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兼职

兼职

兼职,又称计时人员,是一种劳工的类型,意指有全职者或学生于工余或课余时间另找一份或多份工作。一般店家在征求兼职时,不一定会限制其身份一定得是学生,所以工读生和一般计时人员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差别。

另外,一些人于工余或课余时间以自雇方式工作,亦是兼职的一种形式。这类兼职常见的有上门补习导师(家庭教师)、电脑维修、程式设计、钟点家务助理、业余模特儿等。

一般而言,兼职的工作时间会少于正常工时的职员,且工资亦较正职人员略低。依工作性质的不同,工时和工资不一定会比正职人员来得低,一般来说,持续性、定期的兼职工时一般较长,工资亦较低,而短期、临时或非定期的兼职则工资较高。

兼职相关文献
伍子胥:兼职“阖闾大城”的总设计师
伍子胥:兼职“阖闾大城”的总设计师,公元前514年,今天苏州的地界上,崛起了一座阖闾大城。伍子胥像(选自《吴
查看全文
河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闵虹
河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闵虹,
查看全文
关于兼职方向
关于兼职方向,关于兼职方向闻紫航很多人都想利用十一长假锻炼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同学们不仅可以借
查看全文
兼职
参见麦工作:源自麦当劳快餐厅的工读生
查看全文
女生寒假兼职削甘蔗累到绷不住,中国古代有甘蔗吗?
近日在湖北武汉,一位大二的女生想趁着假期的时候打打工,赚点零花钱,刚好就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个兼职削甘蔗皮的工作,一开始女孩还不觉得什么,觉得这份工作应该会挺轻松,但是干了几天之后,女孩就尝到了苦头,毕竟要弯腰削甘蔗皮,削得多了肯定会感觉到累的,不过女孩也没有半途而废,直到连续干了18天后,才绷不住。甘蔗是现在比较受大家欢迎的水果之一,另外甘蔗还是制造蔗糖的原料,那么中国古代有甘蔗吗?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甘蔗的原产地可能是在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了南洋群岛。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也是很早就有记载了,最早出现有关甘蔗的记载是在周朝时期,不过那个时候并没有明确记载甘蔗制糖的主要用途,这在《诗经·大雅》中讲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这里的“饴”应该是“饴糖”。而有关甘蔗制备糖的具体记载应该是在战国时代。在屈原的《楚辞·招魂》写道“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就是古代的甘蔗的...
查看全文
兼职相关标签
劳工
家族谱大览
罗州林氏家狀,禮曺正郞兼使局知
林炳善, 1934年. 林庇.
浏览:0
满洲中央银行[职员履历及家谱档案资料]
原资料: 写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康德12[1945]. [69]页. 注: 此组家谱资料包括其本人妻子儿女父毌等三代之姓名, 出生日期之纪录及履历表等. 散居地: 中国东北辽宁省及河北省江苏省山东省吉林省安东省及全国各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副都统协领骑都尉恩骑尉等职清干隆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清宣统3[1911]. [1]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533, 15, 412, 22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云骑尉恩骑尉骁骑等职清干隆至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9[1893]. [2]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包含家谱档案资料1-10-7号, 及1-10-8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之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中国东北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副都统协领骑都尉恩骑尉等职清干隆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清宣统3[1911]. [5]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388-389号, 391-392号, 及374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云骑尉恩骑尉骁骑等职清干隆至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9[1893]. [3]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包含家谱档案资料549-551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之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