](三房). 温岭洋岙支祖(18世) : (清) 冯庆福,一名是福,字尚臻. 行字母(第一纪) : 秉存绍永子 悦震良元光 一天陶国道 修德庆时臧 忠臣贤广萃 治节懋𪸩煌 行字母(第二纪) : 经文耀远祖 崇俭维敬勤 伟业信可兴 育优昭宏华 启迪冠宇大 卓立世昌隆 散居地 : 浙江省临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小荆冯氏宗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3年重修. 3册 : 世系表. 涌泉祖(1世) : (宋) 冯安国,谥忠翊. 宝公之子. 原河间县君子馆人. 随高宗入浙东临安. 生二子 : 冯原 ; 冯吉. 小荆祖(9世) : 冯秉光. 象溪祖(13世) : 冯孟通. 小坑岙祖(15世) : 冯道荣. 洋岙祖 : 冯体祖,字孟祀,号慨松. 隔溪分支祖(18世) : (清) 冯庆二,一名二头(一支) ; 冯庆森(二支). 另支祖(18世) : 冯庆吉(桥里) ; 冯迪庆,号景慧(下山头) ; 冯庆洪(下宅垟) ; 冯庆郁(大园) ; 冯庆志(下合口). 小坑岙支祖(22世) : (清) 冯臣淦…[等](大房) ; 冯臣敖,字阜熊…[等](二房) ; 冯臣敏,一名敏志(三房) ; 冯臣寅,字阜卯,一名可朝…[等](四房). 100189748-36.68.69 虹桥仙垟支祖(18世) : (清) 冯庆钦,原名书钦…[等](大房) ; 冯庆地,原名书地…[等](二房) ; 冯庆堂,原名书堂…[等](三房). 温岭洋岙支祖(18世) : (清) 冯庆福,一名是福,字尚臻. 行字母(第一纪) : 秉存绍永子 悦震良元光 一天陶国道 修德庆时臧 忠臣贤广萃 治节懋𪸩煌 行字母(第二纪) : 经文耀远祖 崇俭维敬勤 伟业信可兴 育优昭宏华 启迪冠宇大 卓立世昌隆 散居地 : 浙江省临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